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殉道者之死:曹操基于什么必须杀掉荀彧?

殉道者之死:曹操基于什么必须杀掉荀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56 更新时间:2024/1/21 10:54:57

刘备说“汉贼不两立,王室不偏安”,是希望蜀汉后继者不要偏安一隅,恢复大汉的基业,然而到他儿子刘禅这辈儿时,就已经忘到九霄云外,唯有诸葛亮,成了孤独的殉道者,始终以恢复汉室为毕生追求,面对强魏,明知不可为却不得不为之。

我们常拿司马懿来比诸葛亮,然而二者其实毫无可比性。司马懿处心积虑,步步为营,每一步都精心算计,冷血而精明寻求一个最利己的最优解;而诸葛亮,他知道有利己的最优解,但是他内心恢复汉室的“道”,使他全然不考虑最优解的问题,成了执着而悲情的殉道者。与司马懿相比,诸葛亮显得盲目而热血。

在曹魏中,真正可以跟诸葛亮比的人是荀彧。——其实这句话也是错的,荀彧从来都不属于“曹魏”,荀彧乃是大汉的荀彧!

曹操第一次见荀彧时,说荀彧是“吾之子房”,荀彧是真正的“王佐之才”,然而,他从来就不属于曹操。

荀彧和曹操的关系,与诸葛亮和刘备之间如鱼水的君臣关系全然不同。在荀彧看来,他跟曹操是同事关系,他和曹操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共同在为大汉做事,曹操在外为大汉征伐,荀彧在许昌为大汉守家。他的“道”是中兴汉室。曹操的想法和他的不同,曹操军功累高,渐渐有不臣之心(司马懿何尝不是如此)。

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并任冀州牧,这时候,有巴结曹操的大臣向朝廷建议,恢复古代九州制,如果恢复九州制的话,冀州地盘会大很多,曹操这个冀州牧的权利会进一步变大,曹操当然开心,然而,荀彧却不同意,认为恢复古制应该等到天下大定之后,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意见,然而心里肯定是不爽的。

荀彧多年来积德累行,怀忠念治,积累了很高的威望。于是当建安十七年,曹操想要晋为魏公,受赐九锡时,荀彧的反对令曹操很不好办。荀彧此时也很清楚,曹操大势已定,荀彧的反对无异于螳臂当车,然而他不得不反对,大汉上一个公爵是王莽,他明白晋魏公、赐九锡的下一步不是篡位就是禅让了。那样,汉室就亡了!如果是司马懿这样的功利主义者,自然不会做这种明知不可为的“傻事”,但是荀彧不同,他是殉道者,为了“道”,不可为也得为。

曹操基于什么必须杀荀彧?

四个字,历史统计。曹操是谁?曹操是权臣,自古至今,权臣有很多,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然而他终究是臣,如董承、侯音这样想要扳倒他的人,已经不止一个两个,今后也还会有更多。“权臣界”血的教训可是不要太多。前有吕氏一族独揽朝野,后全族被灭,再到霍光大将军,死后霍家又被全诛,“飞扬跋扈”的梁冀,被满门抄斩...远的例子很多,近的也不少,前有何进后有董卓,皆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都是没过多久就身首异处,曹操心里清楚,权臣虽然看起来光鲜,但是风险太高,太不稳定,只有学习王莽更进一步,才能保住曹氏和夏侯氏宗族。因此,曹操晋魏公再晋魏王势在必行,别无选择。

曹操想杀荀彧吗?应该是不想的吧,曹操把荀彧当做自己的张良,知道荀彧有王佐之才,很想他能为朝廷出力。但是荀彧威望太高,在朝臣中一呼百应,他不死,反对的声音肯定小不了。唯有杀了荀彧,才能往下进行。于是曹操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杀了荀彧,能够让自己不背骂名。

又是曹操惯用的哑谜,一个空盒,士死为“不禄”,荀彧何等聪明,又是何等了解曹操,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眼见大汉江山行将就木,以身殉国是他最好的归宿了。

诸葛亮和荀彧,两个傻子一般的天才,他们执拗的坚持着自己心中的理想,在现实的司马懿、曹操面前,显得愚蠢而不识时务,然而正是这种“愚蠢”,让后世永远记住了他们

标签: 荀彧

更多文章

  • 康熙六下江南不是为了找韦小宝而是为了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

    在鹿鼎记结尾。金庸讲道:“后世史家记述康熙六下江南,主旨在视察黄河河工,但为什么他以前从不到江南,韦小宝一失踪,当年就下江南?巡视河工,何须直到杭州?何以每次均在扬州停留甚久?又何以每次均派大批御前侍卫前往扬州各处妓院,赌场,茶馆,酒店查问韦小宝其人?其问不得要领,何以闷闷不乐?后人考证,《红楼梦》

  • 宋朝野史:赵构逃跑中坐稳江山的开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构

    自秦始皇帝开始至清朝灭亡,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皇帝不胜牧举,但历史上确有一位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在逃跑中坐稳了江山,这个皇帝究竟是谁呢?他就是南宋开国之君赵构,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赵构(1107年——1187年),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即宋

  • 历史上张献忠真的残暴吗?带你了解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献忠

    一、按今天的眼光看,张献忠及其军队的确干了很多残暴的事儿比如说他率领军队攻克襄阳后,杀了崇祯皇帝的叔叔襄王朱翊铭和兄弟贵阳王朱常法。攻克武昌后,不仅处死了楚王朱华奎,而且和部下一起分吃了楚王的肉。网络配图陷重庆后,杀了瑞王常浩及巡抚陈士奇以下各官。攻克成都,“城破,蜀王阖宫被难。巡抚龙文光及道府各官

  • 历史上的朱熹究竟有没有“纳尼为妾”?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熹,

    南宋宁宗庆元二年,一代大儒朱熹在一夜之间被整得斯文扫地,声名狼藉。借用时下流行的话就是被重重地闪了一下腰,“闪”得朱老夫子没过几年就在一片“纳尼为妾”、“伪君子”、“假道学”的唾骂声中,悲怆地与世长辞。那么,历史上的朱熹究竟有没有“纳尼为妾”?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此事追根溯源,还得从“庆元党案”说起

  • 史上奢华的洗澡:慈禧太后究竟是如何洗澡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慈禧

    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历史人物。对于慈禧太后,人们的说辞也是不尽相同,但对于她晚期的混乱的私生活还有奢侈的用度,都是不赞成的,就如慈禧太后的洗澡过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讲究的一位。据说史上奢华的洗澡非慈禧太后

  • 武则天杨玉环谁厉害?武则天与杨玉环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

    杨玉环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为唐太宗的才人,获赐号“武媚”。武则天与杨玉环是唐朝的两大美女,都被皇帝称之为国家第一夫人,那么这两大智慧与美貌兼得的美女究竟谁更胜一筹呢?唐朝

  • 求贤若渴!谁是刘备错过的最优秀的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将领

    刘备求贤若渴,从三顾茅庐中可见一斑。故刘备麾下能臣良将也颇多,但他也曾与一些人能志士失之交臂的经历,那么这些人中谁是刘邦错失的最优秀的将领呢?网络配图刘备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中,遗憾错过了很多优秀人才,比如陈登、徐庶等。其中最遗憾的,是错过了田豫这位优秀将领。田豫是幽州人,刘备投奔公孙瓒时,两人相交、相

  • 赤壁之战一代枭雄曹操为何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赤壁之战

    电视剧《三国演义》是家喻户晓的一部剧,曾经影响了数代人。一代枭雄曹操的那句“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至今仍广为流传。网络配图曹操为何能够名动天下?说到底,无非是曹操刺杀董卓未遂。当时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几个人敢去刺杀董卓。曹操刺杀董卓,虽然没有成功,可曹操竟然还可以顺利逃出。就单单这样的事情,

  • 宋朝最著名隐士:两个皇帝请其做官遭到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隐士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的《山园小梅》,不仅写出了梅的形,而且写出了梅的神,把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凌霜的高贵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谁能如此深刻地理解梅花?谁又能如此细腻地解读梅花呢?任何作品都是志向与追求的表达,唯有那种以梅花高格自勉、自励、自期的人

  • 赵云武功盖世:他武除了枪和剑之外的宝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云

    赵云武功盖世,除了他惯常用的刀和剑外还有另一样值得关注的宝贝,那它是什么呢?熟读三国,长阪坡一段印象特别深刻。有几个细节特别值得注意,一直在心中沉淀,横竖无事,拿来造块砖头。网络配图细节一:“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云乃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细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