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最著名隐士:两个皇帝请其做官遭到拒绝

宋朝最著名隐士:两个皇帝请其做官遭到拒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71 更新时间:2024/2/12 12:34:49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的《山园小梅》,不仅写出了梅的形,而且写出了梅的神,把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凌霜的高贵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谁能如此深刻地理解梅花?谁又能如此细腻地解读梅花呢?任何作品都是志向与追求的表达,唯有那种以梅花高格自勉、自励、自期的人,才能写出如此俏丽的华章,才能奏出如此美妙的绝响。

网络配图

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宋史》说他:“少孤,力学,不为章句。”好学上进,但并不学究似地辨章析句,拘泥于书本。青年时期,林逋浪迹天涯,放游江淮之间多年,闲云野鹤一般。中年后,他厌倦漂泊,回到故乡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过上了极其清苦的隐居生活。

虽说隐居清苦,但林逋丝毫没有寂寞之感。他好梅,也种梅,据说他在孤山种植了数百株梅花,赏玩之余,也采摘一些梅花卖出,以获取微薄收入,支撑自己的日常开销。他无妻无儿,隐居孤山后,畜养了两只白鹤,日子一久,白鹤竟通了人性,即使林逋打开鸟笼,让它们盘旋云霄,纵情飞翔,不久它们又会主动回到笼内,忠诚如伴侣。有客到访,倘若林逋不在家,守门的童子也不着急,而是一边泡茶迎客,一边放出白鹤,鹤鸣长天之际,便是林逋动身归家之时,次次灵验。林逋蛰居孤山二十载,可谓“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生活怡然自得。因为钟情于梅,亲妮于鹤,人们送他一个“梅妻鹤子”的雅号。

林逋喜写诗,善填词,却常常随写随丢,率性而为。有人问他:“何不录以示后世?”他回答说:“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宋史·林逋传》),生前名还不在乎,还会在乎那死后之名么?他书画双绝,令同时代的人们赞叹不已,陆游也是书法大家,曾说:“君复书法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陆游《放翁题跋》),对林逋的书法推崇备至。不过林逋画画写字亦如写诗填词,自娱自乐,从不轻易示人。

网络配图

宋代隐居名山者不乏其人,既有耿介拔俗、潇洒出尘之士,也有走“终南捷径”、以获取高官厚禄的投机取巧之徒,像比林逋大十二岁的种放,就通过“假容于江皋”的经历,明作隐士,暗地里却跑官要官,最终得到了宋太宗、宋真宗的关注,当上了朝廷的谏议大夫。而林逋却从来没想过要走“终南捷径”,他隐得率真,更隐得彻底。

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听说了林逋的事迹后,特意安排杭州知州王济去孤山,专程探望林逋,有意征他出山。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又派人送来粮食和布帛,要求地方政府定期给予接济。天圣三年(1025年),宋仁宗也安排人送钱送物,表达慰问之情。按说,有了两代帝王的垂青,只要稍有仕途之念、富贵之想,实现目的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何况宋真宗的确曾经派人来征求过他出山的意见呢?

然而,林逋不是缨情于好爵之人,正如《宋史·林逋传》中所载:“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他的向往不在仕途,更不在富贵,人们多次劝他出仕,均被他婉拒,他说:“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对于林逋来说,富贵如浮云,荣华如尘芥。晚年时,他自造墓于庐侧,题诗于墓壁说:“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以没有写过御用文章而自诩,体现了他不媚权贵、忘怀得失的高贵洁操,他的生命与灵魂,早已与西湖、孤山的山山水水融为一体了。

网络配图

林逋虽然性情率真,但并不孤傲,虽然隐得彻底,但并不偏激,他性情温和,宽容有度,与当时一些高僧和德才兼备的文人士大夫们唱和交往,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经常划着小舟,出入古刹,“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在晨钟暮鼓中与高僧们探讨宇宙人生的精深学问。杭州数任知府,包括薛映、李及等,也多次乘船上孤山,造访林逋的草庐,与他终日清谈,乐不知返。

范仲淹欧阳修、梅臣等许多当时的青年才俊,更是不远千里来到孤山,拜访他们最尊敬的林逋处士,交流心得,诗酒流连,留下许多优美的唱和之作。范仲淹在《寄赠林逋处士》一诗中说:“唐重逸人,束帛降何频。风俗因君厚,文章至老淳”,表达了他对林逋的敬慕之情。林逋虽隐居孤山一隅,但他德高望重,交游甚广,志同道合者甚众,这说明“孤山不孤”。

标签: 隐士

更多文章

  • 赵云武功盖世:他武除了枪和剑之外的宝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云

    赵云武功盖世,除了他惯常用的刀和剑外还有另一样值得关注的宝贝,那它是什么呢?熟读三国,长阪坡一段印象特别深刻。有几个细节特别值得注意,一直在心中沉淀,横竖无事,拿来造块砖头。网络配图细节一:“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云乃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细节二:“

  • 武则天的男宠:女儿试验后引荐成为主要来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

    女儿太平公主亲自试验引荐,这是武则天男宠最主要的来源。太平公主身为武则天女儿,朝夕相处自然知母莫若女,而且她身上也遗传了武则天风流的血脉,深谙武则天喜好,为了讨母亲欢心,她甘于冲锋陷阵,为武则天做药引子。武则天(公元624—705年),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她14岁入宫,被唐太宗李世民选

  •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从龙之臣为何独独放过汤和?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

    中国数千年来改朝换代无数次,其中得到皇位的总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居多,泥腿子登上地位的及其少,而且泥腿子登上皇位后表现出的残忍令人目瞪口呆。朱元璋就是其中一个,他甚至残酷的将人点天灯,第一代跟他打江山的老兄的几乎被屠杀殆尽。可是汤和却很幸运的得以善终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今天就聊聊汤和为什么能得以善终吧

  • 中国史上玩弄三位皇帝残杀四位皇子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雉

    吕雉首先将刘邦宠爱的宫人“幽之不得出宫”;把“恨之心切”的戚夫人,先废成庶人,然后剃光头发,卸下宫装,囚禁于永巷,之后又给戚夫人戴上镣铐,穿上罪衣裙,罚她苦工。苦工每天有定量,不能完成便要受罚。可怜戚夫人十八岁嫁给刘邦,基本没有过过苦日子,这般苦工如何干得了?这些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在封地并不

  • 大宋第一名将被冤杀 死前大骂皇帝堪比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檀道济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宋朝,一是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的宋朝,还有就是刘裕以一人之力建立的宋朝。只不过赵宋名气太大,所以独占宋朝称号,而称刘裕的宋为刘宋或南朝宋。实际上,在赵宋之前,刘宋是单独称为宋朝的,也自称大宋。严格说,赵宋没有自己的开国名将,入赵宋的那些名将在五代时就在打天下,而刘宋则有自己的开国名

  • 诸葛亮做了这件事情 让对手都对他肃然起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品德是无需赘言的,他一生严于律己,部下纷纷效仿,就连对手和汉贼都对他肃然起敬。北伐时,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说:“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的吃穿,绰绰有余。臣在外任,随身的吃穿,都取用官家,不另外结余。臣死之后,一定使家里没有多余的财富,身边没有多余的钱财,以免辜负陛下。”诸葛

  • 秦始皇作为仁君那么好为什么秦14年就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

    贬秦之人,在面对诸多史实理屈词穷时,都会拿这句话来奋起反击:“秦国那么好,为什么只14年就灭亡了?”是啊,你说秦国并非严刑峻法,秦始皇并非专制独猜(裁),修驰道筑长城并非滥用明(民)力劳敏(民)伤财,这么好的秦国,为什么不得长久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也不止一次被人这般责问,也做了许多回复,可是总是无济

  • 三国曹丕不杀汉献帝 是因为怕妹妹守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丕

    汉献帝虽然做了亡国之君,但是夺了他大权的曹丕对他还是很仁慈的,他可以继续吃香的喝辣的,还受封做了个山阳公,地位不小,也不知道曹丕是出于哪种目地,没有杀了汉献帝,是因为汉献帝是他的姐夫与老丈人吗?还是因为他跟本就不惧怕汉献帝有驳倒他的能力。曹丕是谁啊,能够打败敌手做为曹操的继承人,可见其功力绝非一般,

  • 三国中最聪明的人 诸葛亮竟然还排不上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贾诩

    这个人是谁,此人乃是贾诩,贾文和。为什么说贾诩才是三国中的第一聪明人呢,下面听小编一一道来。第一:为人灵活,擅长权变。在一起奔波的人都被叛贼杀了以后,他只撒了一个小小的谎言就免掉了刀光之灾。智慧能够救人,在他的身上得到直接的体现。第二:在董卓被杀,其部下李傕、郭汜等已经解散武装准备微服回家的时候,劝

  • 揭秘三国史上借魅力和智慧搏上位的香艳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杜夫人

    三国时期美女很多,可是聪明的女人并不多。为了自己的未来进行拼搏的,更是凤毛麟角,在那个时代,女人只能在家做宅女,要么相夫教子,要么守候在屋子里,就这样终老一生。不过任何人总有例外,比如那个叫秦宜禄的女人杜夫人。其实秦宜禄也是个人物,你看在乱世之中,谁都想找靠山,谁都想找人才。秦宜禄本是吕布手下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