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最厌恶哪个国家?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最厌恶哪个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984 更新时间:2024/1/22 6:17:01

明初,来朝的国家有日本、占城、真腊、暹罗、琉球和西洋诸国,但朱元璋最反感日本。朱元璋的书房里挂着把日本扇子,是明军从一次剿灭倭寇战斗中缴获献上的。他以此为题写过一首《倭扇行》,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观天坐井亦何知,断发斑衣以为便。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于天宪。”诗中斥责日本国王无道,民众都是盗贼,还鄙夷地称日本君臣平时光着脚,说话像青蛙叫。光是心里鄙视也就罢了,有一次,朱元璋接见日本使者答里麻,居然遇到一件让他火冒三丈的事。

网络配图

明初来朝贡的外国使者很多,一般使者来华先被礼部官员接到京师的会同馆住下,第二天到奉天殿等待皇帝的接见。接见时,朱元璋先问:“尔国王安否?”再问:“尔使者远来勤劳?”然后使者磕头,贡献方物,完毕。这天接见答里麻,朱元璋一时起了兴致,多问了第三句:“尔国风俗如何?”可以想象,这纯粹是上国之君对夷狄小国的敷衍之问,不料答里麻早有准备,伸直脖子晃着脑袋吟诗作答:“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储清酒,金刀脍素鳞。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阳春。”这首诗明显和朱元璋的《倭扇行》唱反调,傲慢之意一目了然,因此朱元璋“恶其不恭,绝其贡献,示欲征之意”。

鉴于倭寇屡次侵掠海滨郡县,朱元璋于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派杨载出使日本,赐玺书声讨其罪。国书写得异常霸道,完全是老子训儿子的口气:“诏书到日,如臣则奉表来庭,不臣则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应天休,如必为寇盗,联当命舟师,扬帆诸岛,捕绝其徒,直抵其国,缚其王,岂不代天伐不仁者哉,惟王图之。”一要其称臣,二要其取缔倭寇,三甚至还扬言要缚其国王,征服日本。收到这封国书的并不是朱元璋想象中的日本国王,而是控制九州的南朝实力派人物怀良亲王。怀良亲王可不是个善男信女,铜簸箕碰上了铁扫帚。

网络配图

当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战争时期,怀良亲王是南朝后醍醐天皇第十一皇子,头衔是征西大将军。南北两朝在九州的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交锋——筑后川之战中,怀良亲王亲自上阵督战,身中三箭而不退,南朝大胜。无论身份还是性格,怀良亲王看到这封劈头盖脸训斥的国书,自然一头恼火,加上受蒙古来袭后遗症的影响,日本人对中国来使有一种警觉和鄙视的排斥心理,当场杀了使者中的五人,把杨载等两人拘留了三个月才放回。使臣被斩!这还得了?堂堂中华之主,却受到夷狄小国如此奚落。“帝得表愠甚,终鉴蒙古之辙,不加兵也。”

汉朝镇守西域的大将陈汤敢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而作为开国雄主,连一代天骄的蒙古人都被他赶到了漠北,日本如此无礼,朱元璋为什么不征讨?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从政治上考虑,天下初定,朱元璋深知休养生息的重要,不愿再起干戈。

网络配图

朱元璋忍下了这口恶气,不过“怒日本特甚”,从此对日本派来的朝贡一概拒绝接受,宁愿与日本老死不相往来。不过,担心后代不能像自己一样能忍,朱元璋把朝鲜、日本、大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齐、勃泥等15国列为“不征诸夷”,并写入《祖训》传后世子孙。朱元璋在“日本国”旁特意添加了小字注释:“虽朝,实诈,暗通奸臣胡惟庸谋为不轨,故绝之。”

标签: 明太祖朱元璋

更多文章

  • 英雄无善终!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悲壮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忠臣

    导读:都说好人有好报,可是这句话往往都会出乎人们的所料,例如,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忠臣之士,他们个个都可以算的上是英雄,可惜的是竟无一人善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悲壮忠臣吧。1、关龙逄夏王朝从公元前21世纪建国,到了公元前16世纪,最后一个君王夏桀。夏桀生活奢侈,荒淫无道。他竭尽民力

  • 骁勇善战的匈奴克星霍去病为何在20多岁时突然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匈奴克星霍去病

    霍去病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40年)的时候,出生在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武艺超群,用兵灵活,注重方略,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将军、军事家,曾经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而且霍去病的背景也非常强大,其姨母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舅舅则是西汉时期最为著名的卫青将军。不管是出于身家背景还是自身过人本领的原因

  •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王如何靠三次投降成就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苻洪

    核心提示:蒲洪改姓苻姓,是他靠着三次投降,羽翼渐丰之后,以谶文有“草付应王”(以上均见《晋书》)的字样,改姓苻氏。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噱头,和汉高祖“斩白蛇”、大泽乡“陈胜王”一样,在为自己称帝做些舆论上的准备,以便名正言顺,天下归心。网络配图靠三次投降成就帝国霸业的牛人投降,在词典中并不是一个可爱的词

  • 中国历史上10位杰出的“圣人”:至圣孔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10位杰出的“圣人

    一、至圣孔子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南)人。我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汉以后,孔子的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后世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号称“至圣先师”,后世尊称为文宣王。二、亚圣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 大明最后的皇子朱慈焕 75岁时竟被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慈焕

    崇祯十六年(1643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在赐后妃自尽和刺死女儿后,命内监将太子及诸皇子分别送往勋戚周奎、田弘遇家中避险,崇祯帝则自缢于煤山。李自成入主紫禁城后,周奎等将太子、永王等及受伤未死的长平公主献出。从此他们成了李自成的俘虏,被俘的皇五子朱慈焕此时仅有十二岁(

  • 崇祯后人悲惨命运:福王被李自成砍头后炖汤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崇祯后人悲惨命运

    与和平时期皇族的生育率最高相匹配,在明末战乱之中,皇族的死亡率也创了社会各阶层之最。网络配图 明末起义军诛戮明皇室成员,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坚决、彻底。只要是朱元璋的后代,不论是主动投降还是被动俘获,不论是立地不跪还是苦苦求生,不论是拒不交代藏宝地点,还是痛痛快快地献出所有财富,结果都是一样:一律诛灭。

  • 韩信被杀彭越被杀:他才是汉朝敢向刘邦挑战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被杀彭越被杀

    刘邦登基之后,他的功臣们便成了桌上的肉糜。第一倒霉的自然就是韩信,先是贬爵为侯,而后便是借他老婆的手,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韩信送上了断头台。在诸侯们想来,韩信被杀大概是因为他的智谋太过高深以至于让刘邦忌惮,所以才会有送命的归宿。其他诸侯,大概会没事吧?彭越就是这么想的,结果到公元前196年3月,他也被

  • 揭秘名将吕布遭刘备陷害被杀的始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布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三国志》卷七《吕布传》注引《曹瞒传》。这是人们对三国时期吕布盖世武功的称颂。然而吕布的操行所为却为后人所不齿。《三国志·吕布传》(以下引文皆省略《三国志》)中陈寿评曰:“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王夫之在其《读通鉴论》卷

  • 揭秘抗倭英雄胡宗宪用五十袋米毒死三千倭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胡宗宪

    说起抗倭英雄,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戚继光,其实,还有一位比他更厉害,此人就是胡宗宪。网络配图在明朝一帮子官二代、富二代中,胡宗宪可算是比较有真才实学的一个,虽然家里几代都是锦衣卫高官,却没有沦落为纨绔子弟。抗倭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功劳,胡宗宪这个人比较圆滑,他抗倭不像有些人只知道打打杀杀,他喜欢用计谋,经

  • 凡夫俗子:一心考秀才的洪秀全为何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洪秀全

    洪秀全的性格特征,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他原名洪火秀,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人,出生于嘉庆十八年(1814年)十二月初十日,家中兄弟三个,洪秀全排行老三。洪秀全的父亲名叫洪镜扬,家中有几亩地,数头牛,家道还算殷实,所以还有余钱给洪秀全读书考秀才。说到考秀才这件事,实在是洪秀全心中永远的痛,把他给害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