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有宋仁宗,明朝有明仁宗,清朝有没有清仁宗?

宋朝有宋仁宗,明朝有明仁宗,清朝有没有清仁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649 更新时间:2024/1/25 20:29:37

在古代,当一个皇帝死后,会被供奉在皇族的家庙里。这时候所使用的名号,叫做庙号。庙号根据这位皇帝的生平事迹进行评定,一般来说有好有坏。其中,“仁宗”是公认比较好的庙号,代表着仁慈、宽厚。

明朝时期,有一个明仁宗;清朝时期,有一个清仁宗。这两个皇帝,谁值得起“仁”字?

先来看明仁宗。

明仁宗叫朱高炽,是明太祖朱元璋孙子,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

朱高炽差点没有当上皇帝。他性格温和,举止沉稳,但因为身体肥胖,不善骑射,没有得到父亲朱棣的喜爱。朱棣更加偏爱次子汉王朱高煦,打算改立朱高煦为皇太子。在大臣的劝告下,朱棣取消了这个打算,坚持以朱高炽为皇太子。

朱高炽的施政以仁慈、宽厚著称。

朱高炽的前任朱棣是一名强硬的皇帝,在发起“靖难之役”后,曾经以铁腕手段,惩治了一大批跟随建文帝的大臣。在位期间,也严惩了一批不顺从于他的大臣。朱高炽继位后的第二天,就释放了因为反对朱棣第三次远征蒙古而被囚禁的夏元吉,任命为户部尚书。不久,又赦免了被朱棣惩治的大臣家属,让他们从流放地返回。

当年,朱棣曾经派兵征服越南全境,并设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下设15府、三36州、180余县。朱高炽考虑到越南离中原地区太远,自然、地理环境极为恶劣,经济发展极为落后,很难征收到税赋,每年还需要为驻军和行政机构支付300多万两银子的费用,这些费用最终将转嫁给民众头上,因此果断从越南撤回行政机构和军队。

朱高炽还推动了一个庞大计划的实施——将京城从北京迁回南京。朱棣迁都北京,主要是为了征伐蒙古残余力量。朱高炽奉行休养生息政策,不愿意轻易对外用兵,因此将都城设在北京毫无意义。同时,如果都城过于远离粮食产地和财源供给地,将会提高物流成本,极大地增加东南地区民众的负担。遗憾的是,这一计划刚刚推行,朱高炽就于1425年5月29日猝死于钦安殿,年仅47岁。

朱高炽在位仅一年多,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有利于老百姓休养生息、经济复苏、生产力发展,开了一个和平、稳定、强盛的时代。后人将朱高炽和他嫡长子朱瞻基所统治的时期称为“仁宣之治”。“仁宣之治”是明初三大盛世之一,堪比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

再来看清仁宗。

清仁宗叫颙琰,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个皇帝,又叫嘉庆皇帝。1796年,乾隆皇帝禅位给他;1799年,乾隆皇帝病逝后,他终于掌握了实权。

与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相比,嘉庆皇帝称得上是“宅心仁厚”。

清朝入关以来,不管是顺治、康熙、雍正,还是乾隆朝,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惨烈的文字狱,让许多家庭家破人亡,让无数文人闻之变色。嘉庆皇帝继位后,立即为两件影响较大的文字狱进行平反,指文字狱“是偶以笔墨之不检,至与叛逆同科。既开告讦之端,复失情法之当”。此后,嘉庆皇帝在位二十多年,没有发生过一起文字狱。

这固然是广大读书人的幸事,也是无数普通民众的幸事。甚至连许多官员,都暗地里松了一口气。毕竟,当株连甚广的文字狱发生后,哪怕是官员也未必能够幸免。

嘉庆皇帝对待大臣比较和善。

众所周知,紫禁城面积很大,里面又禁止骑马。许多年纪较大的老臣,需要步行前往上班或者觐见皇帝。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尊重老臣,特别允许部分德高望重、劳苦功高的大臣骑马进入紫禁城。对于满洲和蒙古大臣来说,骑马不是难事,可汉人大臣不习惯骑马,还不如走路呢。嘉庆皇帝察觉到这一点后,特别许可汉人老臣乘坐轿子上班或觐见皇帝。

清朝在“康雍乾时期”,进入鼎盛阶段;嘉庆皇帝上任后,朝廷逐渐步入衰退期,财力非常紧张。嘉庆皇帝为了最大限度节约开支,决定从自己做起。他下令,举行祭天及谒陵活动时,随行仪仗队伍减半,皇后和嫔妃也不用跟在一路。

可是,嘉庆皇帝的“宅心仁厚”,不能阻止清朝的衰落。当嘉庆皇帝执掌大权时,西方世界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嘉庆皇帝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依然采用“圣人心法”和“祖宗旧制”来管理国家……

综上所述,大家认为,明仁宗和清仁宗之间,谁更加值得起“仁”字?

标签: 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雍正上位三年就杀年羹尧 期间年羹尧为什么不敢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年羹尧,雍正

    你真的了解年羹尧不反雍正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从古至今,皇帝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夺权。不管是开国皇帝,亦或者后来继承皇位的。这是历朝历代永远不变的主题,有的因为功高盖主,有的因为个人的性格问题。下面这个人两样都沾,他就是清朝时期的年羹尧。年羹尧从一个底层小奴才晋升到抚远

  • 乾隆自称为十全老人 乾隆又是怎么耗空清朝的气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皇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提到清朝,我们有太多话题,末代王朝,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闭关锁国等等,但是清朝也曾有过“康乾盛世”,好不夸张的说“康乾盛世”是大清发展的顶峰,然而虽然是说“康乾盛世”,但其实和乾隆没什么关系。军事上是康熙帝的功劳,经济和吏治上则主

  • 李治为什么想立武昭仪为皇后 武昭仪又是如何帮助李治夺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治,皇后

    你真的了解李治立皇后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一、李治的仁孝,让李世民很不放心公元643年4月,李世民废了大儿子李承乾的太子位,当着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绩、褚遂良四人的面,立九儿子李治为太子。李治和李承乾都是长孙皇后所生,也都是长孙无忌的外甥。7个月后的11月,按照惯例,要选

  • 一直打败仗的夏侯惇,为什么能坐上大将军的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夏侯惇,三国

    大家好,说起夏侯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起夏侯惇,许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曹魏大将军、曹操军团的核心人物。《三国演义》里把他夸得天花乱坠,就拿夏侯惇是独眼龙这件事来说,罗贯中就曾写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吕布与曹操大战,吕布这边派出了高顺,曹操这边派出了夏侯惇。在激战中,夏侯惇不慎被高顺的手下曹性

  • 曹丕为何创立九品中正制?这项制度有什么样的弊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三国

    曹丕为何创立九品中正制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即位,其即位之后为了迅速稳定当时动荡不安的局势便开始在其父曹操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曹魏的运行机制。不久,时任魏国公卿大臣的陈群就上呈上了一道影响魏晋三百多年的选官机制: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九

  •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明明有军权,为什么没有抢到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多尔衮,清朝

    大家好,说起多尔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1643年,在明朝精锐损失殆尽的时候,清太祖皇太极突然去世,既没有留下遗诏,也未确定皇位的继承人,在满清入关的前夕,确定谁来当皇帝成了头件大事。史料记载,皇太极死后,他年仅5岁的第九子福临,成了顺治皇帝,而手握重兵的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爱新觉罗·豪格,却

  • 卫瓘为什么会被称为三国末期最阴毒的将领?他有什么实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卫瓘,三国

    卫瓘为什么会被称为三国末期最阴毒的将领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伐蜀战争中,钟馗率领十万兵马作为主力向蜀国挺进,在行程中钟馗还杀死了许褚的儿子许仪,他杀伐果断,颇有一点曹操的风范。他为了独揽军中大权,给司马昭密报说诸葛绪怯战,三言两语就把诸葛绪关进马车里,送往都城去

  • 如果张飞和三国时期的武将单挑的话 打赢张飞的人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飞,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三国张飞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历史上,张飞是三国时期的一员名将,他以英勇善战被选入武庙七十二将中。史书上对张飞的评价是,熊虎之将,万人之敌,在刘备阵营中亚于关羽。在《三国演义》中,张飞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在张飞的战争生涯中,单挑方面就没有打过败仗。那么,如

  • 张飞敢三番两次找吕布单挑 张飞为什么不怕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飞,吕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飞和吕布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演义中,张飞堪称吕布的死对头。两人第一次见面,张飞就大骂吕布是“三姓家奴”。后来吕布在衮州之战中被曹操击败,去徐州投奔刘备时,张飞也是多次当面羞辱于他,还动不动就要和吕布要“大战三百回合”。而张飞敢几次三番向吕布挑衅,主要是

  • 倪瓒是谁?朱元璋为什么会处罚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倪瓒.元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倪瓒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想必洁癖这个词你经常听见,有一点洁癖的人是没什么的,是正常的,可怕的是重度洁癖。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号称历史最严重洁癖的人,这个人真是太洁癖了,洁癖到走火入魔的地步到最后,被皇帝好好整治了一把这个人叫做倪瓒。还是元朝四大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