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一生最大的两个错误,分别是什么?

刘禅一生最大的两个错误,分别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796 更新时间:2024/1/23 5:31:00

刘禅一生最大的两个错误,分别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刘禅,相信很多三国谜便情不自禁的说出六个字!叫:“扶不起的阿斗”这六个字相信是不少人对刘禅的印象,刘禅既然这么不中用,但为何他的老爹刘备,会把川蜀皇帝的宝座留给他呢?这其中难道有隐情吗?

阿斗或许留给世人的印象并不好,是一个好吃,懒做,无能的昏君,但是他的老爸刘备,可是一个真正有着实力的雄主。老刘从卖草席到坐上一国之君的宝座,要是真没两把刷子他是根本不可能做的!

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且不论世人的评价,单是看他执掌川蜀大权41年,就知道他肯定不简单,而且他还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特别是在中后期,姜维虽然连年征战,但是粮草供应都能供应及时,这能说明什么?刘禅其实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倘若刘禅真的是无能之辈,他的父亲刘备也不会在临死之前将宝座传于他。其实细心的朋友也会发现一个细节,这个细节便是在刘备临死之时,当时刘备即将断气,不过他在临死之前还是对刘禅不放心。于是问诸葛亮,刘禅到底行不行?有当皇帝的潜质吗?

有问便有答,何况是前老板刘备的临终之疑问。当时,诸葛亮便说了四个字,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孔明曰:“天资仁敏”意思就是夸赞刘禅聪明,有做皇帝的慧根。

即便有诸葛亮的肯定,但是对于刘禅来说,老刘还是不放心的,这从他的遗诏之中可以看出部分端倪。根据《三国志·先主传第二》记载,先主遗诏敕后主曰:“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这段史料就足以表明刘备对刘禅还是真的不放心,在临死之时,还让其学习《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籍,其意思就是让刘禅多学习古人的治国之道,好让他做一名合格的皇帝。从后期阿斗的表现来看,他确实遵从了他父亲刘备的意愿,认真学习了这些史书,领悟其中之道理…否则,阿斗估计做不了这么久的掌门人,朋友们怎么看呢?

阿斗虽然遵从刘备教诲,认真学习史书,但为何最终还是亡国了呢?其实在笔者看来,道理非常简单,纵观刘禅一生,有最大的两个错误,放了一个该杀之人,杀了一个该放之人!倘若顺序反转,刘禅绝对不至于做亡国之君…

刘禅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一个好好老板,有人疑问,这样一位老板他真敢杀人吗?答案是肯定的,做上皇帝之后,刘禅第一个杀的人,身份还非常特殊。他就是刘琰,他的身份有何特殊,其实他从刘备做豫州牧之时便与先主周旋,直到死都在跟随刘备的团队混。像这样一个人,也是深得刘备的厚待,因此刘琰从太守一直做到了车骑将军。

像这样一个资历深厚的人,为何会被刘禅杀害。根据《蜀书》记载,“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这话说的便是刘琰的妻子胡氏入宫祝贺太后,因为其在宫中逗留一个月,刘琰便怀疑胡氏与刘禅有染,因此当胡氏归去之后,便让人对她进行鞭打之刑,后来将其赶出。胡氏因此将刘琰告上,后来刘琰下狱,最终被刘禅处死,并且弃尸街头。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什么?其实很简单,皇帝的威严不容侵犯!莫要说真没做,即便是做了,那你也只能认栽!刘琰,其实是死于自己偏执的性格。

杀了一个该放之人: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刘琰确实是该死!但是有一人,刘禅的确是杀错了。他就是魏延,说到魏延,我们都非常熟悉,不但有将才,而且也有勇略。相比他的功劳,可以说抵得过10个刘琰了。魏延也是在赤壁之战后,便跟随了刘备混生活,对于有本事的人,刘备也不会亏待他,后来魏延做上汉中太守,执掌汉中10年之久,一直未出岔子,而且在孔明北伐之时又带军大破曹魏大军,让司马懿胆寒,这样的战绩,再怎么说也是一名功臣!不过,在孔明死后,由于杨仪诬告魏延造反,作为掌门人,在没了解到实情的情况下,便任由马贷将魏延斩杀,这完全是阿斗之过也!倘若魏延不早死,后期姜维北伐,怎么可能无将可用。

放了一个该杀之人:魏延真是死得冤枉,不过有一小人实乃该死!但是刘禅却放过了他,并且还对他十分的信任。此人正是黄皓,说到此人他可是蜀中千古罪人!公元263年,大将军姜维接到消息,“曹魏邓艾钟会即将来犯!并书信告知刘禅,让其及时派兵遣将把守边关”,刘禅此时并没有把姜维的话放在心上,而是请出黄皓询问他的意见!黄皓,算了一卦,认为蜀中地势险峻,曹魏兵马根本不会来,因此刘禅也未采取任何军事措施,最终被钟会,邓艾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老爸刘备留给刘禅的基业也毁于刘禅之手…

结语:倘若刘禅可以早杀黄皓,或许蜀中的结局不会如此。如果魏延不死,也可以完全抵挡得住邓艾的进攻。时也,命也…,只是可惜了刘备的用心良苦…

标签: 刘禅三国

更多文章

  •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为什么最后都自尽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伯温,明朝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为什么最后都自尽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伯温是个聪明人,他前期尽心尽力帮朱元璋打江山,等朱元璋创业成功后,他便知道自己该功成身退了。只可惜,即便他知道这个道理,也没能逃过被害的结局。当他生病的时候,胡惟庸带御医前去看他,结果刘伯温喝了御医开的药,病情却更

  • 历史上真实的王保保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保保,元朝

    俗话说的好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每一个战火纷飞的时候,总会涌现出一些智谋过人、号召力过人亦或者是武力过人的存在,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在乱世之中闯出了一番天地,也让国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乱世之

  • 刘邦去世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 吕后为什么会善待薄姬母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雉,薄姬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吕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吕雉当初面对戚夫人都能下狠手,吕雉为什么会容下薄姬和刘恒?吕雉又是怎么想的?吕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的故事应该是众所周知的。吕雉等到刘邦一去世,刘盈登基之后,就下令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让她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折磨了她很久。但是有一对

  • 杨玉环作为美女又是皇帝妃子 杨玉环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杨玉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杨玉环,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杨玉环作为古代四大美女,杨贵妃被赐死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杨贵妃是怎么走到人生尽头的?说起杨玉环,大家都为她的美貌倾倒,人们用“羞花”来形容她的容颜有多绝色,大诗人李白更是用“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来形容杨玉环的雍容华贵,美艳华丽。

  • 程异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著名的“八司马”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程异,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程异,字师举

  • 当上汉中王后,刘备是如何册封赵云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提起常胜将军赵子龙,熟悉三国的人都不会陌生。无论是《三国演义》中“一吕二赵三典韦”的排名,还是“五虎将”之一的名声,赵云都以“勇猛”而闻名。但现在有的人却质疑赵云真实的能力和地位,为什么呢?有

  • 唐德宗即位后,在军事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德宗,唐朝

    李适,即唐德宗,唐代宗李豫长子,生母是睿真皇后沈珍珠,唐朝第十位皇帝,在位共27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适最初被封为奉节郡王,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在位期间,他颁行“两税法”,严禁宦官干政,泾原兵变后放弃了这种观

  • 朱高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高煦,明朝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的次子,后便被封为汉王。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古人常说:“在下棋的时候,一步走错,则满盘皆输。”人生就像下棋一样,如果在一个岔路口选错了方向,可能需要多走很多路才可以到达终点,也可能会因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所以一个人的一生,每走一步都要仔细思量,以免害人终害己。明太祖朱元璋

  • 汉成帝做了什么加剧了汉朝的衰落?他是如何将帝国拱手让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成帝,西汉

    刘骜,即汉成帝,西汉第十二位皇帝,他比父亲汉元帝刘奭更败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如康熙帝因对乾隆帝异常喜爱,在后来皇位传承时偏向雍正帝一样,将近1800年前的汉朝也正上演着这一幕,汉宣帝也因对皇孙刘骜的喜爱,在最终皇位传承时,将皇位传给了汉元帝。不过可惜的是

  • 为何说朱见深为明朝续命了160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见深,明朝

    为何说朱见深为明朝续命了160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朝从“开局一个碗”的洪武朱元璋,到“结局一根绳”的崇祯朱由检,国祚276年、历经16帝,这十六个帝王在清朝为他们撰写的明史中,个个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取而代之的清朝统治者,除了对明朝开国二帝——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