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伯温的两个儿子,为什么最后都自尽了?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为什么最后都自尽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38 更新时间:2024/1/20 5:49:35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为什么最后都自尽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刘伯温是个聪明人,他前期尽心尽力帮朱元璋打江山,等朱元璋创业成功后,他便知道自己该功成身退了。只可惜,即便他知道这个道理,也没能逃过被害的结局。

当他生病的时候,胡惟庸带御医前去看他,结果刘伯温喝了御医开的药,病情却更严重了。刘伯温后来将此事告诉朱元璋,可朱元璋反应却很平淡。他这才明白,原来真正想他死的,不是胡惟庸,而是朱元璋。

刘伯温自己落得这个结局,他只能接受。不过,他不希望儿子们步其后尘,于是,他在临终前,分别给两个儿子做了交代。

其中刘伯温将一本书,交给了自己的大儿子刘琏,让他立刻将书交给朱元璋。同时他叮嘱刘琏,千万不要看书中的内容。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一本书,就可以让刘伯温保住自己儿子呢?

原来,刘伯温交给刘琏的,是一本《天书》。多年来,刘伯温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众人都认为他可以“窥探天机”。实际上,这只是刘伯温利用人情世故和社会发展,对未来做出判断,将自己的想法,借“上天”之口说出来罢了。

就好比有一次朱元璋想斩杀囚犯,刘伯温知道,要是直接劝朱元璋,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他借助天象,称是“上天”不允许有杀戮,从而救了囚犯一命。像这种能力,并不是所有人生来就有的,好比刘伯温的大儿子刘琏就没有。

但是,身为刘伯温的儿子,刘琏必定会被别人误解,一定也懂“窥探天机”。因此,刘伯温要将《天书》交给朱元璋,并叮嘱儿子不要看。如此就证明,刘琏是不懂这些的,既然不懂,就不会招来朱元璋的忌惮,便能保住他的性命。

至于其次子刘璟,刘伯温知道他有政治上的野心,所以为了保住他,刘伯温就对他说了一些治国政策。同时也叮嘱他,现在不要告诉朱元璋,因为有胡惟庸在,这些建议必定不会被采纳。等到将来胡惟庸败了,如果朱元璋想起刘伯温,便将这些建议说出来。

刘伯温这样做,是希望刘璟不要被自己的野心冲昏头脑,要谋定而后动。也是在告诉他,如今胡惟庸得宠,切记自己不要锋芒太露。等将来胡惟庸败了,刘璟也能靠着自己教他的治国政策,去帮助朱元璋,为自己挣得一个好的前途。

可以说,刘伯温真是费尽心思,才保住两个儿子的命。然而,为何后来他的两个儿子,却都自尽了呢?

首先看看他大儿子刘琏,他将《天书》交给朱元璋以后,果然消除了后者的疑心。朱元璋对他很是重用,刘琏资质平庸,朱元璋就给了他很多锻炼的机会。也正因如此,使得刘琏引起胡惟庸党羽的嫉妒。这些人多次陷害刘琏,最终逼得他投井自尽。

其次是小儿子刘璟,刘伯温临终叮嘱他的事,就是希望他能够谋定而后动,千万不要太过急躁去争。谁知刘璟完全忘了父亲的叮嘱,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他立马去向建文帝献策。可建文帝一心只听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对刘璟献上的“十六策”置若罔闻。

着急的刘璟,又赶去帮李景隆打仗,接连向其提出建议。李景隆本身就自负,哪里肯听刘璟的建议。没办法,刘璟只好回到南京,又苦口婆心向建文帝讲了带兵打仗的道理。结果建文帝仍然不予采纳,刘璟无计可施,只好老老实实回家待着。

刘璟错就错在,他不该这么心急。刘伯温希望他谋定而后动,如果刘璟能够做到,不管最后建文帝或朱棣谁赢,他只要等局势稳定下来,再献上治国之策,必定可以得到重用。然而他太心急了,不仅使建文帝感到不耐烦,也等于直接宣布与朱棣对立。

朱棣成功即位后,刘璟宁死不屈,还对朱棣说:“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朱棣一气之下,将其下狱。刘璟不愿屈服,最终在狱中自尽。刘伯温费尽心思想保住的两个儿子,没想到都以自尽而收尾。

标签: 刘伯温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王保保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保保,元朝

    俗话说的好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每一个战火纷飞的时候,总会涌现出一些智谋过人、号召力过人亦或者是武力过人的存在,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在乱世之中闯出了一番天地,也让国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乱世之

  • 刘邦去世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 吕后为什么会善待薄姬母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雉,薄姬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吕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吕雉当初面对戚夫人都能下狠手,吕雉为什么会容下薄姬和刘恒?吕雉又是怎么想的?吕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的故事应该是众所周知的。吕雉等到刘邦一去世,刘盈登基之后,就下令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让她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折磨了她很久。但是有一对

  • 杨玉环作为美女又是皇帝妃子 杨玉环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杨玉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杨玉环,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杨玉环作为古代四大美女,杨贵妃被赐死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杨贵妃是怎么走到人生尽头的?说起杨玉环,大家都为她的美貌倾倒,人们用“羞花”来形容她的容颜有多绝色,大诗人李白更是用“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来形容杨玉环的雍容华贵,美艳华丽。

  • 程异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著名的“八司马”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程异,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程异,字师举

  • 当上汉中王后,刘备是如何册封赵云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提起常胜将军赵子龙,熟悉三国的人都不会陌生。无论是《三国演义》中“一吕二赵三典韦”的排名,还是“五虎将”之一的名声,赵云都以“勇猛”而闻名。但现在有的人却质疑赵云真实的能力和地位,为什么呢?有

  • 唐德宗即位后,在军事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德宗,唐朝

    李适,即唐德宗,唐代宗李豫长子,生母是睿真皇后沈珍珠,唐朝第十位皇帝,在位共27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适最初被封为奉节郡王,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在位期间,他颁行“两税法”,严禁宦官干政,泾原兵变后放弃了这种观

  • 朱高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高煦,明朝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的次子,后便被封为汉王。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古人常说:“在下棋的时候,一步走错,则满盘皆输。”人生就像下棋一样,如果在一个岔路口选错了方向,可能需要多走很多路才可以到达终点,也可能会因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所以一个人的一生,每走一步都要仔细思量,以免害人终害己。明太祖朱元璋

  • 汉成帝做了什么加剧了汉朝的衰落?他是如何将帝国拱手让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成帝,西汉

    刘骜,即汉成帝,西汉第十二位皇帝,他比父亲汉元帝刘奭更败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如康熙帝因对乾隆帝异常喜爱,在后来皇位传承时偏向雍正帝一样,将近1800年前的汉朝也正上演着这一幕,汉宣帝也因对皇孙刘骜的喜爱,在最终皇位传承时,将皇位传给了汉元帝。不过可惜的是

  • 为何说朱见深为明朝续命了160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见深,明朝

    为何说朱见深为明朝续命了160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朝从“开局一个碗”的洪武朱元璋,到“结局一根绳”的崇祯朱由检,国祚276年、历经16帝,这十六个帝王在清朝为他们撰写的明史中,个个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取而代之的清朝统治者,除了对明朝开国二帝——朱元

  • 古代历史上智商最低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晋朝

    古代历史上智商最低的皇帝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我国古代的几百位皇帝中,有一人的智商非常低,绝对的低能儿。如果搞一个弱智皇帝排行榜,这位皇帝必然是高居榜首,堪称史上最傻的皇帝,此人就是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259年-307年),晋武帝司马炎的长子,在8岁的时候就被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