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廖化活了多少岁?三国演义武将中廖化活得最长吗

廖化活了多少岁?三国演义武将中廖化活得最长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851 更新时间:2024/1/7 23:55:38

关于廖化的年龄

按三国演义里面的说,廖化自幼参加黄巾起义,按185年算,一直到蜀国灭亡(263) 廖化才忧闷而死,就算廖化参加黄巾起义时是15岁,可廖化都快活了100岁,却依然为蜀国先锋,不知道这算不算罗贯中的一个弊端。

一,《三国演义》:只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首级一颗,引百余步卒,飞奔前来。公问曰:“汝何人也?”少年弃枪下马,拜伏于地。云长恐是诈,勒马持刀问曰:“壮士,愿通姓名。”答曰:“吾本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俭。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

首先,廖化在这里和184年的黄巾未必有什么关系(按他说的看,一点也没有,只是个青年的强盗。)。关羽过关斩将那个大背景是公元201年,这时廖化还是个少年(首先俺们要肯定这时候确实有他。因为廖化劫掠的地方离都城许昌不过三五十里,属于天子脚下,老虎鼻子底下的地方,曹操一个喷嚏就可能随时把他这股势力灭掉。所以出现廖化这样的强盗的可能性根本就很小。但演义既然这么说,我们只好这么算)。

说黄巾余部,裴元绍周仓才是黄巾余部。还要注意这个“余”字,黄巾残存势力散落成草寇,以后打着他们的旗号招摇撞骗或继续革命的孩子们可能会延续相当一段时间。,也就是说,184年廖化也许刚刚出生,这样算来263年他七十多岁。蜀中是个产长寿人物的地方。蜀书中记载的文士中孟光九十余,来敏九十七。就是一般武将如果不是战死沙场,活个六七十岁也小事一桩,比如说邓芝。

二、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

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于秭归。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先主薨,为丞相参军。后为督广武,稍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以果烈称。官位与张冀齐,而在宗预之右。咸熙元年春,化、预俱内徙洛阳道病卒。

从这段历史记述中俺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廖化做强盗这事实际上基本上是没谱的——“襄阳人也”千里迢迢的去离许昌三十多里地的地方去当强盗吗?!三国志中关于廖化的记述,似乎意指廖化就是在襄阳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并且参加革命的,当然没有明证。但关羽开始镇守荆州的时候是哪年来着?建安十六年?(演义中廖化重新出现的年份)建安十九年也就是公元214年刘备拿下了成都。但直到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才成为汉中王,关羽被封为前将军也正是这一年的事。廖化是“前将军关羽主簿”因此如果严格尊重史料的话,似乎可以认为廖化只是在这一年才加入关羽阵营的。之前在做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据三国志,蜀景耀四年,这一年诸葛瞻以行都护卫将军开始主理蜀国政军事务。“时都护诸葛瞻初统期事,廖化过预,欲与预共诣瞻许。预曰:“吾等年逾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何求于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遂不往。

景耀四年是公元261年,这时候廖化“年逾七十”。逾了多少不知道,但廖化既然还有拜诣主政的想法,应该是他还蹦达的动,所以这一年原则上他不超过75岁,也就是不早于公元186年出生,而这一年离黄巾首义已经过去两年了。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廖化是有老娘的。“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所以更不可能做强盗。

如果廖化在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才出仕。我们算他当年已经三十岁,那么到公元263年的时候他不过七十四岁,虽然老,但还不过分。

三、题外话:《三国志》里边,关于廖化的出生年份是这样的:公元184年,廖化15,裴元绍16,周仓21。这样算来到公元219年关羽死的时候周仓56,廖化50,这里的廖化如果活到蜀亡的时候确实已经94岁了,但是三国志的年龄和人物是部分参照了演义的,所以如果较真的话,我们还是应该相信上文关于历史年龄的论述。如果说演义,那他确实九十多岁了,属于老而不死:排名在张子明(隐士,一百零五岁),来敏(蜀,九十七岁)。吕岱(吴,九十六)之下,跟孟光和士燮不知道谁强,基本可以进三国前五。另外高柔也九十岁。可惜还是没有竞争力。

相关歇后语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但历史上廖化的能力并不平庸。

标签: 廖化三国名将

更多文章

  • 慕容恪:历史上百战百胜未尝一败的第一将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慕容恪

    很多人说白起一生不败,岳飞一生不败,但是纵观二十四史,真正所向披靡、百战百胜的只有故燕国太原王慕容恪。他一生都在南征北讨中渡过,灭扶余、慑辽东、平内乱、震前秦、抗东晋,只要有他的名字出现,没有不大胜的。只要他令旗所向,没有不灰飞烟灭的敌人。作为军人,与慕容恪生活在一个时空是军人最大的不幸。因为有这些

  • 揭秘:谁是中国历史上封禅泰山次数最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封禅,皇帝,泰山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封禅泰山次数最多的皇帝,武帝在前后二十一年的时间,共到泰山封禅了8次,频繁程度大大超出“古者天子五年一巡狩,用事泰山”的古制。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西汉第六位皇帝,汉高祖刘邦之曾孙,景帝刘启第三子。 15岁登基,在位54年,开创了西汉自高祖以来的鼎盛局面。武

  • 张祚怎么死的:滥杀成性的张祚为何会暴尸路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祚,前凉

    一位目中无人,狂妄自大的皇帝,一位不顾伦理纲常,道德廉耻的皇帝,一位荒淫残暴,无情无义的皇帝。虽说是个学识渊博,雄健威武,理政之才的皇帝【《晋书》记载:“祚,博学雄武,有政事之才。”】,却是一个不乐意治理国家,贪图享乐,昏庸无道的皇帝,最终激起兵变,落得个国破家亡,被斩首示众、暴尸路边的凄惨下场。他

  • 揭秘:雍正登基皇太后为何要寻死觅活与之作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皇太后

    话说雍正得了皇位后,其生母德妃乌雅氏的第一反应,更多的是错愕与惊讶,而不是由衷的喜悦。《清世宗实录》中即记载说,乌雅氏得知雍正即位后,说:“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梦想所期。” 按理说,自己的儿子做了皇帝,做母亲的应该是高兴才对,而乌雅氏却说自己做梦都没想到的,此话颇多玄机,其中似乎透出两层含义:第一

  • 林则徐虎门销烟后为何要以钦差大臣身份巡阅澳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林则徐,澳门

    1839年10月11日,北京。道光帝正在阅览一副奏折--《巡阅澳门情形折》,里面的“巡视澳之实在情形”,“此次因查办鸦片,执法綦严,澳夷震慑天威,是以倍形逊顺。”等词句吸引住了他,看完后还在上面批“知道了”三个字。上奏这份奏折是刚刚在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就在这年的6月3日,钦差大臣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

  • 勤政崇祯朱由检错在哪?以至于明朝走向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由检,明朝

    名侦探崇祯崇祯帝朱由检公认的缺点,就是猜忌大臣,事实上他不止猜忌大臣,他几乎猜忌一切人,包括与他朝夕相处的老婆。《明实录》记载,一次朱由检极其宠爱的田贵妃,为朱由检演奏了一首小曲,乐得朱由检心花怒放,但随后朱由检脸色突然阴沉,然后很认真的问:你弹小曲的本事是跟谁学的。田贵妃答:我妈。朱由检立刻说:那

  • 揭秘:李治和武则天之间有怎样错综复杂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唐高宗,李治,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字为善,大唐王朝第三代皇帝。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即便从长孙皇后的角度讲,他也只是嫡出的第三子。按照常理,太子应该是轮不到他做的。他于贞观五年,即公元631年被封为晋王。两年后,被遥授并州都督。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这让唐太宗异常愤怒和十分失望

  • 刘邦与刘秀:同样都是开国皇帝却为何有那么多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刘邦,刘秀,皇帝

    刘邦,史上有名的无赖皇帝,与其九世孙刘秀在创业前有一些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平民出身,在拉旗创业时都经历过许多磨难,最后,终于成就大业。但刘邦与刘秀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两人学历不同。刘邦是个文盲,他临终前曾给太子刘盈写了一封劝诫信,说“吾逢乱世,生不读书,当秦禁学问,又自喜,谓读书无所益。”刘邦把自

  • 她做了什么?以至于被后世称为中国历代贤后楷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皇后

    历史上,真正能称得上贤德的皇后不是很多。阴皇后、长孙皇后、马皇后等等。阴皇后阴丽华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好皇后,一直以来被大家称赞。而本文要说的明德皇后,是阴丽华的儿媳妇。都说婆媳关系不好,也确实,婆婆总是要给儿子找一位称心如意的儿媳妇。当然,这称心如意,最主要的还是要称了婆婆的心,明德皇后就是典型。都说

  • 解密: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凌迟处死袁崇焕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末,崇祯,袁崇焕,

    袁崇焕是被凌迟处死的,行经法场前,刽子手一刀一刀的割下其肉,可悲的是沿途百姓极痛恨辽东靼子,而更恨汉奸行径,于是有钱的捧钱场,富户们大把扔钱向刽子手行贿,竞价争买崇焕之肉“生”食之——袁崇焕的失败在明代被杀的边关守将中,袁崇焕的死大约是最冤屈的。他没有兵败失地之过,却生生被诬陷为叛敌,是引清兵破边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