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宣宗为何装疯卖傻数十年?如何实现晚唐中兴

唐宣宗为何装疯卖傻数十年?如何实现晚唐中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244 更新时间:2024/2/11 3:57:01

唐宣宗李忱从小就孤僻木讷,一直被皇宫里的人当作傻子嘲弄,出生三十六年来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可谁也想不到,三十六岁登基之后,唐宣宗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聪明与英武,短短一年,就消灭了为患大唐帝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而且极大地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的藩镇势力和宦官势力,收复了沦陷于吐蕃人手里近百年的河、湟全境,缔造了唐朝中晚期的最后一抹辉煌。

元和五年,李忱出生于大明宫,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按照继位的顺序,李忱是永远没有机会做皇帝的。而且,他的母亲郑氏出身卑微,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宫女,所以李忱虽然是皇子,也享受不到其他皇子一样的待遇,因为自己的身份,他总是被其他皇子嘲笑捉弄。为了掩饰内心的卑怯,他便将自己封闭起来,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他只能报之以沉默,于是,连父亲都觉得这个儿子可能有些痴呆。

网络配图

长大后的李忱已经被贴上了“智障”的标签,成为大家争相欺负的对象。比如,有一天,唐文宗李昂在十六宅宴请诸王,席上,众人把酒言欢,热闹喧腾,李忱依然不言不语地,一个人坐在角落发呆。李昂看到了,便指着他说:“谁能让李忱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李昂本来是李忱的侄子,可是在他眼里,李忱显然只是一个供人取乐的小丑而已、面对一哄而上的诸王,李忱依然保持沉默,不管他们怎么戏弄,面色丝毫不改,始终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这让众人很得意,却让座中的亲王李炎起了疑心。李炎是李昂的弟弟,就是后来的唐武宗。面对始终不悲不喜的李忱,他开始怀疑此人是否真的痴呆,于是在后来的日子,他抓住一切时机对李忱进行试探。

武宗李炎即位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李忱和诸王一起随皇帝外出踏雪,众人兴尽而返时,已是日薄西山,加上中途休息时设宴畅饮,谁也没有注意到,那个傻乎乎的李忱已经从马上坠落,掉在了冰天雪地中。虽然史料说这是一次意外,但是李炎在位期间,李忱经历的意外也太多了,隔三差五就要坠马,平地走路都会摔脚,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这次被丢在冰天雪地之中,李炎料定他不会再回来了。可是没想到,第二天一早侍卫来报,说李忱又出现在了十六宅。

网络配图

就这样,李炎更认定李忱有蹊跷,于是决定直接弄死他,以绝后患。几天后,可怜的李忱被突然闯入的宦官抓进了永巷。永巷从汉代开始就是幽禁宫女和嫔妃的地方,跟监狱差不多,关押在那里的大多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李忱被关押后,又被人捆成肉粽一样扔进了厕所。当时,李炎身边有一个宦官姓仇,他对李炎说,这种傻子留着也没用,干脆一刀杀了。李炎同意了。可是,这个宦官并没有真的杀了李忱,而是偷偷将他运出宫里藏了起来,以备日后之用。

从此,这个一度被人取笑的傻子就从宫廷消失了。据记载说他逃到了浙江出家为僧,也有人说他被姓仇的宦官软禁,总之,他暂时远离的复杂的皇宫。

会昌六年春天。李炎病危,他的儿子都年幼,还没有立太子,所以,朝野上下人心浮动。那时的宦官势力很大,一等到武宗驾崩,仇姓宦官联合他人拿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李忱。虽然李忱一直被众人视为弱智,但是他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的叔叔,论资历绝对够老,(本文章由天天爱养生网整理发布),而且有宦官力挺,朝臣也不敢反对。于是,已经被人遗忘的李忱又回来了,并且顺势当上了皇帝。

会昌六年,李忱登基,是为宣宗。而拥立这个傻子皇帝的宦官们以为可以通过操控李忱来控制天下时,却被李忱的一系列大动作吓傻了眼。

网络配图

他非但没有像众人想象的那样不知所措,反而对处理政务非常熟稔,好像久经磨练的储君一样。众人这才如梦初醒,原来之前的一切都是演戏。这位隐忍了三十六年的皇帝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迫不及待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执政第二天,就解决了持续40多年的牛李党争,使中央政权更加巩固。随后,趁着吐蕃内乱,收复吐蕃,使大唐版图由分裂而统一。

李忱在位期间很勤劳,而且能举贤任能,从谏如流。他命人将《贞观政要》写在屋内的屏风上,以便时刻鞭策自己,他还让翰林大学士每天朗读太宗所写的《金镜》给自己听。为了熟悉大小官员的姓名和官秩,李忱还专门让人编纂了《具员御览》,放在案头随时阅览。因为李忱曾流落民间,所以深知民间疾苦,对老百姓很是同情。在他的统治下,唐王朝出现了最后一次治世,史称“小贞观”。可惜的是,他最后因服用金丹之药而死。

标签: 唐宣宗

更多文章

  • 香艳!皇家公主与大唐两大风流才子的秘密情史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公主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为唐朝玉真公主挥笔写下的《玉真仙人词》。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此地回鸾驾,缘溪转翠华。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槎。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

  • 燕王室贵族雁春君手下第一杀手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燕王室贵族雁春君

    雁春君是燕王室的贵族,燕王喜的弟弟,出现在雪女回忆中的雁春君,下场可谓是十分惨淡。作为皇家贵族,不好好享受却想着一些得不到的东西,这或许是古代贵族的通病吧。雁春君出现在雪女的回忆中,他作为皇室贵族,自然享受着一般人没有的待遇,雁春君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貌风度,讲究奢侈的排场,仗着自己的地位高非常霸道,常

  • 为了保全皇位:他竟然残忍杀死了15个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位

    在中国历史上,兄弟相残的闹剧屡见不鲜。这些闹剧的发生,多半是在有着高墙大院的皇宫里。而他们之所以不顾手足之情争得你死我活,则完全是为了夺取帝王之位。例如,唐代初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掉长兄李建成与四弟李元吉,成为皇位继承人;清代前期,康熙诸子各显神通,在紫禁城展开了步步惊心的惨烈斗争……那么,谁

  • 汉质帝:史上唯一一个竟因抱怨话被毒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帝

    古代时候地位最高的是皇帝,权力最大的是皇帝,他主宰着天下臣民的生死。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又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在那样的年代里,想做皇帝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不过事情也有例外,比如当傀儡皇帝碰到权臣的时候。东汉社会自从汉章帝之后,能够独当一面的皇帝并不太多。话说

  • 连杀两位皇帝一位太子?谁是史上最疯狂的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宗爱

    提起宦官专权,很多人都会想到秦、东汉、唐、明几个朝代,可是,北魏有一个最疯狂的太监,连杀两位皇帝和一位太子,他就是宗爱。宗爱,出身,籍贯不明,应该好不到哪儿去,否则,也不会吃太监这碗饭。但是,他非常机敏,入宫,从底层干起,被太武帝拓拔焘封为中常侍,并且,一直升到秦郡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成为公爵的太监

  • 周德兴是因为其儿子宫中淫乱才被朱元璋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德兴

    江夏候周德兴是一位著名的将领,出生时间不详,是濠州地区的钟离人,在明朝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370年的时候他跟随朱元璋一起进行了起义活动,并且在和陈友谅以及张士诚等人抗争的时候有着良好的表现。1367年,周德兴又继续征战广西,三年后被封为江夏候。最后在1392年的时候因为他的儿子在宫中作乱所以被牵

  • 三朝元老李广一生战功赫赫为什么不能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朝元老李广

    说起飞将军李广的名字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诗句,更是把李广推上了高峰。但是一个奇怪的情况出现了,李广从军将近40年时间,可以说立下战功无数。但是无论是汉景帝还是汉武帝都没有讲李广封侯,到了汉武帝的中期,李广甚至被绝对的小辈霍去病超越。作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

  • 由姜维沓中避祸的真相:兼论姜和张廖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姜维

    首先我不认同“张翼廖化都曾明确反对姜维的战略就认为他们不齐心”,我们哪天不是和身边最亲的人在各种事情上分歧一堆呢。至少姜维长期带出去北伐的一批人关系是没有疑问的(包括廖化张翼和其他不知名的将领)。服从是军人的第一本职,姜维不是脑残,打仗不是请客吃饭,他犯不着给自己埋定时炸弹,魏延杨仪的例子在前面呢。

  • 郭嘉与田丰竟然均是浪得虚名?原因有四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嘉

    有的人是死前无名,死后方生。在这一点上曹军的郭嘉和袁军的田丰有惊人的相似--郭嘉是因为那时三国第一红人曹操惨败赤壁后爆出两句:"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而成名,别小看这两句,因为它把曹操和如荀、程等众谋士贬了下去;而田丰则是因为当时最强

  • 嚣张假太监刘克明不仅给皇帝戴绿帽子还杀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假太监刘克明

    唐朝中后期,宦官的势力过于膨胀,甚至操纵着皇帝的生死。唐敬宗李湛时期,有人冒充阉人,混吃混喝,甚至给皇帝戴绿帽子。刘克明是大太监刘光的养子,刘光凭着自己的权势把他弄进了皇宫,没有给刘克明净身,让他当了一个假太监,伺候李湛。自古后宫多旷女。后宫本来就只有一个男人,那就是皇帝,突然来了这么个精壮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