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作为开国之君的刘秀为何始终没有滥杀功臣?

作为开国之君的刘秀为何始终没有滥杀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03 更新时间:2024/2/11 2:36:33

在中国的历史中,皇帝对有功之臣进行清理是常有的事情。在这方面的典型人物是刘邦和朱元璋,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没有大杀功臣,但是也搞出了杯酒释兵权,这还是对属下不信任的表现。只有刘秀没有这么做,刘秀在位一共33年的时间,他没有大杀功臣。而且他非常懂得民生疾苦,绝不轻易发动战争。请记住,所有的赫赫战功都是建立在堆堆白骨之上的。愤青们一直渴望战争,那是他们不知道战争的残酷,反正他们又不愿意成为白骨之一。

网络配图

一、建立的初期,国家尚未真正平定

刘秀刚刚起家时,他的地盘只有河北地区的一部分。当时刘秀并不起眼,他仅仅是各路诸侯中较弱的一支。但是刘秀非常懂得把握机会,他利用各大军阀相互攻杀的机会,一步步壮大自己。等各路诸侯注意到刘秀时,他已经成为了一支不可小视的强大力量。刘秀称帝时,他也仅仅掌握了全国三分之一的领土而已,他还有一系列的对手需要攻伐。这个时候就清理手下的将领,当然是一种最不明智的选择。当然这还和刘秀军队的组织结构有关系,刘秀的军队不是像刘邦、朱元璋那样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刘秀起家之初就有很多起义军首领率领自己军队前来投奔,这样的情况就注定了刘秀不能轻易清理功臣。一旦这么做就有导致兵变的可能,其他的将领不会坐着等死。

即使是在天下初步平定的情况下,刘秀也没有对那些将领们动手。这与当时的实际情况有关系,刘秀身边虽然也有大将,但是不要忘了刘秀本身就会打仗。当年刘邦杀韩信是迫不得已,因为没有人能够遏制韩信。刘秀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刘秀自己本身就是非常出色的将领,相当于张良加韩信。拥有这么强大的能力,刘秀根本不担心那些将领们会造反。再者说,刘秀手下的将领还真不怎么出名。其他朝代的将领,几乎懂点历史的人都能随口说出几个来,但东汉建国时期,还真没有特别强大的名将。在东汉建立的过程中,很多战役都是刘秀亲自指挥的。在刘秀在位期间,其他将领都了解刘秀的能力。在明知无法成功的情况下,当然不会有人铤而走险。

网络配图

二、刘秀自己的年龄优势,太子的能力也很强

除了能力问题之外,刘秀的年龄也占有很大的优势。在东汉王朝的第一代班底中,刘秀的年龄是最小。不要忘了,刘秀最终一口气做了33年的皇帝,这从侧面说明刘秀的身体非常好。既然自己身体好,年龄又不大,那完全可以选择利用年龄优势熬死那些骄兵悍将。有一点不得不说,由于西汉的时间不算远,韩信等人的下场还历历在目。刘秀手下的那群将军在建国以后都特别老实,想治罪都几乎挑不出毛病。刘秀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在刘秀登基还不到30年的时候,跟随他起兵的老家伙们已经死的干干净净。刘秀没有杀一个人,利用时间笑到了最后。在刘秀在位的最后几年时间里,他致力于培养国家的第二代领导集团。

皇帝清洗有功之臣的原因都离不开为儿子铺路的因素。刘邦消除那些异姓王,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刘盈;朱元璋疯狂的屠杀自己的将领们,是为了保证乖孙子朱允炆的皇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继承人的能力不足。作为统治者,他们绝不希望自己的子孙落到大权旁落的地步。为了保住自己家庭的权力,对功臣的清洗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刘秀在这个问题上也可以高枕无忧,刘秀的太子刘庄是一个能力非常全面的继承人。虽然在各个方面都无法超越刘秀本人,但控制朝局并进一步恢复国力则没有任何问题。因此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刘秀都没有清洗功臣的必要。

网络配图

三、王莽并不是一无是处,刘秀也并非什么光武中兴

在传统的教科书中,通常对王莽的评价非常低。其实王莽的社会前瞻性远远高于刘秀,王莽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已经有了那么一点苏联社会主义的味道。他废除了440万奴隶、实行土地国有化等等,这些政策看着是不是很眼熟。但是王莽忽视了落后国情与先进思想的矛盾,最终王莽的改革全面崩溃,整个天下越来越乱。刘秀称帝以后,废除了王莽时期的所有新政,国家又卡上延续西汉时期的政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光武中兴,这个中兴实在有一些名不副实。在古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个王朝都是贬王尊刘。进入民国之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很多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开始认真研究王莽改革的利弊。从这个角度来说,王莽的改革并非一无是处。

标签: 刘秀

更多文章

  • 妖书案是明神宗想要废长立幼才出现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神宗

    在明朝末年发生了一桩疑案,涉及到了当时的东林党争和明神宗后宫妃子与皇子等。这个案件就是妖书案,那么妖书案背景是怎样的呢?妖书案发生在万历三十一年。明神宗在慈圣太后宫中临幸了王氏宫女,之后他并没有加封这个女子,他认为临幸宫女是丢脸的事,所以就抛下宫女走了。后来王氏怀孕了,被太后知道后,太后逼问皇帝之后

  • 揭秘:为何晚晴重臣曾国藩手握重兵却不敢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曾国藩

    早一年在中国近代文学的课程中就中对曾国藩有所了解,他所创建的“湘乡派”作为近代古文流派之一—奇偶并用,舒展雄厚,但其中宣传了很多封建道德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文法工具之一。而说起曾国藩,我想更为大多数人熟知的是《曾国藩家书》,尽管他流传下来的著作实在是太少,但单从这本《曾国藩》家书中,我们能充分感受

  • “盖世气功”:诸葛亮杀人不见血独门武功秘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的一个官宦家庭。诸葛亮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裔。父亲诸葛圭,字君贡,汉末为泰

  • 乾隆的另一面着实令人惊讶:反正让人接受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乾隆

    同性之爱在历史上似乎是不能说的秘密,不过当帝皇们遇到了同性之爱来敲门时,他们该如何自处呢。清朝的乾隆皇帝,乾隆上任之后积极的开疆辟土。全盛时期,统治了中国三亿人口,相当于是当时全地球上三分之一的人口,而他却是清朝由盛转衰的关键点,学者认为乾隆好大喜功,四处征战、劳民伤财,间接拖垮了清朝。另外一个重要

  • 皇帝装傻和谋士装傻的不同结局:令人唏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谋士

    曹操为立太子的事拿不定主意。大儿子曹昂,二儿子曹铄,一个战死,一个早夭,三子曹丕勤奋听话,各方面还不错,按长幼顺序当然应立曹丕为太子,但是,他的另一个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深得他的宠爱,立哪个为太子,曹操举棋不定。一日,曹操屏退左右独留下贾诩,曹操先是长叹一声,说出自己的心事,然后问贾诩有什么建议。贾诩

  • 隋朝第一开国功臣杨素 为何被后人说是第一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杨素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他上接战乱不休的南北朝,结束五胡乱华以来长达几百年的混乱局面,一统华夏。下接盛世大唐,为唐朝的繁荣与强大做了功劳不小的铺垫。虽然时间短暂,然而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着实不小。在这个短短几十年,只有两任皇帝的朝代里,也出现过无数被历史谨记的名人。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之时

  • 孝庄有何本事竟然能让皇太极对她极度迷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孝庄

    孝庄皇后是皇太极的妻子,是顺治爷的母亲。孝庄皇后长得一般的女性不同,具有艳丽的天资,优雅的气质,从她身上,闻得到芬芳的气味。凡是见到她的人,莫不为之销魂。孝庄皇后的父母长年在伯都纳牧羊,好的牧羊人对他们女儿的美艳,都莫不垂涎三尺,因而,大家争相向他的父母献殷勤,把最好的草地让他家的羊群吃,因此,她父

  • 揭秘明朝第一将军袁崇焕到底是不是死有余辜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袁崇焕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明朝末年蓟辽督师。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

  • 汉武帝为何敌不过政治手腕高明的窦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

    窦太后与汉武帝均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两人皆有政治才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窦太后与汉武帝乃祖孙关系。窦太后出身贫寒,年幼便以家人子的身份入宫伺候吕太后,后被吕太后赐给代王刘恒。虽然她开始并不情愿到代国,可这一去改变了她的一生。她受到刘恒的独宠,刘恒登基后她被封为皇后。她的儿子刘启登基她被尊为

  • 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为何没有杀过一个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秦始皇的残暴的标签已被贴了几千年之久,那么,他真的如我们所言的那般残暴吗?一、饱受诟病的“焚书坑儒”网络配图秦始皇活埋了四百六十余人,恐怕这个数字不足以把一个滥杀的标签贴在一个皇帝的脸上。二、关于26年的统一战争呢?有杀伤记录的也只有两处:一是:“第2年,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这是在秦始皇年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