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叔敖举于海”是什么典故?孙叔敖生平有哪些事迹?

“孙叔敖举于海”是什么典故?孙叔敖生平有哪些事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16 更新时间:2024/1/28 10:09:3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孙叔敖举于海”的解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中学时期,大家都学习过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词语精炼,充分的表达出了一个人若想要完成一番事业必须要经历各种磨难!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更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流芳百世。文章前面还用了许多名人的事迹作为论证观点,有一句就是“孙叔敖举于海”,可大家真的知道他是谁吗。

一、真实的孙叔敖

孙叔敖其实并不姓孙,把他的姓氏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蹭了热度,他和前段时间的热播剧《芈月传》中的芈月一样,都是芈姓。芈姓,蔿氏,名敖,字孙叔。

二、孙叔敖事迹

《淮南子》人间训篇 有一句关于孙叔敖被楚庄赏识并提拔的诗句:“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

意思就是:孙叔敖引流期思之水,将其用于浇灌雩娄良田,楚庄王以此看出孙叔敖治理国家的才能,便任命孙叔敖为楚国令尹。

孙叔敖于淮河岸边长大,幼时饱尝水旱灾害之苦。因此,兴修水利、根治水患,成了他一生最大的抱负。孙叔敖当了令尹后,更是大修水利工程,著名的水利工程:芍陂和期思雩娄灌区至今福泽两淮。

“孙叔敖举于海”的意思可能是:孙叔敖因治水有功,被楚庄王赏识而为令尹。古代时期的 “海”

源于盛水的容器,可指看不到边际的湖泊、海洋,比如青海、中南海。

总结:

按孙叔敖的职位和能力看,只要他想,达到富甲一方的程度可谓是轻而易举,但他却是一个清正廉洁的模范性人物。即使是楚国令尹期间,他依然是衣着简朴,公元前594年,孙叔敖身患疽病离世,他去世时家里完全可以说是达到家徒四壁的程度,甚至是连一个棺材都没钱买。孙叔敖生前就没有为家里留下一点遗产,死后他的儿子也只能是靠着卖柴为生。

孙叔敖将自己的一生都完全贡献给了自己的国家,楚国走强大的每一步也都是在他的帮助之下完成的,而他却始终“不忘初心”,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走完了自己“简单”的一生。

标签: 春秋战国孙叔敖

更多文章

  • 霍去病是被汉武帝秘密处死的吗?霍去病为何突然暴毙?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汉武帝,霍去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霍去病是被汉武帝秘密处死的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霍去病,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绝对不会陌生了,一个能被称得上是“战神”的人物。之所以去这么评价他是因为他率领着汉朝大军深入大漠痛击匈奴的时候年级还不到20岁。现看当下的我们,20岁在干嘛?躲在寝室里睡懒

  • 朱棣上位之后为什么不削藩?不怕有藩王像他一样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朱棣

    朱棣上位之后为什么不削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棣自己是藩王造反成功,那么朱棣为什么要造反呢?他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我们知道这一点,那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何还要延续藩王制度了。当时朱允炆削藩的时候,手段太过于狠毒,甚至还逼死了自己的亲叔叔。所以朱棣是借着这个名

  • 宋朝招安究竟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说宋江不得不同意招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江,招安

    宋江招安真的错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水浒传》塑造了一百零八名好汉,个个性格不同,武功超凡。但是,最终还是走上了招安这条道路,而梁山的大业因为这个原因毁于一旦。宋江接受招安是历史必然还是另有隐情,这个问题值得探究。试想,如果宋江不同意朝廷的

  • 朱高炽毫无军事才能?他曾领兵对抗50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高炽,明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炽。朱高炽年轻时主持过北京保卫战,用少量卫戍部队阻击50万讨伐军,为朱棣回师争取了时间。不过太胖,身子骨也不行,以后就没机会施展了。敌军的主帅叫李景隆,父亲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得管朱棣叫表叔。朱棣起兵之后,先在真定大败讨伐军,真定就是现在河北正定,古

  • 道光帝不是一向很节俭吗?为何要斥巨资修建皇陵?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道光,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道光皇帝。道光皇帝,不仅是清代皇帝中最注重节俭的皇帝,就是在历代帝王此类排名中,也能进入前五名。举两个比较出名的例子:作为皇帝,道光帝的衣服居然是非常有限的,甚至龙袍都能穿破,而且即使穿破了也不换新的,缝缝补补继续穿。还有一次,道光帝为了让御膳房省下一顿晚饭

  • 司马懿到底早畏惧什么 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懿,曹魏

    司马懿为什么等到老才造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叡时代的司马懿虽然已经是三朝元老了,但他的实力依然不足以对抗皇权。我不否认司马懿有野心,但是野心需要和实力相匹配。司马懿之所以最终篡权,那是因为他的实力已经足以支撑起野心。在此之前,他的命或者说地

  • 朱元璋为什么如此的恨孟子 甚至将孟子的遗像移除殿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孟子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恨孟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一、朱元璋为何如此的恨孟子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他对佛和道,即重用又时不时的要杀戮道士和和尚。对儒家、法家也是如此,他经常对李斯、韩非等法家人物的代表痛骂,但他对法家的治国理念又是非常的崇拜。儒家思想似乎是他的惟一旗帜,但他从骨子

  • 乾隆时期为什么没有出现九子夺嫡的现象 说到底还是乾隆活得太久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清朝

    还不知道:乾隆为什么没有出现九子夺嫡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一位非常不错的皇帝,可是顺治帝在位17年的时间,到了之后,顺治帝突然驾崩。清朝迎来了第二位入关后的皇帝,就是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人们熟悉的康熙帝。康熙在位期间,将清朝推

  • 明朝王爷朱橚:多次密谋造反,皇帝为何还不降罪?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橚,明朝

    朱橚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当然除了清朝之外,其他的王朝都是出现了诸侯王造反的事情,当然这个王爷造反基本上都是不能够成功的,唯一成功的也就是朱棣了,其他的像西汉的七王之乱或者西晋的八王之乱都是失败的,而造反的下场不用说大家都是知道的,基本上皇帝都是零容忍了,

  • 诸葛亮有一个弱点,司马懿17字直接精辟总结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谈到三国的历史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就是诸葛亮,他生活了五十四年,前半生在卧龙岗之上求学后半身为国家效力,凭借着一己之力把编草席的刘备给扶上正位了最后自己被累死了。诸葛亮很精通兵法的还非常会算,口才也是相当的好,堪称是智慧化身!可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