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诸葛亮是忠于汉室还是刘备

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诸葛亮是忠于汉室还是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563 更新时间:2024/1/23 16:28:33

还不知道:诸葛亮到底忠于汉室还是忠于刘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起诸葛亮,他身上的第一个标签就是千古忠臣的楷模,说起忠臣,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诸葛亮,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后,诸葛亮开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起初,刘备把诸葛亮当成自己的萧何,刘备在前方征战,诸葛亮在后方足兵足粮,刘备夷陵兵败后托孤于诸葛亮,对诸葛亮说出了“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话。

诸葛亮当时的反应是,流着泪说了一句话: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说:臣希望竭尽全部力量,尽忠于上,一直到去世为止!

这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来源,诸葛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做到了言行一致,刘备让刘禅把诸葛亮当成父亲一样对待,身为皇帝的刘禅对待诸葛亮的态度是: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诸葛亮

刘禅这是把政事完全交给了诸葛亮,但凡皇帝对臣子有防备心理的,都不会这么做,除非皇帝对臣子是绝对信任,可见刘备、刘禅父子对诸葛亮的信任,宁愿把朝政大权交给他处理。

诸葛亮身为丞相和蜀汉一把手,是绝对的权臣,对内治理蜀汉、处理政务、提拔人才、平定叛乱,对外掌控外交、筹划战略、发动北伐、兴复汉室,他在蜀汉的权力甚至超过了皇帝刘禅,世人皆知蜀汉有诸葛亮,而不知有刘禅。

即使诸葛亮有掌控一国政权的权力,但他仍然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尽忠,最终病死在北伐的战场上,与诸葛亮同时代并形成鲜明代表的是司马懿,司马懿只抓住了一次机会,掌控了权力之后,就把权力世袭下去,最终建晋代魏,这是权臣篡位的手段。

刘备托孤

诸葛亮有篡位的实力与能力,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在那个战乱频频的年代,诸葛亮依然保持自己心中的政治理想,以一生的时间来尽忠,康熙皇帝曾经评价诸葛亮: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这就是忠臣的楷模,都知道诸葛亮忠心,那么你是否知道,诸葛亮忠心的对象是谁?他是忠于刘备,还是忠于汉室?

事实上,古人也有这样的疑问:

《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五:文豹曰:古今论孔明者,莫不以忠义许之。然余兄文龙,尝考其颠末,以为孔明之才,谓之识时务则可,谓之明大义,则未也。谓之忠于刘备则可,谓忠之于汉室则未也。

聂文豹认为诸葛亮忠于刘备,而不是忠于汉室,但是诸葛亮本人在《隆中对》及《出师表》中都明确提到了兴复汉室。

诸葛亮北伐

《三国志 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出师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清楚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管仲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恒公成就霸业的名相,乐毅是战国时期率领五国联军差一点灭亡齐国的名将,诸葛亮自比名相、名将,说明他的政治理想是辅佐君王一级的人物成就王霸之业。

诸葛亮8岁就随叔父诸葛亮玄来到荆州投靠刘表,在诸葛亮17岁那年,诸葛玄去世,在此后的十年中,诸葛亮的生活就是躬耕、读书、云游、规划,隆中对战略规划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设计出来的,在差不多十年的时间中,诸葛亮的心中装满了雄心壮志。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诸葛亮苦苦等待的名主才出现了,在荆州十年,诸葛亮没有投靠与他有亲戚关系的刘表,也没有投奔孙权与曹操,而是选择了那个一直失败、颠沛流离、一无所有的刘备,只因为刘备可以让诸葛亮出相入将。

当刘备以天下局势向诸葛亮询问时,诸葛亮告诉刘备要占据荆州与益州,联合江东的孙权,共同抵抗曹操,要知道当时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明面上代表着是汉室朝廷,抵抗曹操其实就是对抗汉室,至少天下人向往的汉朝中心在曹操手中。

在整个《隆中对》中,没有人提到代表汉室的汉献帝刘协,也没有人关心他过得好不好,仿佛他不存在一样,虽然刘备提到了“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十二个字,但也仅仅是一语带过,刘备更多地是为自己着想,而不是汉室。

刘备虽然出身皇族,但他并不能代表汉室,当时唯一合法性的汉朝皇帝是汉献帝刘协,不管在隆中对,还是出师表中,诸葛亮都没有提到刘协所代表的那个汉室,因为这个汉室是被曹操所控制的,而曹操更是周瑜口中的汉贼。

诸葛亮与刘备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规划了未来的发展战略,所有的战略都是为刘备量身定做的,诸葛亮还说如果天下有变,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北伐,刘备从益州出秦川,那么这样就能成功,注意这句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是把刘备的成功当成了汉室的兴复,这说明诸葛亮是忠于刘备的,并且把刘备视为汉室的继承者,隆中对是在公元207年发生的,这一年汉献帝还活着,与诸葛亮同为27岁。

从逻辑上来看,只要汉献帝活着,汉室理论上就存在,但是诸葛亮所忠的不是正统的汉室,而是刘备这个表面上反抗汉室的枭雄,前面讲过刘备并不代表汉室,那为什么诸葛亮说刘备成功之后,汉室就能复兴呢?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诸葛亮的政治理想,他规划了一整套的政治战略,他想当管仲和乐毅一样的名相与名将,同时还想要辅佐刘备取得成功,只要刘备成功了,诸葛亮就能在政治上把刘备的成功操作为汉室的复兴。

隆中对

诸葛亮这么做,有自己的理由:

1、正统汉室被曹操控制,成为傀儡,不足以代表汉室。

诸葛亮只能扶持刘备统一天下,重新建立一个汉室,犹如当年刘秀统一天下后建立东汉一样,只要刘备成功了,他就是正统,如果他没有成功,他就是反政府武装。

要知道蜀汉在政治上是承接西汉与东汉的,蜀汉的太庙中供奉着西汉与东汉所有的皇帝,严格来说,蜀汉的国号与西汉和东汉都是一样的,就是“汉”。

2、乱世之中统一天下靠的是实力与能力。

东汉末年是乱世,战乱不断,东汉朝廷又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连皇帝都成为傀儡,汉室已经名存实亡了,虽然在曹操的操纵之下,汉室得到苟延残喘,但乱世之下,除非打到统一,否则战争是不会停止的。

所有有实力的诸侯都可以凭实力与能力争霸,最后能活下来的,不是统一天下,就是几家势力维持相对的平衡,从群雄争霸到三国鼎立,是一场残酷的竞争,乱世之中靠的是实力与能力,即使是正统的皇帝,没实力的话,仍然是诸侯争夺的傀儡。

诸葛亮辅佐刘备

诸葛亮想用自己的能力来辅佐刘备,通过政治操作与军事行动来统一天下,这是乱世之下的正常操作。

3、虽然刘备不代表汉室,但想统一天下必须要打兴复汉室的旗号。

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诸葛亮辅佐刘备,需要为其找一个正当合理的理由,这是政治正确,也是出师有名,就连强大的曹操都要操纵傀儡汉献帝来为自己达到政治正确,诸葛亮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并不为过。

至少在当时(公元207年),兴复汉室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政治口号,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预测到傀儡汉室可能会被取代,那么对于刘备来说,就是一个建立政权的绝佳机会,果然在220年,曹丕建立魏朝取代了汉朝。

汉朝被曹丕取代了,就相当于汉室不存在了,一个强盛了400余年的朝代,是多少汉人怀念的对象,在听到曹丕代汉之后,刘备迅速称帝建立了蜀汉,这就是政治正确,也是蜀汉政权的法理所在,更是诸葛亮早看出的政治结局。

出师表

再来看《出师表》,这其实是一篇出战前的檄文,向天下人告知为什么要北伐,在此文中,诸葛亮称刘备为先帝,称刘禅为陛下,很明显诸葛亮就是忠于刘备及刘备所建立的政权,然后在诸葛亮的潜意识中,把蜀汉政权当成正统的汉室,尽管他不是。

蜀汉是三国最弱小的政权,但在诸葛亮的带领下,6年5次北伐,已经是蜀汉政权对外战争的极限,明明实力不如曹魏,诸葛亮却一次又一次北伐,明明知道统一天下是不可能的,诸葛亮却一次又一次发动战争,因为北伐就是兴复汉室,也是当年诸葛亮对刘备的政治承诺,更是蜀汉政权存在的法理依据。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诸葛亮北伐的目的之一,诸葛亮想用北伐把蜀汉变成正统的汉政权,只有在旧都(洛阳或长安),汉才是汉,诸葛亮既忠于刘备,又忠于汉室,他用一种曲线的方式,把忠于刘备与忠于汉室结合在一起,可惜的是,诸葛亮并没有完成他的政治理想,就病逝于北伐的前线了,这就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标签: 诸葛亮刘备

更多文章

  • 古代青楼女子经常接待男子 她们是怎么避免怀孕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青楼女子

    对古代青楼女子如何避免怀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知道古代的时候是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所有的权利都掌握在皇上一个人的手里。所以说当时的女性不管是什么身份,但是总的来讲都是地位非常低的。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开妓院是合法的,女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男子的一件玩物。

  • 王龚:东汉中期名臣,任职严肃谨慎,痛恨宦官掌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龚,东汉

    王龚,字伯宗,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中期名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龚出身豪族世家,最初被举孝廉,任青州刺史,因敢于弹劾贪赃的二千石官员,受汉安帝嘉奖,入朝任尚书。历任司隶校尉、汝南太守等职,他在汝南太守任上好才爱士,为政温和,颇受称

  • 历史上曹操的众多人才中,排名前五的谋士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汉朝

    所谓乱世出英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曹操手下谋士很多,五大谋士的说法来自唐朝宰相朱敬则的《隋高祖论》,他在里边提到:“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可谓天下之精英。帷幄之至妙,中权合变,因败为功,爱自秦汉,讫於周隋。“后世逐渐的把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

  • 应璩: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有养生诗《三叟歌》广为流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应璩,魏晋

    应璩(190年-252年),三国时曹魏文学家。字休琏。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应玚之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博学好作文,善于书记。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曹芳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当时大将军曹爽擅权,举措失当,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应璩原有

  • 宇文忻是什么人?他反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宇文忻,隋朝

    宇文忻,字仲乐,北周,隋朝名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象二年(580年),北周丞相杨坚专权而导致三总管之乱爆发。宇文忻身为平灭北齐的名将,选择支持杨坚而大败相州总管尉迟迥,为隋文帝篡周建隋扫平了障碍。既然宇文忻为隋朝建立立了大功,为何又要反隋呢一,出身名门宇文忻出身鲜

  • 新城公主死后以皇后礼下葬,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新城公主,唐朝

    新城公主,唐太宗最幼女,唐高宗同母妹,母文德皇后长孙氏。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提起盛世唐朝,你可能首先会想到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而不一定会想到李治。尽管如此,唐高宗李治在唐朝历史上还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细数封建各个王朝,唐朝的幸福指数还是非常高的,可能是我们心目中最向

  • 徐晃在五子良将中是什么排名?他的实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徐晃,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五虎上将”、曹魏“五子良将”向来都是喜欢三国的读者所津津乐道的。《三国志》中两篇传记,是“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的最直接来源。《蜀书·关张马黄赵》、《魏书·张乐于张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排名最后徐晃

  • 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空印案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朱元璋真的诛杀了数万官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空印案"是明初著名的四大案之一。另外三大案,是胡惟庸案、郭桓案、蓝玉案。这四大案牵连人员之广、延续时间之长,在中国历史上少见。胡惟庸案、蓝玉案往往被合称为"胡蓝之狱",

  • 戚夫人厕神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她的一生有何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戚夫人,汉朝

    戚夫人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后妃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戚姬:两千年前被做“人彘”,两千年后依然是让人心疼的大汉女子。发生在戚夫人身上的遭遇,堪称“奇”。众所周知,戚夫人替子争夺太子之位失败后,在没有刘邦的庇护下,吕后对其制造了“人彘”事件,被吕后被关进厕所。所以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死十一名大将 诸葛亮败的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蜀汉,诸葛亮,北伐

    还不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11位大将战死,败得有多惨?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清代诗人赵藩在诸葛孔明墓前题下的,同时也是对诸葛孔明后半生的写照。尤其是他数次北伐无功而返,劳民伤财,以至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