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本是刘备阵营中的猛将 却一直被黑了几百年

他本是刘备阵营中的猛将 却一直被黑了几百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803 更新时间:2024/1/24 21:47:21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现之前,尊刘贬曹的情况远没有这么严重。但是自从罗贯中完成了这部作品之后,刘备成了全国人民的大救星,曹操则成了一代奸雄。但是这仅仅是文学作品,与真实的历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现在很多人会把一系列文学作品作为历史剧去思考,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在三国人物中,魏延绝对是一个命苦的人。也不知罗贯中对他有什么成见,以至于把魏延从头黑到尾。但在真实的历史中,魏延的作用很大,甚至超过了刘备的三弟张飞。

网络配图

一、刘备破格提拔魏延,张飞颇感意外

魏延加入刘备集团之后,一直被刘备视为下一代的主力培养。刘备盘踞收取西川时期,魏延和黄忠是主力。关羽和张飞则协助诸葛亮留守荆州,至于赵云那是被严重神化的人物,赵云在三国时期并不起眼。刘备占领西川之后,张飞和魏延负责对于北方的曹操,此时年轻的魏延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处于对马超的不信任,在马超领兵出征时,魏延通常作为助手跟随。这第一是协助马超,第二就是监视。诸葛亮对魏延的偏见,在历史中找不到任何的记载,更何况诸葛亮和赵云一样都是被严重神化的人物。刘备占据益州、荆州之后,荆州有关羽,益州则是张飞和魏延。马超和黄忠虽然地位高于魏延,但实际效能上则远不如魏延。

在经过汉中之战以后,刘备击败了曹操,成功夺取了汉中地区的控制权。汉中地区对刘备集团至关重要,这片地区即是拱卫西川的屏障,又是进军关中的跳板。选择何人镇守这片地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时张飞是热门人选。荆州交给了关羽,汉中自然要交给张飞,这两个人对刘备绝对忠诚。众人已经提前向张飞表示祝贺,张飞也感觉舍我其谁。但是刘备在考虑到张飞的一系列缺点之后,决定破格提拔魏延。最终任命魏延镇守汉中,这个命令下达以后,包括张飞在内的众人都十分意外。刘备的这个命令等于是将魏延提升了两级,之前的魏延只是那几位大将的副手,现在则超越了张、黄、马等人,成为了独当一面的统帅。在具体效能上,甚至可以与关羽并驾齐驱。

网络配图

二、名将凋零之后,魏延成为蜀汉政权唯一的大将

刘备的事业在达到顶峰之后,开始急转直下。首先是关羽战败、荆州失守,为了夺回荆州,刘备决定亲自率领全国的主力进攻孙权。但是就在刘备出征的前夕,黄忠病逝、张飞被杀,刘备一时之间丧失了所有的大将。马超和魏延在北方防御曹操,两个人谁也不能动。最终刘备被名将陆逊击败,6万多军队全军覆没。在此之后,刘备的事业一跌不振。而且祸不单行,就在刘备病倒以后,四虎大将中的唯一硕果仅存者马超病逝。此时蜀汉政权中,军队只剩下了不到4万,至于主要的将领只剩下了魏延。赵云在诸葛亮主政时期才开始被用。在这样的局面下,魏延成了诸葛亮手里的救火队长。

在诸葛亮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中,魏延均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地位一直在赵云之上。但是在姜维投降之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诸葛亮把姜维看做下一代的接班人来培养,而姜维和魏延存在着矛盾。诸葛亮并没有过分偏袒姜维,不过护短是难免的。诸葛亮与魏延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军事行动上,魏延建议奇袭,而诸葛亮主战稳扎稳打。奇袭虽然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一旦失败,极大的损失是贫弱的蜀汉政权无法承受的。因此诸葛亮一再否决威严的建议,两个人的矛盾开始激化。当时的魏延已经是仅次于刘禅和诸葛亮的三号人物,他在军队中的威望也相当高。

网络配图

三、魏延谋反其实是一场冤案

在诸葛亮去世以后,姜维、杨仪与魏延的矛盾升级。双方均上奏刘禅称对方谋反,刘禅自然是一个头两个大。此时刘禅身边的蒋琬费祎则认为姜维和杨仪不会谋反,既然不是他们二人谋反,那就一定是魏延谋反。客观的说,这个判断十分的武断,他们双方最多是想打垮对方而已。说魏延勾结魏国,这更不可能。魏延已经是蜀汉政权中级别最高的将领,投降曹魏以后,他的地位只会低不会高。更何况魏延与曹魏征战多年,他即便想投降,曹魏政权也不会接受。最终魏延被马岱斩杀,而马岱是马超的堂弟,当年魏延与马超的关系很差。魏延谋反一案是一个被流传了600多年的冤案,这场事件的实质是蜀汉政权内部的一次权力斗争。

标签: 魏延

更多文章

  • 曹操在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反而杀了他 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

    曹操的性格很复杂,他“有权谋,多机变”,同时疑心也很重。但是有一点曹操看得很透彻,那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事实力决定一切。曹操在行刺董卓失败,逃回沛国谯县老家后,树立起“忠义”的白色旗帜,到处招兵买马,组建军事武装力量,随即掀起了一场会同各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的波澜壮举。董卓死后,黄巾残余势力再次叛

  • 最后一位被腰斩之人 起源于雍正的反贪风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腰斩

    康熙大帝千古一帝,了不起,其中最了不起的一项就是把封建帝王之术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第一次形成一套理论,这套秘术理论只教导皇子们,成为家天下的治国秘宝。这套理论其实中心就是愚民政策,用贪官的选官制度,两派制衡的御人之术。雍正在位仅13年,于公元1735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因心力交瘁,

  • 可叹战国四大名将的下场 竟只有王翦一人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翦

    千字文》中有句曰:“起翦颇牧,用军最精”,说的是战国的白起、廉颇、王翦、李牧这四个人,最会用兵。此四人,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秦之白起、王翦,赵之李牧、廉颇。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白起——遭人妒忌,被赐自刎身

  • 刘伯温在山洞中发现一本奇书 熟读之后成奇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伯温

    刘伯温是明朝初年著名的文臣谋士,也是朱元璋帐下最著名的高人,早年朱元璋对刘伯温从不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为先生,由此可见刘伯温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当然在老百姓的心中,刘伯温更是对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无所不通的一代奇人,堪比三国时代的蜀国丞相诸葛亮。网络配图刘伯温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的成就,除了他天赋过人,读

  • 帮手下奴才非法获利的和珅:为啥难逃死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和珅

    和珅并非电视剧中那样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奸佞小人,历史上真实的和珅,长相清秀、文武全才,据《和珅列传》载,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英文也能对答如流,乾隆的对外交流大多也安排他做翻译。清嘉庆四年正月(1799年2月),大清国发生了两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先是正月初三(2月7日),太上皇乾隆驾崩;五天之

  • 唐太宗特别反腐手段:金銮殿竟当众给贪官发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反腐

    在酒桌上迟到了、说错了话、敬酒敬错了顺序,大家都是要吆五喝六地大喊“罚一杯”的。可是“罚”字多不好听啊,于是便有人喊:“不是罚呢,是奖一杯。”奖字多好听啊,结果往往都是“罚酒”不吃吃“敬酒”,咕噜咕噜把那酒喝下去了。罚酒敬酒其意一也,反正要把你灌得够戗才罢、醉得半死方休。网络配图唐太宗也许参加这样的

  • 亡国之君南齐和帝萧宝融:醉酒而死却好过吞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齐

    南朝齐开国两位皇帝的十三年间,算得上励精图治,社会经济文化都有所发展,在文学上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奠定唐诗基础的永明体。然第二个皇帝之后不过九年时间,你还没唱完我已登了场,拿着刀剑杀杀杀,铛铛铛换了五个皇帝。当中就有历史上荒唐又短命的东昏侯萧宝卷。萧宝卷荒淫无道、噬杀无度,文臣逃武将反,南齐乱

  • 武则天凭什么能称帝?关键性因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

    唐朝作为开放程度极高的朝代,首先就表现在婚恋制度和女性地位上:男女婚恋不再局限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崇尚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自由恋爱;而女性与丈夫离婚后也并非要守寡一生,一嫁再嫁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也是为什么武则天能够先是嫁给李世民,而李世民驾崩后她又改嫁继子,这在别的朝代是极度触犯伦理道德的;而正由

  • 李世民故意设计逼父造反:李渊中美人计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

    一夜风流,对于一个人来说,本来不是什么大事,最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然而,对于一个重要而关键的人物来说,那就不仅要改变这个人物自己的命运,而且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甚至可以起带改朝换代的动力作用。中国历史上就曾发生过因为“一夜风流”而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而这一事件的男主角便是大唐王朝的开国

  • 宋江为何毒死李逵 曾国藩的评论让人落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江

    《水浒传》中刻画了108位的鲜明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而在这之中,宋江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颇受人们争议。尤其是在招安后,被高俅奸臣设计用毒酒害死,临死前却不忘捎带着好兄弟李逵。结局让无数人扼腕叹息,心中总是会有个疑问,为什么宋江明明知道是毒酒,还要让不知情的李逵喝下去呢?直到千年之后晚清著名的军事家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