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朱元璋与陈友谅有何关系?是敌还是友?

揭秘:朱元璋与陈友谅有何关系?是敌还是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46 更新时间:2024/3/12 19:30:24

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很多历史文献中也多以神化朱元璋来丑化陈友谅,这是封建王朝“成王败寇”的惯性思维使然。陈友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但在乱世里,他的行为法则确实当时通用的选择,他的错误在于,将这种法则发展到了极致,直到走火入魔的地步。迷信暴力,不讲基本的信义,使他丧失了人心。可他又是一个真正的枭雄,他坏事做尽却又敢作敢当,具有极强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反抗元的统治,能够自始至终,从来没有向元朝妥协,坚持到了最后。另外,其造船本领极高,但后来他输给朱元璋的一个原因,就是输在了自己制造的巨大舰船上。

从某种程度上说,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历史意义,并不亚于项羽刘邦,且两者颇有相似点。比如论反秦战功,项羽大于刘邦;论反元功绩,陈友谅也大于朱元璋。然而,陈友谅的形象和影响远远比不上项羽。这与《明史》在清代由官方修撰有关,成王败寇是一个原因,刻意打压陈友谅是肯定的,《明史》中关于陈友谅的记载,大多数是负面的,说他“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就是说他好弄权术且下手狠辣。这也是现在的文学影视作品丑化他的重要原因。

毕竟,司马迁只有一个。项羽在历史浩卷里光彩照人,离不开司马迁。而陈友谅一直被贬损,失去了本来面目及历史上应有的位置。

陈友谅出身贫苦,自小看多了官吏欺压百姓之事,对官吏恨之入骨。他带领起义军每攻克一地,最拿手的事,就是把贪官处以烹刑,一煮了之。这种酷刑让官员们闻风丧胆,至今他的出生地还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谣:“蒸人的甑,煮人的锅,狗不快活,我快活!”这里的“狗”,就是指贪官。

陈友谅一直坚定地站在反元的最前线,1358年他直接指挥了安庆战役。当时守安庆的是余阙,此人曾被元朝任命为淮西宣慰副使、都元帅,后因守安庆有功,升任淮南行省左丞,并赐二品服,朱元璋不敢讨伐余阙,说什么此人是忠臣,如果大臣们都像余阙这样,元朝就不会乱了。

而陈友谅却敢于啃这块硬骨头,为了攻打安庆,三败三起,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两军大战于沙漠洲,余阙亲率兵士,冒着箭雨冲入阵内,连斩陈友谅十三员大将。一直打了七年,陈友谅损兵折将,终于拿下了安庆城,余阙“引刀自刭”,沉于清水塘中,他的妻妾也都投井而死,获得了“满门忠烈”的好名声。反倒是陈友谅,为反元之战立下汗马功劳,成了一个逼死忠烈的“罪人”。

后来,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余阙等元朝的殉葬者大加表彰。而对于元朝的降官或者在元朝任过职的文武官员,则大加污辱或者杀害。

明朝的蒋一葵《山堂外纪》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元顺帝养有一头宠物象,很善于跳舞,元顺帝逃走后,朱元璋把象弄到了南京,在宴会上,让这头大象跳舞,大象死活不肯跳,朱元璋一怒之下杀了大象。有一个大臣叫危素,元朝时曾任翰林编修、礼部尚书等职,降了朱明王朝之后,朱元璋竟然在危素的身上挂了两块牌,左边是“危不如象”,右边是“素不如象”。

标签: 朱元璋陈友谅

更多文章

  • 盗清东陵时发生最诡异现象 康熙皇帝地宫棺内出鬼火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皇家陵墓,张尽忠

    盗清东陵时发生最诡异现象,诡异在什么地方?先从组织老百姓参与盗陵说起——⊙号召大家挖“头号大地主的坟”,采取股份制 清东陵第二次被盗事件,比孙殿英盗陵造成的破坏性更大,盗出的随葬宝物也更多。他们怎么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盗陵,又怎么能动员了那么多人参与?原来,王绍义、张尽忠采取了欺骗手法,“走群众路线”—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芈八子 为何结局却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芈八子,芈月,秦宣太后

    热播的芈月传,便是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芈月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太后称谓,始见于芈月。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一》云:“《史记·秦本纪》曰:昭王母芈氏,号宣太后。王母于是始以为称。故范睢说秦王有独闻太后之语。

  •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竟险要明朝回归奴隶社会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建文帝,明朝,奴隶社会,朱允炆

    明朝历代帝王,即便算上最后那几位常年风雨飘摇,被清军追得无处可跑的南明帝王。唯一一位执政生涯里被半路叛乱篡权成功的,也只有明惠帝朱允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建文帝。对于这位悲催皇帝,明朝当时很多臣子百姓,哪怕面对胜利者朱棣的高压,依然对他表达了深切缅怀:除了被朱棣事后残酷清算,遭到暴虐灭族的齐泰方孝孺等

  • 解密:奸雄曹操为什么不去请名声已显的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诸葛亮,三国,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没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被曹操追得简直是四处乱窜,如果,不是请到了孔明先生,他早被曹操给灭了,灭完刘备,曹操下一个,就会干掉孙权,这样,就不是由晋朝,而是魏来统一天下了。所以,正是诸葛亮的出山,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命运,形成了三分天下。那么,就有一个疑问产生了:既然曹操为了统一,

  • 裴元庆是隋唐唯一硬抗李元霸三锤而不死的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裴元庆,隋唐,李元霸

    裴元庆可以说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过他的身影。很多人称他是 。他是裴仁基的儿子,手拿一对银锤。年少就显现出惊人的臂力和军事才能,骁勇善战。在有些小说中,他死在了新文礼布置的阵法中。而在另外一些书中,他死在了孽世雄手中。他的武力过人,被称为银锤将。裴元庆的姐姐姐名叫裴翠云,是

  • 花关索是关羽的儿子吗?还是根本不存在关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花关索,关羽,三国

    在坊间传闻之中,关索绝对是一个性格、形象都非常复杂的人物。在我国古代,想要劫富济贫做善事,基本上必须要站在与朝廷的对立面,被称之为各种各样的“贼”,因此如果让他跟关羽有所牵连的话,那么就会对后者的名声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小说中,并未对这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不做任何的记载。关索在荆州认二爷为父亲,

  • 解密:文人皇帝曹丕为何喜欢吹嘘自己的武功了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丕,三国,文人,

    曹丕是曹魏政权的建立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文人,他一生著述颇丰,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文采的开国皇帝。然而,曹丕在《典论·自序》一文中,却用了大量篇幅来标榜自己的武功如何了得,自称“弓不虚弯,所中必洞”,一天能“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在和武学大师邓展切磋剑术时,不但“三中其臂”,甚至一度“正截其颡”;双

  • 解密:北魏雄主孝文帝拓跋宏为何会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魏,拓跋宏,元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南北朝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执政期间,他整顿吏治,倾心汉化,迁都洛阳,南征北战,对北魏和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拓跋宏的这首诗表明了其心怀远大志向,念念不忘南北统一大业。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拓跋宏只活了三十三岁便离开了人世。关于他的英年早逝,普遍

  • 明孝宗是最像一个“人”的皇帝一生只娶了一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明孝宗

    晚明学者朱国桢对中国古代皇帝有个评价:“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三代就是夏商周,差不多也就是自古以来。这个评价是相当高的了!汉文帝我们都知道,宋仁宗我们也知道,但是对于明孝宗,我们可能要问,他是谁呢?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呢?你说对了,明孝宗朱佑樘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也

  • 朱元璋性情残酷 却为何对马皇后一直情深意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马皇后

    大家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个性格特别残酷的人。当年跟着他打江山的功臣,除了非常智慧的汤和,基本都被他屠戮殆尽。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出于对后世江山稳固的考虑。但即便如此,他的做法也难以摆脱残酷的嫌疑。比如,单单一个“蓝玉案”,就杀了一万五千多人,牵扯之广,实在是令人侧目。可是,面对自己的糟糠之妻——马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