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皇后的野心有多大?她为什么没能成功?

张皇后的野心有多大?她为什么没能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677 更新时间:2024/2/14 7:54:26

张皇后,唐肃宗李亨皇后,她是个狡黠刻薄,巧言令色,十分有野心的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张皇后的出身不算高贵,但她的奶奶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她的奶奶窦氏是睿宗昭成皇后的妹妹,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小姨。

当年,昭成皇后去给婆婆武则天拜年,结果一去不回,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睿宗李旦敢怒不敢言。从此,幼小的李隆基便在小姨的呵护下长大。所以,玄宗对小姨感情很深,对她的一家十分照顾。

天宝年间,肃宗李亨还是太子时,被宰相李林甫欺负得十分狼狈,为了自保,被迫与自己的发妻太子妃韦氏离了婚。张氏便在此时被选入了太子东宫,成为孺人。

史载,张氏“辩惠丰硕”,就是体态丰腴,聪明而口才好。进入东宫后,很快就博得了李亨的宠爱,升为良娣。

没过多久,大唐帝国的灾难“安史之乱”爆发。马嵬驿兵变后,宦官李辅国与李亨的儿子李俶、李倓,都劝李亨与玄宗分道扬镳。于是,李亨决定北上,踏上了自立为帝的道路。张良娣很清楚此举意味着什么,十分赞同李亨的决定,并用实际行动支持了丈夫。

史书上记载了两件事:

其一,张良娣的身材符合大唐美女的特征,略显丰腴,而且当时怀了孩子,更加丰满。北上途中,晚上休息时,张良娣总是要求睡在李亨的外侧,李亨问其原因,张良娣说:“非常时期,殿下身边卫兵少,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妾身在外面还能挡一挡!”李亨十分感动。

其二,到达灵武不久,张良娣便诞下了一位皇子,分娩后第三天,她便拖着虚弱的身子,加入了为战士们缝制军衣的行列。李亨劝她休息,张良娣却说:“大敌当前,哪里有休息的时间呢!”李亨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从这两件事来看,张良娣识大体,懂大局,像个贤内助。但接下来的一件事,却显示了她的心机,暴露了她的目的:

张良娣有一副七宝马鞍,镶满了珠宝,十分扎眼。李亨的智囊李泌对李亨说:“如今四海分崩,凡事应当节俭,张良娣的马鞍太过豪奢,影响不好,应当拆下来上缴国库,用于赏赐立功的将士。”

这时张良娣忍不住了,略带气愤地说:“乡里乡亲的,不至于吧!”

原来,这副马鞍是玄宗赏赐给她的,意义不一般,坐上它就等于时时提醒李亨:不要忘记我奶奶对你家的恩德,只有我才使皇后不二的人选。

至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前两件事完全是张良娣为了博取李亨的宠爱而作秀。其实七宝马鞍一事张良娣完全可以继续作秀,再一次将李亨感动得稀里哗啦。但她没有那么做,因为在她眼里,马鞍象征着母仪天下的凤冠。而她要得到的就是凤冠,并非真正的为了丈夫。

后宫的女人,有两大的最高目标,一是当上皇后;二便是指望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心比天高的张良娣当然也不例外。皇后还没有着落,她便未雨绸缪,替儿子盯上了太子的位置。

但这件事却很难,一是他的儿子年龄太小,二是李亨的长子广平王李俶,三子建宁王李倓都是战功赫赫之辈,再加上还有个什么事都门清的宰相李泌,都不好对付。

于是,张良娣拉拢李亨的心腹,宦官头子李辅国结成同盟,想了一条一石二鸟的毒计。

她先建议李亨立广平王李俶为太子,建宁王李倓接替天下兵马元帅。这样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制造两位皇子的矛盾;二是这样的大事李泌必定会牵扯进来,他支持李俶,就得罪李倓,支持李倓,就得罪李俶,是个巧妙的死局。

按说张皇后以有心算无心,而且计策如此歹毒,必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却事与愿违。因为她低估了李泌的智慧,而且李俶与李倓虽是异母所生,但关系比亲哥俩还好。

李泌知道后开诚布公地向李俶说明了问题的原委,李俶深明大义,当即表态,不迎回太上皇决不当太子,李倓也心甘情愿听从哥哥的调遣。不但没有反目,哥俩的关系反而更铁。

张皇后知道后大失所望,为何自己这么命苦,百年难得一遇的旷世奇才,百年难得一见的皇家铁关系,都被自己碰上了。

两京光复后,在太上皇玄宗的主持下,张良娣顺利成为皇后,正当她想着算计太子李俶时,肃宗李亨却大限将至。

在这权力交替的关键时刻,各路野心家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纷纷摩拳擦掌。然而,最起劲的并非张皇后,而是她曾经的盟友,大唐第一个有能力拥立皇帝的太监,李辅国。

在这关键时刻,张皇后也顾不得脸面了,叫来太子李豫(李俶册封太子时改名),商讨对付李辅国的事宜,然而李豫却不敢相信她。她又找来李豫的二弟,越王李係,但是不论张皇后做什么努力都是徒劳,因为李辅国手握禁军,已经把控了大局。

随后,李辅国将太子李豫名为保护,实质软禁了起来。并假借太子之令,将张皇后与李係逮捕。

宝应元年四月十八,李亨龙御归天,享年五十二岁。同日,李辅国残忍杀害了张皇后等人,拥立李豫登基,是为唐代宗,他也成为大唐第一个被太监拥立的皇帝。

说实话,张皇后的智慧与手段皆为上乘,但她却碰到了李泌、李俶、李辅国,这么多的不可思议,真是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可怜女人。

标签: 张皇后唐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太史慈是怎么死的?真的被张辽射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太史慈,三国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将。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他身长七尺七寸,善于骑射,是一个神箭手。其原为刘繇帐下将领,曾和有“小霸王”之称的江东猛虎孙策大战,两人打的难分胜负。后为孙策诚意所感而归附孙策,他勇武非凡,之后就帮助孙氏扫荡江东。提到三国人物,总绕不开《三国演义

  • 历史上周厉王是什么样的人?在位时期有何荒唐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厉王,周朝

    周厉王姬胡是西周第十位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79年—公元前843年。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周厉王,是一个经常跟桀纣周幽王这样的人物放在一起讨论的人,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暴君,是非常典型的坏君王。然而像桀纣周幽王这种人物,都有非常明显的个人道德上的确定,像神酒池肉林呀,各种酷刑,

  • 明朝大臣胡宗宪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胡宗宪,明朝

    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明代名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嘉靖四十一年(1562)五月,内阁首辅严嵩被罢免,其子严世蕃入诏狱不久,也被斩首了。严党一派的落幕间接导致了嘉靖朝的不少大人物的陨落,胡宗宪就是其中一位。在政治党派中,胡宗宪因讨好严嵩的义子赵文华而屡获升迁,朝中其他党派的

  • 拥有豪迈情怀的哥舒翰,为什么会对安禄山屈膝下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哥舒翰,唐朝

    哥舒翰,唐朝名将,他的一生可谓毁誉参半。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誉在他为人仗义,作战勇猛;毁则是面对安禄山时,竟然屈膝投降,以致晚节不保。哥舒翰的结局,令支持他的仁人志士们着实扼腕叹息,让李白、杜甫这些写诗支持他的粉丝们情何以堪。这个结局与他本人的形象形成了剧烈的反差,让人从

  •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他的儿子与孙子分别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匡胤,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君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他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政权,在他和宋太宗赵光义的努力下,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分裂割据的五代十国时代。而他所建立的宋朝虽然在军事上面对少数民族政权处于弱势,但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可以说发展到了封建时代的顶峰。不过,创立了这

  • 三国时期,曹蜀吴三国最后的名将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姜维,三国

    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年少丧父,侍奉母亲,崇拜儒家大师郑玄。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汉,得到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延熙十七年(2

  • 和硕柔嘉公主:顺治最出名的养女,12岁出嫁22岁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和硕柔嘉公主,清朝

    她是顺治帝最出名的养女,却也是大清最短命的公主,12岁出嫁22岁去世,你知道此女是谁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此女便是和硕柔嘉公主,安郡王岳乐的女儿,顺治帝的养女。顺治有三个养女:和硕和顺公主、和硕柔嘉公主和固伦端敏公主,她们三人的事迹记载甚至比顺治亲女儿的记载还要多。清朝皇

  • 三国演义中典韦的实力怎么样?都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典韦,三国

    典韦,陈留己吾人。东汉末年名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演义》中,有不少武力高强的猛将,比如吕布、关羽、赵云、张飞等等。当然自然有武艺,就有武力的高低,所以一直就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说。对于吕布、赵云、关羽、马超、张飞的武艺都被肯定的,

  • 爱新觉罗·硕塞:清朝铁帽子王之一,堪称一代贤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爱新觉罗·硕塞,清朝

    他是一代雄主皇太极的儿子,大清铁帽子王之一,一生四处征战、战功赫赫,却英年早逝,死时年仅27岁,此人便是爱新觉罗·硕塞!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他的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硕塞是皇太极的第五子,他刚出生不久,母亲叶赫那拉氏就被父亲赐给了大臣为妻,所以年幼的硕塞被迫与母亲分离,由其他妃子抚养长大。

  • 唐朝诗人孟浩然是什么来历?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孟浩然,唐朝

    孟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诗人一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擅长驾驭文字,又往往拥有跳跃的思维和无数奇思妙想。正因如此,在创作出传世名篇的同时,诗人们也创造了许多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故事。举例来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