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拥有豪迈情怀的哥舒翰,为什么会对安禄山屈膝下跪?

拥有豪迈情怀的哥舒翰,为什么会对安禄山屈膝下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38 更新时间:2024/2/13 14:49:14

哥舒翰,唐朝名将,他的一生可谓毁誉参半。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誉在他为人仗义,作战勇猛;毁则是面对安禄山时,竟然屈膝投降,以致晚节不保。

哥舒翰的结局,令支持他的仁人志士们着实扼腕叹息,让李白杜甫这些写诗支持他的粉丝们情何以堪。这个结局与他本人的形象形成了剧烈的反差,让人从感情上难以接受。

哥舒翰在四十岁之前,一直是个彻彻底底的纨绔公子,但随着父亲的去世,以及一位不知姓名的长安县尉的不礼对待,他仿佛突然长大,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四十多岁的哥舒翰“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旧唐书·哥舒翰传》)在河西节度使王倕手下当了一名新兵。

从此之后,大唐对抗吐蕃的前线处处都有哥舒翰的身影,他善使长枪,用手中长枪搭在敌军肩上,一声爆呵,将其挑下马来,是哥舒翰的标准动作,他的身后还有一个名叫左车的家奴,专门负责收割敌人首级。战斗结束,映着夕阳的余晖,主仆二人满载着敌军人头,凶神恶煞般回到营帐,战士们无不肃然。

这是一种刀尖舔血的生活,一种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随时可能送命的生活,过惯了这样生活的人,该有怎样的豪迈情怀?他会怕死?

哥舒翰的上司王忠嗣,当时威震天下,又是唐玄宗的义子,玄宗下令让他攻打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石堡城,但王忠嗣体恤将士生命,不想强攻,竟抗旨不尊。玄宗大怒,将其抓回长安三司会审,宰相李林甫也落井下石。

王忠嗣性命堪忧,而哥舒翰,只身前往长安,冒着得罪皇帝,得罪宰相的风险,为上司求情。史称“翰叩头随之而前,言词慷慨,声泪俱下”,一路磕着头追着愤怒的玄宗,终于救下了王忠嗣一命。

从小熟读《左传》的哥舒翰,对忠义仁孝感触必深,能够仗义到冒着生命危险营救上司,这样的人,面对安禄山时,怎会屈膝?

哥舒翰仗义豪迈,被俘有什么可怕,按照他的性格,当抱着杀了哥舒翰,还有后来人的心态,与安禄山对抗到底;当像文天祥一样,留取丹心照汗青。那么,在这样一个人生的关键时刻,他为何怂了?

综合他的经历来看,我认为哥舒翰是伤了心,对朝廷绝望了。

首先是朝廷的内耗。这件事还要从王忠嗣事件说起:攻打石堡城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王忠嗣只是不想强攻,想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只需对玄宗言明,好歹也是义父义子关系,并不会生出那么大的嫌隙。但是,坏就坏在奸相李林甫的挑唆上。

李林甫当时十分忌惮腰挂四镇节度使大印的王忠嗣,怕他入朝为相,抢了自己的饭碗。所以百般诬陷,奏报玄宗说,王忠嗣企图拥立太子谋逆,才使问题严重化。

哥舒翰救下王忠嗣后,对李林甫便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当时,杨国忠崛起,与李林甫斗得不可开交,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于是哥舒翰与杨国忠结成了同盟,一起诬陷李林甫与突厥叛将阿布思勾结谋反。使李林甫落了个不得好死的下场。之后,杨国忠又与哥舒翰一起对抗安禄山。大唐的政局,就在这样的内耗中一步步走向了危局。

安史之乱爆发后,高仙芝封常清没能抵挡住渔阳突骑,哥舒翰临危受命,镇守潼关。此时,朝廷上下本该同仇敌忾,先干掉安禄山这个叛徒。但此时的杨国忠仍不安分,还想着内斗。

因为,哥舒翰镇守潼关的二十万大军,是长安拿得出来的所有力量,杨国忠担心重兵尽在哥舒翰之手,如果他率兵西指,或者拥兵自重,胁迫朝廷,岂不是第二个安禄山!

于是,杨国忠便在后方搞起了小动作,招募了两支兵马,意图防备哥舒翰。哥舒翰一听就火了:“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掣老子的肘!”

无休不止的内耗,使哥舒翰伤了心。

其次是玄宗的战略。为了诱使哥舒翰出战,敌将崔乾佑放出了烟雾弹,说他的部下只有四千老弱病残。但是,就这么一个连鬼都骗不了的情报,唐玄宗却抓住不放,一天十几道令牌,强迫哥舒翰出站。

谁不想平定叛乱,老皇帝难道昏了头,以为安禄山的渔阳突骑是纸糊的!还不能不听,如不出战,下场比王忠嗣更惨。于是,哥舒翰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恸哭出关,才发生了后来的惨败被俘。

当哥舒翰屈膝于安禄山面前时,并不是怕了这个令人厌恶的安胖子,而是败在了朝廷无休止的内耗中,败在了老皇帝昏聩的决策中。

功是功,过是过。安史之乱后,大唐没有忘记哥舒翰,仍追封他为太尉,谥号“武愍”,表达了对他未能使国免除兵乱的不满,很是贴切。

标签: 哥舒翰唐朝

更多文章

  •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他的儿子与孙子分别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匡胤,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君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他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政权,在他和宋太宗赵光义的努力下,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分裂割据的五代十国时代。而他所建立的宋朝虽然在军事上面对少数民族政权处于弱势,但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可以说发展到了封建时代的顶峰。不过,创立了这

  • 三国时期,曹蜀吴三国最后的名将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姜维,三国

    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年少丧父,侍奉母亲,崇拜儒家大师郑玄。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汉,得到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延熙十七年(2

  • 和硕柔嘉公主:顺治最出名的养女,12岁出嫁22岁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和硕柔嘉公主,清朝

    她是顺治帝最出名的养女,却也是大清最短命的公主,12岁出嫁22岁去世,你知道此女是谁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此女便是和硕柔嘉公主,安郡王岳乐的女儿,顺治帝的养女。顺治有三个养女:和硕和顺公主、和硕柔嘉公主和固伦端敏公主,她们三人的事迹记载甚至比顺治亲女儿的记载还要多。清朝皇

  • 三国演义中典韦的实力怎么样?都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典韦,三国

    典韦,陈留己吾人。东汉末年名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演义》中,有不少武力高强的猛将,比如吕布、关羽、赵云、张飞等等。当然自然有武艺,就有武力的高低,所以一直就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说。对于吕布、赵云、关羽、马超、张飞的武艺都被肯定的,

  • 爱新觉罗·硕塞:清朝铁帽子王之一,堪称一代贤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爱新觉罗·硕塞,清朝

    他是一代雄主皇太极的儿子,大清铁帽子王之一,一生四处征战、战功赫赫,却英年早逝,死时年仅27岁,此人便是爱新觉罗·硕塞!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他的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硕塞是皇太极的第五子,他刚出生不久,母亲叶赫那拉氏就被父亲赐给了大臣为妻,所以年幼的硕塞被迫与母亲分离,由其他妃子抚养长大。

  • 唐朝诗人孟浩然是什么来历?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孟浩然,唐朝

    孟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诗人一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擅长驾驭文字,又往往拥有跳跃的思维和无数奇思妙想。正因如此,在创作出传世名篇的同时,诗人们也创造了许多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故事。举例来说,被

  • 三国时期刘备在巅峰时期的战斗力有多强?能与曹操孙权抗衡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三国

    汉昭烈帝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

  • 唐肃宗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他该如何面对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肃宗,唐朝

    李亨,即唐肃宗,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他的皇位来路不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叛军攻克潼关,玄宗决定暂避蜀中,行至中途发生了“马嵬驿兵变”,之后在一帮父老的劝说下,太子李亨与父亲分道扬镳,玄宗继续入蜀,而李亨则北上灵武,私自登基为帝

  • 冉闵是如何建立冉魏政权的?他为什么要颁布杀胡令?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冉闵,十六国

    冉闵,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的西晋政权,是存在感最为稀薄的政权,以至于我们对那段历史,都愈发的模糊了起来。以西晋八王之乱为起点,五胡趁中原政权忙于内乱之际,纷纷内入中原,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自西晋“永嘉之乱

  • 作为武将成名的关羽 关羽为什么没有成为战神而是财神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作为武将成名,关羽原本可以是成为战神,关羽最后为什么会成为财神?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实际上,关羽生前第一个封号是在汉献帝时期,封号是汉寿亭侯,关羽水淹七军,一战成名,位列在五虎上将之首。在古代社会里边,古人对勇武有力的壮年男子是十分的崇拜的,因为除了要对抗自然灾害外,还要对流窜在乡野的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