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帝饮食有何讲究?再喜欢的菜也只能夹三筷

皇帝饮食有何讲究?再喜欢的菜也只能夹三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818 更新时间:2023/12/8 3:50:27

皇帝饮食有讲究?再喜欢的菜也只能夹三筷,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章介绍。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并非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位皇帝都对膳食如此讲究,我们在民间听说或者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此类场景大都是兴盛于明清时代。

当时的封建集权到达历史顶峰,皇帝成为彻头彻尾的“天子”,身为九五之尊,当然要享受最好的资源待遇,在民间说吃饭不能“连三筷”,据传就出自皇宫中的一种饮食规矩,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一、皇帝的饮食太讲究

1、豪华的宫宴

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历史档案中寻找一下皇帝的饮食有多么丰富和全面,就清朝乾隆皇帝在公元1747年的一餐来看,当时宫中制定的食谱如下:燕窝鸡丝、续八仙、肥鸡白菜、炖吊子、苏烩、蒸烂鸭子、野鸡煨酸菜、烧鹿肉、羊肉攒盘、象眼饼、折叠奶皮、酥油豆麦、蜂蜜糕、红枣糕、烤猪肉、烩菠菜、桂花萝卜、梗米粥、羊肉蛋粉、萝卜汤、野鸡丝汤以及南北小菜各十种。

这是乾隆皇帝的一顿正常简餐,可在现代人眼中依然属于“梦想级别”的美食。

按照清代皇宫对皇室膳食的规定配比来看,皇帝一天之中要有盘肉22斤、菜肉15斤、猪油1斤、羊2只、鸭子3只、蔬菜合计19斤、各种类型的萝卜60个,苤蓝、干闭瓮菜各5个、葱6斤、调料和玉泉酒4两、各种腌酱3斤、食醋2斤、240种分成8盘装,用作制作各种面食糕点的面粉32斤、香油8斤、白糖,核桃仁,黑米,红枣各6斤、各种水果若干。

从皇帝开始算起,往下的嫔妃、皇子依次递减,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都要按照要求配比,不能擅自更改增减。在用膳的过程中皇帝必须要坐北朝南,面前的桌子为长方形,分为上下两层,桌子上放着各种餐具,太监呈报菜名后,但凡有皇帝中意的,就会被端上来放入玉碟供皇帝品尝。

2、皇帝的“身不由己”

很多朋友就要问,皇帝再厉害实质上也是个正常人,他一天能够吃下这么多东西吗?答案自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咱们又得说一下皇宫中的“规矩”了。

根据要求,这一餐中不管准备了多少菜品,在太监报菜名的时候,如果中意就会端上来安排皇帝品尝,皇帝要是觉得十分可口,可以再吃上第二口,同时这道菜的名字还会被专人记录下来,未来几个月的时间里御膳房都不会再次烹制。

从理论上来讲,每一道菜皇帝都是不能连续吃三口的,即便是在皇帝的强烈要求下吃了第三口,那么这道菜估计就要和皇帝永远说再见了。

估计说到这里大家就十分纳闷了,吃饭不就是要顺心顺口吗?自己喜欢的吃多点太正常了啊,难道喜欢的不要,非得去拼命吃不喜欢的吗?这皇帝当得也太憋屈了。

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皇帝的吃饭完全和喜好、口味、习惯没什么关系,也根本不会由着皇帝的性子来,因为皇帝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口味属于宫廷内的高级机密。

二、皇帝为什么不能凭喜好吃饭?

1、安全是重中之重

说到皇帝不能“连三筷”的原因,首先就是皇帝的安全问题,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健康和安全问题都是重中之重,不让皇帝过多的品尝同一道菜,主要是防止投毒。

在古代虽然有很多要命的毒药,但却没什么“见血封喉”、“一点红”之类的猛药,这只不过是武侠玄幻小说中的情节。从典籍记载来看,古代毒药大都是慢性的,可以和食物混合后进行投毒。

这个时候让皇帝不过多的品尝同一种菜,就会让中毒的几率下降到最低,同时,如果皇帝的口味和饮食喜好被广为流传,这对皇帝的人身安全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封建时代帝是九五之尊,一个人独掌全天下的生死大权,是妥妥的金字塔尖人物。在皇帝之外,眼睛紧紧盯着龙椅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方法都会用,令人防不胜防。所以为了皇帝的安全考虑,才有了皇帝夹同一盘菜不超过三口的规定。图片:光绪帝吃饭剧照

2、规矩不止一两种

皇宫之中规定皇帝的正餐为两顿,第一顿是早餐,用膳时间在早上的6点到7点,第二顿是晚餐,用膳时间在中午12点到下午2点,其他时间不吃正餐,但是可以吃上一些小点心。

御膳开始之前都会由内务府大臣进行审批,然后按需准备,皇帝用膳的时候只能是一个人,即便是嫔妃和皇子们也不能随意跟随在一旁与皇帝同食。

用膳开始后,御前侍卫负责将消息传递给御膳房,御膳房把准备好的美食放入膳盘送到指定位置,这个位置是所有人提前都不知道的,而且每一天的位置都会有变化,这也是为了让皇帝的安全最大化。

皇帝每日在皇宫吃饭的位置不能固定,紫禁城内又大,很多准备好的饭菜到用膳的时候都凉了,所以为了让皇帝吃上热乎饭菜,厨师和太监们还发明了一种“锅烧”,就是把之前烹制好的饭菜放入碗中,再放到一个特殊的器具中,底下放上热水,以保证饭菜的温度不会变凉。图片:乾隆皇帝一个人用膳剧照

皇帝每次用膳,身后都会跟随4名左右太监,他们的任务就是监督皇帝吃饭饮食上的问题,其中涉及家规祖训、饮食结构、健康问题等等,一旦皇帝违反了其中的内容,就会被直接点出来,作为皇帝几乎无法反驳,可见皇帝虽然大权紧握,日子却毫无自由可言。

标签: 古代清朝

更多文章

  • 陶谦临终前要把徐州让给刘备是因为什么?他没有子嗣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陶谦,汉朝

    陶谦,字恭祖。汉末群雄之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所争夺的,无非就是地盘。因此,能够拥有立足之地,自然是汉末英雄豪杰的奋斗目标。其中,就刘备来说,早在公元195年的时候,就获得兵家必争的徐州之地。《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

  • 朱标到底有多厉害 兄弟那么多为何无人敢抢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朱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太子朱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朱标作为明代第一任太子,朱标到底有多厉害?期间为何没有人抢他的太子之位?历史上存在最幸福安稳的太子吗?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到康熙的九子夺嫡,历史上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的皇子实在不少。然而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太子,明明有二十多个兄弟

  • 太平公主当初活跃政坛几十年 她为什么斗不过李隆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隆基,唐朝

    从武则天时代开始一直到李隆基登基后双方撕破脸,太平公主在政坛活跃了几十年的时间,曾经一度权倾朝野。太平公主为什么斗不过李隆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众所周知,武则天对自己的几个儿子非常冷淡,甚至下手还非常狠,给人的感觉就像对待一个仇人一样。但武则天偏偏对她的这个小女儿宠爱有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详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光宗,朱常洛

    有着传奇一生的明朝皇帝朱常洛,是明代第十四位皇帝,明神宗万历帝长子,那么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

  • 雍正暴毙乾隆上位 乾隆为什么要掩盖雍正的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乾隆

    你真的知道雍正死因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雍正病逝之后,乾隆上位,乾隆为什么会掩盖其死因?乾隆是怎么想的?因为雍正皇帝的去世原因很尴尬,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面,为了响应国家改革的伟大号召,把雍正皇帝进行了拔高处理,说雍正皇帝死于劳累,实际上雍正皇帝真正的死法是身体不好,加上

  • 乾隆帝妃嫔循贵妃是什么出身?日夜侍寝的她为何没有诞下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循贵妃,清朝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一生多情,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一位非常风流的皇帝,他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在位时长最久的皇帝,也是儿女最多的一位皇帝。乾隆四十年时,乾隆皇帝的淳妃又为乾隆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也是乾隆皇帝的最后一位小女儿

  • 崔胤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曾先后四次官拜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崔胤,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崔胤(853

  • 郭嘉的实力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郭嘉不死,就真的没有三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郭嘉

    对郭嘉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的实力到底是什么样的?郭嘉有那么厉害吗?在三国历史上,东吴,蜀汉和曹魏都有各自的关键先生,东吴是周瑜,蜀汉是诸葛亮,而曹魏就是郭嘉。据记载,曹操手下谋士如云,但了解曹操只有郭嘉,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谋

  • 为何说清朝时期是简朴皇帝是最多的?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清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起皇帝的衣食住行,大多数人想到的,或许是锦衣玉食,山珍海味,住的是金光闪烁的华贵宫殿。但是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也有极少数的皇帝是例外,他们都是非常简朴的,比方说汉文帝,一生都不喜欢奢华,为了节省布料,连妃嫔的衣服裙摆都

  • 从军事作战角度分析,项羽与韩信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信,项羽

    项羽与韩信都是军事奇才,从军事作战角度考虑,二人谁更厉害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千金易得,名将难求,敌我双方名将相遇更是难上加难,君不见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在战乱频繁的战国年代居然完美的错过了,四人硬是没有互相交锋,四人之中唯一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