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奢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赵奢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803 更新时间:2024/1/16 0:56:51

赵奢,赵国邯郸人,战国赵国名将,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当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经去世,赵孝成王派廉颇带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孝成王急于求胜,听信秦军散布的谣言,也即“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军的将帅。”赵孝成王因此就让赵奢之子赵括当将军,以代替廉颇。

在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之所以用赵括取代廉颇,一定程度上是相信“虎父无犬子”这个道理,也即赵奢是赵国乃至于战国时期的名将,所以,赵括一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值得注意的是,就赵括的父亲赵奢,指挥的战役比较少,主要就是阏与之战。那么,问题来了,赵奢为何打赢一场阏与之战就成为名将了?

首先,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赵马服君赵奢”。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孙膑田单、廉颇、李牧、王翦而已。不过,在战绩上,马服君赵奢主要就是靠“阏与之战”来一战成名。那么,问题来了,阏与之战到底有多重用,才让赵奢和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等人相提并论呢?

根据史料记载,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阏与之战之所以就有重要的意义,和阏与(今山西和顺)这个地方存在直接的关系。在三家分晋后,赵国和魏国、韩国一起瓜分了晋国的疆域,对于赵国的疆域来说,包括太原盆地和华北平原。

众所周知,在太原盆地和华北平原,也即今山西省和河北省之间,横亘着太行山,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到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一带)只有两条路,而这两条路都要经过阏与,即山西省和顺县一带。那么,非常明显的是,阏与一旦被秦军攻占的话,赵国处在太原盆地和华北平原的疆域,立即就会被分隔着两个部分,也即首尾不能相连了。

对于一个赵国来说,勉强可以抗衡秦国。但是,就0.5个赵国,显然就不是秦国的对手。从这一点来看,秦国君主秦昭襄王的眼光可谓非常毒辣,就是希望通过阏与之战来将赵国一分为二,从而各个击破。如果秦昭襄王这个计划得逞的话,那么长平之战根本就不用打了,赵国只能接受慢性死亡的结果了。

在秦国大军攻占阏与之后,赵孝成王的父亲赵惠文王,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朝堂之上,廉颇、乐乘都认为阏与无法救援,原因是太行山山道崎岖狭窄。诚然,廉颇等人的意见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是,从大局来看,阏与却不得不救。于是,赵奢毛遂自荐,不仅陈述了必须救援阏与的理由,还主动请缨,原意和秦国大军一较高下。

于是赵奢率军救援阏与,出城三十里后却不往前走了。当然,作为战国名将,赵奢并非畏惧秦军,而是希望借此来麻痹秦军。等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过去后,也即等到秦军放松警惕之际,赵奢当即下令全军轻装前进,绕过武安,仅用两天一夜便急行军到阏与。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兵法上,也注重兵贵神速的道理。

最后,赵奢的突然出现,让秦国大军猝不及防。并且,冷静的赵奢还及时抢占有利地形,并修好营垒以逸待劳了。在此背景下,赵军向秦军发动进攻,秦军大败,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阏与之围遂解。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赵奢有丰富的军事思想。从阏与之战中“告之不被,示之不能”、“能为敌司命”、“反客为主”、“居高临下”等战略战术来看,他显然吸取了孙武、孙膑的军事思想。

因此,一场阏与之战不仅对赵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即避免了自身疆域被一分为二的结果,粉碎了秦国想要各个击破的阴谋,更对后世的战争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此外,赵奢与士卒感情极深,如其夫人所言:“身所食饮而进者十数,所友者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与军吏士大夫。”而这,显然也是其可以战胜秦国大军的重要原因。总的来说,一场阏与之战,奠定了赵奢的名将地位,促使其可以和白起、廉颇、王翦、李牧等人相提并论。

标签: 赵奢战国

更多文章

  • 赵匡胤的医生堪称传奇 赵匡胤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匡胤,北宋

    对赵匡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作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怎样的一个皇帝?今天要说一位很贤明的皇帝,这位贤君叫做赵匡胤,赵匡胤的一生可以称之为是一个传奇,不仅因为他是从一个普通人到一步步登上皇帝位子,还因为他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有许多的贡献

  • 赵元淑简介:隋朝将领、官员,因参与杨玄感谋反而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元淑,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

  • 清朝不杀太平天国降将韦俊,这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清朝

    清朝不杀太平天国降将韦俊,这是为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轰轰烈烈,以洪秀全为首,用宗教的方式,引导大家团结起来,试图打败清王朝,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规则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他们面对着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仍然杀气十足,但是因为很多因素,最终以惨

  • 汉武帝晚年杀光了卫子夫和卫青的全家 汉武帝为什么不怀念旧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卫子夫

    还不了解:汉武帝和卫子夫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临死前,为何下令斩杀卫子夫和卫青的家人?皇帝是封建社会一种特殊的存在,在一个国家拥有着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在享有无上权利的同时也失去了人间最宝贵的亲情。历史上不管是多么伟大的皇帝都不能免俗。汉武帝谥

  •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穆公,秦国

    赢任好,即秦穆公,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时期秦国第九任君主,被《史记索隐》等书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前659年,秦穆公正式继位,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为谋臣,励精图治,击败晋国,俘获晋惠公,灭亡梁国、芮国、滑国等。前637年

  • 后世如何评价秦穆公?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穆公,秦国

    赢任好,即秦穆公,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时期秦国第九任君主,被《史记索隐》等书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前659年,秦穆公正式继位,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为谋臣,励精图治,击败晋国,俘获晋惠公,灭亡梁国、芮国、滑国等。前637年

  • 秦庄襄王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他有什么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庄襄王,秦国

    嬴异人,即秦庄襄王,嬴姓,秦氏或赵氏,名楚(一作子楚),秦孝文王嬴柱之子,秦王政之父,战国时期秦国第三十任国君,在位约3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子楚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丙午病逝,享年三十五岁。秦庄

  •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是如何对待孙资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资,三国

    高平陵之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建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资幼年丧父丧母,因此由哥哥嫂嫂抚养长大,为人聪明好学,很有才能,因此获得名士王允的称赞。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担任司空,掌控朝廷大权。然后曹操大力招揽人才,征召孙

  • 历史上真实的夏姬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姬,春秋

    都说古代中国是男权社会,但偏偏有许多优秀的女性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精彩的传奇。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自古红颜多薄命,宛若貂蝉,恰如西施。但历史的有趣在于它并不是那么规律,总有特别的例子不合规则,甚至与规则反着来。春秋时,夏姬便是这样一位打破“自古红颜多薄命”历史规律的奇

  • 慈禧死后为什么等一年才下葬 送葬当年队伍为何臭气熏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慈禧

    还不了解:慈禧死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慈禧死后为什么一年才被埋葬?下葬当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是一直处在一个封建社会的统治时期中,而在这一时期中,皇帝作为一国之主,掌握着非常重要的权利,也正是因为当时是处在一个封建社会的统治时期中,所以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