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杨广的皇位是怎么来的 杨广真的弑父了吗

隋炀帝杨广的皇位是怎么来的 杨广真的弑父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20 更新时间:2024/2/29 21:57:12

还不了解:隋炀帝杨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文帝怎么死的,真的是杨广弑父吗,杨广如何登上皇位?

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一共有五个儿子,都是独孤皇后所生。长子杨勇被立为太子,次子杨广被封为晋王,其余三个儿子均封为王。隋文帝曾经骄傲地对满朝文武说:“以往的帝王,都有很多宠妃,导致嫡庶竞争,废了又立的事情经常发生,有的还导致国家破亡。我除了独孤皇后没有其他人侍奉,五子同母,可以说是真兄弟。根本不要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事实说明,他太过自信和乐观了。他肯定没有料到,接替他位置的杨广一当上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伪造杨坚的谕旨,用杨坚的名义杀死原被封为太子的亲哥哥杨勇。不仅如此,还有人觉得就连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也是被杨广杀死的,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力,杨广简直就是一个弑父杀兄的杀人狂,杨广杀兄弑父的罪名在史书上记载的证据确凿。那么,隋文帝杨坚真的是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杨广杀害的吗?

杨广小的时候聪明伶俐,也十分英武,加上说话很有礼貌,深得父皇母后的喜爱,在他13岁的时候,就被委以重任,担任并州总管,封为晋王。面对如此大的恩宠,杨广并不满足。也没有因为父皇立兄长杨勇为太子而心灰意冷,为了实现做太子以及做皇帝的梦想,杨广苦心地将自己伪装起来。后来,隋朝兴兵灭南朝,刚刚20岁的杨广作为统帅,领兵灭掉陈后,此后的杨广也是屡建战功,在公元590年,领命平定了江南高智慧的叛乱;公元600年,又北上击退了突厥的侵犯。这些功劳都是其他皇子没有的。而太子杨勇却没有杨广那样的心机,他不仅荒淫无度,还冷落了母亲为他精心挑选的妻子。所以父母对他都怨声连连,加上后来他还大肆接受百官的朝贡,让杨坚更生气。在这样的情况下,加上大臣杨素的协助,隋文帝杨坚终于下决心将杨勇废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

公元602年,独孤皇后病逝在永安宫中。之后文帝又有了两个宠妃,宣华夫人陈氏和容华夫人蔡氏。公元604年7月,杨广当上太子后的第四年,文帝卧病在床。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杨广在仁寿宫照顾卧病在床的的隋文帝,当时,隋文帝宠爱的宣华夫人与杨广一起在仁寿宫照顾隋文帝,杨广就趁机对她无礼,宣华夫人到隋文帝面前哭诉这件事情。隋文帝特别生气:“这样的畜生,我怎么能把江山社稷交给他!皇后真是把我害了啊!”隋文帝立马派人召来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吩咐他们:“快快把我儿召来!”柳述和元岩马上派人去寻找皇太子,隋文帝大声的怒吼道:“我说的是杨勇!被我废掉的皇太子!”柳述和元岩马上退下准备敕书。

杨素看到了敕书的内容,立刻派人报告皇太子杨广。杨广与杨素一商量,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东宫的卫兵调入宫中,让宇文述、郭衍带队,守住宫门。又派张衡进宫服侍隋文帝,把隋文帝身边的人全部打发出去。当天,隋文帝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疑点重重。在发布隋文帝殡天的消息之前,杨广先把柳述和元岩两个人打入了天牢,以免他们揭露隋文帝临死前的废太子决定,然后又以隋文帝的名义下令赐死废太子杨勇。就这样,仁寿四年七月,隋文帝死在仁寿宫。皇太子杨广在仁寿宫继位,称隋炀帝。八月,隋炀帝护送隋文帝的灵柩返回长安。随后,杨勇的大儿子杨俨就被毒死,杨俨的弟弟们被发配流放到岭南,并在到达目的地时直接被处死。

但不缺乏也有一些史学家对隋文帝杨坚是否死于杨广之手存在怀疑。他们分析说《隋书》是在唐初编纂的,也有可能诋毁炀帝,即便如此,也没有找到炀帝杀父的证据,不然,是决不会放过这个充分诋毁炀帝的机会的。事实上,就连尽力搜集隋炀帝反面材料作为批判的唐太宗君臣,也没有一人指控杨广弑父杀兄的罪证。试想,如果真有此事,难么李唐起兵之时,为何不用这个理由反隋?而且史书中记载的杨广逼奸宣华夫人一事,也是漏洞百出,当时文帝病重,炀帝在宫中侍疾,宣华夫人更衣,旁边应有宫女侍候。当时的炀帝还未即位,一向以谨慎文明的炀帝是绝不会在此时做危及其继承帝位的事情。

事实上,炀帝早与宣华夫人有过有违人伦的关系,而且这种交往使两人感情发展很深。这从宣华夫人死后,炀帝作《神伤赋》的内容就可得到验证。既然隋炀帝和宣华夫人早有不正当关系,那么,宣华夫人就更不可能到隋文帝面前揭露杨广的恶行。以上为隋炀帝的辩护,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完全证明隋文帝的死与杨广毫无关系。因为,已经伪装多年的杨广在得知杨坚已经病入膏肓后,得意忘形是极有可能的。而面对隋文帝的追问,宣华夫人供出杨广的丑行也在情理之中。隋文帝在盛怒之下要更立太子,杨广当然不能接受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隋文帝杨坚突然暴死,杨广是难逃干系的!至于后来的《神伤赋》,杨广对宣华夫人真情流露,但又有谁敢肯定在隋文帝没死之时宣华夫人对杨广不是真情呢

标签: 隋朝杨广

更多文章

  • 隋朝灭亡后杨广还有后人 李渊是怎么处置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朝,杨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渊和杨广后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杨广一共有四子二女,隋朝灭亡之后,李渊如何处理杨广后人?在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中,朝代的更新换代不可避免;古有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有楚汉之争,再到三国争霸,汉、隋、唐、宋、元、明、清。每一次朝代的更迭都代表着一些人生命的终结

  • 清朝时期铁帽子王是什么样的存在?权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铁帽子王,清朝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开国诸王”,亦称“军功勋旧诸王”,是指清初统军征战、建国创业的“宗室王爷”,计有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硕塞初封和硕承泽亲王,其子 博果铎袭爵

  • 历史上朱元璋能成功建立明朝,他的真实实力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讲到皇帝,大家首先想象的都是权利的象征,他是一国之君,不仅拥有江山社稷,还有后宫佳丽三千等等。若是明君,则是一国之幸,他会深受百姓拥戴,无数拥有满腹报国之志的臣子都愿意归于其麾下,只为报效祖国,国家的百

  • 朱元璋的儿子那么多 朱标的太子之位为何无人敢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朱标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朱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有26子,为何无人敢跟朱标争太子?最近因为一些影视剧,明代这个朝代的历史再次被人们热议,关于明代不同朝代的皇帝们的性格,大家也是讨论纷纷。其中热度最高的,就是朱元璋最信赖的太子朱标了。朱标是朱元璋亲手册立的

  • 徐达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 徐达的子女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徐达

    对徐达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徐达是否真的被朱元璋害了?作为大明开国元勋,他的子女结局如何?朱元璋的确很残忍,但不能什么屎盆子都往老朱头上扣。徐达是朱元璋的好兄弟,也是朱元璋手下最得力的干将。当初平定陈友谅以后,北上赶跑大元代的就是徐达所带领的大军。可

  • 诸葛亮到死都没有统一天下 司马懿又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懿,诸葛亮

    对司马懿一统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没能一统,但司马懿却做到了,诸葛亮到底输在哪了?过去常听人们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三国后期的斗法,司马懿虽然赢了形势但却输了整个历史,因此那场斗法的行为实际上是诸葛亮赢了,那时候小编对于三国的历史全部来源于三国演义,

  • 汉昭帝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汉朝

    汉昭帝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昭帝(前94年~前74年)英年早逝,时年21岁,所以让后人不由得不去联想他的死因,但史书明确记载是病故,因此后人也只能联想一下而已。当然,这个联想的空间也很大,因为事情真相或许简单,但越是脑洞大开,越会叠加复杂性,于是乎就

  • 历史上第一个参与制定妇官制度的皇后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独孤伽罗,隋朝

    独孤伽罗,鲜卑族人,隋文帝杨坚的皇后。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世间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一生一世一双人,长厢厮守到白头”。一生只爱一人,一辈子只宠一个人,这样的爱情兴许是每个女孩子都渴望拥有的吧。而在女子地位并不高的古代,妻妾成群已是习以为常之事,又如何能要求自己的丈夫为自

  • 李夫人为何成了汉武帝永远的白月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汉朝

    李夫人为何成了汉武帝永远的白月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首《李延年歌》说得就是“倾国倾城”的李夫人。她是能使得“君王不早朝”的绝色美人她是死后可以让汉武帝恨不得人鬼相见的传奇女子李延年,年少的时候触犯了刑

  • 朱允炆作坐拥30万大军,靖难之役中却没有使用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允炆,明朝

    朱允炆,生于1377年12月5日。大明朝的第二位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史上著名的朝廷与藩王之间的战争其实并不多,更别提藩王获得胜利的战争更为少数。在明朝,“靖难之役”是最具著名的一场国家内战,也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的内战。“靖难之役”是由明成祖朱棣向朱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