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当了二十四年太子,为何没人敢和朱标争夺皇储之位?

当了二十四年太子,为何没人敢和朱标争夺皇储之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745 更新时间:2024/1/19 12:49:24

朱标朱元璋的大儿子,早早被立为皇太子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历史上最让人可惜的太子,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朱标了,朱元璋十分喜欢他,自幼便邀请明朝有名的开国文臣宋濂亲自教导他功课,在朱标当太子期间,朱元璋甚至还放权让朱标全权处理朝政,所以后来朱标不论是在学识方面还是在处理政务方面,都算得上是百里挑一的人中龙凤。本以为在朱元璋百年之后,朱标可以顺利继位,但是怎奈朱标在三十七岁那年,不幸染上风寒,病逝了,真是令人扼腕叹息。众所周知,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其实除了朱标之外,也不乏其他才情兼备的皇子,但是为什么在朱标二十四年的太子生涯中,竟没有人敢和他争夺太子之位呢?甚至是连后来夺取朱标儿子朱允炆皇位的明成祖朱棣也不敢动他呢?

嫡长子身份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句话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结合本文语境,通俗的来讲,意思就是说立太子要立皇后所生的嫡亲长子,不论嫡亲长子是否贤能,倘若长子是妃嫔所生,而皇后又有儿子的话,那就必须以皇后所生的长子为贵,立其为太子。

朱标不仅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而且还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按照继承制来说,朱标就已经稳坐太子宝座了。加之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感情极其深厚,毕竟在朱元璋还未称帝时,马皇后就和他一起同生共死,自然也会更加疼惜他们共同生育的孩子。

精心培养、为其铺路

由于朱标的嫡长子身份,注定了他是未来的皇帝,所以想要成就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百官臣服、兄弟敬佩的皇帝,朱元璋势必要在朱标身上下一番功夫的。

先从强大的师资阵容说起,在朱标六岁的时候,朱元璋就请来了明朝有名的儒学大家及开国功臣宋濂为朱标授课,除了宋濂之外,还有李善长常遇春、徐达等一批开国功臣也为其师,师从如此,朱标的功课、学识岂有不好之理?

再来说说朱元璋为了朱标的皇途顺利,为其开路的事。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个杀伐果断的皇帝,所有有可能破坏他“朱家”江山永固的事和人都会被他一网打尽。

当时朱标的老师宋濂卷入了明朝著名的“胡惟庸案”中,朱元璋想要除掉宋濂,但是朱标非常舍不得这位给自己“传业受道解惑”的老师,便向朱元璋求情,此时只见朱元璋拿出了一根棘杖,扔在朱标面前,让朱标捡起这根布满荆棘的棘杖,朱标不傻,知道拿起棘杖会伤了自己,便原地不动,朱元璋则捡起棘杖,将棘杖上的刺一根根拔除,意味深长的对朱标说道:“汝弗能执欤?使我运琢以遗汝,岂不美哉?今所诛者,皆天下之刑余也,除之以安汝,福莫大焉”。大概意思就说是,我不为你清理障碍的话,你以后将寸步难行。

不过除了宋濂这件事之外,朱标在其他事情上并没有和朱元璋有太大的对立关系,能够和朱元璋的政见如此合一,可见朱标也知道身为帝王,不能太过心慈手软。

实力强劲的“太子党”

朱标虽有朱元璋为其铺路,但自己也深知若要坐稳太子之位,就必须要拥抱朱元璋为自己组建的“小团体”。而且他当太子那么多年,很多事情早已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以他后期的实力,他已经完全能够镇压得住自己的“小团体”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当年朱标病死之后,朱元璋为了让朱允炆继位,特地挑起的“蓝玉案”便可看出,为了替孙子朱允炆开路,朱元璋诛杀了包括凉国公蓝玉、西凉候濮兴、景川候曹震以及开国公常升在内的十三位开国功臣,因为朱允炆是出了名的爱好和平、性情宽厚,朱元璋怕他如此仁慈,日后恐遭叛变,可惜朱元璋没料到,防住了开国功臣,没防住自己的儿子朱棣,不过这件事也侧面说明了,朱标当时的能力和威慑力已经能够压制住那些开国功臣了,要不朱元璋也没必要等到朱标死后才开始大肆屠杀。

凉国公蓝玉本就是朱元璋安排给朱标将来称帝的重臣之一,但是朱标病逝后,如此重臣,若不得重用,又不能保证其效忠于朱允炆,就必须杀了,否则后患无穷。

其实除了上述的三点之外,朱标在二十六位兄弟之间的威望也是很高的,当时和朱棣同为藩王的朱樉、朱棡,因为犯下过错,差点被朱元璋废除,是因为朱标的求情,他们才没被废除。朱标知道除了大臣之外,兄弟的支持也很重要,所以每当兄弟有难,他都挺身而出,而朱元璋通常也都会给他面子,从轻发落。所以这样的兄长不拥戴为王,还要拥戴谁呢?总之,朱标不是朱允炆,虽然二者都有朱元璋为其开路,但是朱标比起儿子朱允炆,多了一份果断和睿智,也更深谙帝王之道,这大概也是为何朱棣不敢动他太子之位的原因吧!

标签: 朱标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刘邦“流氓皇帝”的称号是怎么来的?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汉朝

    汉高祖刘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农民称帝第一人了。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着的通行证,但凡一身正气的书生君子,往往走不了太远,但那些圆滑狡诈之人,却可以博得高官厚禄。说起刘邦,自然跟正人君子挂不上边,在众人的印象中,刘邦的本

  • 刘邦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在楚汉之争中获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西汉

    汉高祖刘邦是历史上有名的布衣皇帝,他用短短七年的时间建立大一统的汉帝国,往北灭掉秦国,就连强敌项羽都不是他的对手。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按照刘邦所说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监管后方,督办粮草,他不如萧何;带兵打仗,战必胜他不

  • 杨广和李世民相比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李渊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隋朝,杨广

    对李世民和杨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广为了做皇帝都可以杀死自己的父亲,作为前车之鉴,李世民当初为何没有对李渊下手?玄武门之变之中李世民一场血腥的战争结束了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统治,旧人时代的结束也就是标志着一个新人时代的开始,按照中国新人政治的传统习惯来看的

  • 赵武灵王差点毁掉了齐国是怎么回事?与胡服骑射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武灵王,战国

    赵武灵王华夏的第一伟人,在其一生当中主持了赵国的变法革新运动。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周显王四十三年(前326),征战一生的赵肃侯去世,而仅有十五岁的赵武灵王需要面对的是居心叵测的六国和如何维持赵国在北方的霸主地位,甚至如何将赵国的霸业推至中原。“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在位四

  • 殉葬制度如此残忍 朱元璋为什么重新开放殉葬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殉葬

    对朱元璋殉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代之后殉葬制度都已经接近废除了,朱元璋建立明代之后,朱元璋为何重开殉葬之风?朱元璋是怎么考量的?第一个原因,大家应该都能够想到,是因为朱元璋迷信。怎么个迷信法儿呢,就是像很多古人(封建统治者)一样,朱元璋也认为,人死后灵魂

  • 安史之乱大唐皇室从盛转衰 安禄山为什么敢在鼎盛时期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禄山,唐朝

    对安禄山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安禄山作为一个小小的节度使,唐代又处于鼎盛时期,安禄山为什么要造反?谁给安禄山的勇气?唐明皇继位之后,结束了唐代内政的乱象,但是这一铁腕君王在晚年间却十分的昏庸,他宠幸杨贵妃以及杨国忠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得整个大唐皇室

  • 三国时期的八位镇东将军分别是谁?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汉朝

    在汉末三国时期,镇东将军所在的四镇将军,和四征将军都是比较常见的武将官职。掌征伐背叛、镇戍四方。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其中,四征将军偏向于征讨一方,或者说是以进攻为主,而就四镇将军来说,则是以镇守一方为主。在汉末三国时期,就出现了不少镇东将军。其中,就以下八

  • 刘备一生打仗都在逃跑 刘备真的不适合统兵打仗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打仗

    对刘备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打仗真的不行吗?刘备为什么一直都在逃跑?刘备真的不符合打仗吗?等他好不容易的在荆州遇到了诸葛亮,这才时来运转,他的人生道路才顺畅了许多。但这样的好日子也没持续几年。刘备称帝后,便发动了夷陵之战。结果没想到在刘备的指挥下,蜀

  • 关羽和张飞打起架来的话 刘备能不能分开两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张飞

    你真的了解关羽和张飞打仗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关羽和张飞打架的话,以刘备的实力,刘备能不能将两个人分开?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一回,提起刘备和关羽、张飞结义,文中说得很简单,只说三人街上碰到,互相赏识,然后就结义了。94版的电视剧中,则说了三人故事。张飞把肉吊在井里,关羽问小

  • 水镜先生司马徽的能力如何?在三国中排的上号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水镜先生,东汉

    水镜先生司马徽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隐士,他是向刘备极力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的世外高人。他出场的次数虽然不多,但是他举荐的人都有旷世奇才,成就了不朽之功业。水镜先生的才华到底如何呢?与诸葛亮相比孰高孰低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水镜先生不为人知的一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的水镜先生,就是司马徽,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