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 曹操为什么要杀这个谋士

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 曹操为什么要杀这个谋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87 更新时间:2024/4/14 0:39:3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和荀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荀彧作为三国时期曹操身边第一大谋士,在曹操发家时劳苦功高,最后却难逃屠刀,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

荀彧是三国曹操的第一大谋士,他一生为曹操献计献策,辅佐曹操消灭各路诸侯,成就了一番霸业。可是这么一个大功臣,却也没有逃过曹操的屠刀。

在中国历史上,要论铁石心肠冷酷无情的人,曹操必定名列前茅。曹操曾经逃亡到一朋友吕伯奢家,夜半之时听到了磨刀的声音,于是就杀了人家全家,实际上这户主人只是要杀猪来款待曹操。可见曹操多么心黑。不过,从另一点来说,他的疑心也为他后来成就一番霸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国时期,曹操东征西讨,势力越来越强大,不仅霸业盛大,而且也网罗了众多的人才。但随着曹操力量不断壮大,曹操的所作所为,日益显出倒行逆施的面目,这些原本忠于汉室的人与曹操的矛盾也就日益明朗、尖锐。以曹操的个性与热衷于霸业的目的,只要发现端倪,他是绝不能容忍的,也决不心慈手软。在这触及其根本利益的地方,他依然如当初对吕伯奢一家一样,“宁我负人,毋让人负我”,而且表现强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从建安初年始,他便开始了不断清洗拥汉派的行动。像迎献帝至许县开始,他用献帝名义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等。

后来,因太尉杨彪一个无所谓的眼色,他把杨彪抓起下狱欲处死,孔融愤然抗议方作罢。害得杨彪后来为保全身家性命,竟十年闭门不出。但孔融救了杨彪,却救不了自己。而杨彪逃脱了曹操的利刃,他的儿子杨修却做了曹操的刀下之鬼。虽然杨修之死与拥汉事体并无关系,但从曹操其人心理情绪,甚至杨修本人的心理情绪,不能说没有这方面原由。

在这方面,最见曹操面厚心黑的,还是对待大功臣荀彧。

荀彧无论是从地位、声望,还是与曹操的关系,以及为曹操成就霸业所做的巨大贡献上,曹操若有一丝仁慈、宽让之心,都不能杀死荀彧。

那么,荀彧到底做了什么?是怎么死的呢?

对曹操的霸业来说,荀彧真可调第一谋士。在逐鹿中原的大战中,曹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北有袁绍,东有吕布,南有袁术。而这三力量中,袁绍的力量最为强大。究竟先打不好打的强敌,还是先打好打的弱敌,曹操一时举棋不定。就在这时,自恃兵多将广、地盘又大的袁绍,给曹操写了一封言辞颇为无礼、态度十分傲慢的信,激怒了曹操,使曹操顿生先向北举兵铲除袁绍的念头。曹操的谋士荀彧看过信后说:“袁绍不仁不义,应该起兵讨伐,但现在不是时候。”他接着为曹操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态势:从兵力上看,袁绍是强敌,吕布是弱敌,应先弱后强,各个击破;从时机上看,袁绍正忙于远征公孙瓒,无暇南顾,对我暂构不成威胁,而吕布已向我挑起战争,点燃了进攻刘备的战火,及时做出反应完全必要;从将来战争发展趋势上看,先扫平吕布,才能为同袁绍决战铺平道路,避免腹背受敌,两线作战。因而力主先打吕布,不同意先打袁绍。曹操经过慎重考虑,采纳了荀彧的建议。

然而,曹操定下先打吕布的决心后,思想却又产生了动摇,他对荀彧说:“我很担心袁绍侵扰关中,挑动羌、胡叛乱乱,向南同盘踞荆州的刘表勾结,把这些地方变成他的势力,这样就会形成我军独以只占六分之一地盘,去抗衡全国六分之五的局面,这又如何是好呢?”荀彧遂向曹损献了第二策。他答说:“关中各部的将领有十来个,互不统属,其中只有韩遂马腾的力量最强。他们见中原地区正在争战,必然各自拥兵自保。如果我们抚以恩德,遣使连和,虽不能长久保持安宁,但在平定中原之前,却是完全可以把他们稳住的。侍中、尚书仆射钟繇有智谋,可以把关中的事托付给他,这样您就可以放心了。”曹操认为有道理,又及时采纳了荀彧的意见,表荐钟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特许他可以不受有关法令条例限制,根据实际情况便宜行事。钟繇到长安后,果然安抚马腾、韩遂,安定了关中。

曹操将东征吕布的方案交给大家讨论,不少人表示反对,反对者认为,袁绍虽一时无暇南顾,但刘表、张绣还在前面虎视眈眈,如果远征吕布,他们乘机袭击许都,后果会很严重。

荀彧力排众议,向曹操献了第三策。他认为,刘表、张绣刚在安众被打败,肯定不敢再动。而吕布骁勇,又仗恃有袁术相助,如果让他纵横于淮、泗之间,一些豪杰必然起而响应。现在乘他刚刚反叛、众心不一的时候,前去攻打、一定会取得成功。荀彧连献三策,开阔了曹操的眼界,解决了他的种种疑虑,终于下定了东征吕布的决心,并使最终他如愿以偿,消灭了吕布这股势力,取得了又一个胜利。

可以说荀彧这个人为曹操成就霸业做了巨大的贡献。他身居朝廷,为尚书令,按职分曹操无权制裁。这一点荀彧与刘晔贾诩等人是有差别的。但由于荀彧心仍忠于汉室,这就与曹操的根本利益发生了冲突,曹操就不能容忍他的存在。建安十七年,曹操欲封魏国公,加九锡,秘密征求荀彧意见,荀彧明确表态说:“曹公起兵的目的,是为了安定国家,匡扶汉室,对圣上有的是一片赤诚。君子爱人以德,我们不能这样做。”

曹操是派董昭去征求意见的,董昭把苟彧的意见回禀曹操,曹操就开始发怒了。这事情也使曹操想起建安九年发生的另一件事,荀彧否定曹操恢复九州的动议。因当时天下为十四州,曹操占冀州,欲撤十四为九,冀州便首先在扩大的考虑中。荀彧当时说,天下未定,人心不稳,不可轻动引出乱子。这好像是为曹操安定天下,而实际未必不是抑制曹操势力过度膨胀。

曹操对荀彧的态度开始转变了。后来,曹操南征孙权,上表请苟彧代表朝廷到南方劳军,等荀彧到了曹操驻地谯县,曹操便把荀彧控制起来。没多少日子,曹操进军濡须,留荀彧于寿春。某日,曹操派人给荀彧送去一个盒子,苟彧打开看时,只是个空盒。荀彧明白了曹操的意思,即服药自杀,死时只有五十岁。

据《献帝春秋》记载,荀彧内心是指望曹操能够匡复汉室的,也就是说荀彧虽然和曹操合作,但目的完全不同。曹操当初也是以此号召英雄,后来就完全走向反面,而当他发现荀彧有忠于汉室的倾向,便不顾念荀彧对自己立下的大功,下黑手了。

荀彧死,献帝几乎绝望,悲痛不可言表,并且在士大夫中也引起巨大反响。因为荀彧名重天下,许多人以为楷模。

曹操出身兵马之中,做事情从来不手软,这与他在军事环境中成长也不无关系,该杀的他从来不留情,因为他了解,在那样一个纷争的环境中我不杀人就会让人杀,所以曹操他面厚心黑,以至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标签: 曹操荀彧

更多文章

  •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间,都诞生了哪些文采盎然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煜,五代十国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提到南唐的末代君主李煜,相信许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子。在治国理政方面,李煜可以说并不擅长,他在位期间南唐政权不断衰弱,最终被北宋消灭,他自己也沦为了亡国奴。甚

  • 董仲舒为什么能引起汉武帝的高度重视?独尊儒术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董仲舒,西汉

    汉武帝刘彻是很多人公认的汉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做了很多改革,其中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提出并实施这理念的人并不是汉武帝,而是董仲舒,他跟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属于同一个时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彻刚继位的时候兴致勃勃想要建造一份大功业,16岁继位的汉武

  • 对战明军李自成能化险为夷,可面对清军他为何会却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自成,明朝

    在明朝几股起义军中,声名最响的便是闯王李自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如果没有李自成,京城不会那么容易陷落,清军也是打不进关内的。而最后的胜利果实被满清窃取,李自成什么都没有捞到,还成了满清的嫁衣。在起义的过程中,李自成曾多次面临险境,数年间,常常被明军击败,但起

  • 曾流落到东吴最后又回到益州的两位蜀汉大臣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廖化,三国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三国(220年-280年),是古代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公元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

  • 袁绍原本可以挟天子 袁绍最后为什么放弃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袁绍,汉献帝

    袁绍原本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最后为什么会把机会拱手送人?袁绍到底就一点也不需要吗?曹操当初能够削平诸侯,一统北方地区,除了手里的军队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皇帝汉献帝。由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号征伐异己、号令天下。对于曹操来说,这样的买卖可谓是一本万利,超级划算的事情,其实在曹

  • 朱棡备受器重,后来为什么会惹怒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棡,明朝

    朱棡是朱元璋第三个儿子,母亲是马皇后,颇受朱元璋的重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这一点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日后的所有明朝皇帝都没有他有知名度,即使是明成祖朱棣在某些方面比起他的老爹还是要略逊一筹。老朱的诸多儿子当中最器重的莫过于太子朱

  • 孝恭孙皇后的一生是怎样的?她的一生有哪些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皇后,明朝

    孙皇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为什么有人将明朝衰败的责任归根于她?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前几年大明风华这部电视剧的热播让我们对明朝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看过很多人对这部电视剧的评价,有人认为明宣宗之后就看不下去了。朱祁镇一个娃娃皇帝,更

  • 与曹冲自幼交好,曹操却要除之而后快,周不疑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不凝,汉朝

    三国时期曹操求贤若渴,但也是个宁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他的枭雄。也正是因为这种特质,他才能在东汉末年脱颖而出。在那个人才大爆炸的时代,除了武将、谋士以外还出现了许多的神童,曹冲称象、孔融让梨就不用说了,诸葛恪得驴的故事也是广为流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神童,曾经很得曹操的欢心,但

  • 陈婴在西汉开国功臣中并不出彩,为什么说他一生的运气不错?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婴,西汉

    陈婴是西汉开国功臣,在秦末汉初数年的璀璨风云中,他没有韩信、彭越那样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但却是十分幸运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到金屋藏娇这个成语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故事的主人公陈阿娇跟汉武帝刘彻的故事从古流传至今。能够配上皇族的出身肯定比较高贵,况且这是皇族联

  • 历史上朱元璋杀人无数,为何没有出现被人刺杀的现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明朝

    作为历史上最出名的暴君,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就开始大肆屠杀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功臣们。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但凡出现杀戮过重的皇帝,都可能出现被暗杀的情况。荆轲刺秦王算一个,在雍正年间,据说还吕四娘刺杀雍正的桥段。明太祖杀的人较多,为何朱元璋却没有被人暗杀呢?朱元璋大多屠戮官员,没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