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冯太后为什么会被称为“文明太后”?原因是什么

冯太后为什么会被称为“文明太后”?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010 更新时间:2023/12/14 0:27:2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冯太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中国历史上,临朝听政掌握中枢大权的太后有不少,不过没有一位的历史功绩比得上北魏的冯太后。影视剧《锦绣未央》的女主人公就是以她为历史原型塑造的。

北魏冯太后(441~490年)的人生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她本是汉女,祖父曾做过五胡十六国时北燕国的国君。冯氏生于北燕被北魏灭亡几年后,幼年时父亲冯朗被北魏孝武帝下令诛杀,她被没入后宫成为一名奴婢。在姑母冯昭仪的帮助下,冯氏没有吃太多苦,反而出落得有沉鱼落雁之美。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12岁就继位登基,有一次他在宫中偶遇冯氏。《魏书》十分八卦地记载了两人的邂逅:

“高宗登白楼望见,美之,谓左右曰:‘此妇人佳乎?‘左右咸曰‘然’”。

就这样,冯氏成了拓跋濬的妃子。两人感情十分深厚,456年,文成帝封15岁的冯氏为皇后。同年,妃子李氏同文成帝所生的拓跋弘以不足两岁的幼龄被立为太子。

其他朝代,皇帝的妃子巴不得“母凭子贵”。可在北魏,却有一项“子贵母死”的奇葩制度,凡后妃所生之子被立为储君,生母皆要赐死,以防未来的母族擅权。于是拓跋弘生母李氏被赐死,冯后担当起了养育太子之责。

465年,文成帝英年早逝,年仅25岁。11岁的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北魏献文帝,冯后被尊为太后,临朝听政。当时因为新君年幼,政局动荡,权臣乙浑图谋不轨,冯太后定策将其诛杀。

467年,献文帝妃子李夫人生下一子拓跋宏。冯太后得知长孙出世后大喜,将朝政归还于献文帝。469年。拓跋宏被立为太子,生母李氏依据“子贵母死”的制度被赐死,这一幕同文献帝当年成为太子何其相似,恍若一个历史循环。

还政后冯太后还不到30岁,正值女人大好年华的她开始琢磨起自己的第二春。结果献文帝感觉丢失了颜面,找了个借口将冯太后最喜欢的情人,宿卫监李奕处死。冯太后得知后大怒,两人关系破裂。471年,献文帝被迫退位,成为年仅17岁的中国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献文帝之子拓跋宏以4岁幼龄登基,这就是北魏孝文帝。476年,献文帝暴崩,时人称是被冯太后毒杀。冯太后再次临朝,被尊为太皇太后。

冯太后在北魏献文帝和孝文帝时期实际掌权约二十年,成功实施了大量的社会政治改革。诸多改革中,她和孝文帝主导的土地公有制改革影响最为深远,不仅后来的西魏和北周将之奉为圭臬,之后还被隋朝所继承,最终唐代以北魏的土地公有制为模版分配土地,国力日盛,达到了自西汉后又一个封建王朝的巅峰!

说起封建王朝的土地改革,王莽和晋武帝司马炎都曾想要在全国推行,改为公田制和均田制。可惜在他们所处的年代,世家和地主豪强盘根错节,土地所有权极其复杂,改革均不了了之。

然而到了北魏时期,中原大地在经历多次战乱后,大片土地抛荒,恰巧又有大批逃避战乱的人没有土地耕种,这一特殊的情况反而让北魏这一少数民族政权阴差阳错的拥有了将土地改革彻底推行下去的客观条件。

太和九年(485年),北魏给事中李安世向冯太后和孝文帝建议,由官府主导土地改革,将天下土地分给人民(《魏书·列传第四十一》李孝伯附李安世传)。北魏朝廷制定了极为详细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

……

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

朝廷规定:年满15岁男子可以得到四十亩露田,女子减半,另外若每户拥有一头耕牛可得到30亩露田,但每户上限4头耕牛,再多官府也不再授田。如果土地因为地力不够需轮作的,官府根据轮作具体情况授田亩数翻倍。受田人年老下不了地或死亡则露田会被官府收回,耕牛如果死去,官府也会将因为牛多分的露田收回。

除耕田外,北魏朝廷还对桑田做出了分配。在古代,种桑养蚕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农业活动。土地改革早期,官府在能种植桑树的地区授予每人20亩桑田,要求在这20亩地里规定期限内至少种活50棵桑树、5棵枣树、3棵榆树。因桑树需要多年生长和长期精心培育,并不适合土地流转,因此朝廷规定桑田为永业田,受田人死后可以传给子孙,官府并不收回。

另外,北魏朝廷对百姓的宅基地、菜地,以及地方官员的公田均做出了详尽的规定。比如每三口人可以分配到一亩宅基地,地方官员按照职位分到面积不等的公田,离任时必须全部上交给继任者,否则要判刑。

除此之外,北魏的这次土地改革还有许多细则。

在冯太后的强力推动下,土地所有制改革顺利实施,北魏农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国力也达到空前鼎盛。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时年49岁。冯太后生前使北魏成为文明国度,死后谥号为“文明”,又被称为“文明太后”。

标签: 冯太后南北朝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亲兄弟,是被逼无奈还是出于自愿?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皇位

    说到赵匡胤想必大家也都是耳熟能详的,他是恢复了华夏统一的宋朝开拓者。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算是好评如潮的,作为一位开国的皇帝,他的雄才伟略、成熟稳重的性格为他之后的治理朝政也是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相传,赵匡胤是突然病逝的,前一天晚上还与兄弟喝着酒,却没有看到第二天初升的太阳。而在历史记载上,也并没有写

  • 古代就出现过二十多位太上皇,那他们退位之后都自称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太上皇

    中国古代自从秦始皇创建秦朝,并且开创“皇帝制”以后,相应地也就诞生了皇帝这一职业,皇帝都自称为“朕”,并且这个职业是没有年龄限制的,通常都是寿终正寝以后才能够自动退休,很少存在有当过皇帝但是却提前退休的人,当然很少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中国古代就出过二十来为太上皇,基本都是干过皇帝却提前退休的存在。下面

  • 赵匡胤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真的是被动的吗 赵匡胤是如何上演这场大戏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陈桥兵变

    你真的了解赵匡胤兵变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赵匡胤为什么能够轻易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看似轻松写意,实际上经过了多年的苦心谋划、步步为营。表面上演出来的被动当皇帝,其实是一出处心积虑的谋朝篡位大戏。危难之时见真章,军N代赵匡胤一战成名赵匡胤曾经是一位英勇作战、才能出众的武将,并

  • 建文帝朱允炆当初没有死的话 朱棣又会做出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朱允炆

    朱棣敢杀朱允炆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棣当然不敢明目张胆杀死建文帝,杀死建文帝朱棣就坐实了乱臣贼子骂名。但是朱棣决定挥师南下的那一刻就决心夺取皇位了,所以建文帝是活还是死朱棣都有办法让自己当上皇帝。那么假设建文帝没有死朱棣接下来会如何做呢?首先朱棣以清君

  • 霍光有何过人之能,能让汉武帝让其掌控军政大权辅佐8岁的汉昭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霍光,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汉武帝对于霍光的信任从何而来 让其掌控军政大权辅佐8岁的汉昭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霍光西汉名臣霍光可以说是历史上臣子的巅峰之一,把持朝政20多年,废立皇帝,堪称一代权臣却能不失忠义之心陪葬于汉武帝茂陵。即使后来霍氏家族被汉宣帝以谋反的罪名满

  • 李世民诸子中最像他的儿子李恪,为什么没能继承大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恪,唐朝

    李世民诸子中最像他的儿子李恪,为什么没能继承大统?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自古以来,生于帝王之家,每一个男丁似乎都对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宝座怀有期望,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唐朝的玄武门之变,秦朝的扶苏胡亥之争,隋朝的杨勇杨广争位,这样的事情在我国的封建王朝历史上比比皆是。

  • 义渠王和宣太后为什么会在一起 义渠王是因为秦宣太后的美色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义渠王,宣太后

    你真的了解义渠王和宣太后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秦国历史中,秦宣太后的名号可谓是十分响亮,一方面是因为她为秦国作出的杰出贡献,另一面则是因为她不堪的私人生活。在史书中,秦宣太后一共有过三个男人,首先是秦惠文王嬴驷,之后是义渠王,最后是秦国大臣魏丑夫。而这三段感情中,秦宣太后

  • 乾隆帝晚年为什么会专宠十公主?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历史上的皇帝有的痴心专情、有的多情博爱,乾隆无疑属于后者。从年轻时就一直陪伴着他的富察氏、机敏聪慧的令妃,还有那国色天香的美人香妃,都是他颇为用情的后宫妃嫔。乾隆是一个长寿的人,他活到了八十多岁,到退位后,还做了一段时间

  • 水浒女将仇琼英是什么实力?嫁梁山好汉,儿子是抗金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仇琼英,宋朝

    每当一提起仇琼英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水浒传》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里面讲述的是男人之间的忠义情仇,但在这里面也涌现出了不少女将,例如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等等,这是这些女将的存在,才让整部《水浒传》添色不少。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绝对

  • 刘疆:主动推掉太子之位,退居藩王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疆,东汉

    皇帝自古以来就是很多人的终极目标,毕竟各种资源的调配,所有人的生杀大权,无上的权威都在皇帝手里,从古至今就没有几个人能抵挡这种诱惑的。但是这个人不但主动推辞,还将自己的弟弟扶上了皇位。自己却甘居二线当一个藩王。很多人都奇怪,明明是长子,皇位本来就是他的,为什么要这样呢?难道说他有什么难言之隐?下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