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岱在斩杀魏延之后 马岱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马岱在斩杀魏延之后 马岱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906 更新时间:2023/12/23 13:29:4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马岱魏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马岱趁魏延不注意将其杀死,并不是为国为民,而是想要找个靠山,可惜他本身能力太差,这件事情以后基本退出历史的舞台,结局可能并不美好。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想必对于蜀汉的魏延都不陌生,小说当中他有着极为矛盾的人物形象,个人能力极为突出,曾担任汉中太守的要职,并且是“子午谷奇谋”的提出者。

可惜他野心太大,诸葛亮死后魏延内心膨胀至极,认为再也没有人能够压制自己,自觉扬眉吐气后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谁敢杀我?谁敢杀我?”最后马岱挥刀而下,满足了他的需求,就这样魏延的造反活动还没开始便被扼杀于摇篮当中。

魏延

三国演义版魏延之死

在《三国演义》中,马岱斩杀魏延完全是遵循诸葛亮的遗嘱。

话说小说里的诸葛亮,大智近妖,他在临死前算准魏延一定会谋反,便将杨仪与马岱叫到床前,将一个锦囊妙计交给杨仪,然后叮嘱马岱在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后砍下他的脑袋。

果不其然,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然当众显露自己的狼子野心。面对这种情况,杨仪按照锦囊妙计中的指示与其对峙,并用激将法怂恿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

魏延认为自己稳操胜券,便满足了杨仪的要求,他喊出前两声“谁敢杀我”的时候,周围没一个人敢答应,于是魏延内心的狂妄更甚,直接仰天再喊第三声“谁敢杀我”,这时他完全放松警惕,而马岱也找准机会挥

刀砍下魏延的脑袋。

正史中魏延之死

然而在正史当中马岱杀死魏延完全是因为政治上的斗争。

公元234年秋,诸葛亮病情越来越重,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日子可以活,便将杨仪、费祎姜维等人叫到跟前安排后事。

事实上诸葛亮明白魏延性格孤傲,一直看不顺眼自己这一派系的人,所以他猜测自己死后魏延可能会不服从命令,于是临终前诸葛亮留下这样一段话:

“我死后,杨仪与姜维两人负责退兵,让魏延负责断后,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你们就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管他。”

也就是说,诸葛亮虽然觉得魏延不好管教,但是从来没想过他会造反,也没有下令杀死对方。然而杨仪因为素来与魏延有矛盾,他故意曲解诸葛亮的遗言,命马岱将其杀死,对此《三国志魏延传》如是记载: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

杨仪想要报仇也就算了,为啥马岱也要来趟这一趟浑水呢?原因很简单:马岱想要给自己找个靠山,以便日后更好发展。

马岱的堂哥是马超,当初走投无路之下他跟随马超投奔刘备,但由于马岱的才能不够出众,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所以马超临终前向刘备乞求说:“唯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大致意思就是帮忙照顾一下这个不省心的堂弟。有了这番话,马岱之后的待遇还算不错,诸葛亮不说重用但至少不亏待他。

然而诸葛亮死后,马岱所有的靠山都没了,为了自己日后的发展,他选择投靠杨仪,帮助对方将心腹大患魏延杀死,以此作为投名状,获得杨仪的信任与重用。

马岱

马岱的结局

只是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马岱的结局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

杨仪与马岱联手杀死魏延后,又在后主刘禅面前一唱一和,不但抹黑魏延的形象,然后将杀死魏延的黑锅全都推给诸葛亮。

由于死无对证,刘禅只好信了他们两人的鬼话,并且将杨仪封为中军师。可杨仪对此并不满足,他本以为斩杀逆贼、率军撤退的功劳足够自己坐上丞相的位置,可惜蒋琬横插一脚,顺利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杨仪反倒是被边缘化了。

看到这种情况,杨仪心里非常难受,有一次他发牢骚说:“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

没想到这些话语传到刘禅的耳朵里,后者勃然大怒罢免了他的官职并将他贬为庶民,没过多久杨仪便郁郁而终。

至于马岱,他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诸葛亮病逝第二年即公元235年,马岱奉命再度讨伐魏国,结果被牛金打得大败而逃,损失惨重,对此《晋书》记载道:

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

从那以后,各大史料再也没有关于马岱的记载。但是我们不难猜测,他很可能因为战事失利,彻底被边缘化,再加上他的靠山杨仪不得志,马岱应该只是混个芝麻大的小官,最后郁郁而终。

马岱

执笔君言

总而言之,正史当中,马岱杀死魏延只不过是想要争取杨仪的信任,为自己日后找个靠山,只是可惜这个靠山并不靠谱,甚至连自己都保不住,最后马岱大概率既没有得到好处,又遭到蜀汉其他大臣的排挤。

标签: 马岱魏延

更多文章

  • 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为何能掌握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万历,明朝

    万历朱翊钧虽然三十年不上朝,但是他并不是不处理政事。对比现在,公司每天不开会,就是领导不管事,员工不干活吗,肯定不是的。在国家政治体系发展到明朝的时候,已经非常地完善和健全了。唐朝的时期,政治决策由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三品以上拟定,皇帝批复下发执行;宋朝的时候权力向中书省集中,相权有加强的趋势。到

  • 孝平皇后王嬿是什么身份?荣华富贵享之不尽的她为何会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孝平皇后,汉朝

    孝平皇后王嬿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位女子,她公公是皇帝、丈夫也是皇帝,就连自己的父亲居然也是皇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身份高贵的女子,身为名门贵族的富贵小姐,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地位超然,但是她最后却选择了自尽,这是为什么呢?这位女子就是历史上

  • 匡复李唐的事业,狄仁杰没做到,为何张柬之做到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狄仁杰,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狄仁杰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老”字给人的感觉,老态龙钟,“老人家”的词语让人想起“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难道,人近暮年,就真的不中用了吗?未必。在唐朝,就有这么一位八十一岁的老爷爷,干了一件连狄仁杰一生想干都没干成的大事——令武则天将武

  • 刘邦想杀韩信,为什么让吕雉出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韩信,西汉

    合伙人一起打天下,起步阶段可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事业小成就开始同床异梦;事业大成就会同室操戈。这既是历史规律,也是现实,上至朝堂,下至江湖,始终都在重复。刘邦在夺取天下后,就丝毫没有顾及当年与兄弟们的“山盟海誓”,该敲打的敲打,该铲除的绝不留情。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被刘

  • 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在历史上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文忠,明朝

    李文忠,明朝初年的公爵,朱元璋姐姐的儿子,曾为朱元璋立下赫赫战功。洪武初年,他被封为曹国公,在功臣中排行第四,去世后被追封为岐阳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投奔朱元璋,初露锋芒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去世,他便跟着父亲李贞到处流浪。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父子俩多次死里逃生。随着朱

  • 文聘归顺曹操之后,他为曹魏立下了哪些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聘,曹魏

    文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到三国事情的文聘其实也还是有超多的人喜欢这个人的,因为感觉这个人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味道了,其实小编对他的了解不多,但是感觉到这个人其实不简单的,所以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

  • 朱温是如何建立后梁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梁太祖朱温,后梁

    梁太祖朱温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一位比较出色的人物,他就是梁太祖朱温,说到朱温就必须要和唐朝联系在一起了,当时唐朝晚期的很多皇帝都是被梁太祖朱温所杀,朱温最开始其实并没有任何的权利和地位,最开始的朱温只是田间的地痞流氓,因为黄巢起义所以

  • 盘点秦始皇麾下的五位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秦始皇

    在战国后期,秦国的实力远远凌驾于其他诸侯国之上,几乎比其他诸侯国加起来还要强;但秦国想要一统天下,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不仅一统六国,而且还北伐南征,开疆拓土无数。秦始皇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功绩,与他麾下的人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里要盘点的,就是为秦始皇一统天下立下赫赫战功的

  • 他是赵光义的长子,却装疯卖傻不想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元佐,宋朝

    都说当皇帝苦,当皇帝累,临到选继承人的时候,还真有想甩手不干的“勇士”。一、顺遂人生无坎坷宋太宗是有个名正言顺的嫡长子赵元佐的,很多人对这个嫡长子都没有什么关注,因为他的人生实在是莫名其妙。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个本来可以顺理成章当上皇帝的人,好端端的被生活“逼疯”了。也不

  • 同样都是秦国太后养情人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芈月,赵姬

    对芈八子和赵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芈八子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赵姬也是秦国的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太后”。秦宣太后是秦国第二十六位国君秦惠文王赢驷的姬妾,也是秦国第二十七位国君秦昭襄王嬴稷的母亲。赵姬是秦国第三十位国君秦庄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