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培养的忠臣良将在哪里 司马懿夺权时为何没有人站出来

曹操培养的忠臣良将在哪里 司马懿夺权时为何没有人站出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188 更新时间:2024/1/22 17:28:04

司马懿夺权时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引言:

公元249年,司马懿悍然发动高平陵政变,一举诛杀了最大政敌曹爽。

杀完曹爽后,为免后患的司马懿,又诛杀曹氏七千多人,一时间洛阳血流成河,无数人惊惧交加。

司马懿用一场屠杀,让所有人都禁声!

那时候,曹魏的忠臣良将在哪里?他们的后人又在哪,为何少有发声阻止,甚至反抗?

(高平陵政变)

一:一段悲催的时间线。

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权,无疑是三国时代人才最多的阵营。

这个阵营最鼎盛时,按三国演义说法是,文臣无数,武将如雨,用人才济济都不足以形容。

这群人跟随曹操打天下二三十年,忠诚绝对没得说,但悲催的是,英雄也抵不过岁月侵蚀。

公元218年,五子良将中的乐进第一个殒命,成了曹魏宿将中故去最早的人。

公元219年,曹操的左膀右臂夏侯渊,在汉中之战被黄忠斩杀。

公元220年到229年,无数耳熟能详的名字接连故去。

这长长的名单中有曹操本人、曹仁、夏侯惇、夏侯尚、曹休、徐晃、张辽、于禁、 曹彰、曹丕、许褚,这十年,曹操时代的主要战将死了大半,就连曹操继承人曹丕都去世了。

公元230年到公元239年,最后的名将张郃也在和诸葛亮的对战中殒命木门道,曹睿时代的大都督曹真也去世了,最长命的曹洪也走了,曹魏第三代帝王曹睿也去世了。

这群人的离去,让曹魏不仅失去了一大批人才,也失去了稳固的军队基础。

简言之,在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跟曹操同时代或者差不多时代的曹魏甚至三国名人,就没几个了。

活跃在当时三国舞台的人,都是诸如姜维、司马昭、司马师、郭淮、邓艾这样的晚辈,或者如孙权、廖化、这样的老一辈长寿分子。

那一刻的司马懿,就是一个bug,用自己的年纪,熬死了无数人。

老一辈都死绝了,曹魏新生代能顶上去也不至于如此悲剧,但新生代不给力就让人难堪了。

(曹魏故人尽没)

二:新生代不给力,曹魏宗族青黄不接。

曹丕登基之后,因为对直系皇族的忌惮,让他一直致力于打压皇族势力,在他打压下,曹植和曹彰全部活得非常憋屈,失去了权柄,郁郁而终!

这样的做派在后续依旧延续,也让整个曹氏直系还有关系最近的夏侯氏人才出现了断层。

他们在打压下,都失去了出头之日,即便是人才也没了冒头的机会。

打压皇族和宗族后的曹丕,选择重用诸如曹真和曹休这样的旁系兄弟,这群人在第一代的时候,还比较给力,但他们的问题都很一致,那就是全都是:短命鬼。

他们死了不打紧,他们的儿子却都没长大,长大了的成材率也不高,就让帝王难堪了。

能信任的人没有长大,让曹魏不得不重用外姓人抵抗蜀汉的进攻。

那时候的蜀汉,在诸葛亮带领下,进攻了曹魏不少次。

第四次、五次北伐,还有吴蜀联合局面,让曹睿不得不重用司马懿这样的外姓大臣。司马懿就是在这样的机会下崛起的。

可以这么说,没有诸葛亮的北伐,就不会有司马懿在曹魏军中的崇高威望。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蜀汉的北伐终于告一段落,但值得信赖的曹家将领依旧没几个。

曹睿眼见如此,虽然起了收回司马懿兵权的心思,可公元238年的辽东公孙渊叛乱,还是让司马懿抓住了机会,重新成了掌握军队的人。

简言之,当时曹魏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中,至少有一半都在司马懿掌控之中,这就是曹魏宗族后继无人引发的恶果。

这也是曹睿为何在公元239年托孤的时候,执意将曹爽提拔成托孤大臣的根源。

曹睿早已看到问题所在,没人可用的情况下,只能提拔看上去能力最强的曹爽当托孤大臣。

曹爽就这样被突击提拔,成了对抗司马懿的人选。

(志大才疏的曹爽)

三:曹爽时代,作死不止。

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真是曹操的养子。

按照身份而论,曹睿的托孤跟当年曹丕的托孤差不多,都是避免直系曹家人当托孤大臣,重用二线皇亲。其实我不是太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或许是怕出现内乱吧?

曹爽被托孤之后,就跟司马懿一起辅佐幼帝曹芳。

初开始的时候,曹爽还是很给力的,在一群人帮忙之下,不仅夺回了司马懿手上的兵权,还时刻打压司马懿,让司马懿不得不在家装傻、装病避祸。

如果一切不发生变动,曹爽应该可以稳住曹魏的局面。

但一片大好的形势,让曹爽开始作死,由此才有了曹爽的作死出现。

这曹爽居然打起了九品中正制的心思,在他看来,朝堂之上因为这官职提拔办法,弄得世家子弟无数,寒门庶族无有,皇家的权威在被士族渐渐瓦解。

这考量并没有错,但中国有个词叫尾大不掉。

士族问题就是尾大不掉的顽疾,不是快刀斩乱麻能解决的,悍然改革只会伤及自身。

曹操时代,可以依靠权威压制世家大族,曹丕时代就只能通过践行九品中正制,用妥协获得支持,曹睿时代也是如此。

曹爽是有曹操的威望和雄才大略吗?当然没有,所以他碰世家大族,就是寻死之道!

原因无他,之前曹爽打压司马懿,那是打压司马家,其他世家大族会将这当作政治斗争,而不是阶级斗争。但当曹爽想要动九品中正制的时候,就等于曹爽要跟所有世家大族全面开战,这无疑是引火烧身的事,也是动摇曹魏统治基础的事。

(乌龟哲学司马懿)

挑战一个人没啥大问题,因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挑战一个集团,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在这作死举动之下,世家大族纷纷和司马懿达成了和解。

曾经世家大族代表的荀家,因为曹操杀死了荀彧,早就跟曹家关系不咋地,在荀彧儿子荀顗带领下,成了司马家的帮手,其他诸如钟繇家、贾逵家、王朗家、华歆家的后人,也纷纷倒戈一击,成了司马懿的同盟者。

这群人当年都是曹操的主要谋臣家族,但是在阶级利益下,他们又都成了司马懿家的帮手。

至于程昱、贾诩和郭嘉的后人,他们算不得啥世家大族,后代混得也不咋地,政治态度也就不重要了。

文臣后代如此,那么曹操武将的后代又如何?这时候就不得不说一句悲催了。

父亲英雄儿好汉,那是小概率事件,至少在曹操的老兄弟这,概率低到了近乎与0。

五子良将还有曹操手下的猛将们,儿子一个个都很废,人才没几个,尽是草包。

这其中,按照地位而论,只有张辽的儿子张虎和乐进的儿子乐綝还凑合。一个是偏将军,一个是扬州刺史。遗憾的是,这乐进的儿子乐綝后续叛变了曹家,成了司马懿加的支持者。

这两人之外,典韦的儿子典满,许褚的儿子许仪,官职都不高,仅仅在史书上留了个名字。

至于于禁,徐晃,张郃的后代那就更没啥用了,前面这几个好歹史书还留下了名字,这几个人的后代,连名字都没留下,都不知干过些什么。

从以上官二代可知,当年跟随曹操打天下的文臣武将们。

文臣的后代,大部分都叛变了,小部分没有叛变的,也没啥影响力,不足以改变时局。

武将的后代,大部分都是草包,有不少也叛变曹魏,他们能力不足,不足以改变时局。

文臣后代见风倒,武将后代是草包,谁还能依靠咧?其实还是有的,就是都成不了体系。

(三国格局)

四:曹魏势力的抗争。

在高平陵政变之后,真正拥护曹氏,有心反抗的人也还是有的,其中代表性人物就是夏侯尚的儿子夏侯玄,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陈群的儿子陈泰和毌丘俭。

但是这四个人中,除了毌丘俭有点兵权之外,其他人的实力都不咋地。

夏侯玄和夏侯霸因为曹丕对家人的忌惮,虽然有声望,但却没有造反的能力,一个被司马昭灭族,一个逃亡蜀汉。

陈群的儿子陈泰本事还行,但文臣的身份,还有势孤力单的现实,让他也无奈。

唯一为了曹魏拼命的反而是名声不显的毌丘俭,他受曹睿厚恩,为了报答曹魏悍然起兵,然后就被镇压了。在毌丘俭之后,曹魏内部也有不少叛乱,但诸如王凌、文钦、诸葛诞这样的叛乱,更多的是争权夺利,不是为了曹魏的家国情怀。

(盖世奸雄做了嫁衣)

尾声:

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魏,到公元265年西晋建立,曹魏立国45年。

这45年中,曹操的后人说话算数的时间仅仅只有29年,从公元249年高平陵政变司马懿夺权,到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为止,这16年时间,已然是司马家的江山了。

不过这西晋的江山,也存续了没多久就在作死的后人胡来下覆灭。

行文到此,不由寻思!

知名人物,一代更比一代强貌似并不正确,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代更比一代差。

曹魏宗族和五子良将的后人,要是给力一点,出个跟老爹差不多的领军人物,或许历史就会走向不一样的地方吧。

由此可见,安逸才是的关键,温室出来的花朵,都是比较废的。

标签: 司马懿曹操

更多文章

  • 董厥在蜀汉的仕途怎么样?蜀汉灭亡后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董厥,三国

    董厥在蜀汉的仕途怎么样?蜀汉灭亡后他是什么结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董厥,字龚袭,义阳郡平氏县人。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率兵进攻汉中,第二年刘备放弃阳平关,南渡沔水,于定军山扎营,夏侯渊率军前来争取定军山,被黄忠所杀。曹操亲提大军来争汉中,刘备据守,黄忠又在汉水劫

  • 董和在历史上的形象如何?一生有何建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董和,三国

    董和在历史上的形象如何?一生有何建树?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县人。董和在汉末时期带来家族西迁,之后得到了刘璋的重用,担任牛鞞、江原县长及成都县令。刘璋在位时期的益州物产丰富,诸葛亮也在《隆中对》中明确指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霸主 正史上曹操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曹魏

    还不知道:曹操能力有多厉害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曹操是三国最为厉害的霸主,是三国首屈一指的军事家,能力非常强,其综合素质比刘备、孙权这两人强多了,那么正史中的曹操,真实能力究竟如何呢?你看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评价的?曹操曹操的出身相比于普

  • 戚夫人得宠盛极一时,为何最后会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戚夫人,汉朝

    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姬,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史书的记载中,戚夫人还有几项第一,她是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女围棋棋手,在落难后写的一首诗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还是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首五言律诗。戚夫人在刘邦晚年相当得

  • 李孝恭是什么人?为何说他的一生是很幸运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孝恭,唐朝

    李孝恭是唐朝宗室、名将,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历史上真实的李孝恭,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唐朝给他的评价极高,认定他是最顶级的名将,而且将他排在了凌烟阁功臣榜上的第二位。但后世普遍认为,李孝恭一生的功绩,主要是因为

  • 杨嗣昌有何能力,能成为崇祯执政期间最信任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嗣昌,明朝

    杨嗣昌是杨鹤之子,明朝后期大臣、诗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明朝的崇祯皇帝在位一十七年,在这期间内阁大臣换了五十多位,首辅都换了十几位,足见君臣之间极度不协调,崇祯在李自成的农民军打进北京时曾哀叹“臣皆亡国之臣”。崇祯在位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一位臣子能入得了他的法

  • 刘备为什么要传位给刘禅 刘备看中刘禅哪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传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禅是刘备的继承人,中国历史上有一句话叫扶不起的阿斗,说的就是刘禅,这足够能证明刘禅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但是刘备当时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刘禅是他的长子,而且他身上一个比较好的品质,就是他为人亲厚仁义,这

  • 朱元璋为人心狠手辣 朱元璋为何还对马皇后不离不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马皇后

    对朱元璋和马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近热播的《山河月明》戏说历史风云,笑谈明初风华,实打实带起了一波“明朝热”,此剧虽然主角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可剧中却有一对皇家夫妻“喧宾夺主”,以诙谐而又温暖的相处日常,让大家在倍感温馨之余又不由感慨,原来

  • 乾隆后宫妃子那么多 乾隆最爱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妃子

    还不知道:乾隆和妃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常常说,帝王背后都有后宫佳丽三千,其中的“三千”并不代表一个具体的数量,而是作为夸张的手法表达很多而已。但即便如此,自古皇帝的后宫的确很多,其中清朝乾隆帝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根据目前掌握的记载来看,乾隆帝一共

  • 孝惠张皇后是什么出身?她与汉惠帝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孝惠张皇后,汉朝

    张嫣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是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敖之女。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惠帝四年,西汉皇朝迎来了第二位皇后,然而令人诧异的是,皇后张嫣竟是皇帝刘盈的外甥女。为何吕雉非要汉惠帝迎娶张嫣呢一,出身高贵张嫣出身汉朝名门,为赵王张敖与鲁元公主之女。父为藩王,母为公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