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李世民在李建成府中喝酒中毒,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李世民在李建成府中喝酒中毒,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285 更新时间:2024/1/22 17:28:04

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是一母的亲兄弟。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关于李世民在李建成府中喝酒中毒这件事,《资治通鉴》有这样的记载:“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上幸西宫,问世民疾。”

同时,《旧唐书》也有类似的记载:“后又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入宫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狼狈扶还西宫。”

《新唐书》上的记载更为详细:“建成等召秦王夜宴,毒酒而进之,王暴疾,吐血数升,淮安王扶掖还宫。帝问疾,因敕建成:‘秦王不能酒,毋夜聚。”

从这些史料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确实有过中毒的事件发生。但只是“吐血数升”,没有造成生命危险。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先来看看参加这次宴会的都有哪些人: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也许李建成想增进兄弟之间的感情,也许李建成想摸摸李世民的虚实,于是在一个华灯初上的傍晚,他召集兄弟三人在东宫把酒言欢。

李元吉欣然前往并不意外,说不定这就是他出的主意。李世民居然也爽快地去了,这着实有些出乎意料。宴会在一番虚假的客套和问候之后开始了,三人各怀鬼胎,整个宴会透露着诡异。

三兄弟中,应该说李元吉的酒量是最好的,因为他的身体最棒,“为人骁勇,益骄侈”,喝酒对他来说是强项。李建成老成持重,直率仁厚,一般不会轻易喝醉失态。李世民颇有心计,在争夺太子之位如火如荼之际,他也不会贪杯,肯定在试探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但是,酒还没过三旬,李世民居然醉了,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往西宫赶去。好在门外还有一道前来的淮安王李神通,见秦王醉态毕现,赶紧将他扶回西宫安置下来。

接着,就出现了史料中记载的情景,“吐血三升”,惊动了李渊。李渊闻讯后,带着御医火急火燎地来到了西宫,亲自查看了李世民的状态,并给李建成传达敕令:秦王不胜酒力,以后就不要再邀请他晚上喝酒了。

纵观整个事件,透着诡异和邪乎,如果李世民真是喝了鸠酒,那么,下毒的人会是谁呢?我们可以试着来分析一下。

首先,最不可能的是李建成。

虽然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了太子之位,已经明争暗斗了很久,但李建成毕竟还是太子,对李世民有着天然的政治优势。而且李渊对李建成总体上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在大唐政权建立前后,李建成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身为嫡长子的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于礼于法、于公于私都是合理的,大臣们也都认同,李渊也没有易储的打算。也就是说,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还是相当稳固的。

就算李世民已经对李建成构成了威胁,聪明的李建成应该有很多种方法对付李世民,犯不着在自己的府邸宴会上,下毒害人,这不是往自己的头上扣屎盆子吗?即便有成功的可能,李世民真在太子府上出现意外,那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肯定做不成了。这种替别人做嫁衣的事儿,李建成不可能想不到,他是不会这么干的。

那么,会不会是李元吉瞒着太子李建成干的呢?

确实,李元吉是一个火爆脾气的人,做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新唐书》说他“猜鸷骄侈”。

但李元吉绝不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在太子之位的争夺中,李元吉是最弱势的。那么,要想最终入主东宫,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李建成除掉李世民这个劲敌,然后再想办法对付李建成。或者说制造事端,让李世民和李建成两败俱伤,他则坐收渔翁之利。

也许,这次宴会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因此,李元吉有可能瞒着太子在李世民的酒里下了鸠毒。不管成功与否,首当其冲的是李建成,毕竟是在东宫发生的事儿。这不失为一个漂亮的“一石二鸟”之计。

但是,我们要知道,要在戒备森严的太子府中下毒,李元吉是没有机会的。即便李元吉成功地把鸠毒放到了李世民的酒杯里,戒备心很重的李世民,如果看出破绽,来一个将计就计,提出和李元吉调换酒杯,那岂不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最终还会招来李渊的重罚。而且,一旦失手,他和李建成的关系必定会出现裂痕,从而自乱阵脚。

所以,李元吉一旦决定出手,必定会置李世民于死地,绝不会让他仅仅“吐血数升”,难道李元吉买的是假冒伪劣鸠毒?

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那就是李世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苦肉计”。

在李建成宴请李世民之前,两大政治阵营的矛盾几乎已经公开化了,都把对方视作敌对势力,欲除之而后快。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还大摇大摆地前去东宫赴宴,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或安排,李世民大可以找出诸多理由推却,没必要以身犯险。

但李世民还是去了,而且呆的时间极短,这说明他在利用这个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那就是上演一出中毒的“苦肉计”,嫁祸给李建成。

既然戏是演给别人看的,那毒酒的剂量和毒性,就得点到为止,只吐血不伤命是最佳效果,切不可弄巧成拙,丢掉性命。

另外,从李渊的反应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李渊并没有惩处李建成和李元吉,他是清醒的,他不相信李建成会蠢到在自己的府邸对李世民下手,所以只是给他带去了口头批评。

实际上,这个批评还带有提醒和安抚的意思,你就安心地做你的太子好了,不要再弄出什么幺蛾子来了。

综上所述,李世民中毒是事实,但凶手很有可能就是他自己。

标签: 李世民唐朝

更多文章

  • 张辽和张郃都投降曹操 两人的官职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辽,张郃

    张辽投降曹操,只被封为中郎将,张郃为何被封为偏将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武将投降之后享受的待遇,跟武将投降前的名气,武将投降后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张辽和张郃在投降曹操之前,分别是吕布和袁绍帐下的大将,因此张辽和张郃在投降曹操之后,都受到了曹操的

  • 赫舍里氏并非是嫡出贵女,为什么能嫁给康熙做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赫舍里氏,康熙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嫡出和庶出的子女待遇是不同的,那么赫舍里氏并非是嫡出贵女,为什么能嫁给康熙做皇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起来看看吧!嫡庶之别,一定是有的。如果是才貌性格门第出身各项条件都不相上下的两个女孩子,一嫡一庶,还是任男方选择,“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那么

  • 刘沆:北宋时期宰相,任相期间大力推行革新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北宋,刘沆

    刘沆(995-1060年),字冲之,号庐山,吉州永新人,北宋时期宰相,刘素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圣八年(1030年),考中进士,授大理评事,通判舒州。累迁太常博士。奉命出使契丹,坐事出知潭州,镇压瑶民起义,累迁工部侍郎。宣祐三年(1051年),担任参知政事

  • 富弼:北宋名相、文学家,使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富弼,北宋

    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文学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圣八年(1030)以茂才异等科及第,历知县﹑签书河阳(孟州,今河南孟县南)节度判官厅公事﹑通判绛州(今山西新绛)﹑郓州(今山东东平),召为开封府推官、知谏院,知制诰、枢密副使、知

  • 年羹尧追随雍正长达三十多年 两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年羹尧

    还不知道:雍正与年羹尧,关系怎么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羹尧跟雍正的关系有点类似于鳌拜跟皇太极的关系,年羹尧追随雍正长达三十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为雍正王朝的巩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功高震主向来为人君所忌讳,年羹尧的下场是很惨的,死前被罗列了九十二条罪状

  • 后世是如何评价单雄信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单雄信,隋末

    单雄信(?—621年),曹州济阴县人,隋末唐初时期的猛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骁勇矫捷,善用马槊。勇武过人,号称“飞将”。交好同郡徐世勣,誓同生死。隋朝末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授左武候大将军,参加偃师之战。兵败归降王世充,授大将军。对抗唐军进攻,险些杀

  • 李神符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他为何能高寿富贵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神符,唐朝

    在古代政权更迭时,总有一批官员会受到牵连,一些人宁死不屈,一些人选择归顺,还有人装疯卖傻只为明哲保身,今天要说的李神符就是这样得以善终的。先来说一下李渊家族的谱系,李渊的爷爷李虎有八个儿子,分别是李延伯、李真、李昺、李璋、李绘、李祎、李蔚和李亮,继承唐国公爵位的是李昺。李昺生下四个儿子,分别是李澄、

  • 正史中的杨戏是什么样的人?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戏,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蜀汉将领杨戏,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杨戏,字文然,犍为郡武阳县人。他为人很有才干,在早年间就成为比较有名的人,之后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建兴初年,善于执法办案的杨戏从州书佐升任为督军从事,负责管理刑罚,执法办案解决疑难,他在办理案件时十分公正人称处办公平恰当。之后杨戏在辅

  • 刘备举兵伐吴时,诸葛亮并没有阻止,说明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三国

    夷陵之战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战役,是汉昭烈帝刘备发起的讨伐东吴的战争。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在称帝后不久,即亲自统帅大军伐吴。一年后,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七月,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大都督陆逊击败。这一战是蜀汉彻底由盛而衰的最关键一战

  • 宇文护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被杀又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宇文护,南北朝

    宇文护,北周初期权臣,史上弑君的第一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宇文护是宇文颢之子,宇文泰之侄。宇文颢早死,宇文护就一直跟随各位叔父。宇文泰割据关陇,对抗高欢,宇文护前往投奔。宇文泰因诸子年幼,命宇文护管理家务,全家上下不需严格整治就庄敬和睦。宇文泰称赞宇文护很像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