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处直是什么人?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处直是什么人?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228 更新时间:2024/1/19 10:08:10

王处直,五代十国初期北平国的统治者,王处存之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王处直是晚唐五代的义武军节度使、北平王,实力弱小,因此在朱温李存勖之间左摇右摆以求生存。后来李存勖大败后梁,称雄河北,王处直只得死心塌地的跟随前晋。那他为何又要引辽人入侵,对抗强大的前晋呢。

一,立足义武

王处直出身世家大族,为太保王寮之子,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堂弟。(新五代史误载二人为亲兄弟)乾宁二年(895年),王处存去世,其子王郜继任义武军节度使,委任堂叔王处直为后院中军都知兵马使。由于王郜年幼,实际大权掌握在王处直手中。

王处直迷上巫术,对妖道李应之宠信有加。一天,王处直患病而卧床不起,得李应之治好。因此王处直更加信任李应之,任命他为行营司马,把一切军政事务交给他处理。王处直没有孩子,因此一直为此闷闷不乐。李应之得知此事,便把自己的义子刘云郎送给王处直,还说此子十分奇特。王处直听了十分高兴,于是收刘云郎为义子,为他改名“王都”,对他十分宠爱。

李应之掌权后十分骄横,不仅大兴土木,还组建自己的亲军。王处直的部下对此十分忧虑,但也无法阻止此事,于是暗中防备李应之。不久幽州节度使李匡俦遭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击败,于是向王处直借道,请求到长安避难。王处直担心李匡俦有诈,于是在城外设下埋伏,以防不测。结果王处直一出城,城内士卒就攻入李应之府邸,将其杀死。

然后城内军士出城去见王处直,向他请求杀死王都。王处直对此十分生气,但隐忍不发,说王都年幼,与此事无功,还重赏有关将士。事后王处直将参与诛杀李应之的将士姓名全部记下,然后用了二十年时间,找借口将这些人一一除掉。

二,依附朱温

光化三年(900年),朱温攻打义武军,王郜于是派王处直出城迎敌。王处直在沙河惨败,担心王郜责备,于是鼓动士卒作乱,将他驱逐,由自己代理义武军节度使。王郜无奈,只得逃往河东。

朱温得知定州兵变,派张存敬乘胜攻城。王处直于是站在城上,大声呼喊说:“我镇素来忠于朝廷,对邻镇也不曾失礼,不知将军为何要攻打我?”朱温派人回答说:“那你为何依附李克用而疏远我?”

王处直回答说:“我哥哥王处存与李克用一起勤王赶走黄巢,所以关系亲密。河东又与我接壤,修好往来是自然的事。既然将军不喜,那我从此就断绝与河东来往,与贵镇交好。”朱温同意。

王处直把交好河东的罪过推给孔目吏梁问,将其交给朱温治罪,又送出十万匹丝绸与大量牛、酒犒赏宣武军。然后双方结盟修好,宣武军撤军。接着朱温向朝廷请命,请求任命王处直为义武军节度使、检校左仆射,获得允许。

三,依附前晋

开平元年(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封王处直为北平王。开平四年(910年),朱温因为成德军节度使王镕同前晋暗中来往,于是出兵讨伐。王处直认为成德军与义武军唇齿相依,要是朱温吞并了成德军,那一定会接着吞并义武军,于是向晋王李存勖示好,表示叛梁归晋的意愿。

李存勖同意,便与王处直合兵救援王镕。李存勖在柏乡之战大败梁军,一举成为河北霸主。王处直与王镕便彻底依附前晋,随他东征西讨,对抗后梁。

四,囚禁被杀

天祐十八年(921年),成德军发生兵变,大将张文礼杀节度使王镕取而代之。张文礼担心李存勖为王镕报仇,于是投靠后梁。李存勖大怒,于是出兵攻打镇州。王处直担心李存勖灭了成德军之后会图谋自己,便力劝其不要出兵。李存勖不听,执意围攻镇州。

王处直因此更加猜忌李存勖,便与逃到前晋的儿子王郁(随王郜逃往河东)联系,叫他引辽军入塞,牵制晋军,事成之后立他为继承人。王郁大喜,便带耶律阿保机南侵。义武军士卒不愿依附辽人,因此对王处直十分不满,便劝节度副使王都夺位。

王都也不满王处直立王郁为嗣,于是听从众人所求,发动兵变,囚禁王处直,自立为节度使。天祐二十年(923年),王都去探望被囚的王处直,结果遭到痛骂。王处直见王都身边没有侍卫,于是冲上去想咬他的鼻子。王都急忙扯掉衣袖逃跑,其手下则上前杀了王处直。

总的来说王处直是五代时期的枭雄,因为实力弱小而选择依附强邻,因此得以割据义武二十多年。最后王处直因为担心前晋吞并自己而选择引辽军南侵,结果因此激怒义武军将士而遭废黜被杀。

标签: 王处直五代十国

更多文章

  • 黄巢最后为什么会输?是那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巢,唐朝

    在历代农民起义领袖中,黄巢是个不一样的存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提起黄巢,你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但要说起一首诗,你肯定知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没错,这首《不第后赋菊》就是黄巢写的。黄巢(820

  • 清朝公主在嫁人之后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没有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子嗣

    为何大多数清朝公主都没有子嗣?死后入殓时发现悲惨真相。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现代社会最近的王朝。作为一个由关外满族统治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清朝在许多方面都有它的独特性,比如服饰发型、皇室规矩等等。此外,清朝

  •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平乱建功,稳定南中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恢,蜀汉

    李恢(?~231年),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为建宁郡督邮。刘备攻占益州后,拜为功曹书佐、主簿,迁别驾从事。蜀汉建立后,任庲降都督、交州刺史,跟随丞相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拜安汉将军,封汉兴亭侯

  • 大唐能成就盛世,武则天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很显然,大唐荣耀不全是武则天的功劳。唐朝自开国以来,在李隆基时期出现第二高峰——开元盛世,这里面有武则天一定的功劳,但总的来说主要由于唐高祖及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以及唐玄宗的治国方略,

  • 安乐公主李裹儿是什么样的人?她对权利有多渴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裹儿,唐朝

    历史上李裹儿生的非常精致美艳,有唐朝第一美女之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是唐中宗李显之女,武则天的亲孙女。此女自小被祖母和父母亲宠溺,在宫中目无皇权,飞扬跋扈,骄奢淫逸,还一度权倾朝野、残害忠良。我们从三个层次说说这个女人。一、先说说李裹儿的父亲:“六味帝皇丸”大唐历史在

  •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毙鹰事件,清朝

    历朝历代宫廷斗争都非常激烈,九子夺嫡则是清朝皇位争夺的代表作。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毙鹰事件”是康熙彻底厌恶并放弃八阿哥胤禩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康熙对胤禩极尽辱骂,用了非常多恶劣的词语,说他“心高阴险”“密行险奸”“行止卑污”。说他是“辛者库贱妇所生”,不但骂胤禩

  • 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汉景帝算是一位明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景之治,汉景帝

    还不知道: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景帝,算不算明君?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虽说汉景帝接棒汉文帝,开创了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但在很多人的认识里,仍觉得汉景帝算不上明君。无论是性格,还是处事方式等,汉景帝的表现,总让人觉得,他的明君头衔是蹭来的。所

  • 羊琇: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有智谋但性格奢侈放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羊琇,西晋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与才女辛宪英之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从父弟,西晋名将羊祜堂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学问而有智谋。年轻时,与司马炎同门。司马炎任抚军将军后,以为参军,迁左卫将军

  • 薛综:三国时期东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劝谏孙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薛综,东吴

    薛综(176~243年),字敬文,沛郡竹邑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儒、名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少时避乱交州,师从南安太守刘熙。跟随士燮归附孙权,出任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阯二郡太守。从征九真郡,授谒者仆射、半州长史、贼曹尚书、尚书仆射、选曹尚书、太子少傅,兼任选部

  • 后世是如何评价周瑜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周瑜,东吴

    周瑜(周郎,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史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