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太后身为女子 慈禧太后是怎么掌权47年的

慈禧太后身为女子 慈禧太后是怎么掌权47年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069 更新时间:2024/1/16 9:15:31

还不知道:慈禧太后掌权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慈禧太后,为何能稳固掌权47年?

清朝最后一个掌权者,是一个女人,清朝的覆灭,她把持朝政作为不佳,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女人当政在历朝历代中不乏先例,可除了武则天之外,很少有人把这事干好了,慈禧太后也不会是例外。

慈禧1852年入宫,成为咸丰帝的懿贵妃,可不到十年,咸丰于1861年就去世了,慈禧便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与慈安太后一起把握大清朝的朝政。

虽于慈安并尊两宫太后,一起垂帘听政,但慈安连傀儡都算不上,顶多因为她是先皇帝的皇后身份,去算凑个人数。

因为,新皇也不是她的儿子,她这个母后皇太后,就是个名义上太后,什么实权都没有。

逻辑上来说不应该,慈安是嫡母,慈禧这个生母原来也只是个贵妃,不是位同副后的皇贵妃,嫡庶尊卑有别,大权怎么都应该往慈安那边倾斜才对。

然而慈禧能掌权四十七年不倒,控制两任皇帝,除了她高于慈安的政治手腕之外,她肯定还有些别的筹码傍身。

咸丰帝临终前,找来了他信任的大臣进行“托孤”。他清楚懿贵妃的手段和孝贞显皇后的柔弱,太子当时才6岁,朝政必然会被懿贵妃把控。于是咸丰帝指任了八位重臣,为顾命大臣。

这八位顾命大臣是: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户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肃顺、御前大臣富察.景寿、军机大臣托和络.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

令咸丰帝没想到的是,这么位高权重的八个人,竟然加起来都斗不过他的懿贵妃。

咸丰帝前脚刚死,尸骨未寒,慈禧便伙同恭亲王奕发动政变,将先皇留下来的这顾命八大臣全部罢黜和诛杀,然后自己垂帘听政。

看来慈禧是为了夺取政权早就准备许久了,没有九成的把握,她不敢在咸丰帝刚死就草率动手。

慈禧手里的王牌,必定比这顾命八大臣厉害多了。可这些王牌是某个权势集团,更是她自己过人的手腕。

慈禧在当咸丰帝懿贵妃的时候,经常帮咸丰批阅奏章,处理政事的时候就展现对权力强烈的渴望。

眼见咸丰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在等咸丰驾崩的日子里,就在盘算朝中有哪些人可为自己所用。

第一张王牌

第一张王牌便是恭亲王奕。奕是咸丰的异母弟,道光帝死后尊其遗诏封为恭亲王。

咸丰帝登基后,奕就是领班军机大臣,虽然时起时落,但他是亲王,这点很重要。

咸丰在世时,他就办过很多重要的大事,比如替逃跑的咸丰与列强谈判,签订《北京条约》,留守北京城等。多年来,奕一直处在权力的中央。

慈禧想干政,第一个绊脚石就是顾命八大臣手握大权的恭亲王便是她最好的选择。但她只是圣母皇太后,地位不如慈安,她便再拉拢慈安。

这两人加在一起,便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慈禧顺利地铲除了顾命八大臣。

第二张王牌

慈安对朝政没有兴趣,扶持慈禧掌权后,在此后的日子里,她都是慈禧干政的“门面”。慈安便是慈禧的第二张王牌。

这两张王牌握在手里,慈禧权势集团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稳定三角关系,此后清廷维持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平静期。

但慈禧不可能一直任由这二人,尤其是奕分自己的权力,但她斗不过老谋深算的奕只能作罢。

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后不久,同治帝就病死了,慈禧再次看到了掌权的希望。同治帝没有孩子,只能从宗室旁支中过继一个孩子过来继承大统,慈禧的目光放在了醇亲王奕譞身上。

奕譞的福晋是慈禧的亲妹妹,立这两人的儿子为帝,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五岁的载湉成了慈禧的傀儡。载湉是亲王的儿子,为了再度师出有名,慈禧将他交给慈安扶养,又一次稳住了慈安这个门面。

第三张王牌

通过醇亲王的权势关系,慈禧取得了皇室宗亲和大臣们的支持,联合慈安二次垂帘听政。光绪帝载湉成了她的第三张王牌。

1884年,由于奕懒政,慈安太后也早已崩逝,慈禧找到借口将他和他的一帮军机大臣全部罢黜,终于独掌大权。

可怜的光绪帝,虽然有抱负想重振大清国,但在慈禧的打压下,什么拳脚都施展不开。

慈禧虽然退隐颐和园,但光绪帝刚想通过维新变法做点事情,她立马就回来软禁了皇帝,再度训政。

这三张王牌,一张接一张,支持慈禧专政了四十七年。

标签: 清朝慈禧

更多文章

  • 周公是什么人?婚嫁之事又为何叫周公之礼?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公,周朝

    “周公”这个名头想必很多人都曾听说过,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自古以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到一个组织,大到一个民族、国家,制度和规矩都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相对完善的制度约束,那么这个体系或组织最终会进入混乱的状态而土崩

  • 身为江东十二虎臣之一的黄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黄盖,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提起黄盖,我们总是想到一句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历史上并没有周瑜打黄盖这件事,而黄盖的确在赤壁火攻破曹立了大功,还差点冻死在厕所。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少有大志黄盖是南阳太守黄子廉的后人

  • 三国时期马岱为何能杀掉魏延?他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马岱,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马岱在正史记载中,其能力真的很一般,基本上就没有打过什么胜仗。马岱是马超的从弟。“从弟”在古代的意思有两种,一种是同曾祖父的兄弟,一种是同祖父的兄弟。马岱和马超是同祖父的兄弟。不过,历史上记载的马岱,几乎都是失败的经历。建安十六年,

  • 项羽乌江自刎后 刘邦是怎么对待他的族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和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成为天下之主后,项羽族人的命运又如何了?历史是面镜子,它照亮过去,照亮未来。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揭竿而起。在这些乱世浩劫中,最有名望的当属项羽、刘邦两人。项羽自然不用说,楚

  • 历史上年羹尧不到一年就被连降19级,他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年羹尧,清朝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1679年出生于安徽凤阳的年羹尧,不仅是康熙三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700年)的进士,还是雍正皇帝的宠臣,在官居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的基础上加封太保,授一等公。可以说,这位取得西北大捷的

  • 杜畿: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深得河东百姓爱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杜畿,曹魏

    杜畿(163年~224年),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名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畿出身京兆杜氏,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历官郡功曹、守郑县令,善于断案。荀彧将他举荐给曹操,曹操任命他为司空司直,调任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

  • 郑浑: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任内颇有政绩,深得民心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郑浑,曹魏

    郑浑,字文公,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汉末及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东汉名儒郑众曾孙、名士郑泰之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郑浑早年避乱淮南,后转投豫章太守华歆。又被曹操辟为掾属,历任下蔡县长、邵陵县令,任内颇有政绩,深得民心。任左冯翊时,击杀扰乱郡县的梁兴,又击败作

  • 李渊选择交出兵权给李世民是因为什么?为何不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渊,唐朝

    唐高祖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唐朝开国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世民和尉迟敬德联合起来,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后,李世民立刻派尉迟敬德去宫内找李渊。当时尉迟敬德也只有一个人,虽然“擐甲持矛”,但他肯定也不敢杀李渊,而且也不一定杀得了。再说了,李渊那时候还掌控着天下兵权。只

  • 曹刿是谁?他是什么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刿,春秋

    曹刿,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之后,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曹刿的名字,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但是,这个人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基本上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他简直就像是一颗耀眼的流星,闪一下,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曹刿的来历,有人说是曹叔振

  • 鲍勋最后被曹丕所杀,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鲍勋,三国

    曹丕,字子桓,曹操的次子,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曹丕在位期间,曾为一件小事,杀了一个人,这个人的父亲曾冒死救过曹操的命,但是,曹丕还是不念旧情,将其处死,这个人是谁呢?曹丕又是因为什么事而痛下杀手呢?这个人的名字叫鲍勋,他是济北相鲍信的儿子。鲍信是谁?在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