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隆基登基之后为何会重用姚崇?原因是什么?

李隆基登基之后为何会重用姚崇?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429 更新时间:2023/12/14 12:04:31

先天元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唐朝进入了长达29年的“大治”,在这段时间里,社会繁荣,人才辈出,史称“开元盛世”。

其实李隆基刚获得皇位时,就要解决武则天的烂摊子和韦皇后乱政的遗毒,边疆还一直受到敌人的侵扰,地方土地兼并问题严重,导致许多百姓流离失所,面对这样的局面,李隆基只好重用一名曾经被他贬出京城的姚崇,才拨乱反正。

姚崇,原名姚元崇,后名姚元之,因为要避唐玄宗的“开元”年号之讳,因此改名为姚崇。姚崇在获得唐玄宗重用之前,就备受武则天赏识。在武则天主政时期,姚崇官至中书门下三品,还在唐睿宗时期升为宰相。

后来,姚崇因为与太平公主发生了争执,李隆基迫于压力,不得不向唐睿宗弹劾姚崇,将人贬出京城,不过姚崇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尽心尽力做事,还因为“吏治清明”的处事风格,被百姓立碑歌颂。

几年后,李隆基发动政.治*变动并获得皇位,发现国家乱象横生,为了证明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好皇帝,李隆基想了好久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宰相人选。

当了3个月皇帝之后,李隆基有一天到新丰阅兵,突然想到姚崇,立刻派人请对方来会面。当年姚崇已经是60余岁的老翁,一见到李隆基就提出10条独到的治国方针。

李隆基听了之后,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觉得姚崇的建议非常实用,隔日就任命姚崇当宰相,姚崇一上任后就开始限制皇亲国戚的特权,并精简朝廷的官职,选拔清廉和有能力的人当官,使唐朝进入“开元盛世”。

开元四年,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区陆续发生严重蝗灾,粮食严重短缺,当时佛教盛行,百姓认为天灾是天命,秉持着不杀生的原则,文武百官束手无策,只好祭祀上天、求神拜佛,祈求灾难早点过去,不过姚崇深知蝗灾地区根本没多少存粮,这样下去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饿死,国家也经不起这样沉重的打击,因此他引经据典,建议李隆基下令捕杀蝗虫。

此话一出引起文武百官议论,多数人认为不该杀蝗虫,李隆基也在百姓和天命间作抉择,姚崇又进一步劝说,李隆基才决定保住百姓,下令杀蝗虫。不过黄门监、卢怀慎为首的大臣仍认为,杀生太多会伤天地合气,未来会受到天谴,但姚崇立刻反驳:“如果不杀蝗虫,到处都是荒地。河南百姓,统统饿死,这难道不伤和气吗?现在河南河北,积存的粮食不多,如果今年因为蝗灾而没收获,将来百姓没粮吃,流离失所,国家就危险了。”

姚崇把灭虫的政策下达给地方官,又引起汴州刺史倪若水等人的不满,并称修德才能清除天灾,因此姚崇写信去责备对方,“修德能治灾,发生灾祸是不是地方官无德造成的。”

朝野群臣无法反驳姚崇,只好认命配合灭虫行动,由于姚崇考虑到国家的安全、百姓的生活,不顾许多人反对,坚决灭蝗,各地的蝗灾终于平息下来。

虽然蝗灾持续数年,却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饥荒,百姓也靠存粮坚持过去,据说,当时各州县的仓库里都堆满了粮食布帛,长安和洛阳的米和帛都跌了价。

正因为经历三朝的姚崇有独到的见解与过人的智慧,再加上唐玄宗无条件相信姚崇,才奠定“开元盛世”的基础。

标签: 李隆基唐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爽是如何压制司马懿的?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爽,三国

    曹爽,字昭伯,三国时期曹魏宗室、权臣。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从而发动了高平陵之

  • 汉灵帝刘宏为何让刘备叹息痛恨?他有哪些荒唐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灵帝,东汉

    东汉末期有几位皇帝去世后都没有皇子可以继位,只得从皇室贵族子弟中寻找合适人选继位,太后们为了掌权便会扶持年幼、好控制的孩子继位,刘宏就是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的。刘宏登基时年仅12岁,他继位后由窦太后临朝听政,窦氏一族的外戚势力一时间权倾朝野,而以曹节为首的宦官势力也不容小觑,两方相互制约。在“

  • 盘点清朝9位“抚远大将军”,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古代,清朝

    盘点清朝9位“抚远大将军”,他们分别是谁?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抚远大将军”,是清朝设立的武职,在清朝出过9位“抚远大将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分别是谁,有何功绩,以及结局如何。一、爱新觉罗·鄂扎鄂扎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豫亲王多铎。他一开始承袭父

  • 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西汉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他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公元前195年6月1日,刘邦驾崩,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政举措

  • 汉文帝刘恒有哪些轶事典故?他的陵墓有何特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文帝,西汉

    刘恒,即汉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亲是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迎立代王刘恒入京,是

  • 三国时期李进是什么人?他最后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进,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战事不断,因此诞生许多赫赫有名的武将、谋士,像是司马懿、赵云、周瑜、吕布等人,希望能在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我们都知道,三国吕布非常勇猛,民间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说,并流传至今。当时能与吕布单

  • 雍正即位后重用胤禩,为何不愿放他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清朝

    雍正即位后重用胤禩,为何不愿放他出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康熙第一次废掉太子胤礽时,命皇长子胤禔负责监视他,此时的胤禔深受重用。也是因为这一点,让胤禔有了得寸进尺的想法。他竟然向康熙提出,处死胤礽,还说如果康熙下不了手,他可以代劳。不管当时康熙对胤礽有多失

  • 汉宣帝刘询有哪些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宣帝,西汉

    刘询,即汉宣帝,本名刘病己,字次卿,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西汉第十位皇帝,在位共25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巫蛊之祸,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前74)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

  •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开国皇帝,他未称帝前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秀,东汉

    刘秀,即东汉光武帝,字文叔,汉高祖刘邦九世孙,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东汉开国皇帝,在位共3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

  • 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秀,东汉

    刘秀,即东汉光武帝,字文叔,汉高祖刘邦九世孙,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东汉开国皇帝,在位共3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