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允炆登基后削去五位藩王,他为何这么急?

朱允炆登基后削去五位藩王,他为何这么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78 更新时间:2024/1/26 19:16:21

朱允炆登基后削去五位藩王,他为何这么急?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朱允炆是明朝唯一做皇帝做到下落不明的一个,他之所以下落不明,是在靖难之役中失利。之所以有靖难之役,是因为他激怒了朱棣,朱棣起兵篡位。之所以会激怒朱棣,是因为他削藩所致。而朱允炆削藩没错,错就错在,他太操之过急了。

朱允炆即位后,一连削去五位藩王,并且他提出的理由,都不够充分。这让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朱允炆志在削藩。于是,朱棣在轮到自己之前,先下手为强,发动了靖难之役。

朱允炆是因为急于削藩,才导致最后的失败,那么他为何急于削藩呢,徐徐图之不是更好?笔者认为,朱允炆这样做,完全是受到两方面的影响。

第一、来自朱元璋的影响

朱元璋在位的时候,为了给子孙铺路,就不断清算功臣。朱允炆有样学样,知道要想真正掌握权力,就要不断集中皇权,就是要把有权力的人给解决了。那些有威胁的大臣,已经被朱元璋解决完了,那么朱允炆要做的,就是把有威胁的藩王给解决了。

同时,当初朱元璋清算功臣时,所给出的理由也是吹毛求疵,就是指出对方一点点小毛病,然后以死罪论处。这让朱允炆也以为,只要他能够抓到藩王们一点点小错,就可以名正言顺处置他们。

确实,这些藩王的确很容易,就能让人抓到他们的把柄。朱元璋在时给了他们很大的权力,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们团结一致,共同守护好大明江山,对他们也很纵容。

在这种情况下,藩王就容易膨胀,越膨胀就越容易犯错。因此朱允炆不用费多大劲,就可以找到他们无数个小毛病,借口将他们给处置了。也正因为这样,朱允炆才会一连就削去五位藩王。

朱元璋最后清算功臣很成功,朱允炆轻而易举也解决了五位藩王,这就让他产生一种误解,认为自己只要这样做,很快就能达到目的。

还有就是刚刚提到过,朱元璋分封儿子们,是希望把权力放在自家人手上。皇帝无难时,藩王们可以镇守各地江山,皇帝有难时,他们可以进京勤王。如此一来,大明的江山就稳固了。

可是朱元璋却忽略一个问题,有他在时,这些藩王必定不敢怎么样,可朱允炆就不一样了,他毕竟小一辈,是这些初代藩王的侄儿。所以朱允炆即位后,就对这些叔叔们极为忌惮。一天不解决他们,朱允炆就坐立难安,所以他才会迫不及待想削藩。

第二、来自智囊团的影响

朱允炆的智囊团,也就是黄子澄齐泰等人,朱允炆急于削藩,也和他们不断催促有关。因为在他们看来,藩王的存在对皇帝是威胁,这一点又恰好说中朱允炆的心声。双方不谋而合,削藩计划也就随即展开了。

其实他们的想法是没错的,削藩的确有必要,但削藩绝对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就是朱允炆的下场。众所周知,当年汉武帝的削藩是相当成功的,他采用了“推恩令”的方式,让那些藩王找不到起兵的理由,毕竟我是施恩于你,你要是起兵就说不过去了,到时候全天下的人都会反对你。

可朱允炆的“智囊团”,明显只看到事情的表面,却缺乏大局观。他们一边极力劝朱允炆削藩,一边又提不出任何可行的计划。黄子澄甚至在关键时刻,还建议朱允炆把朱棣的三个儿子放回去,企图借此“感化”朱棣,实在可笑。

朱允炆在听取他们的建议后,开始草率削藩,与此同时,又没有好的办法将削藩继续进行下去,这就导致了朱允炆最后失败。

标签: 朱允炆明朝

更多文章

  • 李隆基登基之后为何会重用姚崇?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隆基,唐朝

    先天元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唐朝进入了长达29年的“大治”,在这段时间里,社会繁荣,人才辈出,史称“开元盛世”。其实李隆基刚获得皇位时,就要解决武则天的烂摊子和韦皇后乱政的遗毒,边疆还一

  • 三国时期曹爽是如何压制司马懿的?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爽,三国

    曹爽,字昭伯,三国时期曹魏宗室、权臣。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从而发动了高平陵之

  • 汉灵帝刘宏为何让刘备叹息痛恨?他有哪些荒唐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灵帝,东汉

    东汉末期有几位皇帝去世后都没有皇子可以继位,只得从皇室贵族子弟中寻找合适人选继位,太后们为了掌权便会扶持年幼、好控制的孩子继位,刘宏就是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的。刘宏登基时年仅12岁,他继位后由窦太后临朝听政,窦氏一族的外戚势力一时间权倾朝野,而以曹节为首的宦官势力也不容小觑,两方相互制约。在“

  • 盘点清朝9位“抚远大将军”,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古代,清朝

    盘点清朝9位“抚远大将军”,他们分别是谁?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抚远大将军”,是清朝设立的武职,在清朝出过9位“抚远大将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分别是谁,有何功绩,以及结局如何。一、爱新觉罗·鄂扎鄂扎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豫亲王多铎。他一开始承袭父

  • 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西汉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他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公元前195年6月1日,刘邦驾崩,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政举措

  • 汉文帝刘恒有哪些轶事典故?他的陵墓有何特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文帝,西汉

    刘恒,即汉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亲是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迎立代王刘恒入京,是

  • 三国时期李进是什么人?他最后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进,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战事不断,因此诞生许多赫赫有名的武将、谋士,像是司马懿、赵云、周瑜、吕布等人,希望能在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我们都知道,三国吕布非常勇猛,民间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说,并流传至今。当时能与吕布单

  • 雍正即位后重用胤禩,为何不愿放他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清朝

    雍正即位后重用胤禩,为何不愿放他出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康熙第一次废掉太子胤礽时,命皇长子胤禔负责监视他,此时的胤禔深受重用。也是因为这一点,让胤禔有了得寸进尺的想法。他竟然向康熙提出,处死胤礽,还说如果康熙下不了手,他可以代劳。不管当时康熙对胤礽有多失

  • 汉宣帝刘询有哪些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宣帝,西汉

    刘询,即汉宣帝,本名刘病己,字次卿,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西汉第十位皇帝,在位共25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巫蛊之祸,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前74)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

  •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开国皇帝,他未称帝前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秀,东汉

    刘秀,即东汉光武帝,字文叔,汉高祖刘邦九世孙,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东汉开国皇帝,在位共3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