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叡生前都在防备司马懿 曹叡为什么该选择他作为辅政大臣

曹叡生前都在防备司马懿 曹叡为什么该选择他作为辅政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428 更新时间:2023/12/28 2:33:14

对曹叡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从曹叡执政时期的表现和他最终的托孤安排来看,曹叡表面上对司马懿信任有加,实际上确实一直在压制、防备司马懿,只不过曹叡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选出的曹爽会如此差劲!而说到为何曹叡提防、压制司马懿,却在临死前仍然将司马懿给选为了辅政大臣,其实主要是这两个人的影响!

曹叡与司马懿

很多人说曹叡非常尊重司马懿,和司马懿的关系是亦师亦友,实际上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大错,从表面上来看,曹叡确实是非常器重司马懿的!作为三朝老臣,司马懿的能力是非常强的,曹叡执政前期,还有曹真、曹休可以压制司马懿,而到了后期随着曹真的去世,整个西线战场基本就交给了司马懿,司马懿也用他的战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牢牢地挡住了蜀汉诸葛亮的进攻。可以说,在此期间,虽然司马懿在军事上的表现非常不错,曹叡非常器重他,不过曹叡并没有把司马懿留在身边,而是打发到边境御敌了。

曹叡这个人还是比较有能力,原本他继位时,曹丕留给他四个托孤重臣:曹真、曹休、司马懿、陈群,结果曹叡一上位,很快就掌握了权力,并把曹真、曹休、司马懿这些老臣给打发到了边境,只留下陈群一个人,而单凭陈群一人,又如何能抗衡曹叡?可以说,从曹叡的掌权之路来看,他是一个非常有手段的皇帝!而作为一个有明之君,曹叡自然是不可能相信任何非本族之人的,所以说曹叡和司马懿亦师亦友的关系,其实是表面现象!作为皇帝,曹叡是不可能不提防、压制司马懿的,这一点,从曹叡把司马懿打发得远远的,远离朝堂中枢就看得出来。

而且即便是后来曹叡将司马懿立为托孤重臣,从他的安排来看,他也是对司马懿防范有加的!最开始的曹叡,压根儿就不想把权力交给司马懿,他最开始的托孤安排全都是宗亲,根本没有士族和寒门的位置!

《资治通鉴》:及寝疾,深念后事,乃以武帝子燕王宇为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对辅政。

从这份记载来看,曹叡真开始的托孤名单其实是这些人:曹宇(曹操的儿子)、夏侯献、曹爽(曹真的儿子)、曹肇(曹休的儿子),看到了吧,清一色的宗亲!再看之前曹丕的托孤名单,多少还给士族留了位置,曹叡这可是谁的面子都不给,打算把权力全部交给宗亲。当然了,这种想法是一厢情愿,众人肯定是不满的。纠缠到最后,曹叡才给出了我们熟知的托孤名单,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

表面上看,司马懿的权位获得了巨大的提升,成为士族中唯一一个托孤的大臣,不过我们细细品味曹叡的托孤安排,会发现,这份安排之中,其实是暗藏玄机,司马懿之所以被曹爽一直欺压不敢反抗,甚至装病示弱,都是因为曹叡的这份安排!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看看曹叡在死前对曹爽的加权,但凡有眼见的都看清楚了曹叡对司马懿的防备,因为从这份安排来看,曹叡简直是把整个曹魏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曹爽!曹丕之前的托孤,都还是分得比较清楚的,军权交给宗室,政务交给士族,但是曹叡的安排却完全不同!曹叡临死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并都督中外诸军事,这就是把所有军事大权都交给了曹爽,如果说,这还不算太出格的话,那后面那项任命就太吓人了,“录尚书事”说明曹叡是把政务大权也交给了曹爽,这种安排可是出人意料的。

正常情况下,皇帝托孤,为了避免一个人集权,都会把军、政大权分开,不会让一人统领,但曹叡却这样安排了,这说明什么?不就说明了曹叡不信任司马懿,而只信任曹爽吗?说白了,在曹叡看来,司马懿的安排就是他为了稳定朝局,对士族的妥协,他本身并不信任司马懿,所以他把所有大权都交给了曹爽,希望曹爽能压制住司马懿。

司马懿这个老狐狸是多么的聪明,一见曹叡这样安排,自然是知道曹叡的心意了,所以只能认栽,老老实实地做好臣子本分吧。结果让司马懿没想到的是,曹爽竟然这么蠢,明明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了,却偏偏作死地去胡闹,不仅得罪了太后,还架空了皇帝,把自己搞得众叛亲离,人人愤慨,简直就是把一盘好棋给糟蹋了。司马懿敏锐地发现局势越来越有利于自己,于是铤而走险,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并成功骗取了大家的信任,最终击败曹爽,掌握了曹魏大权!

说白了,司马懿当时要兵权没兵权,要政权没政权,之所以能够击败曹爽,完全就是因为曹爽做得太过分了,把整个魏国的上层都得罪光了,搞得大家都纷纷支持司马懿搬倒曹爽,这种情况,说一句众叛亲离,丝毫不为过。可惜了曹叡,临死之前如此缜密的安排,希望曹爽压制住司马懿,护住自己儿子的皇位,结果到头来却被愚蠢的曹爽给坑了!

综合来看,说曹叡对司马懿非常信任,其实这是一种表面现象,表象之下其实是曹叡对司马懿的压制与提防!那么既然曹叡一直在提防压制司马懿,为何最后还会任命司马懿做辅政大臣呢?其实这里面主要是因为这两个人的影响!

改变司马懿命运的人

前文说到,曹叡最开始压根就没打算选司马懿做辅政大臣的,因为他本来对司马懿就不是非常的信任,他最开始的诏命,其实是选择的曹氏宗亲,只不过最后曹叡的这份任命受到了两人的反对,这两个人就是孙资刘放

孙资和刘放在曹操时期,就主要是做秘书郎,主管文书一类的事务。曹丕继位后,刘放、孙资转任秘书左右丞,后来刘放又任中书监,孙资又任中书令,他俩一同掌握机密事宜。到了曹叡时期,刘放、孙资二人更加被宠信,被封官加爵,深受曹叡的信任。

从刘放、孙资二人的履历来看,他俩可以算是天子的近臣了,曹家皇帝的文书大多都是由他俩书写校准的,可见他们是多么的受信任。历史已经多次向我们证明,虽然这种近臣的能力不是非常强,没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由于他们长期呆在皇帝身边,比较受信任,所以当皇帝做决策时,往往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毕竟皇帝也是人嘛,是人就容易受身边人的影响,曹叡在托孤一事上就受到了孙资和刘放二人的影响。

在曹叡最开始的托孤人选中,夏侯献、曹肇两人对孙资和刘放由不满情绪,认为他们专权太久,打算在曹叡死后除掉他们。这本身是一件非常隐秘之事,但事情坏就坏在夏侯献、曹肇政治能力不足,当得知自己被列入托孤名单后,他二人曾公开的指桑骂槐,说孙资和刘放二人的好日子到头了,这引起了孙资和刘放二人的警觉,于是他俩决定反击,一定不能让这些人掌权,不然自己的好日子就真的到头了。于是他们最终选择了将矛盾集中于曹宇!

《三国志》:其年,帝寝疾,欲以燕王宇为大将军,及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辅政。与性恭良,陈诚固辞。帝引见放、资,入卧内,问曰:“燕王正尔为?”放、资对曰:“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

曹叡准备让曹宇做大将军辅政,曹宇推辞,于是曹叡问刘放、孙资二人,曹宇这个人咋样?见机会来临,刘放、孙资二人自然是不能错过,于是说曹宇不堪大用!事实上曹宇作为曹操的儿子,还是有点能耐的,刘放、孙资二人完全是因为私人恩怨而污蔑贬低曹宇,曹叡本来就非常信任刘放、孙资二人,这个时候他又有疾病在身,身体虚弱,于是便听从了刘放、孙资二人的谗言,并没有让曹宇做大将军。

曹叡见曹宇不行,又问刘放、孙资二人曹爽咋样,当时曹爽正在大殿之中,刘放、孙资二人又不好当面拆台,于是恭维说曹爽不错,就这样,曹叡把曹爽给留下了,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并在刘放、孙资二人的建议之下,把司马懿也给任命为辅政大臣了。

《三国志》:帝曰:“曹爽可代宇不?”放、资因赞成之。又深陈宜速召太尉司马宣王,以纲维皇室。帝纳其言,即以黄纸授放作诏。

历史就是这么巧合,司马懿和刘放、孙资二人本来关系算不上非常好,但因为夏侯献、曹肇等人的失误,司马懿倒是被推到了历史的最前端,成为了辅政大臣,不得不感叹,司马懿的运气真的是太好了。司马懿的好运气不仅仅在于他被推荐任命为辅政大臣,更在于他的对手曹爽十分愚蠢,一点都不能打,但凡曹爽有点能耐,以他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权力,司马懿怎么可能是对手?高平陵之变怎么可能成功?

结语

每次说到司马懿,除了他活得比较久,就不得不感叹,他的运气真的是太好了。曹叡虽然对他并不是非常信任,还藏有暗手提防压制他,但司马懿却非常幸运地遇上了曹爽,说实话,如果当初是曹宇做大将军辅政,司马懿很可能根本就没有机会!也就是曹爽了,在那么好的情况下都能被司马懿给击败,真是丢了他父亲曹真的脸!最后还要说一句,司马懿真得好好感谢一下刘放、孙资二人,要没要这二人从中斡旋,哪有司马懿什么事!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资治通鉴》)

标签: 曹叡司马懿

更多文章

  • 曹操非常爱惜人才,他有没有去请过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三国

    在三国的历史上,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大部分人觉得刘备是最爱才的那个人,为了请出诸葛亮,不惜三国茅庐,但是,也有人认为,三国中最爱才的人是曹操,通过以下的2点行为可以证明曹操更加的爱惜人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第一个,对于曹操来讲,不管是贫贱富贵,也不管对方的

  • 秦惠王是个怎样的君主?他对秦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秦惠王

    秦国能够贯彻实施商鞅变法,与君王的远见卓识是分不开的,秦惠文王嬴驷就是这样一位君王,他在位时期高瞻远瞩,坚定实施变法,使得秦国的实力大大提升。春秋战国初期天下板荡,在逐鹿中原的各大诸侯国之中,他们依然遵守弱肉强食的丛林生存法则,强盛的大秦帝国能够迅速在各个国家之间崛起,得益于秦国招募的大批能臣,也得

  • 刘备一个州也称帝 全盛时期的刘备地盘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三国

    对刘备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公元220年的时候,曹操去世,曹丕正式掌权,之后没多久就宣布称帝,这也宣告着东汉正式结束,三国正式到来,在之后的221年刘备也选择了称帝,建立了蜀国。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打拼之后,刘备总算是有了栖身之地,占据了西川和部分的荆州地

  • 刘骜的第一任皇后孝成许皇后,她为什么会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孝成许皇后,西汉

    对孝成许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今天要跟大家聊的皇后——许皇后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当然,这个优秀指的是她自己本身的优秀,这不代表她的人生经历就美满顺遂。乍一听许皇后是不是有点耳熟呢?汉宣帝刘询的第一个皇后,许皇后许平君?不是啊,这里这位许皇后确实是许平君的亲

  • 王政君成为刘奭的皇后之后,为汉朝带来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政君,西汉

    对王政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王政君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成为汉元帝刘奭的皇后,她的儿子太子刘骜起初温润儒雅聪慧好学,后来却逐渐堕落,再加上刘奭本身就不爱王政君,后来就动了换太子的念头。但是因为刘骜受到前任皇帝的喜爱,又得到老臣史丹的庇护,最终还是得以保住太

  • 刘邦先后两次夺取韩信的兵权 韩信为什么没有丝毫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韩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夺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邦先后两次夺去韩信兵权,按照记载来看,当中似乎没有任何阻碍,极为顺利。按理来说,韩信虽然是刘邦麾下,但士兵却是他亲自招募和训练的,统兵数年竟然没有培养出一个忠于自己的将领,一支忠于自己的部队,为何就没有任何人予以反对呢,这的确令人疑

  • 韩信是被刘邦所杀的吗 被杀时手下亲兵为何无人来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信,刘邦

    很多人都不了解韩信被杀,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韩信并非刘邦所杀,乃是吕后诱杀而死,韩信死的时候刘邦正在代地平定陈豨的叛乱,而此时韩信乃是被贬为淮阴侯,独居长安,手下亲信有限,且韩信是孤身被吕后召进宫之后杀死的,根本没法救援。我想题主问的应该是刘邦诱捕韩信吧,也只有这个时候韩信手下可能

  • 石敬瑭是如何把燕云十六州拱手送给耶律德光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石敬瑭,五代十国

    中原的战略生命线—燕云十六州,是怎么被石敬瑭拱手送人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936年七月底,正为怎么打破燕云十六州防线、实现牧马中原壮志发愁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一觉醒来,手下人赶来报告:后唐的北面总管石敬瑭送来密书一封。耶律德光打开一看,高兴得几乎要精神错乱

  • 秦良玉: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什么是“巾帼不让须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良玉,明朝

    说到秦良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钱海岳曾评价说“良玉以巾帼效命疆场,古所未有也,迹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已。”;而这所描绘的正是明朝时期的女将军秦良玉,作为一个女性,在封建时代能够取得军事成就实属不易,更何况是在明朝岌岌可危时期有着不朽的贡献。但是和

  • 赵匡胤去世当晚,宋皇后做了什么?她为何晚景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皇后,孝章皇后,北宋

    说到宋皇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一直以来,宋太宗赵光义的名声都不太好,那么赵匡胤死后,登上皇位的赵光义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嫂嫂宋皇后的呢?按理来说,赵匡胤去世之后,赵光义皇位到手,宋皇后已经无法对其产生威胁,然而宋皇后的最终结局却相当凄凉,死后也被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