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祖为何要设封桩库?是想花钱赎回燕云十六州吗

宋太祖为何要设封桩库?是想花钱赎回燕云十六州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55 更新时间:2024/1/5 11:51:37

宋太祖为何要设封桩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燕云十六州,乃是中原北部的一道重要防线,主要位于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北部地区。正所谓“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燕云十六州一旦丢失,整个华北平原再也无险可守,北方游牧民族便可长驱直下威胁中原腹地。而从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割让到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收复,燕云十六州足被非汉族政权统治了四百余年。

后唐内部政争激烈,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求援

自朱温篡唐之后,燕云十六州先是被刘守光燕和晋王李克用各占一部分,直到913年晋王李存勖攻灭桀燕,燕云十六州这才完全落入晋王手中,李存勖建立后唐之后,燕云十六州便顺理成章的归属了后唐。

李嗣源执政时期,石敬瑭不仅多次救其性命,且有从龙之功,因而深受重用。李嗣源病逝之后,李从厚继位,为了瓦解地方势力,调任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镇州成德节度使,并让李从珂接任河东节度使。然李从珂并不愿离开经营多年的陕西,于是发动兵变攻打洛阳,而石敬瑭也从河东杀来俘虏了从洛阳逃出的李从厚,并像李从珂请功,李从厚遂被李从珂所杀。

李从珂夺得帝位后,石敬瑭被任命为太原节度使、北京留守,充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然而,石敬瑭虽有扶立之功,但却也成为了李从珂最大的威胁,李从珂便想将其调离经营多年的河东,石敬瑭则以辞去马步兵总管、调任别处为由试探李从珂,没想到李从珂果然改任石敬瑭为郓州节度使。

石敬瑭自然不愿离开根基之地,面对李从珂的催促,便慌不择路的勾结契丹,取得契丹对自己的支持。有了靠山的石敬瑭顿生底气,竟然以李从珂只是李嗣源养子为由,要求其位给李嗣源的亲生儿子李从益,李从珂一怒之下免去石敬瑭所有官职,调兵遣将围攻石敬瑭。

眼看兵临城下,石敬瑭只得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在许诺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同时,承诺每年进贡大批财物,以儿国自称。正愁没机会南下的耶律德光喜出望外,立即率兵自雁门关南下救援石敬瑭,偷袭并大败后唐军队。

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册石敬瑭为皇帝,并与石敬瑭合兵南下进攻京师洛阳。后唐此时虽然仍有一战之力,但李从珂却在战败后意气消沉,各镇将领见状于是纷纷叛逃,结果后唐就此被灭,李从珂则带着传国玉玺和曹太后、刘皇后、儿子李重美等自焚而死。

宋初收复燕云十六州并不容易,主要面临两大难题

由于燕云十六州对中原王朝极为重要,虽然后晋、后汉均无力收复,但后周的柴荣却曾发动北伐,虽然最终因病而失败,但也收复了瀛、莫、宁三州十七县,其中瀛、莫二州便隶属于燕云十六州。而对于北宋来说,也曾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却面临两大难题。

1、辽国国力不在北宋之下。辽国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游牧政权,在我们的印象中,北方游牧民族更多采取部落联盟式的统治模式,虽然能够因雄主而迅速崛起,但也很容易分崩离析,再加上各部落相对较为独立、凝聚力有限,因此实力其实一直相对有限,虽能对南方中原政权形成威胁,但很难形成毁灭性打击。而自五胡十六国以来,游牧民族受中原文化影响,开始迅速缩小与中原王朝的差距,契丹(辽国)虽然同样是游牧民族,但在统治方式上其实已经与中原王朝极为相似,已经开始采取集权统治,同样是个凝聚力极强的国家。因此,不论是国土面积,还是军队战力,亦或是战争动员能力,辽国不仅不在宋朝以下,甚至由于立国较早的原因,在国力方面还要处于上风。

2、百姓对宋朝归属感有限。从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到开宝八年(975年)宋朝基本统一天下,具备北伐条件,辽国对于燕云十六州的统治已经接近四十年,也就是说差不多经历了两代人。为了统治当地汉人,再加上该地多以农耕为主,因此辽太宗对该地采取了“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即对契丹人和汉人分而治之,形成了辽国版的“一国两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可不懂什么“华夷之辩”类的大道理,所求的不过是个温饱和富足生活,对于谁当家做主其实看得并非那么重,因此到北宋初年时,辽国对于燕云十四州的统治已经极为稳固,此地的百姓也已经开始接受了辽国的统治,要说百姓对于宋朝这个新生国家到底有多少归属感,恐怕并不乐观。

正是由于这两点原因的存在,北宋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其实并不容易,而这想必也是宋太祖赵匡胤最终选择“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统一顺序的原因所在。

宋太祖设立“封桩库”,其实更多是为战争做准备

宋太祖赵匡胤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曾将各割据势力所藏的金银财务全部收缴至京师,设置府库储存,称之为“封桩库”。同时,赵匡胤还将每年的结余也存入此库,那么宋太祖赵匡胤真的是为了花钱赎回燕云十六州吗?

关于宋太祖意图花钱赎买的说法,源自于“太祖别置封桩库,尝密谓近臣曰:‘军旅饥谨,当预为之备,不可临事厚敛于民;石晋苟利于己,割幽燕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限外境,朕甚悯之。欲使斯库所积满三五十万,即谴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值。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这段记载。

然而,很多人只注意到了“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值”这句话,却忽视了“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这句。因此,赵匡胤设立“封桩库”的确有赎买燕云十六州的意图,但并非代表他畏惧辽国的军事实力,相反对于武力收取也是下了相当决心的。

我认为,赵匡胤设置“封桩库”或许还有迷惑辽国的作用。正是由于上文提到的两个原因,赵匡胤知道收复燕云十六州并不容易,再加上宋朝刚刚统一天下,贸然与辽国起冲突并不明智,这种情况下,他自然没法明说“封桩库”就是为了打仗准备的,那还不得引起辽国方面的警惕啊!

因此,如果能够用金钱赎买回土地,自然是上策,然而只要辽国那边不是昏君当政,又怎么会为了钱财而出卖土地,我想这一点赵匡胤也是很清楚的。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认为赵匡胤设“封桩库”更多是为了战争在做准备,毕竟对于两个实力相差不大的国家来说,一旦直接开战,必然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战争,而旷日持久的战争所需要的钱粮,那可不是个小数目。

标签: 宋太祖宋朝

更多文章

  • 虞孟母:晋元帝司马睿的结发妻子,一生无子却十分受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虞孟母,东晋

    她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结发妻子,却只活了35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虞孟母,晋元帝司马睿的原配夫人,她生于名士之家,自小略通文墨知晓理法,但她年幼时不幸失去双亲,导致家道中落。虞孟母容貌生得极美,又温柔贤惠,司马睿还是琅琊王时就深深被她吸引了,于是便娶虞孟母为琅琊王妃,这

  •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是如何维持帝国的统治的?有何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始皇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所谓“焚书坑儒”,其实可以分为“焚书”、“坑儒”两个独立事件,两件事之间虽然有所关联,但却应该分开分析。“焚书坑儒”事件的根源,其实是秦灭六国之后的山东六国与秦国之间的文化冲突,以及六国士子阶层对中央集权制的不认同,秦始皇虽

  • 历史上的李用和是什么身世?他和宋仁宗是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用和,宋朝

    历史上的李用和是什么身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平乐》持续热播,该剧以宋仁宗为主线,在朝堂之上陆续出现晏殊、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历史文化名人,再加上吕夷简、王曾、薛奎等政治人物,让人应接不暇。然而,有一位“小人物”,在《清平乐》目前的剧情中

  • 王翦为何没有因为功高盖主而被斩杀?他为何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翦,秦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和猛虎待在一起是何感受,想必只有动物饲养员可以给出答案。古代的文臣武将,辅佐皇帝时,也会有“伴君如伴虎”的危机感。有时会因为一句无心之言而被抄斩;即便保持沉默,也有可能会因为功高盖主而被帝王猜忌、提防。像是淮阴侯韩信、武

  • 雍正真的是吕四娘杀的吗 雍正无头的真相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吕四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吕四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雍正皇帝是史上少数几个铁腕皇帝之一,最敬业执着的皇帝,作为大清帝国承前启后的统治者,釆取了一系列举措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是因为这些维护统制的手段和经济改革措施使他成为一个最有争议的,一个八卦满天飞的皇帝,从

  • 赵云和马超都是五虎上将之一 刘备为什么要区别对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马超,赵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马超和赵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对马超是重而不用,对赵云则是用而不重。这就是刘老板用人的高超艺术。他知道哪些人才该怎么对待,所以他手下这票人才对他都很服气,唯一看走眼的估计就是小舅子糜芳了。一、刘备为啥对马超重而不用?马超到了刘备集团以后,那地位是相当

  • 武顺与李治是何关系?她为何会被妹妹武则天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顺,唐朝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其手段、谋略、治国能力丝毫不逊色于男子。在李世民去世后,李治将从武则天尼姑庵中接出并纳入自己的后宫,这才给了她翻身的机会。回到皇宫后,在公元652年被封为二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被册立成为皇后。在那之后李治重新掌握了权力,而武家因为武则天飞黄

  • 张居正与徐阶既是师生又是战友,为何结局竟是如此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居正,徐阶

    明朝是一个热闹的时代,也是一个群杰并出的时代,由于多数皇帝不争气,偌大一个王朝全靠这些能人志士撑着,在这些能人中,有许多佼佼者,张居正和徐阶就是这些佼佼者之中更为突出的,他们都曾担任首辅,掌握大权,连皇帝都要看他们的脸色,可是他们的生前身后名却大不相同。张居正生前遭同僚嫉恨,五十八岁死后被皇帝清算,

  • 雍正能成为九子夺嫡的赢家靠的是什么?是人设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清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雍正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雍正登基之前的人设是“富贵闲人”,所以当个王爷无忧无虑不好吗?雍正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你,作为康熙的儿子,“富贵闲人”是不可能实现的。首先康熙是中国古代有名的长寿皇帝。九子夺嫡发生时康熙

  • 匡章的军事能力如何?曾打得秦国被迫割地求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匡章,齐国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匡章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匡章是战国时期齐国将领,虽然匡章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他的军事成就放眼整个战国也是名列前茅。匡章曾率军和经历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交战,最后打的秦国自称西藩之臣,此后20年内不敢招惹齐国。在齐闵王时期,秦国已经发展至巅峰期,而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