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鲍叔牙为什么处处让着管仲,他为什么对管仲那么好?

鲍叔牙为什么处处让着管仲,他为什么对管仲那么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728 更新时间:2023/12/21 0:49:43

说到鲍叔牙,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个人才,处处让着他。两人在南阳合伙做生意,年底分红,管仲背着鲍叔牙多贪多占,以为鲍叔牙不知道。其实鲍叔牙心里明镜一般,但是知道他家穷,多拿点是为了孝奉老母,能理解,看破不说破,日子一样过,对他一如既往的好。合伙生意没干多久倒闭了,管仲给鲍叔牙打了工。干了好几年,管仲还是那么穷,也没给鲍叔牙赚下多少钱。鲍叔牙也不认为管仲能力不行,而是觉得人要想成功是需要机会的。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没在风口,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管仲就是一条潜龙。管仲一看在鲍叔牙这里没发展,于是参了军,想在前线上一刀一枪,搏个封妻荫子,打了三次仗,当了三次逃兵。鲍叔牙也没说管仲是胆小鬼,而是认为他放不下家里八十岁老母,战死沙场的话老母没人养活。

齐襄公四年,鲁桓公和夫人齐姜来到齐国访问,齐姜是齐襄公亲妹妹,两人很早就有不伦之恋。齐姜出嫁后,这份情就断了。再次重逢,死灰复燃。鲁桓公知道此事后大怒,骂了齐姜一顿,齐姜于是告诉了齐襄公,请哥哥为她出气。齐襄公就请鲁桓公吃饭,在酒席上把鲁桓公灌醉,然后让心腹大力士彭生抱着鲁桓公上了车,由于抱得太用力,鲁桓公下车就没气了。鲁国人知道后,愤怒谴责齐襄公,让他给个交代,齐襄公就把彭生灭了口,向鲁国道歉。

齐襄公杀了鲁桓公,就跟齐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是亲兄妹一起生活,毕竟不是事儿,所以齐襄公总觉得有人在背后说他坏话,于是杀了好几个无罪之人,还在朝堂上公然欺侮大臣。齐襄公两个弟弟生怕惹火烧身,纷纷走为上策。二弟姜纠母亲是鲁国人,管仲和召忽辅佐;三弟姜小白母亲是卫国人,鲍叔牙辅佐。一帮人一看事态不对,管仲召忽带着姜纠跑到了鲁国,鲍叔牙带着姜小白跑到了卫国。

八年之后,齐襄公被叔叔姜无知杀死,姜无知又被国人杀死,齐国一时无君,大族高氏和国氏就想另立新君,出逃在外的姜纠和姜小白成为唯二人选。姜小白从小就跟高氏家族的高傒关系好,高傒遂派人悄悄去卫国通知姜小白,让他赶紧回来继承君位。鲁国人听说齐国无君,一面派兵护送姜纠回国,一面派管仲带一支队伍,半道截杀姜小白。管仲顺利截住姜小白,并且一箭射中姜小白腹部,姜小白翻身落马。管仲以为姜小白死了,派人火速通知鲁国。鲁国人听说姜小白死了,就放缓了护送姜纠回国的速度,磨磨蹭蹭,六天之后才进入齐国境内。

没想到姜小白根本没死,管仲“恰好”一箭射中了他腹部的衣带钩。骗过管仲,姜小白乘坐辒车(可以卧息、四面有帷帐的车。乘坐这种车是为了保密起见,防止有人看到姜小白还活着。)疾驰,火速回到齐国,在高氏和国氏的辅助下,顺利成为国君,是为齐桓公。齐桓公派兵把鲁军打败,把鲁军归国之路截断了。然后给鲁国国君写信,姜纠是我兄弟,不忍心杀,你们给我杀了。管仲召忽是我的仇人,我要把他们剁成肉酱,你们给我送过来。否则我就要杀入鲁国。鲁国人怕了,杀了姜纠,召忽自杀,管仲被装进囚车,送往齐国。

召忽为啥自杀?因为春秋时期有个规矩,“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士大夫是有耻感的,不能接受刑罚,这是对他莫大的羞辱,会被天下人嗤笑。因此他们犯了罪,一般都选择自杀,自杀可以保全最后的尊严。管仲为啥不自杀?因为鲍叔牙给他通风报信了,你死不了,不要怕。

齐桓公本来准备杀了管仲,但是鲍叔牙拦住了。您要是只想治理齐国,有高傒和我足够了。如果想称霸天下,没管仲不行。齐桓公听了,于是鲍叔牙给管仲通风报信,管仲知道死不了,于是被装进囚车,送回国内,鲍叔牙亲自前往齐鲁边境的堂阜迎接。兄弟相见,分外眼红,鲍叔牙给管仲解脱枷锁,两人开怀畅饮。至今此地都有夷吾亭,便是为了纪念鲍叔牙给管仲解脱枷锁。管仲回到齐国,斋戒沐浴,焕然一新,养足精神,方才拜见齐桓公,齐桓公任命他为宰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管仲后来逢人便说:“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其实他之所以甘心“幽囚受辱”,并非“不羞小节,耻功名不显于天下”,皆因鲍叔牙给他在齐桓公跟前求了情,知道自己回国不仅不会被剁成肉酱,还会得到重用。如果召忽也有鲍叔牙这样的朋友求情,也不会自杀。所以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当了宰相,鲍叔牙给管仲打下手,鲍氏家族很快成为齐国几大家族之一,跟高氏、国氏、田氏、晏氏齐头并进。《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田常欲作乱於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鲍氏俨然成为仅次于高氏和国氏的大家族。“子孙世禄於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

因此“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多为“称美”之意。意思人们不夸管仲牛逼,而夸鲍叔牙慧眼识人。

最后说个问题,既然鲍叔牙跟管仲是铁哥们,为啥他俩不辅佐同一个人,而要辅佐敌对的两个人?难道不明白“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道理?既然处于敌对双方,便难免互相厮杀,这样不怕破坏了兄弟之情?其实这种情况在古代大家族中很常见,用投资学术语便是,“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东汉末期,南阳诸葛家族有三兄弟,诸葛亮诸葛瑾诸葛恪。诸葛瑾最早出山,辅佐了吴国孙权;诸葛亮随后出山,跟了刘备;诸葛恪跑到魏国,投奔了曹操。时人说道:“西蜀得一龙,东吴得一虎,魏国得一狗。”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代表刘备跟孙权协商合作事宜,孙权派诸葛瑾前往迎接,诸葛亮说,我顾不上跟你叙述兄弟之情,我要先公后私。

诸葛家族这种将族中子弟“分散投资”的做法其实是所有大家族的常态操作。因为世事无常,谁都不知道哪一方会最终取得胜利,如果孤注一掷,那么风险会很大。如果辅佐的一方败了,很可能整个家族都会被一锅端。分散投资的好处便是,即使有一支失败了,另一支还在,能把家族血脉传承下去。

管仲鲍叔牙便是如此。他们不知道姜纠和姜小白谁会赢,所以各自辅佐一个。如果姜纠胜了,要杀鲍叔牙,管仲肯定会给鲍叔牙求情,到时候鲍叔牙依然能够享受世代荣华。所以鲍叔牙和管仲的“兄弟情”,其实是各种利益交织的综合感情,并非简单一个“知”字能够解释。

标签: 鲍叔牙齐国

更多文章

  • 项羽和刘邦争霸时韩信有三十万 韩信为何没有自立为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楚汉争霸,韩信

    还不知道:韩信不自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都知道,经此一役后,从此留下了"乌江自刎"的项羽,和"一统天下"的刘邦。在两人搏斗中,有一个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能忍胯下之辱,上能统万帅之军"——韩信韩信 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以能攻善战闻名于世,

  • 孙嘉淦是清官吗?他退休返乡的排场为什么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嘉淦,清朝

    说到孙嘉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世有清节之士,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栋梁者,如世之万年青草,何其滔滔也。——李贽明朝著名思想家李贽曾慨叹,在世的清廉之人,只能谨守一方而不能高升庙堂的,在历史上实在太多了。李贽说此话,一方面是批评明朝贪官污吏横行,另一

  • 北齐皇子高百年:五岁封皇太子,八岁被皇叔活活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北齐,孝昭帝高演,高百年

    他是北齐孝昭帝高演的嫡子,五岁封皇太子,八岁被皇叔杀害,此人便是高百年。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他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高百年出身尊贵,他是孝昭帝高演的嫡子,母亲是顺成皇后。高百年生在北齐皇室,注定了他的一生就是一场悲剧。高百年的父亲高演发动政变,杀死侄子高殷后登基,成了北齐第三位皇帝,

  • 曹叡生前都在防备司马懿 曹叡为什么该选择他作为辅政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叡,司马懿

    对曹叡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曹叡执政时期的表现和他最终的托孤安排来看,曹叡表面上对司马懿信任有加,实际上确实一直在压制、防备司马懿,只不过曹叡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选出的曹爽会如此差劲!而说到为何曹叡提防、压制司马懿,却在临死前仍然将司马懿给选为了辅

  • 曹操非常爱惜人才,他有没有去请过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三国

    在三国的历史上,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大部分人觉得刘备是最爱才的那个人,为了请出诸葛亮,不惜三国茅庐,但是,也有人认为,三国中最爱才的人是曹操,通过以下的2点行为可以证明曹操更加的爱惜人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第一个,对于曹操来讲,不管是贫贱富贵,也不管对方的

  • 秦惠王是个怎样的君主?他对秦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秦惠王

    秦国能够贯彻实施商鞅变法,与君王的远见卓识是分不开的,秦惠文王嬴驷就是这样一位君王,他在位时期高瞻远瞩,坚定实施变法,使得秦国的实力大大提升。春秋战国初期天下板荡,在逐鹿中原的各大诸侯国之中,他们依然遵守弱肉强食的丛林生存法则,强盛的大秦帝国能够迅速在各个国家之间崛起,得益于秦国招募的大批能臣,也得

  • 刘备一个州也称帝 全盛时期的刘备地盘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三国

    对刘备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公元220年的时候,曹操去世,曹丕正式掌权,之后没多久就宣布称帝,这也宣告着东汉正式结束,三国正式到来,在之后的221年刘备也选择了称帝,建立了蜀国。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打拼之后,刘备总算是有了栖身之地,占据了西川和部分的荆州地

  • 刘骜的第一任皇后孝成许皇后,她为什么会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孝成许皇后,西汉

    对孝成许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今天要跟大家聊的皇后——许皇后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当然,这个优秀指的是她自己本身的优秀,这不代表她的人生经历就美满顺遂。乍一听许皇后是不是有点耳熟呢?汉宣帝刘询的第一个皇后,许皇后许平君?不是啊,这里这位许皇后确实是许平君的亲

  • 王政君成为刘奭的皇后之后,为汉朝带来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政君,西汉

    对王政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王政君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成为汉元帝刘奭的皇后,她的儿子太子刘骜起初温润儒雅聪慧好学,后来却逐渐堕落,再加上刘奭本身就不爱王政君,后来就动了换太子的念头。但是因为刘骜受到前任皇帝的喜爱,又得到老臣史丹的庇护,最终还是得以保住太

  • 刘邦先后两次夺取韩信的兵权 韩信为什么没有丝毫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韩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夺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邦先后两次夺去韩信兵权,按照记载来看,当中似乎没有任何阻碍,极为顺利。按理来说,韩信虽然是刘邦麾下,但士兵却是他亲自招募和训练的,统兵数年竟然没有培养出一个忠于自己的将领,一支忠于自己的部队,为何就没有任何人予以反对呢,这的确令人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