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瞻基为什么能够逃脱朱高熙的埋伏?他是如何逃脱的?

朱瞻基为什么能够逃脱朱高熙的埋伏?他是如何逃脱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74 更新时间:2024/1/5 6:54:23

你真的了解朱瞻基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公元1925年5月29日,刚刚当了10个月皇帝的朱高炽不小心崩了,消息传开后,这个老实人的死亡让很多人非常悲伤,除了他的亲弟弟汉朱高煦。朱高煦同志是个很有理想的中年大叔,丫从青年时代就一直想当皇帝。

可惜这孙子行伍出身,虽然和勋贵关系亲密,但一直和文人不对付。搞夺嫡这种娱乐活动大家都懂的,不止要皮厚心黑无下限,还得心眼儿够用。得罪了文人的汉王在夺嫡过程中一直表现的很智障,所以喜闻乐见的夺嫡失败,还被扔到了山东就藩。

然而世事就是这么无常,大哥朱高炽刚上去10个月就挂了,本来大哥挂了也轮不到他当皇帝,可偏偏这时候太子朱瞻基没在北京,被派到南京去出差。于是朱高煦先生的心里有了个计划。

已知条件为太子在南京,老子在山东,首都在北京,可得第一步推论为山东离北京近,南京离北京远,所以太子不可能比我早知道皇帝驾崩的消息;进而可以得到第二步推论太子必然需要赶回北京继位,而他想回北京必然得经过山东;最终他得到了结论,老子只需要在山东蹲草丛挂掉太子,皇位依然是我的!计划通!

找到人生希望的朱高煦先生马上安排了大量人手,由自己亲自领队,在通往北京必经之路边的草丛里潜伏了下来,就等着大侄子骑马经过时大喊一声“德玛西亚”,然后手起刀落走上人生巅峰。

蹲在草丛里的朱高煦带着油腻中年之微笑一直遥望着南方,他等啊,等啊,等啊,一直等到6月下旬,身上都长虱子的草丛煦终于等来了一个晴天霹雳,太子朱瞻基于6月18日抵达北京良乡(现在房山区),人家祭天登基了!

浑浊的泪水从朱高煦颤抖的脸庞滴落在地上,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无功而返,无数次满怀希望的奋起,无数次被残酷的现实镇压,命运何其不公!人生何其无奈!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朱高煦先生惨烈的经历除了让他自己自暴自弃的造反外,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谜团,太子到底为什么没被他截住?所有已知条件都在那摆着,太子不可能比朱高煦更早得到消息,也没有秘不发丧一说,否则朱高煦也不会安排截杀,况且他在皇宫里有不少内线,根本瞒不住。

那么是朱高煦先生兴奋之下埋伏晚了或者出错了吗?显然可能性也不高,这家伙虽然很二,但毕竟行伍出身,打埋伏这种事情玩的还是很溜的,而且古代就那么几条路可以走,出错的几率很小。

百思无果的情况下后人开始出现阴谋论的想法,既然朱瞻基不可能躲过截杀,那么就剩下一个可能,他提前知道了父亲的死讯。事实证明朱瞻基不是半仙,没有掐算占卜的本事,真相就只剩下一个!他谋杀了自己的父亲!

从犯罪心理上将朱瞻基完全没有作案动机,那个位置早晚就是他的,他老爹身体一直不算好,他自己又很年轻,根本没必要冒那么大风险玩弑君杀父的勾当。

我个人的观点是真相其实就隐藏在史书中,关于这段历史《明史》是这么记载的:

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庚戌,即皇帝位。

翻译过来就是那年的四月朱瞻基被派到了南京,5月28日仁宗皇帝身体出现了问题,下诏让他回京,次日仁宗驾崩。6月18日朱瞻基回到了北京,接受遗诏,入宫给父亲发丧,之后登基。

这段内容里有两个很重要的信息,首先良乡是在北京的西南侧,而正常从南京返回北京应该在东南或者正南进入,走西侧绝对是绕远的。在国无君主的情况下,朱瞻基通常应该避免节外生枝,直线入京。

其次就是入京的时间问题,5月28日仁宗发信召回太子,这么紧急的事件一般会走600里加急(明朝应该没有800加急的条件),南京到北京距离大约2200里,那么至迟不会超过6月2日朱瞻基就应该可以收到诏书。

从2日到18日,他走了16天才到达北京,作为太子他是有驿站换马条件的。而普通马奔跑速度大约30里/小时,就算他每天只跑8小时,那也有240里。我们在把一切干扰因素都排除,他一天怎么也能跑出200里,也就是三分之一的送信速度。

按照这个速度他6月12日之前就能回北京,那么剩余那6天哪去了?或者说剩下的1200里哪去了?吐槽机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从南京出发奔开封,再经太原到保定,正好从良乡进京,全程约3200里,比直线回北京多了1000里路程......

朱瞻基知道或者推测到走山东进京并不安全,所以选择了绕过汉王势力所在的地区,真相就是这么简单。

标签: 朱瞻基明朝

更多文章

  • 曹魏重臣满宠食邑9600户,在历史上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满宠,曹魏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满宠,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曹魏立国之后一共分五次遴选出26位功臣配享太庙,共有8位文臣(司马懿以太傅入祀)和18位武将(程昱算不上文臣,而且是以车骑将军入祀),很多人看了名单之后估计会有不少疑问,为何有些人榜上无名?比如荀彧、许褚、贾诩等等,以及

  • 朱棣登基当上皇帝之后 朱棣是怎么对待朱标的妻儿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标是朱元璋的大儿子,早早被立为皇太子。朱标原本娶的是常遇春的女儿,常遇春是朱元璋身边的得力大将,他的能力和地位仅次于徐达,可惜在洪武二年暴病死于军中,当时只有四十多岁。到了洪武四年,常氏被立为皇太子妃,她给朱标生下了嫡长子

  • 戒面首是什么意思?狄仁杰为何要告诫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狄仁杰,唐朝

    你真的了解狄仁杰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都说皇帝的心思很难猜,尤其是做女皇帝的心思就更加难猜了。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皇帝,其本身的经历就足够传奇了。要知道,在封建时代的女性,由于受到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是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抛头露面的,更别说成为一代女皇,掌握全天下的命

  • 朱由校真的没有儿子吗 朱由校为什么会传位给崇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由校,朱由检

    对朱由校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明一朝,一共存在过十六个皇帝。而在明朝后期,却难出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明朝中后期的皇帝,看起来对很多事情都很擅长,但唯独做皇帝却没啥兴趣。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明朝的天启皇帝朱由校,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木匠皇帝”。天启皇帝一共在

  • 汉文帝宠爱慎夫人,为何不废窦漪房立她为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文帝,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文帝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布衣皇帝只有两位,但是平民皇后却还是有不少的。比如历史上有名的吕后、隋文帝的张皇后,再者就是颇具传奇色彩的窦太后窦漪房了。也许是古人迷信,所以史官在记载事情的时候,总会再有一种“命运”的神秘之感。窦漪房能

  • 崇祯在位时间长达十七年之久 最后为什么会落到身死国亡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崇祯,明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崇祯。公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带兵攻陷北京,崇祯帝在北京煤山自缢身亡,年仅33岁。一代帝王,就此陨落。崇祯帝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与前几任不太爱搭理朝政的皇帝不同,崇祯皇帝从来不会缺席朝会,事

  • 真正让汉朝强大到可以打败匈奴的人是谁?卫青还是霍去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晁错,汉朝

    每当一提起晁错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派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当时是所战皆捷打得匈奴一路北窜,那时华夏是何等的威武。怎么没过多少年,换了刘邦上来,汉朝立刻就成了软柿子。从刘邦自己开始,经过吕后、汉文帝、汉景帝,都是拿女人换和平,到了汉

  • 汉宣帝迎娶王氏后,几乎不和她见面,又为何封她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宣帝,汉朝

    汉宣帝把王氏迎娶进宫,又封为皇后,为何却又几乎不和她见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这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是汉宣帝刘询(刘病已)的第三任皇后王氏。王氏出身不算高贵,她是关内侯王奉光的女儿。王奉光的侯爵之位,是先祖在刘邦在位时,拿命换来的。然而,由

  • 薛讷:大将军薛仁贵的长子,称号却不太好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薛讷,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薛讷。薛仁贵是唐高宗时期的名将,一生征战沙场,罕有败绩。正所谓将门出将,薛仁贵的子孙们也沿着他的道路,成为唐朝的将领。可是这条路并不好走,薛仁贵的儿子在一次出战时,居然被对方杀得几乎全军覆没,成为敌人的笑柄。那么薛仁贵的这个儿子到底是谁,他又是如何惨败的呢?

  • 东晋司马睿是什么结局?最窝囊的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睿,晋朝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臣谋反作乱并不稀奇,皇帝被作乱大臣控制也不稀奇。若谋反作乱的大臣和拥护皇帝,率兵平乱的大臣是兄弟,这在古代历史上就比较少见了。今天要说的,就是兄弟俩针锋相对,一个作乱,一个平乱的趣事。东晋开国皇帝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