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为什么会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所谓托太后的洪福是真的吗

赵匡胤为什么会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所谓托太后的洪福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95 更新时间:2024/2/2 23:58:44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匡胤传位,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赵匡胤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兄弟而不是自己儿子?现在唯一能找到的历史解释,记载在宋代官方编修的《太祖新录》《太宗实录》这两本书,以及根据《太宗实录》写成的《三朝国史》(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也是官方编修的)里。

(赵匡胤像)

这个记载说的是,在建隆二年(961年),有一天,赵匡胤的娘杜太后把赵匡胤和宰相赵普叫到她面前,问赵匡胤:“你知道你是怎么得天下的吗?”

赵匡胤是个孝子,老太太这么一问,他肯定要讨老太太喜欢,于是就说:“都是祖上的阴德,还有就是托太后的洪福!”

杜太后可不想这样腻歪,直接就说:“那是因为人家柴荣的儿子小!他儿子要大一点,你还能获得这个皇位吗?”接着老太太说出了她的意思:“要让咱们大宋不再重蹈覆辙,你以后要把皇位传给光义,这样才能确保江山永固!”

赵匡胤同意了。但是杜太后怕赵匡胤反悔,让赵普把这件事记下来,写成两份,都在上面签字。一份将来随杜太后下葬,一份锁在一个金匮里。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赵匡胤就把皇位给了赵光义

不过,这件事在后人看来,又有很多疑点。有哪些疑点呢?

(杜太后像)

一是在赵匡胤当皇帝的最后时间里,把赵普给罢相了。罢相的原因,从赵普给赵匡胤的谢表中可以看出,其中有一条是赵普“轻议”赵光义。既然赵光义是杜太后选定的继承人,赵普却“轻议”储君,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这还不是孤证,赵普死后,赵光义还说过一句话:“赵普一向与朕有不足,众人所知。”说明赵匡胤的时候,赵普确实多次和赵光义闹矛盾。多次与一个储君闹矛盾,除非赵普脑袋进水了。

二是既然杜太后选定了储君,赵匡胤为何不公布?及早立储不是更能让天下安定吗?如果他是想违背杜太后的命令,最后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那么,他就应该特别照顾除他以外,唯一知道这个“秘密”的人赵普。要么特别重用,要么杀人灭口。他为何两者都不选择,而是因为赵普贪贿,只把他罢相呢?他不怕罢相后赵普随便乱说吗?

三是既然杜太后有这个“传约”,赵匡胤去世后,知道的人就只有赵普一人。赵普当时为什么不立刻把这个秘密说出来,让赵光义因此可以名正言顺地坐稳天下?为什么要在太平兴国六年,也就是赵光义当皇帝六年后才拿出来。而那时候,因为赵匡胤的儿子及弟弟先后“突然”去世,赵光义正遭遇天下人私议。如果当时就拿出来,不是这样的私议就完全不存在了吗?

(金匮之盟)

因此很多人认为,这个所谓的“金匮之盟”,是赵光义在遭遇天下人对他的信任危机以后,由赵普和赵光义合伙炮制的。炮制以后,两人都得到好处:赵普如愿以偿重新被升为宰相,赵光义如愿以偿消除了天下人对他皇位获得的怀疑。

如果“金匮之盟”是假的,那么赵匡胤有没有传位给赵光义的想法呢?

我认为还是有的。不过具体情况应该是这样的:赵匡胤当皇帝后,一直想把皇位传给赵光义,但是后来他的想法变了,想传位给自己儿子了。赵光义察觉了赵匡胤的这种变化,才在“斧声烛影”中,暗害了赵匡胤。

赵匡胤想传位给赵光义是显而易见的。他一直培养赵光义,封赵光义为晋王,还让他担任开封府尹,这些都是在五代时间皇储才会封的爵位和担任的官职。在朝廷排位上,他也让赵光义排在百官之首,位置在宰相的前面。同时,朝廷的很多政务,他都会让赵光义去做。

反而是他自己的儿子们,年纪都十几岁二十多岁了(赵匡胤去世那年,他的次子赵德昭25岁,四子赵德芳18岁,都基本上成年),但都没有封王,也没有让他们担任什么重要职位,没有把政务交给他们去做,显然是并没有着力培养的意思。

(赵匡胤剧照

赵匡胤想传位给兄弟,也是因为他想吸取“主少国疑”的教训。不过,当他的儿子们长大后,当他对赵光义有意见后,这种想法就变了。

赵匡胤晚期对赵光义有意见,最典型的就是有一天,他站在城楼上,看见赵光义前呼后拥地在街上走的时候,很不高兴地说:“好一条软绣天街!”自那以后,赵匡胤就开始决定要迁都,从开封迁到洛阳。而这个举动,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赵匡胤想跳开赵光义的势力范围,并筹划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的表现。

而正是在迁都的动议发生不久,“斧声烛影”的事件发生了。赵匡胤突然去世,赵光义坐上了皇帝宝座。

(参考资料:《太祖新录》《太宗实录》《三朝国史》)

标签: 赵匡胤北宋

更多文章

  • 同样都是篡位的当上皇帝 赵匡胤为什么会评为历史上最仁慈的篡位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匡胤篡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实话当我看到赵匡胤被评为历史上最仁慈的篡位者之时,瞬间感觉大家好像不在同一个世界当中,是我们对赵匡胤存在某种误解吗?为何他会被评为历史上最仁慈的篡位者呢?其实并非赵匡胤最仁慈,而是他的谋朝篡位对于天下的百姓伤害最低,同时又对跟自己

  • 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朱元璋的谋臣 李善长到底强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善长,刘伯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善长和刘伯温,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李善长的职场情商比刘伯温要高很多,而且官场经验也非常丰富,而且李善长搞后勤那可是明末无人能比,朱元璋在前线打仗,而李善长稳坐大后方,源源不断支持粮草。所以李善长一直都是淮泗功臣集团的头头,李善长就坐稳了大明开国文臣之首的宝座。李善长

  • 刘伯温奉命斩尽天下龙脉 刘伯温为什么到了长白山就走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伯温,龙脉

    对刘伯温斩龙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68年,基本平定中原地区的朱元璋建立了一个崭新的王朝,也就是明朝。关于明朝,关于朱元璋,我们现代有许许多多的传说。比如说朱元璋长着“鞋拔子脸”,或者说朱元璋诱骗功臣喝酒然后将他们杀掉。《倚天屠龙记》当中更是把明太祖写成

  • 隋炀帝杀掉宇文娥英,真的是因为房事的一句话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炀帝,隋朝

    隋炀帝杨广听了方士一句话,为何却要杀了自己外甥女宇文娥英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都是知道,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王朝中,有着诸多王朝的轮番出现,其中隋朝也是可以说是较为有名的一个王朝,开朝皇帝杨坚,经过了一番励精图治,也是将隋朝带入了一番盛世景象,作为皇帝的杨坚也是有着一

  • 关羽在受伤之前华佗就被杀了 给关羽刮骨疗毒的人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华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刮骨疗毒,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羽,你应该熟悉他。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有名的人物,他不仅战斗力很强,而且很忠诚。他对刘备忠心耿耿,发誓要追随他。他是一位伟大的历史英雄。但是,我们的英雄也犯了错误。关二爷五十多岁时,还率兵攻打曹操。他杀了很多名将,到处都是敬畏

  • 朱棣篡位登基之后 朱棣是怎么对待朱标的后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棣,明朝,朱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篡位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电视剧《大明风华》讲述了朱家治理朝政的种种故事,既有幽默风趣的情节有又表现着皇室特有的无情冷血,其中朱棣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他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在他治理下的明朝,国力逐渐壮大,开创了永乐盛世。但回过头来看

  • 诸葛亮的扇子到底是谁送的 这扇子又有什么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扇子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的扇子,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诸葛亮的扇子,究竟有何秘密?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身高八尺(185左右接近190),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这把羽扇也跟随了诸葛亮的一生(不得不说,真耐用)。这把羽扇其实

  • 说说三国时期的阴谋论 诸葛亮的身份是汉献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三国

    对诸葛亮身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咱们就三国演义这个平台来进行讨论说说,(不是基于历史哦,)你看诸葛亮生于生于181年,卒于234年。被民间称作“千古智圣”,协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而后更是一心想着兴复汉室,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汉献帝生于181年,卒于234年

  • 为什么说汉宣帝刘询一直被人低估了?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询,西汉

    刘询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汉朝四百多年历史上,出现了不少惊才绝艳的明君。只不过,无论他们有多么闪耀,总会被一个人的光芒所掩盖。他就是执掌天下54年,一扫汉朝立国后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颓势,将不可一世的匈奴打得满地找牙的汉武大帝刘彻。有刘彻这位堪称“千古一帝”的皇帝

  • 东汉名将吕蒙是什么人?为何会有人说他没有战略眼光?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蒙,汉朝

    说到东汉名将吕蒙,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领蜀汉大军围攻襄樊两城,曹操派出于禁率三万大军前去增援,却被关羽水淹七军,一时间,关羽的声势威震华夏,曹操被关羽打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为了不让关羽攻入曹魏腹地,他一边调兵遣将,尽全力阻挡关羽,一边派人许诺割据江南封给孙权,但作为交换条件,他希望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