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在官渡之战获胜后做了什么事情?为何要坑杀袁军?

曹操在官渡之战获胜后做了什么事情?为何要坑杀袁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774 更新时间:2023/12/31 0:33:11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你们知道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当袁绍出兵要攻打许都的消息传来后,曹操的部将大多认为袁绍大军强大而不可敌,不过曹操并没有很悲观,他为了争取战略上的主动性,决定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并在部署与袁绍作战的同时直接不顾在官渡的袁绍大军,而是亲率精兵攻打在徐州谋反的刘备。在此之后,曹操从容地返回官渡与袁绍对峙。虽然袁绍先后派出大将颜良文丑率领数万精兵,打算与曹操主力对决,但曹操以声东击西之法,率领张辽和关羽等人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并在此之后设计诛杀文丑,击败袁绍大军,袁绍的军队一时间锐气大伤。

但由于曹操兵力不足而袁绍兵力占据优势,以至于袁绍合兵与曹操对峙时,曹操虽然仗着军队精锐而数次出击攻打袁绍大军,但却因为兵力上的不足而交战不利,不得已退回营垒坚守。当时双方相持了三个月,曹操的处境十分困难,由于兵力匮乏,粮草缺失,后方也不稳固,曹操甚至一度打算从官渡撤退到许都坚守。然而当时荀彧写信让曹操坚持下去,坚定了曹操的决心。后来袁绍手下谋士许攸因不满袁绍治罪其家人,就此投靠曹操,并向曹操献计偷袭乌巢。曹操采纳了许攸的计策,他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由于袁绍军没有料到曹操会率军偷袭乌巢,加上曹操极力将士死战,袁绍大军就此被击败。在此之后,张郃高览投降曹操,袁绍军中分裂,袁绍只能仓皇退回河北。在此战之后,曹操坑杀敌军7万多人。

要知道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兵力一直处于劣势,当时曹操在官渡抵御袁绍的机动部队大约只有两万人左右,可见其兵力是远逊于袁绍的。但即便曹操兵力严重不足,他也没有在官渡之战后将这些士兵收为己用,而是尽数坑杀。既然官渡之战,曹操明明兵力十分匮乏,为何他在获胜后还要坑杀袁军?

在《三国志》与《后汉书》中,都提及了袁绍士兵被杀的原因,那就是这些人“伪降”了曹操,也就是诈降。不过这个原因很让人怀疑,毕竟他们很难知道袁军是否存在诈降的情况,因此当时或许是出现了哗变,也有可能是曹操找了一个杀人的理由罢了。如果真是诈降,很可能是出现了哗变,却在没有哗变完全成型的情况下被曹操扑灭了,由于但是这些将士的家都在河北,他们投降曹操不见得有什么好果子吃,因此他们哗变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如果是曹操故意找了诈降这个理由杀了这些人,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在偷袭乌巢时,曹操已经将袁绍大军的粮草尽数烧毁,而曹操当时是极度缺粮的。在获得这数万将士时,曹操深刻地意识到他自己没办法养活这么一支降军,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还没等到哗变,他自己就先下手了。毕竟对于曹操来说,虽然数万河北的精兵是平定北方,统一天下的本钱,但这些人的数量众多,家又在河北,曹操没有完全控制住他们的把握,再加上养不起,自然要将这些人杀了。

笔者认为,对于曹操而言,士兵自然是越多越好,但曹操更看重的是忠诚,因此在这些将士很有可能不为他所用时,他自然会选择杀掉。

标签: 曹操汉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重臣傅嘏的才谋如何?他有何常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傅嘏,三国

    傅嘏,字兰石(一字昭先), 三国曹魏后期重臣,弱冠时便已知名于世,为人才干练达,有军政见识。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对此,在笔者看来,在三国初期,荀彧、荀攸、程昱、司马懿、郭嘉等曹魏谋士,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就傅嘏来说,虽然在名气和能力上,比不上以上几位。但是

  •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周天子又是什么样的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朝,周天子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秦朝和周天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作为当初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是什么待遇?秦始皇又是怎么对待周天子?东周王朝最后一任周天子是周赧王姬延,这位战国时期在位时间与秦昭襄王一样长久的君王,面对日益衰落,不得不仰诸侯鼻息生存的周王室,

  • 王朗与钟繇的一生有何贡献?在曹魏是何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朗,三国

    钟繇三国时期魏国重臣,著名书法家出身名门望族颍川钟氏,相貌不凡,聪慧过人;王朗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被尊为“曹魏治狱双杰”。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一、忠心于汉,曹魏三公与钟繇相比,王朗被“黑”得是非常惨,不仅被《三国演义》中“武乡侯骂死王

  • 蜀汉最后一位忠臣:揭秘郤正的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郤正,蜀汉

    郤正,蜀汉至西晋时期官员,一生为官,终身忠正。他的经典事迹有哪些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63年,邓艾率领着军队翻阅了阴平的高山,出现在了江由的城下,面对眼前一首难攻的城池,看着身后早已衣衫褴褛的士兵。他深知如果不能尽快拿下敌方的城池,迟早会被耗死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但

  • 明朝大将常遇春一生有多传奇?为明朝的建立做了多大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常遇春,明朝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5] 大封诸将为公侯,部份追封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将、一大臣为开国元勋。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从寇贼到猛将在朱元璋的身边,从他加入郭子兴起义军起,就一直聚集着一批能人志士。这些人大多出身平凡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樊哙 只能说这一切都是在情理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樊哙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杀樊哙,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樊哙再怎么说也是刘邦的救命恩人?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樊哙?刘邦为什么要这么做?刘邦有什么目的存在?开国皇帝都喜欢屠杀功臣,最有名的就是刘邦和朱元璋,说起刘邦屠杀功臣那可是他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不过他屠杀的都是异姓诸侯王。刘邦小农意识严

  • 历史上的王安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真的是奸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安石,宋朝

    宋神宗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少读《宋史.王安石》本传,看到“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不禁摇头,王安石又是祢衡、杨修之辈,恃才放荡,刚愎自用。这种人最终聪

  • 揭秘宋朝五大冷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宋朝

    揭秘宋朝五大冷知识,官员工资史上最高?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朝是知识分子心目中最美好的时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制定了“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杀言官谏官”的国策,使得宋朝文官敢于谏言,即使面对皇帝也敢喷,反正没有实行,大不了就是被贬谪,就当全国旅游了。所以,有宋一朝,文官几

  • 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人才的时候 水镜先生为何不推荐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水镜先生,司马懿

    很多人都不了解水镜先生,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水镜先生在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和庞统的时候,水镜先生为何不推荐司马懿?水镜先生心里是不是有私心存在?三国时期诞生很多名人,最知名的当属诸葛亮、司马懿、庞统三人。诸葛亮和庞统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高徒,水镜先生感叹两人的才学和能力,特意授予"伏龙"

  • 司马徽作为诸葛亮的师傅 司马徽和诸葛亮谁更加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徽,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徽和诸葛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徽和诸葛亮相比,两人谁更加厉害?两人的差距真的很大吗?一般来说,诸葛亮是三国第一智者这个称号,是没有争议的。虽然有人常说司马懿笑到了最后,也有人说如何郭嘉更加神鬼莫测,但毕竟司马懿曾自语“吾不如孔明也”,而郭嘉也并非和孔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