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三桂手下的神秘军师,刘玄初最后结局如何?

吴三桂手下的神秘军师,刘玄初最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428 更新时间:2023/12/16 18:17:3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三桂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1673年,吴三桂以迅雷之势发动叛乱,席卷云贵,杀了康熙一个措手不及。这场历经8年的“三藩之乱”,成为康熙时期规模最大的内乱。在刀枪剑影中,有许多名将和谋士因此而出名。

受电视剧《康熙王朝》影响,很多人对周培公印象深刻,甚至有人认为,周培公是康熙平定三藩之乱过程中的顶级谋士。其实,在历史上,周培公虽然有贡献,但远没有这么大。而本文要说的这位谋士,乃是吴三桂座下之宾,他叫刘玄初,是一位神秘而低调的谋士。刘玄初曾为吴三桂定下三条妙计,每条妙计都切中要害,若非康熙运气好,清朝或许早灭了。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刘玄初的故事。

刘玄初,原名刘茂遐,字玄初,以字行。之所以说刘玄初神秘,是因为后人不知道他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他最终的去向。只知道,当年吴三桂联合清军攻打四川,张献忠的义子刘文秀和吴三桂对抗了两年多,最终兵败,在刘文秀的众多俘虏中,吴三桂尊刘玄初为座上客,刘玄初从此成为吴三桂的顶级谋士。

康熙十二年,康熙采信纳兰明珠的建议,决定撤藩。消息一出,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纷纷上书主动请求撤藩。这时,远在北京的吴应熊(吴三桂长子、清朝额驸、康熙的姑父)写信给其父吴三桂,让吴三桂迅速上奏,请求主动撤藩,要不然必然会引起康熙的猜忌。吴三桂接到儿子的信,非常急躁,连忙和刘玄初等人商议,刘玄初说:

上久思调王,特难口,王疏朝上而夕调矣。彼二王辞者自辞,王永镇云南,胡为效之耶?

刘玄初的意思是:康熙早就想动你了,只是没有借口。如今你若主动上书请求撤藩,早晨上书,晚上肯定就被撤藩。其他二王想撤藩就让他们撤,你何必要学他们呢?

不过,吴三桂权衡再三,没有听刘玄初的,而是相信自己的儿子,上书请求撤藩。吴三桂认为,他主动上书,表明诚心后,康熙必然不撤藩。结果不幸被刘玄初言中,康熙接到吴三桂的奏疏,大喜,立即准奏。吴三桂得到消息后,怅然半天。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玄初虽然为平西王藩地的谋士,离京城十万八千里,但他对康熙内心的猜测十分准确。

且说,吴三桂在准备起兵谋反之初,召集众位谋士问计,刘玄初当时提了三条妙计,用12个字来说就是:反清复明、联合群雄、直捣黄龙。

第一,反清复明。清军入关不过30年,许多名臣遗臣和后裔仍然心系明朝,若此时以“大明”的旗帜来号召他们,必然一呼百应。

第二,联合群雄。吴三桂昔日的部下遍布各省,云南提督胡国柱、贵州提督李本深、陕西提督王辅臣、四川巡抚罗森、河北总兵蔡禄等都是吴三桂的部下,再加上平南王、靖南王以及台湾的郑氏集团。若众人联合反清,必然可以分散清军的兵力,吴三桂就可以趁乱夺取京城。

第三,速战速决、直捣黄龙。刘玄初认为,战争发生之后,双方在计较相互利益的时候,肯定会有谈判、相持的时候。吴三桂若起兵,先封锁消息,迅速拿下云贵。然后直取道四川和陕西,东进山西和河北,直捣京城。其间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可停留,不计后果先取下京城则为第一要务。

刘玄初给出的这三条建议,吴三桂最初觉得很道理,但随后陷入怀疑。比如,吴三桂的另一位谋士方光琛就质疑刘玄初:

出关乞师,力不足也,此可解;至明永历已窜蛮夷中,必擒而杀之,此不可解矣。

意思是说,当初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如果说是被逼无奈,为对抗李自成,尚可解释得通。但后来攻入缅甸,诛杀南明永历帝,则解释不通。所以,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到底有没有人认同,是个大问题。其实,刘玄初要的不是大家认可吴三桂,只要大家认可“复明”的号召就行,只要大家群起反清,形势都会对吴三桂有利。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以刘玄初之言,打着“兴明”的旗号起兵,果然迅速拿下云南和贵州,接下来四川、广西、湖南接连告捷,陕西提督王辅臣果然起兵响应吴三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以及台湾郑经(郑成功之子)纷纷攻打清朝。与此同时,河北蔡禄、广西孙延龄等人纷纷响应吴三桂。康熙帝本就准备不足,面对如此乱局,根本无暇应对,甚至有大臣建议康熙迁都盛京(沈阳)避难。可以说,战争之初的局面,完全被刘玄初言中。

然而,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事情,让刘玄初失望透顶,也让吴三桂错失好局。顺治年间,清朝为了制衡吴三桂,将顺治的妹妹(皇太极第十四女)嫁给吴三桂长子吴应熊,吴应熊因此被留在北京,名为额驸,实为人质。吴三桂造反后,康熙立即逮捕吴应熊。吴三桂儿子众多,但最在乎长子吴应熊,当吴三桂几乎攻下湖南全境,进入湖北宜都,饮马长江的时候,吴三桂忽然停下了前进的脚步。他请求达赖喇嘛出面调停,以“划江而治”的代价来换取康熙释放吴应熊。不得不说,吴三桂此举,不仅完全打乱了刘玄初“速战速决”的计划,而且还表现得非常天真和愚蠢。

吴三桂这么做,刘玄初非常惊愕,他写信给吴三桂:

以恢复汉家天下,利在速战速决,长久对持势必自取灭亡!

不得不说,康熙的运气太好了,因为吴三桂没有听刘玄初的建议。康熙抓住了这个机会,没有拒绝吴三桂,也没有答应,双方休兵3个月。吴三桂在长江南岸苦等康熙的答复,康熙拖延3个月后却杀了吴应熊。康熙这一招,直接达到了两个效果:

第一,利用吴三桂的犹豫,争取调兵的时间,康熙利用这段时间,重整北方兵马,全力南下平叛。

第二,吴三桂本来寄希望于康熙释放吴应熊,结果康熙突然杀掉吴应熊,吴三桂听闻消息,被气得中风。吴三桂倒下,整个吴军都陷入颓势,康熙从此缓过气来。

吴三桂不仅改变了“速战速决”的计划,还改变了“联合群雄”建议,吴三桂招降了平南王尚之信(尚可喜长子)之后,不仅要削弱尚之信的权力,还逼尚之信为他筹集军饷,导致尚之信再次投降康熙。吴三桂和台湾郑经联络制定作战方案,结果吴三桂坑了对方一把,郑经掉头而去。革命尚未成功,吴三桂就想着窃取盟友的利益,人心不齐,大事焉能成?

如果说,吴三桂改变“速战速决”“联合群雄”的计划是愚蠢之举的话,那吴三桂接下来的动作,让刘玄初彻底绝望。吴三桂竟然听信其他谋士之言,放弃“反清复明”的大旗,自立为帝,建立大周(史称吴周)。很多冲着“大明”旗号而支持吴三桂的人,纷纷觉得吴三桂是叛徒,不再支持吴三桂。

吴三桂从此大势已去,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病逝于衡州,其孙吴世璠继位,三年后,康熙攻入昆明,吴世璠自杀,刘玄初就此失踪。

有人说,刘玄初早在吴三桂称帝前后就已经病逝,有人说刘玄初对吴三桂过于失望,提前隐遁江湖。总之,那个低调而神秘的刘玄初,去向成谜。

正如后人所说,吴三桂根本没有雄才大略,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目光短浅的阴谋家。也许是吴三桂注定要成为逆臣,也许是康熙运气太好,清朝最终完成了撤藩目标,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只是可惜了刘玄初,未遇明主、未展其才。

标签: 吴三桂清朝

更多文章

  • 女强人吕雉一生唯一一次下跪,她给谁下跪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雉,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吕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秦朝时期,山东富豪吕文一家7口搬到沛县,因为吕文是沛县县令的好友,为了巴结县令,沛县的小吏们纷纷前来祝贺吕文的乔迁之喜。泗水亭长刘邦囊中羞涩,为了摆谱,他谎称自己“贺钱一万贯”,然后大摇大摆进入吕文的堂屋。吕文乃吕尚(姜子牙)的后裔,

  • 东晋儒将桓伊,他在音乐方面为后世留下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桓伊,东晋

    桓伊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这样一个人:他官宦世家,出生安徽,一直在中国的南方政权为官。虽生逢乱世,却文武双全,通晓军政。在北方势力入侵南方时,临危受命,与敌军与河畔背水一战,大获全胜!他也曾镇守荆州,官拜都督,可谓一代儒将。精通音律,尤其善

  • 康熙要拜谒朱元璋陵,并行三跪九拜礼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清朝

    大家好,说起康熙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据《清朝文献参考》等史料记载,康熙第一次拜祭明孝陵是在康熙二十三年,也就是他第一次南巡的时候。康熙是十月下旬乘御船下江宁府,当时,康熙弃船登岸,并骑马入城。沿途早有闻讯而来的百姓夹道跪迎,由于想一睹天子真容的百姓实在太多了,一时大家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康熙

  • 崔嵩是什么人?城池被敌军围困时,他是怎么解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崔嵩,明朝

    大家好,说起崔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了巩固大明的统治,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名为卫、所的军事机构(比如天津卫、重庆卫等等)并派遣军队驻扎。一个卫有5600名士兵,每个卫包括五个所,每个所有1120个士兵。卫所的最高长官叫做指挥使,是正三品的官员;所的最高长官叫做正千户,是正五

  • 耶律阿海是什么身份?文人当武将用,依然所向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耶律阿海,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耶律阿海是什么身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骑兵团都没有文化,可为何当时的很多大文人都心甘情愿去辅佐他呢?比如儒家文化领军人物耶律楚材,会制造文字的乃蛮部丞相塔塔统阿等,都为成吉思汗征服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实,第一个去辅佐成

  • 盘点历史上那些曹操不想杀,却不得不杀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三国

    1,蜜月汉献帝初平三年,青州黄巾军百万进攻兖州,兖州刺史刘岱率军迎战,不幸战败被杀。兖州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地。东郡人陈宫,字公台,游说兖州的官员道:“现在天下大乱,本州无主。东郡太守曹操,是当今天下一流的人物。如果我们迎接他来担任刺史,一定能保境安民,消灭黄巾。”从中平年间开始,曹操扫荡黄巾军、征讨董

  • 曾申:东周时期学者,战神吴起背后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曾申,东周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曾申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鬼谷子作为教育界神秘大咖的代表,总是让人想要对其讳莫如深的背景与深藏不漏的实力去窥探一二。无论是正史《战国策》中载的那两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得意弟子苏秦、张仪,还是野史《孙庞演义》中智谋过人、用兵如神的弟子孙

  • 刘备招降马超之时,他为何要派张飞上阵?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招降马超之时,关羽赵云都能一战,为何偏偏要派张飞上阵?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三国时期,刘备封了五虎上将,这五个人代表着蜀汉武将的最高实力,也是莫大的荣耀。关羽与张飞两人追随刘备多年,几十年征战,武艺和忠心早已让人心服。赵云对刘备也十分忠心,对内可以做刘备的贴身保镖,对外

  • 既没有拜师也没有家底的张飞与关羽,他们的武功从哪里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三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张飞与关羽的文章。我们知道在《三国》中刘备和关羽、张飞三人人在桃园三结义,而关羽和张飞在三国时期可谓是万人敌。关羽和张飞两人在军事能力方面展现出了特殊的天赋,但是他们的军事能力的强体现在勇猛这一块,就像项羽一样,在项羽之后的万人敌就是关羽和张飞,在某种意义上来

  • 主父偃是什么人?汉武帝开创盛世的他为何下场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主父偃,汉朝

    每当一提起主父偃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主父偃没那么牛,他就是汉武帝手中的一把刀。杀完人、招完恨,然后就被当成权力斗争的牺牲品。首先,大汉盛世,跟主父偃没啥关系,甚至跟汉武帝刘彻也没啥关系。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