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脊与赵构没有血缘关系,为何庙号却是“宋孝宗”?

赵脊与赵构没有血缘关系,为何庙号却是“宋孝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76 更新时间:2024/4/29 6:47:01

赵构因不能生育而海选太子,被选中的赵昚最后庙号为何是宋孝宗?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皇帝选儿子,之前还从来没出现过。赵构算是赶上 了第一遭。挑选的标准其实就是两条;

—是辈分要恰当,总不能挑—个辈分和赵构一样,甚至和赵构相差很多的吧。不然谈起继承关系来还不乱、了套了;二是年龄要合适,不能和赵构的年纪相差悬殊。最后决定挑选建炎元年(1127年)出生的、"伯"字辈的的赵匡胤一支。

赵令畤将初选选中的孩子都集中起来由赵构自己决定。第一次挑选上来的四五个小孩子送到赵构跟前的时候,赵构—个都看不上。觉得全都资质平庸。命今打发回家。绍兴二年(1132年)夏天,赵令畤又挑选了一批孩子,送给赵构亲自决定。

第二批孩子的名单中,列在第一的是一个叫做赵伯琮的孩子。赵伯琮来自于秀州(今浙江嘉兴),建炎元年十月生,血缘出自赵匡胤次子秦王赵德芳一脉,是赵德芳的第六世孙。赵构第一眼看到赵伯琮的时候,并不太喜欢这个孩子。赵伯琮长得很瘦小,相貌普通,没有一点富贵相。其他候选人的相貌都比赵伯琮光鲜。赵构正想把赵伯琮剔除出去的时候,突然从宫中窜出—只猫来。赵伯琮旁边一个胖胖的孩子区I狠地踢了猫—脚;赵伯琮却充满爱心地抱起小猫,安抚起来。这一举动使赵伯琮获得了在场官员的称赞。赵构对他的印象也有所改观,决定将赵伯琮也留下抚养,收为养子,当作皇位候选人之一。第二年二月,进宫的赵伯琮被封为和州防御使,皇帝赐名赵瑗。

虽然入宫了,但并不等于说只要赵构不生儿子,赵瑗就铁定是皇位继承人了。赵瑗只是走入了皇家,开始面向皇位的长途跋涉。

孩子是选好了,可马上又面临着由哪位娘娘来抚养赵瑗的问题。谁来抚养皇位候选人,谁就能在后宫权力结构中处于有利地位。大臣们事先就问赵构∶"若选皇子养在宫中,可将皇子付托给谁养育呢?"赵构早就想好了人选。赵瑗被收进宫后,由正得宠的张婕妤负责养育。赵构后宫的情况也非常复杂,对于张婕妤的得宠有很多人妒忌,所以无奈的赵构只好再收养一个孩子,平息后宫的纷争。就在张婕妤负责养育赵瑗之后不久,得宠的吴才人就力争说她也要养育一个,以备将来皇上再加挑选。于是,另一个名叫赵伯玖的孩子也成为了赵构的养子,收入宫中,由吴才人抚养,赐名赵琢。这样一来,赵瑷和赵琢便就皇太子的地位展开了竞争。

赵瑗的优势是他比赵琢大两岁。绍兴五年(1135年)夏,赵瑗因为年龄优势先被封为建国公,送到当时宫中新建的书院——资善堂学习。赵瑷深知仅有年龄优势是不能得到皇太子地位的,所以勤奋学习,言行精神。三年后,进宫觐见赵构的大将岳飞曾经去资善堂拜见过赵瑗。岳飞出宫后,高兴地对人说:"社稷得人啊。中兴基业难道不就这个孩子身上吗?"尽管后来岳飞向赵构请求早立赵瑷为皇太子,受到了赵构的申斥。但这并没有导致赵构对赵瑗的恶感。实际上,岳飞对赵瑗的极高评价代表了当时许多外臣的共同态度。

此后将近20年里,赵瑗被养在宫中却一直没有确定名分。其间,生父秀王逝世,赵瑗外出守制了三年。赵构迟迟没选定赵瑗为继承人的原因很多。首先赵构还幻想自己能够再生育,万一生出皇子来总比立一个血缘疏远的侄子作接班人好。其次,赵构的生母韦太后和权相秦桧与赵瑗的关系都不好,反对立赵瑗为太子。赵瑗在外给秀王守制期间,秦桧还计划废黜赵瑗;韦太后则更喜欢另—个养育在宫中的候选人赵琢。

期间,张贤妃病逝,赵瑗也改由已经晋封为皇后的吴氏一并抚养。赵构分别封赵瑗、赵琢为普安郡王、恩平郡王。吴皇后虽然先抚养的是赵琢,但也认为赵瑗恭俭勤敏,聪慧好学,可当大任,劝赵构早立赵瑗为皇太子。

韦太后死后,赵构决定在赵瑗和赵琢之间做一个决断。赵构给他们两人分别送去了美女10名,过了一阵又把她们召回。经过检查,送到赵琢处的10个美女都不是处女,而给赵瑗的那10个都还是处女。

赵构确信赵瑗的品行高尚,最终决定立赵瑷为皇太子。

刚好北方的完颜亮大规模入侵南宋,为了稳定人心,赵构将赵瑗改名为赵昚,封为建王,不久正式册立为太子。

完颜亮南侵被南宋军民打败后,对政事厌烦了的赵构决定趁机退位赋闲。

绍兴三十二年(1162 年)宋高宗赵构颁布禅让诏书,直白地解释退位的原因是"思欲释去重负以介寿臧",宣布由太子赵昚继位。6月 11

日,禅让典礼一结束,赵构随即起驾前往德寿宫,做起了太上皇。

赵昚虽然不是赵构的亲生儿子,而只是赵构血缘关系极疏松的远方亲戚而已,但当了皇帝后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善待赵构。

从这一点上来,赵构还真有先见之明,挑选了一位品德高尚的接班人,对自己的退休生活很有帮助。赵构的晚年,就是居住在德寿宫,悠闲地整天看宫中的水车慢慢地旋转。

太上皇一有什么要求,赵昚就尽量满足。每个月,赵脊都起码过来探望请安四次以上。每逢节日或出游,赵昚都要恭请宋高宗出席或同行。赵昚对待赵构就像亲生几子对待父亲—样。没有儿子的赵构在德寿宫安享了天伦之乐。1167年

3

月的一天,赵昚带着皇后、太子一起到德寿宫拜见赵构并赏花。当日德寿宫小西湖畔鲜花怒放,内侍杂役来回奔忙。赵构子孙三代人先看抛彩球、荡秋千,再看百戏表演,然后登上御舟绕堤而行。赵昚安排数十条小舟,满载酒食、水果和艺人跟随在御舟后面,以备太上皇随时召唤。湖上尽兴后,—行人上岸继续饮酒,欣赏歌舞,直到子孙三代都大醉为止。这样的情景在德寿宫经常出现。

晚年赵构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在德寿宫中酿酒品酒。德寿宫配置了专门的酿酒师,用当时上好的惠山大米配合上等三白泉水酿酒。酒水装在酒桶里,泥封后印上"上品"的印记封存在宫中。年老的赵构几乎一日都离不开德寿宫自酿的酒。赵昚经常陪太上皇赵构一起品尝自制的雪浸白酒。赵构年纪大了,酒量也不小。赵育经常劝赵构∶"此物不宜多吃!"

一位是退了位赋闲的太上皇,一边是并非亲生收养长大的新皇帝,两人的关系能够如此融洽,真的是让人欣慰。

赵昚正是因为种种孝行,死后定庙号为宋孝宗。

标签: 赵昚宋朝

更多文章

  • 李斯被腰斩的时候 朝中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替他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斯,秦国

    还不了解:李斯被杀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斯被腰斩的时候,朝中大臣为何没有一个人替李斯求情?李斯人缘有那么差吗?李斯的死从表面上看是被赵高迫害所致,而归根结底是他对局势判断不清所致。毕竟扶持昏君上位,很有可能被“反噬”,而好巧不巧,李斯正是被反噬的那个人。

  • 韩信被杀萧何为什么不救 萧何为什么联合吕后杀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萧何

    对韩信和萧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被杀的时候为什么不救?萧何有没有办法救韩信?萧何为什么和吕后合谋杀韩信?很多人对萧何帮助吕后谋杀韩信的做法都颇有微词。认为萧何的这种做法,是很不地道的。要了解,韩信本来就是萧何追回来的,是因为他极力推荐,刘邦才用了韩信。

  • 李煜兵败被俘后过着怎样的日子?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煜,南唐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煜的故事吧。帝王的宿命又是一年花开,只是颜色改,远处琴声再起,已似

  • 独孤伽罗为杨广提供了哪些帮助?她对隋朝的影响有多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独孤伽罗,隋朝

    隋朝在隋文帝的努力下迎来片刻繁华,其中有个不可或缺的人在帮助着隋文帝,她不是一个男儿,而是隋朝开国以来最为雷厉风行的皇后,独孤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独孤伽罗嫁给杨坚的时候,年纪不过也就十四岁,按现在而言,不过就是一个小孩子罢了,这门亲事是北周的权臣独孤信和杨忠定下来的

  • 姜维北伐为什么等了二十年才开始 姜维究竟在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姜维

    还不了解:姜维北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死后姜维接管北伐大权,姜维为什么等了二十年才北伐?姜维到底在等什么?从姜维所处的环境和他的成长道路两个方面来考量。一、姜维所处的环境。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知其不可而为之,在蜀国处于弱势的情

  • 马超有儿子吗?马超的后代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超,三国

    三国时期,时局混乱,各路诸侯纷纷起兵造反。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除了后来在占据中原的魏蜀吴三国外,割据一方的氏族群体同样不可小觑。而马超便是西凉势力的一位代表人物。马超,字孟起,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人。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卫尉马腾长子。马超自小便跟随父亲征战于凉州、关中一

  • 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 曹操为什么要杀这个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荀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和荀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荀彧作为三国时期曹操身边第一大谋士,在曹操发家时劳苦功高,最后却难逃屠刀,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荀彧是三国曹操的第一大谋士,他一生为曹操献计献策,辅佐曹操消灭各路诸侯,成就了一番霸业。可是这么一个大功臣,却也没有逃过曹操的屠刀。在中国

  •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间,都诞生了哪些文采盎然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煜,五代十国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提到南唐的末代君主李煜,相信许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子。在治国理政方面,李煜可以说并不擅长,他在位期间南唐政权不断衰弱,最终被北宋消灭,他自己也沦为了亡国奴。甚

  • 董仲舒为什么能引起汉武帝的高度重视?独尊儒术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董仲舒,西汉

    汉武帝刘彻是很多人公认的汉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做了很多改革,其中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提出并实施这理念的人并不是汉武帝,而是董仲舒,他跟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属于同一个时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彻刚继位的时候兴致勃勃想要建造一份大功业,16岁继位的汉武

  • 对战明军李自成能化险为夷,可面对清军他为何会却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自成,明朝

    在明朝几股起义军中,声名最响的便是闯王李自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如果没有李自成,京城不会那么容易陷落,清军也是打不进关内的。而最后的胜利果实被满清窃取,李自成什么都没有捞到,还成了满清的嫁衣。在起义的过程中,李自成曾多次面临险境,数年间,常常被明军击败,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