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韦安石:唐朝时期宰相,经历武后、中宗、睿宗时期

韦安石:唐朝时期宰相,经历武后、中宗、睿宗时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5 更新时间:2024/1/13 21:58:19

韦安石(651年-714年),本名韦安,字安石,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曾孙。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韦安石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 ,以明经入仕,起家乾封县尉,历任雍州司兵、膳部员外郎、并州司马、郑州刺史、尚书右丞、扬州长史、刑部尚书等职。经历武后、中宗、睿宗时期,四次拜相,累迁特进、左仆射、郇国公,生性持重。武后时期,数次当面折辱张易之兄弟,被陆元方赞为“真宰相”。唐睿宗复位,不肯依附太平公主,力保太子李隆基,贬为蒲州刺史,再贬沔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死于贬所。天宝年间,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贞。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韦安石早年参加科举,以明经及第,被授为乾封县尉。永昌元年(689年),韦安石升任雍州司兵参军,后历任膳部员外郎、永昌县令、并州司马、并州刺史、德州刺史、郑州刺史等职。他生性持重,不苟言笑,为政清廉,深受官民敬畏。

担任宰相

久视元年(700年),韦安石改任文昌右丞。是年十月,韦安石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兼任太子左庶子。

长安三年(703年),韦安石担任神都留守,兼管吏部、刑部二部尚书事务,后与崔神庆一同担任皇太子李显的侍读。

长安四年(704年),韦安石代理纳言之职,后又代理尚书左丞。当时,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恃宠专权。韦安石却数次当面折辱二张,甚至上表检举其罪状。武则天只得命韦安石与夏官尚书唐休璟进行审讯,但不等审讯结束,便将他调离朝廷,外放为扬州长史。

神龙元年(705年),李显复位,史称唐中宗。韦安石被征拜为刑部尚书,后改任吏部尚书。是年五月,韦安石接替张柬之,担任中书令,第二次被拜为宰相。他还兼任相王府长史,获封郧国公,食实封三百户。

神龙二年(706年),韦安石再次罢相,担任户部尚书。

景龙三年(709年),韦安石第三次升任宰相,担任侍中,监修国史。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暴崩,遗诏中命皇弟李旦辅政。韦皇后连夜召宰相、亲信等十九人入禁中,商议篡改遗诏,削去李旦的辅政之责。宰相之中只有苏瑰表示反对,韦安石等人皆一言未发。不久,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及其党羽,拥立父亲李旦即位,史称唐睿宗。 韦安石被免去宰相之职,改授太子少保,改封郇国公。

获罪外贬

景云二年(711年),韦安石第四次升任宰相,历任侍中、中书令,加领开府仪同三司。当时,太平公主图谋不轨,打算鼓动睿宗废黜太子李隆基(即唐玄宗)。她欲拉拢韦安石参与其事,便命女婿唐晙去邀请韦安石到府中议事,却被韦安石拒绝。后来,唐睿宗密召韦安石,称“朝廷倾心东宫”,要他留意东宫。韦安石却称睿宗所说乃是“亡国之言”,让他不要被太平公主的谗言所迷惑,因此惹怒了太平公主。公主命人散布谣言,陷害韦安石,欲将其下狱治罪。韦安石幸得宰相郭元振力保,方免于难。

是年八月,韦安石改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任太子宾客。他虽仍为宰相,但却被削去实权。十月,韦安石被免去宰相之职,加拜特进,充任东都留守。后来,韦安石的女儿病逝。其妻薛氏怀疑是女婿宠婢的巫咒所致,竟命人将婢女抓来殴打致死。韦安石因此遭到御史中丞杨茂谦的弹劾,贬为蒲州刺史。他在蒲州又因拒绝请托,得罪了玄宗宠臣太常卿姜皎。

愤恚病死

开元二年(714年),姜皎之弟姜晦升任御史中丞,指使御史郭震弹劾韦安石,称其在韦后之乱时身为宰相却不能匡正。韦安石时任青州刺史,因此被贬为沔州员外别驾。继而,姜晦又上奏朝廷,称韦安石在督造定陵时曾贪隐官府财物。玄宗遂命州官追赃。韦安石叹道:“这只不过是想要我死罢了。”他愤恚不已,不久便病死在沔州,终年六十四岁。

开元十七年(729年),韦安石被追赠为蒲州刺史。

天宝元年(742年),韦安石又因儿子韦陟显贵,被再次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郇国公,赐谥文贞。

标签: 韦安石唐朝

更多文章

  • 韦承庆: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韦承庆,唐朝

    韦承庆(640年—706年),字延休,河内郡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人。唐朝武周时期宰相,纳言韦思谦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京兆韦氏小逍遥公房。个性谨畏,事亲笃孝。进士及第,授乌程县令,累迁中书舍人,屡进谠言。转吏部侍郎,铨授平允。长安年间,拜中

  • 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却没有存在感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李渊

    还不了解:李渊存在感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渊作为唐代的开国皇帝,却没有存在感,原因何在?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变革中,封建君主统治时期占据了大概两千多年的时间,先后出现了二十多个王朝以及四百多位皇帝,在这四百多位皇帝中,虽然有很多政绩丰厚的皇帝值得讨论,但是

  • 历史上的康熙到底是什么样的 康熙真的是千古一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康熙

    对康熙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吗?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封建国家,总共有12个帝王。要说最聪明的帝王,一定是康熙。可以说,康熙在清代三百多年的执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千古一帝”。康熙的人生在世人眼中是无比的光辉

  • 清朝走下坡路和乾隆皇帝有关吗 乾隆是明君还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和珅

    还不了解:清代和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是一代英主,还是昏君,清代走上下坡路和他有关吗?提起乾隆皇帝,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他是一个能办大事,而且明事理的好皇帝。他能够明辨是非,处理过贪官奸臣,能任用能臣忠臣。当年清代也正是在他的治理下,走上了非常繁华的时

  • 历史上马湘兰有何才能?她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湘兰,明朝

    秦淮八艳是指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名妓,又称“金陵八艳”。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马湘兰,本不叫这个名字,她叫做马守贞,小字玄儿。因为家中排行第四,也被人称作四娘。她是一个极其灵秀的女子,能诗善花,一手兰花翠竹,几乎无人能敌。所以人们给她一个雅号湘兰。湘是

  • 和珅是怎么得到乾隆的恩宠的 这里边有什么原因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和珅,清朝

    对和珅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是如何获得乾隆皇帝恩宠的,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吗?乾隆对和珅的宠信,可谓是至死不渝,和珅绝对算得上是乾隆的“第一宠臣”,两人之间早已超出了皇帝和普通大臣的关系。晚年的乾隆对和珅的依赖,甚至到了吃饭、睡觉都离不开的地步。

  • 费诗是什么人?孟达投靠曹魏后他说了什么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孟达,三国

    孟达,字子度,为避讳而改字,扶风郡人,三国时期人物,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孟达因为和刘封不救援关羽,导致关羽败亡,关羽死后,刘备要追究刘封和孟达的责任,孟达害怕了,给刘备写了一封信之后,随即投降了魏国,当了可耻的叛徒。孟达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然而,

  •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权臣 两人差距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懿,诸葛亮

    对司马懿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样是三国时期的权臣,与诸葛亮相比,司马懿差在哪里?如今,我们一说起诸葛亮,第一印象是他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三国演义》小说的影响,诸葛亮还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他无所不能。当然,与诸葛亮相比,众人对司马懿的

  • 刘璋为何没有选择刘瑁做为继承人?有何顾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璋,汉朝

    益州在归属于蜀国之前,一直都由刘璋控制,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然后刘璋同志“暗弱”的形象基本上就被固定下来了,当然事实证明诸葛亮的判断没错,刘璋个人能力确实差点意思,这也导致益州

  • 马超与赵云都很厉害 两人真的不在一个级别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云,三国,马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马超和赵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马超与赵云都是绝世猛将,但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二人不在同一档次。话说,一提起三国蜀汉好汉排名,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尤其是提到马超与马超时,更是不分伯仲。在史书中的记载,马超与赵云从来没有交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