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历史上的五位猛将,70多岁还上阵杀敌

盘点历史上的五位猛将,70多岁还上阵杀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70 更新时间:2024/1/24 5:53:37

战场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它更是老将们驰骋沙场,继续为祖国建功立业之舞台。曹操曾赋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名将就不能服老,只要国家有需要,立刻披坚执锐,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在此,“纵横国史”就来给各位介绍五大70岁左右仍然上阵杀敌之名将,第四位挽救了一个王朝,第一位都熟悉,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第五位、北伐老将——常山赵子龙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估计都会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其中的“赵”便是大名鼎鼎的常山赵子龙。三国时期猛将如云,赵云能排在第二位,其武力值由此可见一斑。想当年,先祖刘备被曹操十几万大军追杀,搞得“妻离子散”,但赵云却不顾生命危险,单枪匹马杀入曹操军阵,“七进七出”,硬是将后来的蜀汉皇帝刘禅抱了出来,而且是毫发无损,天兵天将估计也就这样了吧。不过,赵云在刘备时期却很少得到重用,基本上没有机会单独领兵作战,大半生就呆在刘备身边当保镖,不能“人尽其才”。诸葛亮主政时,赵云已经70岁了,但他却非常想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于是向诸葛亮请求允许自己参与北伐,否则就撞死在石柱上。北伐期间,赵云阵斩曹魏韩氏四大名将,威震敌胆,为北伐军开了个好局。

第四位、大唐荣耀——汾阳王郭子仪

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史思明举兵几十万打着“清君侧”之旗号造反。由于内地承平日久,府兵战斗力低下,叛军一路所向披靡,东都洛阳很快陷落,叛军兵锋直抵潼关。此时,年已六十岁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军平叛,在东线战场连连获胜,河北局势有所好转。无奈,唐玄宗瞎指挥,强令名将哥舒翰出兵潼关,以致中了安禄山埋伏,唐军主力溃散,长安就此沦陷,战局急转直下。757年9月,郭子仪担任天下兵马副帅,指挥唐军以及回纥援军在长安郊外大破叛军主力,西京由此光复。不久,郭子仪再次于陕州击败安庆绪,并乘胜收复东都洛阳。763年冬,吐蕃进犯中原,攻克长安,唐代宗李豫一路狂奔。此时,已被罢免的郭子仪带着二十余骑兵一路召集官军,仅用15天就将吐蕃赶出长安。767年,吐蕃进犯泾州,时年70的郭子仪领兵出征,斩首两万余,吐蕃由此撤退。在唐末军事衰败、藩镇割据日益猖狂之局势下,郭子仪苦苦支撑危局,延长了大唐国祚。

第三位、大明双星——蒙古克星李成梁

太祖朱元璋创建大明王朝时,麾下可谓是猛将云集,将星闪耀,一抓就一大把。不过,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名将要么被杀,要么自然死亡,大明中期将星凋零。嘉庆年间,大明再次出现“名将高峰期”,其中最厉害的是戚继光、李成梁,他俩堪称大明后期名将之双星。戚继光自然不用多说,无论是剿灭倭寇还是防御蒙古,那都是令对手闻风丧胆之主。李成梁防守辽东期间,蒙古、土蛮、女真谁敢冒头就打谁,不服从大明管教之徒,分分钟教会学做人。1598年,李如松因叛徒出卖而中埋伏,命殒沙场,时年72岁的李成梁再次出镇辽东。此时,海西、叶赫女真相当嚣张,但一一被收拾,女真对大明敬而远之。不过,李成梁“养寇自重”,不知是出于内疚还是某种原因,他对努尔哈赤明显有庇护行为,以致建州女真得以坐大。李成梁死后,努尔哈赤终于放下心里包袱,起兵叛明,后患无穷。

第二位、日军梦魇——海战英雄邓子

说起这位老将军,估计大伙不是很熟悉,毕竟在将星云集的大明,邓子龙能够表现的机会不是很多,但他每一次出场,都异常精彩。邓子龙,江西丰城人,一生主要战绩是参与两次“对外战争”并大获全胜。1583年,邓子龙指挥明军在云南击败缅军,活捉杀死景宗真、罕虔,并追入缅甸,斩首千余。1598年,不甘心在“壬辰倭乱”中被李如松击败的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再次派出二十万大军入侵朝鲜,并且出动军船、辅助船只一万余艘,声势十分浩大。为了彻底解决日本侵略军,明朝万历皇帝派遣陈璘、邓子龙(时年70岁)统帅大明水师出战。4月,邓子龙率舰队在釜山露梁海面迎战日本海军。此战,为夺得杀敌首功,邓子龙率所部率先杀入敌阵,利用舰炮和火铳攻击日本,连连获胜。关键时刻,队友误击邓子龙战船并引发大火,日军乘势反扑,邓子龙力战身亡。不过,“露梁海战”大明取得压倒性胜利,日本从此消停近300年,直到清末才敢再次来挑战。

第一位、法军克星——镇南关大捷冯子材

早年的冯子材生活贫困,被迫参加天地会,而后投入大将张国梁麾下,与太平军作战。很遗憾,冯子材单独带兵作战时都遇上了英王陈玉成,搞得一点脾气都没有;1858年小店一战,冯子材5000援军几乎被陈玉成全歼,自己只带300余残兵逃回江南大营。正因为如此,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后便不再让冯子材出去作战,而是老老实实呆在镇江,看湘军打仗即可。打不过太平军,不代表冯子材不行,毕竟在单打独斗时,陈玉成还是相当厉害;在没队友配合之情况下,鲍超、多隆阿、李续宾等也未必是他对手。1885年3月,法军从河内出兵北上,进犯中国西南门户镇南关,连破关外营垒十余座,直逼关前隘。此时,已经70多岁的老将冯子材手提弯刀、横跨战马,冲出长壕,直奔法军而去。见主帅如此勇猛,清军士气大振,纷纷冲出长壕与法军肉搏,大获全胜,并乘势收复文渊、凉山,此为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冯子材老将军,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此外,年近七十仍然上阵杀敌之名将还有很多,如抗金名将宗泽、戚家军之最后骄傲陈策、大明之魂孙承宗,等等。所以,英雄不问出处,更不看年龄,只要有颗雄心,均可建功立业。各位说说,是不是这理。

标签: 郭子仪唐朝

更多文章

  • 乾隆的私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的传言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生活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私生活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乾隆皇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对于政绩,一般是持肯定的态度,认为他精明、干练,是一代中兴之主。但是他的私生活,则是仁者见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乾隆,是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雍正十三年登上的皇位,第二年开始

  • 乾隆和福康安到底是什么关系 福康安真的是乾隆的私生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福康安

    还不知道:乾隆皇帝和福康安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的时候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他们三个身上都有许多传奇的故事。对比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有很多政治方面的传奇故事。但是乾隆皇帝实际上更多的传奇,还是他自己的个人身世。据金庸小说记载乾隆皇帝并不是雍正皇帝的儿

  • 董先:岳家军后期猛将,光是兵器就重达百余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董先,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董先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在《说岳全传》中,董先在岳家军中的表现不算突出。他最主要的战绩是落草为寇时击败过岳飞帐下猛将施全,并在加入岳家军后协同诸将生擒过栖梧山强贼何元庆。而与张宪、完颜金弹子这样的猛将交手时,董先的表现非常平庸,大都是最强撑十多个回合败下阵来。

  • 历史上的公孙弘是个什么样的人?面慈心恶,大汉官场的老泥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公孙弘,汉朝

    每当一提起公孙弘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各领风骚,真可谓是一个人才济济、文化繁荣的时代。然而始皇帝一统天下后施行了“焚书坑儒”的文化政策,使得繁盛一时的儒学遭到了空前的打击。待到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贯彻的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由此,儒学进入历史发展

  • 21岁获至高荣誉的名将,霍去病为何会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霍去病,汉朝

    说到霍去病,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古代历史中,王朝更迭和民间起义频繁,能称得上是名将或者战神的也大有人在,如果非要评选出来谁第一、谁第二实在太难,但是要说到这里面最年轻的,可能就只有霍去病了。霍去病为西汉名将卫青的外甥,从小就跟随卫青出征,17岁时被

  • 关羽败走麦城时,身边为什么只剩十余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攻魏战略,即“出秦川”与“出荆州”,两路夹攻魏国,“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作为镇守蜀国两大战略要地之一荆州的关羽,深得刘备信任,统帅兵马至少数万,然而在东吴偷袭荆州之后,关羽败走麦城之时,本来统帅

  • 同样是起义,为何李自成没能像刘邦和朱元璋一样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自成,明末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XXX李自成起义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明末李自成的起义,只用了一年多的时候,就席卷了整个明朝江山。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成功来的快去的更快,最后的结局很悲剧很凄惨。为什么大家都是起义,他却没有像刘邦、朱元璋一样,笑到最后呢?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一点,他打天下的速度太

  • 汤金钊:嘉庆年间中进士,完美展现了宰相肚里能撑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汤金钊,清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汤金钊的故事。汤金钊,字敦甫,浙江萧山(今属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出身商贾世家,家族人多以经商为业,唯有他喜欢读书。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二十二岁的汤金钊考中乡试第一,即“解元”,嘉庆四年(1799年)二十七岁考中进士。初为庶吉

  • 和珅政治生涯中的三大敌人分别是谁?历史上和珅和纪晓岚并没有什么交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和珅,清朝

    说到和珅,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和珅是满洲人,姓氏为钮祜禄氏,是清朝时期的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同时也是一位大贪官。少年的和珅孤苦伶仃,而立之年的时候终于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欣赏,从此平步青云,官运、财运都愈来愈顺,此后的二十余年他成为了当时名噪一时的风云人

  • 宋武帝刘裕能当上皇帝跟臧爱亲有什么关系?密不可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武帝,南北朝

    每当一提起刘裕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他和最心爱的女人臧爱亲关系非常密切,互相把对方作为精神支柱。在她去世后,再不肯册立皇后,将她的灵位请进太庙,让祖和先祖享受同等待遇,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刘裕小时家中一贫如洗,他爸爸刘翘和寒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