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常遇春是什么人?是英雄还是屠夫?

常遇春是什么人?是英雄还是屠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258 更新时间:2024/1/31 21:50:25

常遇春大明开国功臣,英雄还是屠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作为朱元璋手底下的一员大将,深受朱元璋器重,同时他的个人武力也是很强的,每逢战事必当身先士卒。因为常常自言说自己能带兵十万,因此也被称为常十万。

人穷志不短

此人出身贫困,家庭条件并不好,但是又不甘心老死在田地间,于是就跟人习武。交不起学费就帮人多干点活来换取学习机会。就这样度过了少年时期,到了青年的时候,他学武有成、力大无比,而且长的是体貌奇伟,身高臂长,各种武器都会使用。

但是成年后常遇春越来越不满足于现在的穷苦生活,加上当时元末,阶级矛盾严重,强盗和起义军到处都是。常遇春就去投奔了活动于怀远、定远一带的绿林大盗刘聚。跟随刘聚打家劫舍,因为勇武深受刘聚信任,被任命为十夫长。但是这种日子的兴奋劲过去之后,常遇春就意思到刘聚此人只知打家劫舍,成不了大器,跟随他没有什么发展,于是就准备脱离出去,另寻他处。

也正是这时候,至正十五年(1355年)四月,常遇春和刘聚在和州抢劫时遇上了朱元璋攻打和州,由于朱元璋仗义豪侠,名声远扬,所以常遇春就想去投奔他。在一番乔装打扮观察过朱元璋后,发现他这个人确实是能成大器,于是常遇春就果断的放弃了强盗的职业,去投奔了朱元璋。

将遇明主,主遇良才

初见常遇春的朱元璋并没有对他刮目相看,只是把他安排到军中做了个小兵。常遇春也没抱怨,他对朱元璋说:“渡江之时,愿做先锋”。因为他知道自己总会一鸣惊人的,在之后的几场战役中,常遇春身先士卒,逢战必先,终于他成功的吸引了朱元璋的主意。

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朱元璋率军渡江南下,遇到了元朝水军元帅蛮子海牙的严密防守。随后爆发了著名的采石矶战役,此战中面对元军的严密防守,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冒着乱箭挥戈勇进,纵身登岸,冲入敌阵,为朱元璋的部队杀出了一片登陆的险滩,随后朱元璋大军登岸,元军溃退。

随后更是乘胜追击,一路攻占太平,次年三月,又攻占了集庆,占领了江南大片的富庶地区,为朱元璋以后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这一连串的战役中,常遇春锋芒初露,立了头功,开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由渡江时的先锋升至元帅。

至正十九年(1359年)七月,常遇春奉命攻打衢州,带兵一路攻杀,先取龙游城,后又率马、步、水三军包围了衢州城。但是衢州城城墙坚固久攻不下,常遇春就带小股部队突袭冲入了城内,毁坏守城大炮,元军崩溃,其后投降,自此衢州破。在戎马间常遇春还作诗一首:“策蹇龙游道,西风妒旅袍。红添秋树血,绿长旱池毛。比屋豪华歇,平原杀气高。越山青入眼,回首鬓须搔。”

杀降不详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初,陈友谅率兵前来攻伐朱元璋,首战就是常遇春和徐达驻守的池州。在侦查到了陈友谅的行动后,朱元璋命常遇春带领精兵万人,设伏于六泉口,等到陈友谅带兵攻到池州城时,徐达正面迎战,常遇春则伏兵袭击后方,大破陈友谅军,斩首万人,俘虏三千。面对着着三千俘虏,不知怎地,他忽然心生厌烦:“一群枯朽,于我何用,给我全部活埋”,一声令下,三千士兵尽埋在黄土之下。一个降兵大喊:“常遇春,你屠杀俘虏,必有报应!我等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陈友谅又率水军数十万来袭,意欲直取应天,朱元璋部队于其战于应天城西北的龙湾。此战朱元璋诱敌深入,常遇春和冯国胜带领主力设伏,在陈友谅军登陆时,一举冲杀而出,陈友谅军大败而逃。龙湾大捷,朱元璋转危为安,并壮大了力量。常遇春大破敌阵,战功卓著,不久,升行省参知政事。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龙湾之战的三年后,陈友谅倾巢而出,号称六十万大军于朱元璋决战于鄱阳湖上,此战关系到两方势力的生死存亡,整整持续了三十六天。一次朱元璋的旗舰搁浅,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远率船队来攻,情况万分危急之时,常遇春杀出,射伤张定远,又用自己的战船撞击朱元璋的旗舰,使其脱离浅滩。在战斗中常遇春又积极组织火攻,陈友谅军被烧的兵将损失过半,湖水尽赤。陈友谅率残舰撤往湖口,常遇春和诸将又率军追击,陈友谅在乱军中被射死。此战过后论功行赏常遇春功劳最大,朱元璋夸赞他说:“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

此战过后,朱元璋的对手就剩下了张士诚。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秋,平江城破,张士诚被俘至金陵,自缢死。

屠夫还是英雄,最后都是黄土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基本上统一了起义军势力,只剩下对元朝动手了,长期以来朱元璋不称王不出头的方式成功的麻痹了元朝政府。所以当朱元璋动手的时候是一路势如破竹。

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徐达、常遇春率马步舟师由临清沿运河北上,连下德州、通州。元顺帝携后妃、太子等逃奔上都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八月二日,徐达、常遇春一举攻占大都,改为北平府。又挥军西进,攻取山西。洪武二年三月,西征军进攻陕西,陕西守将力竭投降。元顺帝趁明大军在陕西之时趁机攻击北平,常遇春又奉命与李文忠率步卒八万、骑士一万驰救北平,元军闻讯即向北逃奔,常遇春率军追奔千里,大获全胜。最终解除元军对北平的威胁,常遇春又率军径取元上都开平,顺帝逃到应昌府。常遇春夺取开平,全歼留守元军,缴获车万辆、马三万匹、牛五万头。

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七日(8月9日),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突然病卒,年仅四十岁。在他一生中战功无数,同样也有令人诟病的地方,就是杀降,他每攻下一城就屠城,不留俘虏全部杀掉。他之死也难说不是数万亡魂的牵扯。

朱元璋在听说常遇春时候,大为伤心。作诗一首缅怀:“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

标签: 常遇春明朝

更多文章

  • 雍正手下的三大宠臣中 为什么李卫比其他两位的结局好多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雍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宠臣李卫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康熙皇帝临终前,康熙皇帝选择了四阿哥胤禛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九个儿子,为何胤禛能够脱臼而出呢?这是因为胤禛为人低调,从不太过变现自我,再加上自己有了舅舅胤禛的帮助,便成功地继承了皇位。雍正皇帝登基后,对年羹尧、李卫和

  • 隆科多为什么会被终身囚禁 揭秘其中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雍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皇帝为何要圈禁了隆科多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雍正五年,雍正皇帝突然下令,将正在与沙俄使节谈判边界问题的隆科多,以结党营私、私藏玉牒的罪名,抓捕下狱。是年十月,隆科多被定罪四十一款,被圈禁于畅春园。雍正元年,隆科多与年羹尧一起被加封为太保,一起被赏赐双眼花

  • 朱桂一生荒唐,只有这个事情被朱棣直接否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明朝

    朱棣的这个弟弟一生荒唐,朱棣全部容忍,只有一事朱棣直接否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为了稳固皇位,曾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他们最高的亲王爵位,以及各样的赏赐、乃至兵权。但朱允炆继位后,却对自己的叔叔,打起了削藩的念头。他用各种的名义,把自己叔叔的爵

  • 诚孝张皇后做了什么被称为女中尧舜?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诚孝张皇后,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为什么明朝的诚孝张皇后,被后人称为“女中尧舜”?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的诚孝张皇后之所能被称为“女中尧舜”,除了她尽力周旋,力保明仁宗朱高炽太子位并顺利继位之外,还辅助9岁幼子明英宗朱祁镇有惊无险接过皇权,在完全可以大权独揽时,拒绝朝臣“垂帘听政”的建议。1、力保朱

  • 史可法爱国,但也没有能力拯救大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史可法,明朝

    史可法忠心爱国,但是却没有能力拯救明朝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明朝末年这个十分动荡的年代,一边是多尔衮带领着他的清兵进入了山海关,一边是李自成带领他的军队攻破了北京。在这个天地都已经变色的历史浪头,四十三岁的史可法站了出来,在南京拥护朱由崧当皇帝。战乱的局势会

  • 赵国名将李牧是怎么对付匈奴的 他是如何设计诱敌深入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国,李牧

    李牧是如何打匈奴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牧,战国时赵国人,他是赵国的名将,也是著名的军事家,他与廉颇、王翦和白起共称战国四大名将。在群雄战乱的战国末期,李牧可谓是赵国的一根独木,苦苦支撑着在危境之中的赵国,甚至那时候有这么一句话:“李牧死,赵

  • 慈禧被逼到西安,为什么坐骑黄牛比她受欢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慈禧,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慈禧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慈禧晚期在位的时候,国家已经是破败不堪,甚至可以说是受尽人欺负了。直到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没有办法,这个时候就只是想要逃命。于是她收拾了很多的金银财宝,拖家带口地往西安跑,留下李鸿章一个人去应付这个烂摊子。但是慈禧逃亡

  • 杨士奇:明朝首任内阁大员,从小穷苦逃命,发达全靠人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士奇,明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明朝首任内阁大员,一代重臣杨士奇,从小穷苦逃命,发达全靠人品。中国封建王朝几十年,仅仅出现四十余次盛世,大明王朝出现了两次,分别是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说到仁宣之治,有一个人不得不说,没有他,明仁宗不可能即位,他就是明朝首任内阁大员杨士奇。元至正二十五年,杨士奇

  • 解缙明代两朝宠臣、大才子,为什么最后却沦落到雪堆里活活冻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解缙,明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明代两朝宠臣、大才子解缙为何最后被埋在雪堆里活活冻死?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己没多少文化,为了附庸风雅,比较喜欢一个叫解缙的文化人。这个解缙自小聪明绝顶,博览群书,二十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书法与诗文都很有建树,他对文化最大的成就就是在明第三位皇帝朱棣时,主

  • 廖化是如何一步步从小山贼变楚国将领的?大器晚成的廖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廖化

    廖化是如何一步步从小山贼变楚国将领的?大器晚成的廖化!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名留千史的人物,有的人生来天资卓绝、背景雄厚,再加上来了点机遇,但是有的人却是大器晚成靠自己的努力,就比如我们今天说的这位蜀国将领廖化,从小小山贼到蜀国将领。投靠蜀国他最初只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