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李自成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跟他的身份有关!

为什么说李自成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跟他的身份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53 更新时间:2024/1/14 17:25:59

为什么说自成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跟他的身份有关!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共传十六帝,共计276年。但是,在许多人的眼里,都以为是清朝推翻了明朝,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实际上,真正推翻明朝的另有其人。明朝末年,社会局势动荡,农民起义不断,就在众多的农民起义中,出现了一个名为大顺的政权,它的建立者就是李自成。

明朝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

自此,中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政权,而李自成建立的这个政权,一度在当时处于鼎盛时期,有着一统天下的气势。自从李自成起义开始,就一路顺利,他的大军一度占领了包括山海关在内的整片黄河流域。李自成亲自东征,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在当时的背景下,以李自成的势力,完全有能力一统中原,但最终含恨兵败,这与他在决策上的几个失误是分不开的。

明朝末期,政治腐败的原因除了统治者的昏庸外,官绅贵族势力顾家不顾国的做法,也是重要的原因。当明朝摇摇欲坠的时候,这些国家的顶梁柱,并没有为国家做到尽心尽力,反倒是加快了对百姓的压迫搜刮,完全不顾国家的安危。当李自成的势力逐渐变强,直至威胁明朝统治的时候,这些官员又纷纷李自成靠拢。

尽管,这些贵族官员的行为令人不齿,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对于一个政权的建立和稳固,能够起到非关键的作用。

然而,李自成考虑到自己的农民出身,以及对自己实力过高的估计,导致他忽视了这部分官员的势力。李自成之所以能够建立大顺政权,基本上,都是靠着农民阶级的支持和帮助,以至于,当他建立政权之后,仍然致力于维护农民阶级的利益,对于贵族官僚阶级,一直保持着打压的态度。

而史学界认为,李自成的这种做法是为了满足自己高额的军费和政治经费的需要,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然而,笔者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李自成在占领北京之后,几乎把整个大明王室收刮了个遍,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婢女太监,从殿堂到密室无一遗漏,收获的财富即使不够满足军费需要,剩下的财务不足也十分有限,丝毫没有得罪贵族势力的必要。

再者,李自成在建立政权之后,也没能够完成对自己身份的转换,仍然以农民阶级利益的维护者自居。以至于,其他贵族势力认为:李自成尽管建立了大顺政权,也只是一个流寇而已。

在史学界流传着一种观点,古代政权的更替,无非就是一个封建政权替代另一个封建政权,即使推翻前朝的是农民起义,最终,建立的也依然会是一个封建政权。对于这种说法,李自成就是一个最好的反例。对于传统的封建政权,它明显的特点就是对农民阶级的压迫,而李自成却在建立政权之后,实行了长达三年的免税政策。

当然,史学界也有人认为李自成所谓的“免税”,并非完全免除赋税,只不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减免,但是,这种说法却没什么依据。根据大量史料文献的记载,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一直到兵败之前,都执行的是以缉拿官绅追赃助饷代替征田亩税的政策,只要是大顺政权的官员到达地方,他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威逼官绅索要钱财,以充当军备之需。

并且,对于那些不服从的官绅,大顺官员使用的手段也十分残暴,不是以诬陷之罪将对方抓到牢里,就是以无端之罪让对方充军。不仅如此,大顺政府还有一套专门的规定,将前朝官员按照官阶大小进行排列,与需要缴纳的银饷相对应,官阶越高,需要缴纳的财物就越多。

在史料中,就有关于大顺执政的赋税收入记载,其中“征”到的银子,粮食大多都是整数,这难免让人猜测它的来源。大家都知道,平常的征税,所得的银子和粮食不可能是一个整数,这种情况,只有在对官绅进行收缴的时候才可能出现。

除此之外,征收上来的其他杂物,其中,大多数都是制箭用的翎,钢铁等的军用物品,这些物品在寻常人家是很难找到的,因此,对于这些物品的来源,也就不难猜测了。

当然,李自成并非完全拒绝明朝官员,毕竟一个新政权,在建立之初,需要很多有用的人才。

但明朝官员在大顺官僚群体中,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李自成在任用官员的时候,一直都是以没有当过官的举人为重点。这些明朝留下来的贵族官僚,从那些被大顺接纳的旧官员身上看到了希望,而李自成的许多政策却注定了会让他们失望。

大贵族官绅,因他们的出身不同,大都看重家族的利益,即使是国家利益,也不能改变他们对家族利益的重视。他们不惜通过政治上的变节,来投靠这位之前自己看不上眼的统治者,就是寄希望于通过对方的势力,使自己家族的荣耀得以延续。

而事实上,被他们“寄予厚望”的李自成,非但没有对他们施以保护,反倒将他们作为压迫的对象。这其中,不仅在行为上使身为贵族的他们颜面扫地,在政策上的抉择,更是深深损害了这些旧贵族的利益,以至于,最终失去了这些人的支持。

尽管,这些贵族会畏惧李自成的势力,不敢与他正面对抗,但是,私底下却能给大顺政权带来不小的麻烦。

因为社会的舆论走向,几乎完全控制在这些世家手中,在他们的作用下,大顺政权的正统性一直饱受质疑,当李自成势力强盛的时候,谣言的作用或许不是特别明显,可是,当李自成势力衰微之后,这些谣言就足以让他成为过街老鼠。

由于世家的眼光完全局限在自己家族的荣耀上,对于民族之间的斗争反而是没那么看重。因此,在后来女真族崛起的时候,他们只要稍微给这些贵族一点支持,就可以得到众人的扶持。而女真族能够以外族的身份在北京建立大清王朝,这些舆论的控制者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李自成等人固有的农名阶级局限性,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明朝之所以灭亡,主要是因为要面对两个敌人,最终,顾此失彼,应接不暇,除了要应对频繁发生的农民起义外,还要面对来自女真族的外族入侵,这也给明朝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当李自成等人推翻明朝之后,却全然没有意识到女真族,这一强大的势力,是自己统一中原的最大对手。几乎大顺政权的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内部成员忙于瓜分财宝,争权夺利,对于外部的军事部署,却没能考虑周到,致使女真族有机可趁。

大顺政权建立之后,李自成就将兵力分散于各地,这种做法对于镇压叛乱,稳定政权确实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抵御外敌方面,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昏招。尽管分兵的措施给李自成带来了许多小型战役的胜利,但是,在关键的对决上,却让他处在了下风。

然而,李自成丝毫都没有意识到来自女真族的威胁,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来收服吴三桂,对女真族一直持着轻敌漠视的态度,最终,导致了他兵败身死,政权覆灭的惨淡结局。

可以说,大顺政权的灭亡,不是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李自成等人能够凭借着浩浩荡荡的起义军一举推翻前朝,却受限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了他一系列目光短浅傲慢轻敌的措施。在得势的时候骄奢淫逸,在战败的时候一蹶不振,所以说,他的失败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标签: 明朝李自成

更多文章

  • 雍正皇帝的“三大宠臣”分别是谁?雍正选人用人的标准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雍正,李卫

    雍正皇帝的“三大宠臣”分别是谁?雍正选人用人的标准是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两位“甲子皇帝”之间的重要连接和过渡,雍正皇帝在清朝历史上发挥的作用极其关键,至关重要。将康熙朝晚年的弊政陋习、官场倦怠重新整顿调整,并为乾隆朝的稳固、良性发展奠

  • 吴三桂手握30万大军反清复明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吴三桂,明朝

    50岁的吴三桂想要反清复明,手握30万大军,为何没能成功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吴三桂可以说是个政治家,都已经老了却开始革命,也是勇气可嘉。可是当时那种情况下,虽说清朝无能,但毕竟也是自己从小到大出生的土地,清朝被推翻百姓们难免有些心情不好,日子也不好过,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 徐庶为什么会离开刘备 而选择去投奔曹操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徐庶,刘备

    还不知道:徐庶为什么离开刘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徐庶离开刘备,看似是孝心,但仔细一想,其实是内心最在乎的核心价值,核心失去了,乱了方寸,崩溃了,就如同我们说的中年忧虑。当年徐庶的母亲被曹兵所掳,徐庶六神无主,别说为刘备效力了,就算是自己好好生活只怕都不能

  • 孩子犯错,唐高宗李治让其父亲带回家教育,父亲回去之后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李治

    孩子犯错,唐高宗李治让其父亲带回家教育,父亲回去之后做了什么?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这件事情发生在唐高宗永隆元年(680),主人公名叫高真行,他的儿子叫高政。高家门第很高,高真行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高士廉。高士廉出身北齐王族,还是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兄妹的亲舅舅。当

  • 吕雉用尽一生将权力握进手中,后人一个疏忽导致吕氏族灭!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吕雉

    吕雉用尽一生将权力握进手中,后人一个疏忽导致吕氏族灭!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女人干政,历朝历代皆有之,不过越往后面的朝代,女人干政的难度就越大。中国历史上,可以算作是真正掌握权柄的,也不过就三位:武则天,吕雉,慈禧。不过这三人中,慈禧虽然是权柄在握,也只是垂帘听政,一层窗户纸,

  • 阴丽华本来刘秀的正房妻子 为何最后落到成为妾室的地步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秀,阴丽华

    阴丽华是刘秀的正房妻子为何会落到妾室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贤妻明君“自古以来标志着一个国的兴盛,对古代来说,任何一个时期一个君主只要有了一位贤后扶持,他在建立天下很少在为嫔妃后宫的事所担忧,从正史中,我们了解到有好几位贤后,贤后的辅助让君王

  • 诸葛亮心目中最中意的接班人是谁?蒋琬、费祎和姜维谁最合适?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诸葛亮,蒋琬,费祎

    诸葛亮心目中最中意的接班人是谁?蒋琬、费祎和姜维谁最合适?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谁才是诸葛亮真正的,最好的继承人?诸葛亮北伐之后,虽然看起来是姜维一直在接替他的北伐工作,但这并不代表姜维就是诸葛亮最合适的最好的接班人。除了姜维之外,还有蒋琬、费祎二人,他们对于蜀汉来说也一样是很

  • 历史上真正的刘墉,敢抢皇帝“龙印”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墉,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众所周知,清末时期中国遭受到非常严重的西方列强冲击,然而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根本无法应对,最终留下了一段黑暗屈辱的历史。当然并不能因为这段历史就断定清朝的统治者无能,毕竟在清朝延续的二百七十六年间,也曾出现过盛世,其中乾隆

  • 舒尔哈齐:满清的大功臣,地位仅次皇帝,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舒尔哈齐,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舒尔哈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提起清朝建立,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努尔哈赤,正是有了这代人的努力,才造就了之后的清朝。努尔哈赤之所以能成功,主要还是依靠家族的力量,因此明朝与努尔哈赤一族有很深的纠葛。公元1583年阿台选择归降明朝,为此努尔哈赤

  • 高长恭:北齐最厉害的武将,年仅32岁惨遭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高长恭,北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高长恭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割据朝代,由东魏权臣高欢奠定国基,由高欢的次子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因疆域覆盖中原富庶地区,且高欢治国有方,所以北齐建立之初国力就相当强大。北齐国力之所以强大,跟北齐有很多厉害的武将也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