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寿阳公主的梅花妆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寿阳公主的梅花妆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42 更新时间:2024/1/6 3:20:35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寿阳公主的梅花妆,为什么会流行起来?

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一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寿阳公主是南朝时宋武帝刘裕的女儿,传说黄历正月初七这天,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下,殿前有几棵腊梅树,有几朵梅花飘下来了,其中一朵轻柔地打着旋儿,落到寿阳公主的额头上。寿阳公主她醒来之后,对额头上的梅花浑然不觉,顶着它走来走去。宫女们笑着上来帮她摘掉花瓣,但是公主的额头上已经印上了花痕,就像投影上去一样,栩栩如生,洗也洗不掉,三天后,才渐渐淡了。

宫女们觉得额头上装饰几朵梅花花瓣,更显娇俏,也学着在额头上粘花瓣。这种妆就成了宫廷日妆。但腊梅不是四季都有,于是她们就用很薄的金箔剪成花瓣形,贴在额上或者面颊上,叫做“梅花妆”。

由于腊梅有季节性,不能经常保持,于是,女子们便想方设法采集其他黄色花粉,而后做成涂饰粉料代替腊梅,以便长期使用。大家把这种粉料称为“花黄”。也有用黄纸剪成各种花样贴上的。“梅花妆”不久便流传到了民间,很快受到女孩的喜爱,特别是那些富有大户的女孩以及歌伎舞女,更是争相仿效。

在当时,人们都认为不贴花黄,就缺少了女性特征。用黄颜色在额上或脸上两颊画成各种花纹成为少女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装饰。但少女出嫁以后,就要改变这种贴黄的装饰,别作一番打扮。同时,“黄花”在古代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因此,人们在“闺女”前面加黄花,不仅说明这个女子还没有结婚,还说明这姑娘心灵美好,品德高尚。这样,“黄花闺女”就成了未出嫁的年轻女子的代名词了。

“梅花妆”后来有所发展,不只是黄色,还有红色绿色;也不只是梅花形,也有动物形,比如小鸟小鱼小蝴蝶;材料也不只是金箔,还有纸片、玉片、干花片、鱼鳞片,最妙的是用蜻蜓翅膀。宋人陶谷在《潸异录》上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花子”就是贴花,把蜻蜓翅膀剪成花瓣形,涂上金粉,贴在额上,比金片更轻薄精致。到宋代以后,女子渐渐不贴花钿了,但后来只要形容艳妆或精致的妆容,就用“梅花妆”一词。

以上的说法是民间传说,其实北朝时期贴花黄之风俗比南朝刘宋要早,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可见这一风俗可能在东晋之前就有了。

“梅花妆”为什么会流行起来?

寿阳公主是宋武帝的女儿,这个“宋”是六朝(东吴、东晋、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的那个“宋”。六朝的社会审美就是喜欢绮靡之风,衣裙多繁复装饰,甚至织进金线。金、翠、红是主色调,头饰和衣饰是搭配的。在这样的艳妆之下,寡淡着一张脸显然很不协调,所以社会审美迅速认可了在面部也贴金描翠的方式。隋唐两代延续了这种审美,特别是唐代,贴花钿的风气很强劲。花钿变得很大只,一张脸甚至贴好几片——大约唐代女子的脸胖大,不多贴些显得太空旷。到了宋代,女子的服装色彩渐渐素淡,“梅花妆”就渐渐消失了。

这其实有动物的求偶特征。大凡动物,面部都有对称的花纹。六朝以来直到唐代,女子的求偶环境比较宽松,特别是未婚女子,贴上花钿,等于在脸上写了征婚事。尽管没有明规定说已婚女子不可以贴花,但只有“黄花闺女”,才可以贴黄花,成为约定俗成。

到了晚唐,面部贴花似乎越来越红火,而且是以翡翠玉片(一说翠鸟羽)为主——“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翠钿贴靥轻如笑,玉凤雕钗袅欲飞”。玉片是有点重量的,用米饭粘肯定不行,劳作出汗还会掉下来,很麻烦,容易让人分神。唐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里说,韦固妻“眉间常贴一钿花,虽沐浴、闲处,未尝暂去”。可见贴花钿的胶粘性很强,用的是方便的“呵胶”——刷在贴花背面,呵口气就有了黏性,比贴邮票还方便。呵胶是用鱼鳔捣熬制成,叫鱼鳔胶,粘家具木器都不成问题,贴在脸上对皮肤也没伤害(还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呢),用热水泡一下就自行脱落了。

标签: 寿阳公主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平原公主为什么会在新婚后三天自杀?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平原公主,南北朝

    她是公主,却在新婚后三天自杀,侍女掀开她的裙子,得知原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现代许多人都渴望过上一种富裕的生活,最好再有一些权势。事实上,在古代,就算出生在地位最高的皇族,也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有权有势,但是他们的现实生活是非常无助和痛苦的。

  • 三国被误解最深的人物,“阿斗”真的什么都不懂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刘禅

    三国被误解最深的人物,“阿斗”真的什么都不懂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相信提到刘禅大家都不陌生,他更是以“乐不思蜀”和“扶不起的阿斗”而被众人所知。但史实并非如此,罗贯中和后世儒家士大夫为了塑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形象,刻意矮化刘禅的形象和才智。今天

  • 推恩令到底是什么样的 是如何解决了国内的最大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汉武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推恩令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武帝刘彻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君王,在其治下颁布了许多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政令。对外开拓了前所未有的汉地疆土,对内从思想领域影响至今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然而,汉武帝有一项政令,堪称他的毕生骄傲,解决了国内的最大隐患,而许

  • 曹节是曹操的女儿,她为什么不帮曹操却要帮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节,三国

    身在曹营心在汉,曹节作为曹操的女儿,为什么要帮汉献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曹操,也许很多人会想到一个威风凛凛的权臣形象。这个争议十足的人物,纵横天下一辈子,却没有留下完整的子女记录。而生来就有两颗泪痣的曹节,就是曹操的女儿。而有趣的是,后面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庞统得知陷阱为何还要踏进去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庞统,刘备

    还不知道:庞统得知有陷阱为何还要送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当年有句传言,谁拥有卧龙或凤雏其中一人,就可以拥有天下。卧龙肯定是诸葛亮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经常以妙计战胜对手,而这个凤雏庞统竟然能与诸葛亮齐名,可见这个凤雏庞统雄才谋略绝不在诸葛亮之下。那为什么庞

  • 为何说康熙打赢吴三桂是侥幸 看看他的实力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吴三桂

    吴三桂的到底是什么实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下过围棋的人都知道,有时一枚棋子就是一个胜负手。在李自成与满清争夺天下的时候,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可以算是这盘棋上的最重要的一枚棋子,结果一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戏码让他倒向了满人,改变了未来几百年的历

  • 刘璋为什么那么害怕张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璋,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益州是天府之国,兵多将广而且易守难攻,为什么刘璋还害怕张鲁?刘备自黄巾军起义时,就兴起了义兵,然而他却蹉跎了近二十年,直到公元215年拿下益州之后,才算是站稳了脚跟,有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资本。说起刘备入主益州的经历,我们都知道,他于公元211年入川,次

  • 噶尔丹为什么被称作“半神”?噶尔丹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噶尔丹

    噶尔丹为什么被称作“半神”?噶尔丹是个怎么样的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8岁登基,14岁亲征,共执掌大清江山61年。但康熙帝这61年江山执掌的可不轻松,可以说他这一辈子都在平叛中度过,有人曾戏称:“康熙皇帝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

  • 为什么要说是刘备的不念恩情害死了张松?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松,三国

    张松是刘备取得西川的引路人,可最终刘备却不念恩情害死了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备最开始得到的荆州是和当年得到的徐州一样的是四战之地,既方便对别人用兵,也方便被别人攻打,注定是很难守得住的。刘备在张松里应外合下得到了带兵入川的机会,在张松的帮助下得到益州之后,才算真正的

  • 天下第一神箭手养由基是谁?三箭就能平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朝,养由基

    天下第一神箭手养由基是谁?三箭就能平叛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汉朝时的神箭手李广大家都知道,说他有一次出猎,看到草丛中伏着一只老虎,李广看得准,张弓搭箭,一箭将那老虎射死,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块像老虎的大石头,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李广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再射,就再也射不进石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