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建文帝生死之谜?真相跌人眼镜

揭秘建文帝生死之谜?真相跌人眼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64 更新时间:2024/3/2 4:55:24

2011年,福建省的一个小城市突然成为了国内舆论的焦点。在这个名叫宁德的地方,这里原本是毫不知名的小镇,但近年来却名声大震,因为物研究人员在宁德的上金贝村发现了古秘道、“建文帝随从墓”,在石乡发现了有近六百年历史的祭拜“国母亭”的风俗。另外,小登广村、逃难村、逃难溪等奇怪地名似乎也在告诉人们,它们曾有一段非同寻的历史。于是,中国历史上的建文帝下落之谜案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公元1399年“靖难之战”一役,建文帝是生是死,他的结局到底怎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早已成为明史上第一号谜案。

网络配图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后,燕朱棣带领精锐之师驾船擂鼓,从江北南下。建文帝派人过江议和,愿意划江为界,叔侄各占一边,但胜券在握的朱棣断然拒绝了。

公元1402年六月初三,朱棣的部队攻占南京皇宫。当朱棣进入皇宫时,皇宫内正烈火熊熊,建文帝已不见踪影。皇后以及七岁的皇太子文奎都不知去。朱棣下令清宫三日,只找到了建文帝的第二个儿子——二岁的文圭。因此,几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之谜一直困扰着人们。

据正史记载,朱棣在宫中找了三天后,“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即从火堆中扒出了皇帝和皇后的尸体。由于尸体已经被烧焦,因此难以认请到底是不是“帝后之尸”,但史书中依旧记载称,朱棣抚尸痛哭,随后下令皇后之礼仪隆重安葬了这两具焦尸。

建文帝在宫中葬身火海,这是一种说法,但浓另外几种说法。

《明史》中就说:“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或云帝由地道出亡。”即有人说建文帝从地道中逃走,并记载着这样的故事:建文帝“失踪”三十九后之后,有一个年已九十的和尚从云南到广西,称自己就是建文帝。当地政府吓坏了,赶紧向朝廷汇报。朝廷派人查出这个和尚并不是建文帝,年龄也不相符。结果,这个和尚坐牢了。

网络配图

这个故事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

的是其中一个细节——朝廷派人调查,使人感到非常蹊跷:如果建文帝当年已经被火烧死,现在还用得着调查什么吗?下令知府抓住这个“假冒伪劣”便是了。之所以还派人调查,显然是朱棣还想“看个究竟”,而这念头的产生,只能说明他当年对安葬的“焦尸”的身份存在怀疑。

《明史纪事本末》中又有这样的记载,建文帝流浪三十九年后,在明英宗正统二年(公元1438年)人认出,带回宫中,朝廷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宫中有个名叫吴亮的老太监,过去曾侍奉过建文帝,便叫做了来辩认。建文帝一见就问:“你是吴亮?”吴亮回答说:“我不是。”建文帝说:“有一次我吃饭时,掉了一块肉在地上,你趴在地上把它吃掉了。你忘了?”太监吴亮闻言大哭,跪地磕头如捣蒜,嘴里叫道:皇上。建文帝从此入居宫中,寿终正寝。

由于建文帝时期的档案史料已被销毁,《明成祖实录》的真实性令人怀疑,已经难以核实其正确性究竟有多少,要确切考证建文帝的下落,犹如雾里看花。

网络配图

目前,有关建文帝的下落,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三种:一种是他在南京城破时,化装潜逃到外地,并出家当了和尚;第二种说法是,建文帝是在朱棣率军攻入南京后,放火自焚;最后一说则告诉人们,建文帝逃到海外去了。

时下,相信第一种说法的人比较多,而福建宁德市一连串发现似乎也给这种说法提供了支持。但是,宁德市的考证工作还在进行,专家们还没有给出一个准确并让所有人信服的结论,所以,持续了几百年的大明王朝第一号疑案还没有完全解开。

标签: 建文帝

更多文章

  • 历史趣话:说说流氓皇帝刘邦的一些奇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

    (一)论得天下汉高祖刘邦平定了天下,他与群臣在南宫宴会。当刘邦喝得半酵的时候,对群臣说:“各位列候、将领不要隐瞒朕,都要为我讲出实情。我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呢?项羽丧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王陵站起来回答说:“陛下派人攻城略地,就把这些地方封给各将领。与天下的人同享此利。可是项羽则不封有功劳的人,他把

  • 武则天选男宠: 揭武则天到底消费过多少“男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

    皇帝家里妻妾成群,除了没有性*能力的小皇帝,皇帝们总体来说都是荒婬*的。但他们对后宫女人防范却是异常严格的,一旦发现不检点,轻者削封罚俸,打入冷宫,重者被处酷刑“*死”,下场凄惨。但帝王家的女人是不是都能守身如玉,做个好女人?非也,女人也有七情六欲。但相对来说,皇家女人红杏出墙更隐蔽,同时也因为身居

  • 多尔衮娶太后为妻:死后为啥被追封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多尔衮

    清开国帝王努尔哈赤在天命十一年的一次大战中受伤身亡,他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继承王位。公元1636年,后金改称清,年号为崇德,皇太极为清太宗。太宗朝一位最显赫的人物是太宗的弟弟多尔衮。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因大败明将袁崇焕,全歼山海关明军,一时声威大震。崇德元年,多尔衮进封为睿亲王,其实力和声

  • 揭秘:古代一个可以和秦始皇平起平坐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帝

    杨坚本该与秦始皇这种bug级帝王平起平坐的,但是因为唐朝光辉实在灿烂,掩盖住了杨坚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杨坚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将大量胡化汉人强行转回汉人认同的君主,这一点甚至朱元璋都没做到。他也可能是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万年一帝,可惜他儿子节奏没玩好,否则大隋必将与汉齐名。网络配图杨坚类似的是齐

  • 史上身世最惨的皇帝:竟全家饿死讨饭3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帝

    相对现代而言,古代的社会阶级是非常固定的。天子生而富有四海,佃户世代为地主做嫁衣。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其实从出生时就被限定在他所在的阶级中了。唐、宋武功文治各有所长,下层向上流动的机会还较多。而到了元朝末年,蒙古皇族们的统治梦想还在自由飞翔,可灵魂却早已脱缰,不仅一度废除科举,还大搞阶级歧视①。当时蒙

  • 西汉著名大臣黄霸:竟是中国古代为官的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臣

    黄霸,字次公,著名的西汉大臣,官至汉宣帝时期的丞相之位,经历过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皇帝,出生于公元前130年,逝于公元前51年, 黄霸为世人所铭记,是由于他为官清廉,治民有方,政绩突出,与龚遂并列为”循吏“的代表。黄霸简介,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出生于今河南太康,少有才名,胸有大志,立

  • 多尔衮离君临天下仅一步之遥却为何没能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多尔衮

    在第二代领导人皇太极的带领下,刚刚建国的大清,就像飞速前行的列车,以势不可挡之势朝着目标努力奋进着。然而,52岁的皇太极的突然驾崩,使得大清这列“列车”不得不来个“急刹车”,爱新觉罗家族的人们,又一次骚动不安起来。多尔衮不会忘记,父汗驾崩母亲殉葬之时,内心痛苦犹如刀弯,他与幼弟多铎抱头痛哭的情景。那

  • 爱才如命的一代枭雄曹操为何竟要处死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

    曹操爱惜人才,而且善于使用人才,例如对于关羽,他明明知道关羽要投奔刘备,刘备又是潜在的对手,即使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他也不追究。这是何其爱惜人才啊。同样是人才的吕布,为何没有关羽的幸运待遇?反而被曹操处死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吕布的所作所为吧。吕布是五原郡九原人(内蒙古包头),东汉末年名将,甚至被认为

  • 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为何要给努尔哈赤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努尔哈赤

    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为何要给努尔哈赤殉葬?清顺治时期,由于福临弱小,多尔衮则掌握着清朝的重要力量,就连顺治的登基也少不了多尔衮的支持。此时的福临,虽然弱小,但是却已经将多尔衮视为心腹大患,也为他后来清算多尔衮埋下了伏笔。然而,福临却不会想到,此时看起来战无不胜,坚不可摧的多尔衮,也曾经面临人为刀粗,我

  • 揭秘大清史:同治悲催的皇帝生涯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同治

    同治皇帝少年读书时,有个伴读即恭亲王奕?的儿子载澄。载澄与同治年龄相仿,两人性格也颇为意气相投,可惜的是,两人凑在一起经常干坏事而不是好事。譬如皇帝出游,往往都是两人结伴而行。同治喜欢出游,大概受其父咸丰的影响。《睇向斋秘录》中说,同治某次在宫中穿黑衣嬉戏,不巧被皇叔恭亲王奕?看见,后者便婉言谏告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