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女皇武则天最后为何将夺得的江山归还给李氏

女皇武则天最后为何将夺得的江山归还给李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60 更新时间:2024/2/11 14:09:37

如果按照皇权不旁落异姓的原则,武则天应该将帝位传给武氏。因为考虑到了这一层,武则天废三儿子李显后,强迫四儿子李旦跟自己姓武,徙居东宫,立为皇储。可是武则天的娘家人见此不乐意了,武则天当皇帝,这天下就是武氏的天下,怎么能传给李旦呢?李旦再怎么改姓,他还是李治的儿子,还是李家的后人。

武则天的两个侄子,武承嗣武三思更是积极活动,企图让武则天立武氏后人为皇储,以巩固武氏权力。武承嗣授意王庆之等人上表,要求立武承嗣为太子。武则天就问,李旦已经被立为太子,为什么要废掉改立武承嗣?你倒是给个说法啊。王庆之就搬出“自古以来未有立异姓为嗣者”的理由,讲了一番大道理。

网络配图

王庆之的道理委实没有错,现在是武氏天下,岂可以李姓后人为皇储。她武则天虽然强迫李旦改姓武,可一旦李旦摆脱她的控制,肯定会恢复李姓,只认父系血统,周武王朝就得结束,这不能不让武则天担忧。

其实武则天想立武三思为太子,可每一次征求大臣意见,都遭到反对。武则天非常恼火,借故屠杀和罢免一批“拥唐派”,后来再征求意见,群臣就装聋作哑,立武三思为太子的事就搁置下来了,但并未完全消除她要立武氏后人为皇储的心思。真正让武则天放弃立武氏后人为皇储的,恐怕还是狄仁杰那的一番话。

狄仁杰如何劝说武则天归还李唐天下,在《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当中都有提及。

《新唐书》:会后欲以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为太子,以问宰相,众莫敢对。仁杰曰:“臣观天人未厌唐德。比匈奴犯边,陛下使梁王三思募勇士於市,逾月不及千人。庐陵王(唐中宗李显被废后,封庐陵王)代之,不浃日,辄五万。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又说:“陛下掩神器而取之,十有余年,又欲以三思为后。且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姑。”狄仁杰的意思是,武三思虽为武氏子孙,但是在民众心中他的号召力远远不如李显。再者武三思为侄子,感情自然比不得母子之情。

《旧唐书》:则天无复辟意,唯仁杰每从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资治通鉴》: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姑于庙者也。”

网络配图

从以上史料不难看出,狄仁杰劝说武则天,除了站在天意、民意的角度上,还重点突出了一点,就是“母子关系”。

“母子关系”是一种最能敲动人心的关系,它以最直接的血缘关系来维系,因此母与子具有天然的亲近感。从母与子的关系出发,最能打动人心。狄仁杰紧紧抓住了这一点苦苦劝说,虽然让武则天有所反感,但武则天最终“不能无感,故卒复唐嗣”。

武则天欲改立太子期间,做过一个梦。对于这个梦,史料记载有所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新唐书》这样记载:武则天对臣下说:“朕数梦双陆不胜,何也?”对曰:“双陆不胜,无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且太子(指李显),天下本,本一摇,天下危矣。”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亦指李显)于房州。

《资治通鉴》却是这样记载的:武则天谓仁杰曰:“朕梦大鹦鹉两翅皆折,何也?”对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指前面”太帝以二子托陛下“中的”二子“),则两翼振矣。”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三思之意。意思是说,武则天做了一个梦,梦到鹦鹉两翼被折断了。于是狄仁杰回答说武则天的两个儿子就好比鹦鹉一双翅膀,如果不立二子为皇帝而立侄子武三思为帝,就是折断了自己的翅膀。

网络配图

两梦内容不同,但殊途同归。其实这梦说怪不怪,只是经臣下一解释就显得怪了。这说明,武周虽立,大臣们对李唐仍念念不忘。或许武则天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坚定了把天下归还李氏的想法。不然,看此人心向背,即使自己把皇位传给武氏子孙,武氏子孙也坐不长。

所以在武则天年老时让李显重新登上皇位,自己终于远离了政治纷争,度过了近一年的平静生活。这年冬天,她以八十一岁高龄去世,临终前留下遗嘱,去皇帝尊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李治合葬乾陵,坟前矗立起一座无字石碑。

标签: 武则天

更多文章

  • 绝世太监!揭秘历史上把皇帝卖给敌人的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振

    失败的教书先生王振自阉进宫后,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为获利,让死党私造兵器给敌国瓦刺,为讨好瓦刺,拿大明王朝的财富无偿赏赐其贡使。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被俘,亦是王振的“杰作”。王振可谓把大明皇帝卖给敌国的绝世太监。史学家称明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王振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他本来是一个失

  • 结拜兄弟张飞死后刘备为什么只说了四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

    桃园三结义,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张飞、关羽是刘备的好兄弟。然而,当张飞被手下杀害后,刘备的表现异常,这所谓的好兄弟看来只是表面上的。然这个好兄弟死了之后,刘备却只说了四个字——噫,飞死矣。网络配图当然,咱们都知道,他不可能只讲了四个字,他肯定是嚎啕大哭、呼天抢地、一把鼻涕一把泪——我的好兄弟啊,你

  • 秦始皇嬴政的祖父为何只做了3天皇帝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亦称安国君,是东周时秦国第35位国君,嬴姓赵氏,名柱,秦昭襄王次子,秦庄襄王之父。秦孝文王于公元前250年秦颛顼历十月继位之礼,三日后为其父除丧期间去世,葬于寿陵,其子秦庄襄王继位。网络配图古代的皇子们,一生的梦想就是当皇帝,自古争当皇位而自相残杀的皇子不在少数,有的人被封为太子,早早的继

  • 咸丰皇帝:让慈禧晚年常常为其痛哭落泪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慈禧

    隆裕对下人讲这些时也很忧郁,因为她说慈禧每给她谈到此事都会哭一会儿,说自己并不快乐。许多人都认为慈禧作为“天下第一女人”,执掌的是整个国家的命运,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身边又有那么多伺候奉承的人,生活也一定非常满足。还有什么比作为“天下第一女人”更幸福的事情呢?但是慈禧觉得自己并不快乐,而这些不快乐

  • 刘备失徐州:威震天下的丹阳兵为啥背叛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

    在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的传记中记载丹阳兵: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为天下步战的最好的部队,且不论两汉时间的丹阳精兵,就汉末三国以来,大将军何进、曹操等人都先后来此募兵,由此可见一般。网络配图正是这支非常精锐的士兵,从而支撑起陶谦在汉末群雄争霸中得以生存下来,后来在陶谦病故之后,陶谦把这

  • 为啥关羽能长期执掌荆州?三个字道出刘备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

    因为关羽的重大失误导致荆州被东吴孙权所袭取,使得蜀汉蒙受巨大的损失,由此而引发的夷陵之战更是让蜀汉元气大伤,从此复汉希望大为渺茫,尤其是因此这两场战争而损失大量的人才,更是成为刘备死后蜀中人才匮乏的最主要的原因,无数英雄豪杰常因此扼腕叹息。网络配图刘备素来有识人之明,更有善于选贤任能之才,对于自己的

  • 揭秘大明悍将蓝玉的一句话:竟然引起万人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悍将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密报朱元璋说蓝玉准备谋反,将要在大明皇帝朱元璋出巡时行刺于他,蓝玉因此被赐死,灭了他三族,被株连的人数总计一万五千人,史称蓝狱。蓝玉一案,朱元璋施刑太过,滥杀无辜,蓝玉肆意妄为,破坏朝纲,双方都有责任。网络配图蓝玉这厮得势后口出狂言,特别是在朱元璋最为敏感的继承人问题上,蓝玉更是

  • 开国大谋臣刘基为吴国公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谋臣

    刘基是明朝朱元璋的开国谋臣,在朱元璋起义推翻明朝的通知中,刘基的作用巨大,这也伟他流芳百世创造了条件,而对于刘基,还有更为重要的传说,那就是他的预言,据说刘基的预言是非常准确的。刘基的预言在他的《烧饼歌》中,这是刘基和朱元璋的一段谈话,在这段谈话中,刘基将明朝的运势和被灭时间,以及历经多少代,有哪些

  • 最荒唐的皇帝娶了一万个老婆 最终被活活累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炎

    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咸宁五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也就是他生平干的最有意思的一件事了。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基于这样的发达繁荣的经济基础,司马炎和他的一班功臣们开始尽情的享受生活了

  • 此皇帝在战场上从未打过败仗 却被一场地震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慕容德

    这个皇帝叫慕容德。慕容德有着极为传奇的人生。他在南北朝五胡乱华的混乱年代里脱颖而出,一手创建了南燕王朝。这时候,慕容德已经62岁了。慕容德是鲜卑族人,长得高大威猛。他英勇善战,一生在战场上从未打过败仗。光是这一点成绩,就超过了中国古代许多名将。成功建立南燕王朝后,慕容德在大臣的建议下,雄心勃勃地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