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开国大谋臣刘基为吴国公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开国大谋臣刘基为吴国公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772 更新时间:2024/2/11 14:18:53

刘基是明朝朱元璋的开国谋臣,在朱元璋起义推翻明朝的通知中,刘基的作用巨大,这也伟他流芳百世创造了条件,而对于刘基,还有更为重要的传说,那就是他的预言,据说刘基的预言是非常准确的。

刘基的预言在他的《烧饼歌》中,这是刘基和朱元璋的一段谈话,在这段谈话中,刘基将明朝的运势和被灭时间,以及历经多少代,有哪些重要事情,是被那个力量所灭等等,都隐晦的表现出来。

据说有一次朱元璋在吃饭,这个时候刘基请求觐见,朱元璋知道刘基能预测很多事情,于是就将自己咬过一口的烧饼扣在碗中,当刘基进来的时候,朱元璋就说你猜猜我的碗中有什么,刘基一猜即中,让朱元璋大惊,于是向刘基请教明朝的运势。

刘基在和朱元璋的谈话中谈了很多,多数大事件都被他预言到了,其中包括朱元璋死后他的儿子朱棣要谋反并最终坐上了皇位,还有明朝一共会经历十七位皇帝,最终被大清所灭,明朝出现变数是在万历皇帝的孙子身上,以及吴三桂会造反,并杀死了南明皇帝等等。

这些在刘基的《烧饼歌》中都有体现,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些大事在明朝都有发生,我们不知道刘基预言是怎么来的,但是能够言中这些已经让我们非常惊奇了,这充分展现了刘基的才能,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团,不知道刘基到底是怎样做到的。

刘基谏主

刘基是明朝开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是朱元璋非常倚重的大臣,今天关于刘基的各种传说仍然存在,他已经成为和诸葛亮一样的智慧的化身。

刘基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开始他是元朝的官员,并不是朱元璋的谋士。后来接受了朱元璋的邀请才来到他的帐下,成为一个谋士,而开始他也并不得到朱元璋的倚重,只是很普通的一个人,他被朱元璋重视是在一次战役之前,他谏主开始的。

当时朱元璋并不强大,他身边的陈友谅开始对他进行攻击。在征求意见的时候,所有谋士都认为不可能成功,有的认为应该退走,有的认为应该投降,就是没有人主战,只有刘基不说话。

于是朱元璋将刘基叫到内帐咨询他的意见,刘基说,主张投降和退却的人都应该被杀掉。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没有退路,不战只能死亡,而战还是有很大胜算的。因为陈友谅的军队军心不稳,他虽然强大但是只要战术得当,诱敌深入就能将他打败。

朱元璋这才真正认识了刘基,知道了刘基是一位奇才,从此开始重用刘基,而刘基也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帮助朱元璋打下了天下。

可以说刘基的成功是必然的,因为他本身就非常有能力,又能够审时度势,在最恰当的时机展现自己,而他展现才能的时候是别人最需要他的时候,这样的人是非常聪明的,这也是他最终成功的原因。

刘基为吴国公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刘基作为元末明初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才能也是不可小觑的,他在辅佐吴国公时期,向吴国公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战略方针从而帮助吴国公击败陈友谅和张士诚,并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刘基具有超出常人的军事才能,他的神机妙算也常常令人叹服,在吴国公对抗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初期,他为吴国公提出了“先灭了陈友谅,再后来灭了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最终帮助吴国公取得了胜利。

这一战略得以成功的原因在于陈友谅的篡位阴谋受到了广大民众的不满,吴国公先灭陈友谅得了民心,继而乘胜追击又灭了张士诚完成了他一统中原的宏原。

从刘基在战略部署上的全面性,可以看出他在军事上的造诣和能力。在历史上刘基为吴国公提出的战略方针受到众多军事家的好评,不仅仅因为刘基的军事才名,更因为刘基部署的这次战役取得了绝对的胜利。

从刘基为吴国公提出的以上战略方针,可以看出刘基本自身的军事才能是非常显著的,他能以自己精巧的思维帮助当权者巩固国家政权,平定战乱。

刘基之所以能正确的做出战略部署与他能很好的评断大局,分清利弊,把握重点,坚决果断不无关系。刘基为吴国公这次提出的战略方针充分表现出了他的才能,同时也证明了他当之无愧是元末明初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

标签: 谋臣

更多文章

  • 最荒唐的皇帝娶了一万个老婆 最终被活活累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炎

    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咸宁五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也就是他生平干的最有意思的一件事了。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基于这样的发达繁荣的经济基础,司马炎和他的一班功臣们开始尽情的享受生活了

  • 此皇帝在战场上从未打过败仗 却被一场地震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慕容德

    这个皇帝叫慕容德。慕容德有着极为传奇的人生。他在南北朝五胡乱华的混乱年代里脱颖而出,一手创建了南燕王朝。这时候,慕容德已经62岁了。慕容德是鲜卑族人,长得高大威猛。他英勇善战,一生在战场上从未打过败仗。光是这一点成绩,就超过了中国古代许多名将。成功建立南燕王朝后,慕容德在大臣的建议下,雄心勃勃地准备

  • 揭秘被低估的帅哥皇帝 骑牛打仗撑起江山33年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秀

    众所周知,只要是开国皇帝,都会为人所铭记,并时常提起,比如说秦始皇、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等等,然而有这么一位开国皇帝却非常低调,话题感不强,这位皇帝对当时的中国有着非比寻常的贡献,这位皇帝就是汉世祖,即东汉光武帝刘秀。先来介绍一下刘秀的身世,刘秀,字文叔,是刘邦的第九代孙子,但由于汉武帝执行的“推

  • 秦始皇嬴政是冤枉的?他焚书坑儒时还留了一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是个非常有争议的帝王。他功在千秋,谁也无法抹掉,但是他焚书坑儒一举也是受到无数后人诟病。但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不是没头没脑,斩草除根的粪书,而是留下了备份的。网络配图秦始皇统一六国,天下思想合为一家,为了国家的长远考虑,丞相李斯上书始皇帝要统一学说,否则各路人心理想的都不一样,聚到一起讨论

  • 最早杀功臣的开国皇帝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

    我国历史上开国皇帝杀戮功臣的恶劣风气,起自汉高祖刘邦。刘邦(公元前202-前195在位),沛(今江苏沛县)人,曾做过管理十里地方的小官“亭长”。陈胜、吴广起义后,他起兵响应。在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之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起义军逐渐壮大,推翻了秦朝。项羽倚仗自己势力强大。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

  • 喝烂酒睡寡妇的刘邦 是如何成为一方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早年是个泼皮无赖,这个世所公认,有案可稽。“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貰酒,醉卧”,喝烂酒,睡寡妇,私生子,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刘太公拿这个浪荡的儿子也没一点办法,只能作恨铁不成钢之叹。同乡的卢绾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俩人的父亲交情深厚,到了读书识字的年龄,一块上学,很是要好。正因为这一

  • 口蜜腹剑的说法是怎么来的?竟来自宰相李林甫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林甫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李林甫这个人是唐代非常奸恶的人,虽然是他是唐朝的宰相,但为人非常奸诈,一生都在摆弄权术,所以最后的死都是因为权术而死,对待皇帝非常的甜蜜,对待其他人就像一把剑,可以说是口蜜腹剑,而这个成语就是出自李林甫这个人的故事而来。网络配图李林甫为相开元二十四年,李林甫在和张九龄的政治斗争中胜

  • 打了败仗就摔孩子扔老婆:刘备真是敦厚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曹尔”。曹操雄才大略,自然是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刘备从一个织席卖履之徒,崛起田陌之间,终成帝业,也算得上人杰。刘备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以及以往的历史资料,民间传说中都是一个正统的很正面的正人君子的形象,特别是桃园结义,被大力渲染,广为传诵,成为后世忠臣义士的千古楷模。然而

  • 诸葛亮5次北伐 诸葛亮为什么要一直坚持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蜀汉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最终以诸葛亮病死军中而宣告失败。那为何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三国蜀后主刘惮即位后,诸葛亮蜀国主政,屡次兴兵北伐,但劳而无功,心力交瘁,最终身陨征途,常使人慨叹不己!其时,蜀地, 国小力弱,易守难攻。为何以诸葛经天纬地之大才,竟不顾现实,以短击长,不自量力,坚持北伐?后世

  • 明成祖朱棣为了这个女人 竟对后宫做出这种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

    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虽然说朝政时期不是很长,但是也能算是是历朝皇帝以来比较德高望重的一位。朱棣是相当聪慧的,就是在起兵造反,争夺皇位的时候,他都是极力思考,避开了多重风险才得到了属于他的天下,可是最终却牺牲在了战场上。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朱棣都是表现得非常出色的,然而据说,他曾经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