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人为明代一代才子,著名画家,竟有过自杀行为,晚年还因杀妻入狱

此人为明代一代才子,著名画家,竟有过自杀行为,晚年还因杀妻入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592 更新时间:2023/12/8 19:37:18

徐渭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是一个在中国写意花鸟画史上绝对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笔下的花鸟作品豪放泼辣,水墨淋漓,一挥而就,但求神和,不求形似。这是他狂放不羁的性格和半生潦倒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他胸中逸气的抒发。徐渭以其独特的笔触,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风,将传统的文人画提高到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对后世中国绘画影响极为深远。

郑板桥崇拜徐渭,甚至自刻一枚印章:“青藤门下牛马走”。齐白石直到四十几岁,才见到徐渭的真迹。看过之后他说:“青藤、雪个(八大山人,朱耷)、大涤子(石涛)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前生三百年,为诸君理纸磨墨,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_图

中国民间有一句话,就是“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就是说一个人在外面再厉害,也难保家里不带绿帽子。大才子徐渭就是这绿帽子大军中的一员,并因此杀妻入狱。

徐渭曾因胡宗宪案的牵连,受到波及,“患狂易”后,有过自杀行为。

比徐渭稍晚的袁宏道的《徐文长传》记载徐渭的自杀:“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槌其囊,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陶望龄撰的《山人徐渭传》:“及宗宪被逮,渭虑祸及,遂发狂(没有说是真狂还是装狂),引巨锥剚耳,刺深数寸,流血几殆。又以椎击肾囊,碎之,不死。渭为人猜而妬。妻死,后有所娶,辄以嫌弃。至是又击杀其后妇,遂坐法系狱中,愤懑欲自决,为文自铭其墓曰。”

沈德符《万历野获篇•徐文长》:“徐此后遂患狂易,疑其继室有外遇,无故杀之,论死,系狱者数年,亦赖张阳和及诸卿僇力得出。既郁郁不得志,益病恚自戕,时以竹钉贯耳核,则左进右出,恬不知痛;或持铁锥自锥其阴,则睾丸破碎,终亦无恙,说者疑为崇所凭;或疑冤死之妻,附著以苦之,俱不可知。”

《万历野获编》_图

最终他“睾丸破碎”,丧失性能力。一个丧失男性能力的男人,自己的妻子又比自己年轻,徐渭怀疑张氏出轨并最后杀妻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徐渭作品中有诗,《述梦二首》P.120,诗中有“伯劳”、“燕子”和“恶侣”。“伯劳”或“燕子”出自梁武帝萧衍的《玉台新咏》中《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谁与同。”伯劳、燕子在古代诗歌中通常引申为“各奔东西”、“夫妻分离”。我们无法确定这首诗的创作年代,故不能确定诗中的“恶侣”就是张氏,不过从“大难临头劳燕分飞”的比喻,很可能是徐渭在胡宗宪案之后形容张氏的。

冯梦龙就以此诗为基础作《情史·卷十三·徐文长》。我们现在不知道张氏的年龄,但隆庆元年,此时徐渭是四十六岁了,徐渭的诗词中提到,他科举屡屡不中,早在三十二岁就已有白发了。而冯梦龙首次提到了张氏是“小妇,有殊色”,年龄小还长得很漂亮,如果是真的,出轨也可以想见。

《情史》冯梦龙的短篇小说集_图

那徐渭的妻子,到底有没有出轨呢?

徐渭杀妻案发后,绍兴府议论纷纷,有的说文长性情残忍、狂悖,有的指他多疑、矫情,大多不相信张氏有奸情。为此徐渭他在给一位做官的邻居好友郁言(心斋)。郁言,嘉靖三十四年举人,三十八年中进士,先后官江苏宜兴和安徽颍上知县,嘉靖四十三年返乡与在酬字堂的徐渭成为邻居。郁言又是忠义之后,其言谈在绍兴府举足轻重。文长在狱中闻知郁氏对他杀妻案情评论竟和一般人无异,觉得知音者尚且误解,心中又难过又惶急,不得不致书加以解释,信的名字叫《上郁心斋》P.885。

信中徐渭一连串反问:“顷罹内变,纷纷浮言。出于忍则入于狂,出于疑则入于矫。但如以为狂,何不概施于行道之人,如以为忍,何不漫加于先弃之妇?如以为多疑而妄动,则杀人伏法,岂是轻犯之科,如以为过矫而好奇,则喋血同衾,又岂流芳之事?”

徐渭自己认为,可能因为郁、徐两家紧邻,郁夫人与死去的张氏往来尤为密切,而女性往往倾向同情女性的立场。郁知县非议文长的论调,极可能受郁府夫人的影响。文长认为“妇护妇,世之常情也”。但这种论调如果在社会传扬开来,或许会左右了自己罪行的轻重。如今生死系于一线,同时也为了自己的清白,他必须加以说明。

《柳河东集》_图

他引两则典故,暗示自己的处境和发生悲剧的原因:“抑不知河间奇节,卒成掩鼻之羞,贾宅重严,乃有窃香之狡。使当年即死,又何异夫莽谦,惟九载勿成,乃始明夫罪,事难概料,大约如斯。”

文中用了两个典故“河间妇”和“贾宅窃香”。

徐渭说的“河间妇”是唐代柳宗元的《柳河东集·外集》中讲述的一个良家女子由贤德而入淫邪的的故事——《河间妇传》,讲的是一个原来贞洁的妻子,由于抵挡不住性欲的诱惑,最后变成一个荡妇,不仅害死了自己的丈夫,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淫妇,最终纵欲而死。

今天有人把《河间妇传》作为黄色小说的鼻祖。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词曲·金瓶梅》中说:“潘金莲亦作河间妇,终以极刑。”不禁让我们怀疑《金瓶梅》的作者是否受到了《河间妇传》的发。

第二个“贾宅窃香”的典故,引用的是西晋时,贾充家“韩寿窃香”故事:韩寿是著名的美男子,晋书说他“美姿貌,善容止。”韩寿为贾充的司空掾。贾充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贾南风嫁给了太子,后来成了著名的贾后。小女儿贾午悦其姿容,让奴婢叫他半夜翻墙入内幽会,以西域进贡奇香暗赠。事后贾充发觉女儿越发用心修饰打扮,心情欢畅。一次会见韩寿,闻到韩寿身上有一般异香的气味,晋武帝只把这种香赏赐给贾充和陈骞,其余人家没有这种香。贾充知道后,为了家声,只好不动声色地把女儿许配韩寿。

徐渭《墨花图》_图

徐渭的这封信就是希望郁言不能只听片面的说法,对人与事,也不要只见表面,应从不同角度,作深入而长远的观察。通过引用这两个典故,希望好友能够体谅自己的难言之苦:“伏望明公曲谅隐衷,力扶公道,勿泥前说,赐挽后评。”之后以近乎哀求的口吻,祈望郁言改变对他的观感和论调:“倘能出万死一生,即是垂三纲于九鼎,不胜恳竦,实倍叫号。”

我们想想,以徐渭孤傲的性格怎么可能公然承认,自己妻子不贞,但引这两个典故,实际上就是在暗示自己的妻子貌似谨严,其实行为不端。也只有像郁言这样的文人,才能读懂这两个典故。

徐渭的真迹_图

最大的疑点是徐渭二儿子的出生。次子出生时,徐渭已经四十二岁了,按说老年得子,应该非常高兴。但儿子出生的前一年,是嘉靖四十年,这年七月,由于江西出现冯天爵等人起事,,总督直、浙、闽三省的胡宗宪奉命节制江西,遂率抗倭大军进入江西平叛。之后又有张琏起义,胡宗宪便暂时留在江西,主持平定两广的张琏。

军情紧急,胡宗宪派人到绍兴急催徐渭到江西汇合。嘉靖四十年即将春节之际,徐渭告别新婚仅几个月的妻子张氏和长子徐枚,“即买舟渡江,连日诣幕下”。离开家这天,是阴历十二月廿五日。

在晚年所作的《畸谱》中记载:“四十二岁,随幕之崇安(今武夷山市),再入武夷,至衢入烂柯山。冬,枳生,为壬戌(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四日酉(时)。”

徐渭离开妻子是春节前的十二月廿五日,儿子出生已经是十一月四日,我们平常都说“十月怀胎”,而次子是十一个月还九天,共304日,超43周。而今天我们医学上,正常孕周是40周,共280日,而且这还是按女性怀孕前末次月经计算的,不是最后同房那天算起。

徐渭书画作品_图

哪怕是徐渭和妻子张氏最后在十二月廿五日有过一次同房,次子也应该在九月底就出生了,徐枳的怀胎时间过长,老夫少妻,徐渭又常年不在家,就凭这三点,换做是谁也会怀疑妻子的忠贞,这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再加上徐渭自己说出了这两个典故,明白人自然就知道徐渭杀妻的原因了。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许多文人好友,当地名流一起出面营救这个杀人犯。虽然徐渭杀妻时可能没有捉奸在床,在那个时代,没有捉奸在床而杀掉不贞的妻子,即使在刑法上不能容忍,但在舆论上,在人们公认的伦理观念中,却是可以原谅的,这再会有那么文人、好友甚至是在职官员进狱中探望这么一个杀人犯,并为他的出狱奔走,这一点就很能说明张氏暗地里是有出轨行为,同时很会掩饰自己。

所以,最后我们能够知道,“徐渭杀妻”,是因为此前徐渭已经丧失了性能力,又发现了妻子有出轨行为,但妻子很有手腕,掩饰的很好,徐渭一时没有实据,因此二人发生了口角争执,加上徐渭本性多疑,尤其是小子徐枳,其出生颇有疑问,比正常多了一个月。

徐渭最终一怒,失手击杀的妻子张氏的。但也成全了徐渭,正是在杀妻入狱后,在狱中徐渭开始学习绘画,最终成为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以至于近代画家吴昌硕称徐渭是,“青藤画中圣,书法逾鲁公(颜真卿,被封鲁郡公)。”黄宾虹在《画学篇释略》说:“绍兴徐青藤,用笔之健,用墨之佳,三百年来,无人赶上他。”

标签: 明朝,徐渭

更多文章

  • 盘点中国结婚年龄最小的三个公主,放现在都是死刑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之最,公主,结婚

    公主,是出身最高的女子。但公主的身份,也意味着她们要尽家国之责。她们本身就是极好的政治资源,婚姻自然也要为政治服务。嫁娶的只是这个身份,人并不重要,所以就出现了小小年纪就结婚的公主。历史上明确记载的不满10岁成亲的公主有三个,当然没明确记载的应该更多。1、黄皇室主、孝平皇后王嬿。王嬿是王莽之女,8岁

  • 李自成攻破西安时,秦王抱着2岁儿子顺利逃生,至今繁衍了数十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自成,大顺王朝

    明崇祯十六年,闯王李自成攻破潼关,军队入城,长驱直入,西安城中哭嚎一片,那些往日高高在上的皇朝贵族,一片慌乱,战火烧到了自己门口,一片火海,只有朱家的一个人,抱着自己2岁的孩子,慌慌张张地从东门逃了出去,他眼睁睁地看着李自成进入他们朱家的西安城,占据他们朱家的府邸,大明王朝从此变了天,他是朱家的后人

  • 关羽不服马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马超,诸葛亮,刘备,

    关羽个性孤傲不群这是人所共知的,除了自己的大哥刘备和三弟张飞之外,他看得上的还真没几个。关羽对自己的武艺很有信心,当初马超归顺刘备时,关羽听说马超武力超群,居然就想丢下荆州事务专门前往汉中找马超切磋武艺,幸亏诸葛亮一封书信打消了关羽的念头,诸葛亮的书信是这么写的“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

  • 乾隆慈禧爱吃鸭,如何破解这个“神秘”蒸煮鸭餐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

    乾隆皇帝是个风、流皇帝,按照道理,他不可能剽悍地活到89岁,让很多人都大些眼镜的是,他去世时,满口的牙都一颗都没有掉。我们再看慈禧,74岁去世,在清朝晚期平均寿命只有33岁的时代,这个“祸国”的老太后可谓高寿。乾隆爱吃鸭子,而慈禧亦爱吃鸭子,在清宫的食谱中,不仅有火熏葱椒鸭子,燕窝扒鸭、八仙鸭子、燕

  • 朱元璋给建文帝留有后手?为什么建文帝的皇位还是丢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朱棣,耿炳文

    朱元璋,小名朱重八,最惨的时候做过乞丐,经过自己的打拼,建立了明朝,绝对是草根逆袭之典范。明朝建立后,随着江山的稳定,朱元璋整天夜不能寐,害怕那些一起打江山的开国功臣威胁他的皇位,就以各种理由几乎把开国功臣都干掉了。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全部杀完,而是留了一个人,此人就是耿炳文。朱元璋为何要留下耿炳文呢

  • 柏举之战吴国是如何以少胜多打败楚国的呢?看完这个你就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国,楚国,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战役,这场战役是吴王阖闾所带的兵马深入楚国的一场战役。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国家,在寿梦继位之后吴国才开始崛起。当时楚国和晋国正在争霸,晋国采取的战略就是联合吴国来牵制楚国。晋国人教会了楚国人用战车,御射等,所以吴国就逐渐强大了起来,寿梦就自己自称吴王

  • 中国历史上待遇最好的亡国皇帝,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亡国皇帝,汉献帝,晋武帝,

    说到中国历史上待遇最好的亡国皇帝,很多人都把这顶桂冠给了汉献帝刘协。其实不然,为什么呢?因为汉献帝刘协亡国后,魏文帝曹丕降封他为山阳公,虽说安享余生,寿终正寝,可惜他只享受公爵级别的待遇。说到这里,那么中国历史上待遇最好的亡国皇帝究竟是谁呢?他就是三国时期的魏国皇帝曹奂。曹奂,原名曹璜,是魏武帝曹操

  •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士兵为什么不带头盔呢?原来是这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也是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而兵马俑坑内每个兵俑装束、手势、神态塑造的惟妙惟肖,极度的逼真。但是在众多的秦俑兵中,很多兵俑的头部装扮非常的简单,军吏的头上戴着牛皮制的板状帽子,普通的兵俑头上戴着麻木头巾,大多数士兵就是把头发盘成一

  • 最大发现,秦穆公如何用五张羊皮把一代名相百里奚换回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秦穆公继位后,开始广招贤才,但土生土长的秦国人并不多,真正的人才都在东方,都在中原各国,为了把外国的人才招进来,秦穆公就搞了个史无前例的“客卿制度”,专门把外国的人才养在自己家里,而且待遇非常好。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不管你是什么出身,只要你有才,只要你能出谋划策,就算你穿的像路边的“犀利哥”都没关系

  • 秦朝最强将领,如果他没死,秦朝不可能灭,项羽绝对打不进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蒙恬,秦朝

    公元前211年,发遣三万多名罪犯到兆河、榆中一带垦殖,发展经济,加强军事后备力量。这些措施对于边防的加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秦始皇在统一全国之后,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施行了严酷的暴政,一场天下读书人的灾难席卷中华大地。秦始皇大举焚书坑士,他的长子扶苏竭力阻止,秦始皇非但不听,反而把他贬到边关,让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