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崇祯没有杀害袁崇焕的话 他能够抵挡得住清军入关吗

如果崇祯没有杀害袁崇焕的话 他能够抵挡得住清军入关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118 更新时间:2024/1/3 6:52:51

袁崇焕能挡住清军入关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疾驰至山海关,吴三桂开关迎入。在吴三桂与清兵两军合力下,李自成寡不敌众,只好撤退,于是山海关大门敞开,清军大批进关驰入中原。同年十月清朝定都北京,随后逐渐一统天下。在公元1644年,不管是李自成,或者是吴三桂,实际上都无法抵挡清军入关了,这是因为辽东、辽西地区,基本上都落入到清朝手中了。

也即吴三桂只有一座山海关,而没有关宁锦防线,至于李自成的大军,则没有战斗力。因此,在很多人看来,如果袁崇焕不死,完全有把握将清朝大军挡在关外。进一步来说,袁崇焕生前,炮击努尔哈赤,重创皇太极,让后金(清朝)无可奈何。

首先,作为明朝末期的辽东三杰之一,袁崇焕在对战后金(清朝)上,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战绩。也即袁崇焕镇守辽东期间,不仅重创了后金,更提升了明朝抵抗后金的决心。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

在袁崇焕镇守辽东之前,后金在辽东战场上可谓屡获胜利。比如袁崇焕中进士的公元1619年,明朝和后金之间爆发了萨尔浒之战。此战,明军共损失兵力约45800余人,战死将领300余人,丧失骡马28000余匹。在萨尔浒之战后,后金军继辽沈之战获捷后,又克广宁(今辽宁北镇)等40余城堡,并企图进兵山海关。对此,在笔者看来,袁崇焕可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但是,在明朝将士士气低落,后金屡获胜利的背景下,袁崇焕却取得了两次大战的胜利,也即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

此战,袁崇焕组织明朝将士坚壁清野,协力共守,铲除奸细,凭坚城用大炮,配以火攻,杀伤后金军1.7万人,挫败了努尔哈赤夺占辽西和山海关的企图,是明朝对后金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宁远之战中,努尔哈赤也被炮火所伤,最终于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病卒。因此,宁远之战的胜利,不仅鼓舞了明朝将士抵抗后金的决心,也对后金的历史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基于此,在宁远之战遭到炮击后,努尔哈赤仰天长叹:“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何人,乃能尔耶!”。对于袁崇焕,虽然让后金痛恨不已,但是,其能力也得到了后金的认可。在宁远之战后,明朝和后金又爆发了宁锦之战。宁锦之战发生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此战,是明辽东巡抚袁崇焕等率军击退后金大汗皇太极围攻锦州(今属辽宁)、宁远(今辽宁兴城)的作战。

由此,在宁锦之战中,后金一方的主角从努尔哈赤换成了皇太极。不过,不管是老谋深算的努尔哈赤,还是年轻气盛的皇太极,都不是袁崇焕的对手。就宁锦之战来说,后金不仅损失惨重,皇太极更是因此背负了“辱名”之痛。

最后,从宁远之战、宁锦之战来看,袁崇焕无疑是抵抗后金(清朝)最合适的人选。而这,让笔者联系到了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李牧。在长平之战后,李牧硬是率领赵军连续打退秦军的进攻,让强大的秦国无可奈何,只能采用反间计先除掉李牧,这才消灭了赵国。同样的道理,后金(清朝)面对无法击败的袁崇焕,也只能采用反间计,先让崇祯皇帝斩杀了袁崇焕,这才摧毁了明朝的“关宁锦防线”。

在关宁锦防线被摧毁后,山海关的防御作用,无疑被严重削弱了。换而言之,只要袁崇焕不死,并且一直守住关宁锦防线,清军就始终无法窥视中原。但是,在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斩杀后,辽东将士自然是人心涣散,无心再战,从而加快了明朝灭亡的历史进程。在李自成攻占京城后,清军联合吴三桂入关,最终夺取了天下。

标签: 明朝袁崇焕

更多文章

  • 负荆请罪后蔺相如和廉颇重归于好 两人最终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蔺相如,廉颇

    还不知道:蔺相如和廉颇的结局是什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将相和》是收录在语文教材里的一篇经典文章,如若问起读过这篇文章的孩童,他们一定是知道蔺相如和廉颇的。不过,他们知道的是“负荆请罪”的典故,是贤相和良将重归于好,使得赵国强大的历史岁月。可是,你知道在

  • 韩信打仗如此的厉害 他到底有什么招数和套路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打仗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汉时期的韩信,被后世人称为“兵仙”,单是这一个称呼,就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韩信的推崇。可是这样的推崇绝不是虚话,因为韩信能够拿的出非常好的战绩给人看,人们又怎么会吝啬赞美之词?不过,兵家致胜绝不是只靠硬拼,韩信当然也不例外,那么

  • 万历皇帝和张居正曾经是师徒关系 为什么两个的关系最后会形同陌路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万历,张居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万历皇帝和张居正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张居正是明朝著名政治家、改革家,他曾以内阁首辅身份,辅佐万历皇帝进行“万历新政”。但万历皇帝长大后,却对张居正产生了恨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朱翊钧小时候时,张居正便是他的老师,可以说两人一起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 朱元璋有几个干娘?最后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明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朱元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至元五年,朱元璋十二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朱五四带领全家迁到了太平乡孤庄村,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凤阳县府城镇二十郢社区二十郢,孤庄村比较偏僻,人烟也稀少,朱元璋在这里认了两个干娘。朱元璋的第一个干娘为赵母。赵母是孤庄村赵积善的妻子,她有

  • 为什么武则天死前要为褚遂良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褚遂良,唐朝

    褚遂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神龙元年,武则天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她下了道遗诏,里边有这样一句话,特别引人注目:“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等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这相当于给当初因反对自己而遭受迫害的褚遂良等人平反,要知道,当初褚遂良是武则

  • 杨广已经是太子了,为什么还要弑兄杀父?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广,隋朝

    杨广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小时候的杨广长相俊美,很受父亲杨坚喜爱,杨坚建立隋朝之后,立刻就封了13岁的杨广为晋王。但当时无论杨广多么的受皇帝杨坚的宠爱,太子的宝座却始终被他的大哥杨勇所占据着。杨广因为在统一战争中功劳在杨勇之上,又自

  • 明朝危难徐光启献出两计策挽救大明,可惜有一条没被实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徐光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明朝最后的斗争,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明朝末年的内外交困,随着明军在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中的惨败暴露无遗。虽然损兵5万对于拥有亿兆人口的大明王朝来说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但后续事态的发展,却让明朝在东北的经略彻底崩盘。萨尔浒之战3个月后,努尔哈赤—这个昔日曾匍匐在辽东

  • 诸葛亮的死对头司马懿,他的谋略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三国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司马懿的故事。提起司马懿相信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都是不太好的吧,因为他毕竟是为曹操效力而且在他和诸葛亮的对峙中,他一直都是避而不战,这让我们很多人都是有些不满的。因为喜欢三国的人大多数都是支持蜀国的,所

  • 吕后是怎么从淳朴村妇变成毒妇的?被项羽俘获后性情大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后,汉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吕后的故事。公元前188年,年仅22岁的汉惠帝刘盈去世,吕后立即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但在葬礼上,周勃、陈平等功臣们却注意到一个古怪的现象——一向溺爱儿子的吕后竟然一滴眼泪也没流。而吕后的诡异举动,竟

  • 明朝宰相清朝骨干!洪承畴抛弃了所有到最后终于一无所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洪承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洪承畴的一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洪承畴,少年得志、金榜题名、青云直上,终于在大明朝入阁封疆、位极人臣。此后却在松山战败、十三万大军尽没,沦为满清阶下囚。路过锦州时,他写下一首【王师已丧孤臣在,国土难全血泪余,千年若化辽东鹤,飞越燕山恋帝居】的绝命词,那时大约想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