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这个皇帝脾气出名的好 跟宋仁宗有的一拼

明朝这个皇帝脾气出名的好 跟宋仁宗有的一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72 更新时间:2024/2/22 1:38:23

中国历朝历代,既有商纣、胡亥孙皓石虎这样的残暴之君,也有汉文帝、唐太宗、宋仁宗这样的仁厚之帝。

宋仁宗当政时,著名的铁面包拯公然在朝堂上与他争辩,反对张贵妃的叔父为宣徽使。说到激烈处,唾沫星子都沾到宋仁宗脸上。宋仁宗只好用手拂去,却也无可奈何。

回到后宫,张贵妃关切地来问情况。宋仁宗没好气地说:“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知包拯为御史乎?”

明穆宗朱载垕,更是公认的脾气好,甚至比宋仁宗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明朝的众多皇帝里,朱载垕的童年最悲惨。

网络配图

他母亲杜康妃没有得到父亲嘉靖帝的宠爱,他本人又不是长子,因此基本上没有得到父爱。加之“二龙不相见”的魔咒,嘉靖帝对朱载垕长期漠不关心,虽然是父子,两人却极少见面。朱载垕前去皇宫请安,也常常被冷漠地拒之门外。就连杜康妃死去,嘉靖帝也不允许朱载垕为母亲守孝。

所以,朱载垕就在母亲不疼、父亲不爱的环境里,尴尬地度过了30个年头。当然,或许正因为此,朱载垕得以尝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较多地接触到社会生活各方面,使得他后来登基做皇帝后,处理朝政较为宽厚仁慈。

朱载垕还在做裕王时,生活简朴,在吃方面没啥特殊爱好,唯独喜爱吃驴肠。逢年过节餐桌上必然有这道菜。他登基后,一次偶然经过御膳房,听到里面传来驴子的惨叫声。他询问厨子后得知,烹饪驴肠这道菜的过程很残忍。

在那以后,朱载垕就再也不吃驴肠了。

众所周知,在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少数时期,文官比较收敛外。其余时期,文官表现得相当强势,动不动就上奏章“怒怼”皇帝。朱载垕登基不久,便受到这种“待遇”。

1570年,即隆庆三年,大臣郑履淳打了一份报告上来:“陛下御极三祀矣,曾召问一大臣,面质一讲官,赏纳一谏士,以共画思患豫防之策乎?高亢睽孤,乾坤否隔,忠言重折槛之罚,儒臣虚纳牖之功,宫闱违脱珥之规,朝陛拂同舟之义。回奏蒙谴,补牍奚从?内批径出,封还何自?”

意思是什么呢?陛下当了三年皇帝,亲自召见过大臣吗?亲自主持策划过国家大事吗?批复奏折,真的是自己亲自干的吗?

这几乎就是指着鼻子骂朱载垕是懒皇帝。

如果是换了一个脾气暴躁的皇帝,这郑履淳不死也得脱三层皮。可朱载垕看了却不以为然,也不给郑履淳小鞋穿。

后来,朱载垕又遇到更加“愤青”的海瑞。

网络配图

海瑞外放应天巡抚期间,兴修水利,安抚穷困百姓。同时,遏制兼并,惩办豪强,连退休阁老徐阶也被他追究责任。为了避免矛盾激化,朱载垕一方面表扬海瑞干得漂亮,一方面又让海瑞改任南京粮储。

没想到海瑞毫不领情,他马上辞官不做,还上奏章,怒称“今举朝之士皆妇人也”,骂满朝文武官员都是妇人。

当时的内阁首辅李春芳看了奏章哭笑不得,自嘲道:“我应该是个老妈子吧?”

朱载垕得知此事后,也没生气,只是调侃李春芳:“国事艰难,你当老妈子的辛苦了。”

当然,朱载垕宽厚仁慈,却并不是毫无原则的“老好人”。该出手时就出手,他在继位之初,就着手整治官场上的腐败之风,搞掉了一批贪官和庸官。明朝官场风气为之一变。

朱载垕还干过一件注定将载入史册的事情:解除海禁。

网络配图

我们知道,在明朝初期,由于倭寇经常骚扰东南沿海,朱元璋随即颁布海禁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禁止民间海外贸易。此后,虽然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可这纯属明朝与藩属国之间的朝贡贸易。

朱载垕继位不久,便诏告群臣:“先朝政令有不便者,可奏言予以修改。”解除海禁因此提上议事日程。

随后,在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的提议下,朱载垕正式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海外贸易,还主动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史称“隆庆开关”。

“隆庆开关”给明朝经济注入了活力,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贸易往来最频繁的国家。很快,白花花的银子通过贸易顺差流入中国。数据显示,从1567年到1644年,77年间,通过海外贸易流入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福建月港,从此被欧洲商人形象地称为“银泵”。

标签: 朱载垕

更多文章

  • 为何不称帝是曹操一生最奸之举?他有何预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

    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这个王位罢了。汉献帝刘彻这一生,过得十分窝囊,

  • 为什么秦始皇的后宫嫔妃在史书上集体失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的一生,迷雾重重。重重迷雾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后宫是谁?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后宫都有记载,特别是皇后,那是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在制度上有专门的规定,是必须大书特书,树碑立传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皇后,也就是始皇后是谁,史书上却完全没有记载,两千年来没有人知道,这

  • 戚继光的另一面巴结张居正上位 竟靠这样的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戚继光

    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能够百战百胜的军事家,他每打一战都是歼灭战,都是全胜,而且已方的损失往往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经常出现只损失几个人,最多损失几十个人,而敌军损失几百几千人,这样的伤亡比例类似于清末英法等国和腐朽的清朝军队交战的结果,中国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军事家是能达到他这样的

  • 朱元璋选皇后的“八级考试”进明朝后宫没那么容易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

    选妃的首道“工序”,便是体检,一般情况下每5000人只有50人能过关,百里挑一自古就有。但是在体检前,主管宗室的部门会先对候选者的出身、家庭和心理等进行一系列的综合考评。考评通过,才有资格体检。网络配图 当然了,这里的体检必须是裸检。裸检是面向所有候选者的,即便是权贵家的女儿也要接受裸检。东汉桓帝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看不起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匡胤

    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曾说过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一次赵匡胤到武成王庙去看历代名将,觉得很不爽,于是就让白起、张飞等人在内的22位名将集体“下岗”了,将他们都搬了出来。赵匡胤的理由是,白起这样连降军也杀的人,不配受飨。不过令人好奇的是,在这批“下岗”的人员名单中,口碑向来极好的关羽居然也赫然在列。需要

  • 此人延续大汉百年基业 差点让汉武帝领盒饭!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武帝

    楚汉争霸刘邦在一众文臣武将的帮助下,建立大汉帝国,汉朝初建也是危机四伏,北方的匈奴动不动就来抢点东西、掠走几个美女,刘邦想要去报仇最后还把自己的脸丢完了。西汉每年都要给他们送美女、财宝,南方的南越等也是迟迟不归顺,等到刘邦死后,西汉第一次大变天是由于刘邦的妻子吕雉搞出来的。网络配图刘邦死后,吕雉成为

  • 曹魏集团三大坑一步步把江山坑掉送给了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

    一部《军师联盟》,令传说中被诸葛亮吊打千百遍的司马懿,好好的火了一把。却也不由叫人心生疑虑:就算司马懿的文韬武略,确实是无敌级别,可也毕竟只是个无兵无权的官宦子弟,怎么就能步步为营,把三国里实力最为强大,且多年来吊打外敌不手软的曹魏政权玩于股掌?其实原因可以概括一句话:不止司马懿太强大,更有曹魏政权

  • 揭秘女状元傅善祥为何会沦为太平军的性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傅善祥

    前方,太平军将士们浴血奋战,后方,天王们用尽一生去享受,杨秀清的个人私欲也在迅速地膨胀。杨秀清把漂亮的傅善祥变成了他的猎物,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清纯是路人。傅善祥的劝谏往往变成了“干政”,鞭笞成了她的家常便饭。网络配图傅善祥,出生于南京城里的一户书香人家,自幼聪慧过人,喜读经史。可惜身处清末,而更

  • 关羽千里走单骑:因为曹操抢了他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

    小说《三国演义》里有个段子,说曹操带汉献帝出来打猎,曹操用汉献帝的箭,射中了一头鹿。将士们以为是献帝神射,齐呼“万岁”,于是曹操纵马上前,挡住献帝,接受士兵们的欢呼。小说中说,曹操此举,激怒了满腔正义的关羽关云长,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要斩曹操。玄德见了,急忙摇手送目,关公见兄如此,便不

  • 大明朝的一代雄主朱棣有哪些累累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

    朱棣,汉族,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自称“靖难”。四年,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杀方孝孺等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极力肃整内政,巩固边防,政绩颇著。在文化事业上,加强儒家文化思想的统治,大力扩充国家藏书。永乐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