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临死前写下诏书 四个字尽显其残酷本性

朱元璋临死前写下诏书 四个字尽显其残酷本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86 更新时间:2024/4/5 9:58:46

朱元璋从一介布衣一路摸爬滚打登上皇位,并成功地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明帝国,在政绩上真的是建树颇多,连主席都评价“自古能君无出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可见对其是大大的肯定,不过朱元璋身上背负的骂名也不少,曾经助其打天下的兄弟没有几个能善终的,忘恩负义成为了朱元璋身上的另一个标签,不过还有一件事更能暴露其身上残酷无情的冷血气质。

网络配图

1398年6月24日,71岁的朱元璋病逝于应天的西宫之中,在这位开国皇帝临闭眼之际,拿出一道诏书,这道诏书无关皇位传承,也无关黎民百姓,内容简单的只有四个字,却令这位功绩卓越的皇帝世代背负骂名,自此深陷残忍冷酷,忘恩负义的泥潭无从洗白。

网络配图

这道遗照内容就是“责殉诸妃”,一语惊起千层浪,后宫顿时就鸡飞狗跳了,曾经侍寝过的嫔妃们个个哭天抢地却也难逃殉葬的命运,据记载,“太祖崩,伺寝宫人尽数殉葬”,人数达到了40左右,正像一些影视剧中所展现的,殉葬前先让各位妃嫔沐浴更衣,然后集中到一个房间吃上最后一顿餐食,之后等待她们的就是头顶的三尺白绫了,这时“哭声震殿梁”,场面不忍直视。

可能有人会说,殉葬在古代不是很常见吗,怎么就偏偏让朱元璋被黑锅,那是因为这种毫无人道的殉葬制度早已消失1000多年了,而朱元璋竟然重拾历史淘汰的糟粕,岂不是自掘坟墓。

网络配图

最早的殉葬制度出现在商周时期,在先秦时期盛行开来,一般都是上层贵族人士才有资格和权利来要求下等的奴隶为其殉葬,以求死后继续享受其在生前的贵族生活,这种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在实行之初就遭到了反对和指责,孔子曾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连用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都要被指责,何况用大活人来殉葬,那岂不是要被千夫所指,世代背负骂名。

一方面是殉葬制度本身违背人性,残忍凶暴,另一方面也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反对,所以自秦汉开始,殉葬制度便渐渐被摒弃淘汰,甚至有的朝代统治者出台政策,明令禁止以人殉葬。而朱元璋在临死前竟然重新用这种毫无人性的殉葬制度,不仅完全罔顾人道,更是大大抹灭了多年来用心良苦的功绩,世代背负骂名,遭人唾弃。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有人说明朝亡是气数尽了不是崇祯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崇祯

    万历皇帝亲政后骄奢淫逸,长期怠政,却勤于搜刮。在他的统治下,明朝的政治环境日趋恶劣:农民起义、市民暴动、军兵哗变、民族矛盾尖锐,这个时候已经埋下了伏笔。网络配图 首先崇祯亲政的时候在东林党的教唆下安置魏忠贤于凤阳,之后魏忠贤缢死。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地位,阉党之祸逐渐澄清。但是

  • 司马懿晚年成为屠夫?出嫁在外的女子都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

    对于司马懿的评价,争议很大,大抵从永嘉之祸开始,司马懿的骂名急剧上升,到现在,不管是史学界还是民间,依然喋喋不休。争议的焦点很多,主要有忠奸说和阴谋论。前者,是说司马懿背信弃义,曹家的江山被司马一族取而代之;后者是说司马懿彻头彻尾一个处心积虑的野心家,尽管他没有拿下曹氏的江山,但为他的孙子篡位奠定了

  • 司马懿绝地反击为何很多曹魏老臣支持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

    高平陵之变,基本属于兵不血刃,干掉大将军曹爽一干人,司马懿重掌军政大权,从此,曹芳成为曹魏第一个傀儡皇帝。是时,司马懿已经被曹爽削得赤条条的,空有一个太傅头衔,被排挤在曹魏政权之外,赋闲在家养老等死而已。我们先来看看魏明帝临终时的如意算盘。魏明帝曹睿病危之时,急诏回刚刚平定辽东大败公孙渊、便道镇关中

  • 赵匡胤如何巧妙应对南唐 绵里藏针又不伤和气?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

    宋代后期,宋和南唐的关系十分复杂,一方面宋朝想要灭掉南唐,统一天下,但碍着北方还有北汉、契丹,有强大的牵制作用,因此不能贸然用兵,暂时用安抚的政策,两国往来不绝,在外交上暗中较量;另一方面,南唐不得不加强战备,尤其是水师的操练,同时又讨好宋朝,年年供奉。网络配图 两方的关系十分复杂和微妙,很考验人的

  • 长寿的烦恼:乾隆17个儿子只有4个活得比他长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

    乾隆皇帝自诩为“十全老人”,也就是说他的一生十全十美,没有遗憾。但事实上,有一件事情却困扰了乾隆半辈子,至死没有得到完美的结果,那就是继承人问题。为了不打破爷爷康熙在位61年的记录,乾隆在做了60年皇帝后禅位给皇十五子永琰,是为嘉庆帝。其实乾隆对永琰并不十分满意,是“矬子里拔大个”的结果。乾隆是出了

  • 刘伯温神机妙算却给朱元璋留下了三条杀他的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伯温

    刘伯温,浙江青田县(今浙江文成县)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中国民间一直将他奉若神明,甚至传说他的前世是诸葛亮,前前世是姜子牙,中国民间还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言外之意,刘伯温的能耐在诸葛亮之上,因为诸葛亮没能实现一统天下的抱负,刘伯温却实现了。

  • 都是权力惹的祸!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胡惟庸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

    先普及一个常识,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可以被称为宰相的官职很多,历代不同,比如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中书令等。注意区分宰相和丞相并非一个概念,宰相是通称,丞相是具体官职。自秦汉以来,中国一直奉行的是君权、相权并行制度,宰相有着极高的权力和极大的话语权,对

  • 曹操死后曹丕将自己的后妈全部占为己有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丕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平生战胜了无数对手,他精兵法,善诗歌,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喜欢少妇,在其一统江山的过程中抢了不少人妻,比如何进的儿媳尹氏,张绣的婶婶邹氏,秦宜禄的老婆杜氏等等。网络配图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也能看出,曹操对孙策的老婆大乔和周瑜的老婆小乔也是觊觎已久。还有传说曹

  • 诸葛亮为什么会成为蜀汉史上唯一的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

    先来说说丞相在秦汉意味着什么。丞相制度起源于秦,而成熟于汉。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共掌朝廷军政大权。其中,丞相因为负责全国的日常行政管理,所谓丞相府,在秦朝和汉朝前期很长一段时间,实际上就是全国的行政中枢,拥有大量的属员。很显然,丞相的权力过大,对皇权是很大的威胁。秦朝就已经表现得非常清楚了,吕不韦、

  • 帅气多情的翩翩少年 历史中勤政爱民的大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段正淳,段誉

    那个风度翩翩,帅气多情的段誉,无疑是《天龙八部》里深受喜爱的一个角色,他的儒和雅,他的真和纯,他的傻人有傻福,他的多情也痴情都给读者以及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网络配图金庸先生的作品大都是镶嵌在大历史之中,融入了很多真实的人和事,段誉在历史中便真有其人,他的原型是大理文安帝段正淳之子段正严,又名段和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