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达曾两次放跑元顺帝,朱元璋为什么不管?

徐达曾两次放跑元顺帝,朱元璋为什么不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21 更新时间:2024/1/26 4:47:4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咱们先了解一下元顺帝,他不像徐达、常遇春那样出名。徐达、常遇春是明初名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开国元勋,大家很熟悉。

元顺帝是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和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同属一类型的人。

元顺帝继位之初,重用丞相脱脱,改革吏制,勤于政事,试图扭转元朝颓势,刚开始还是卓有成效,史称“至正新政”。

但是元顺帝到了晚期,沉溺享乐,加上改革不彻底,没有从根源清除朝廷的贪污腐败,以致引起了元末农民大起义。

以朱元璋为首的红军起义军脱颖而出,徐达和常遇春就是消灭元顺帝的主力将领。

朱元璋带领红巾军经过15年的征战,把元朝势力赶到了北方(以元大都为中心的区域)元朝灭亡是迟早的事。

此时40岁的老朱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史称“明太祖”。

此时老朱并没有忘记北方还有个元朝残存政权,在稍作休整后,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进行北伐。

徐达、常遇春带军队从南京出发,一路披荆斩棘、势如破竹,很快攻到了通州。

元大都建在现北京故宫附近,也就是说,徐达和常遇春离元顺帝居住的皇宫仅三十公里的距离。元顺帝甚至能听到徐达大军人欢马嘶的声音。

如果徐达一鼓作气拿下元大都,元顺帝必定插翅难逃。

令人意外的是,主帅徐达竟然下令原地休息,副帅常遇春有点蒙,不知徐达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于是提醒徐达应该直捣“黄龙”,可徐达直接拒绝了。

这厢元顺帝一看真乃天赐良机:“明军不攻击反而原地待命,不跑还待何时?”

元顺帝带领文武大臣、后宫嫔妃,打开城门,脚底抹油一溜烟往北败逃。

六天后,徐达才下令进入元大都,稍事休整,次日下令追击元顺帝。

不消半月的功夫,徐达带领大军在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一带)包围了元顺帝。当时常遇春高兴地对徐说:“活该咱哥俩露脸,捉住元顺帝向皇上请赏去”。

徐达没有接常遇春的话,而是下令包围圈闪开一个缺口。常遇春一听勃然大怒,这不是要放元顺帝一马?老常爱憎分明是个暴脾气,挥刀要砍徐达,徐达命手下把老常捆起来关进了小黑屋。

元顺帝正在焦急万分想脱身时,探马来报:“不知为何徐达包围圈闪开了一条通道,皇上我们该怎么办?”

元顺帝一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现在不跑更待何时?赌一把吧!”于是元顺帝带着他的残兵败将,从闪开的缺口冲了出去。

接连两次放走元顺帝,常遇春一想:“肯定是徐达和元顺帝勾结好了,说不定徐达收了元顺帝贿赂想当叛徒!”

愤怒的常遇春在元顺帝逃跑的第二天,就向老朱做了汇报,老朱接到信后不置可否,“嘿嘿”一笑,并没有处置徐达,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从南京出发北伐时,军师刘伯温就向老朱献计说:“皇上,你嘱咐徐达,只把元顺帝往北驱赶,千万不能让他活捉或者杀死元顺帝。”

当时老朱也不解,问老刘为什么?

刘伯温反问老朱:“皇上可看过《三国演义》吗?

老朱说“看了不下五遍了”。

老刘说这就好,你忘了诸葛亮为何让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一事了吗?老朱猛然恍然大悟,拍手大笑道:军师妙计安天下,佩服佩服!”

于是老朱暗授徐达只顾驱赶,不必活捉。

也就是说,徐达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朱元璋旨意所为。

朱元璋为何要放过元顺帝呢?

亲们想一想,徐达捉住元顺帝后要交给老朱发落,你说老朱是杀还是放呢?

如果老朱杀元顺帝,毕竟元顺帝曾经是一国的皇帝,再不济也有拥护他的人,杀死元顺帝有可能激起残余力量的反抗,激起民变。再者说了,老朱还是很感激元朝的,他曾说,“咱们吃的穿的都拜元朝赐给。”还不如把他赶到天涯海角呢。

如果不杀元顺帝,留在身边不是,放逐他也不是。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抓住元顺帝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思来想去,赶跑元顺帝是最好的办法。

综上所述,徐达放过元顺帝,常遇春不知内情,徐达为了防止泄密当时没有告诉老常实情,事后二人和好如初。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楚成王临死时为何还有心情吃熊掌?“熊掌”有哪些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战国,楚成王

    楚成王临死时为何还有心情吃熊掌?“熊掌”有哪些意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楚成王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47年。不过楚成王并非通过正常手段继位,而是弑兄夺位,和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差不多。而楚成王晚年也遭到了报应,而且更加夸张,他是被自己的儿子商臣给活活逼死。当时商臣率兵将楚成王包围,

  • 唐朝元勋李勣:算计李世民,决定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勣,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事实上,在进入唐朝以前,李勣曾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徐懋功。事实上,清朝人把他写进了《兴唐传》,就成了“徐茂公”。历史上,李勣是传奇,从名字到经历都是!很少有人比李勣有更多的名字:徐世勣、李世勣、李勣、徐茂公……很少有人比李勣转换更多

  • 曹操:公认最奸的人,却是三国最真实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曹操

    曹操:公认最奸的人,却是三国最真实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误解,是开拓者的宿命;坚守,却是灵魂的真。公元220年的春天,洛阳城中弥漫着哀伤的气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病榻之上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后事。在弥留之际,他没有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豪迈,也没有表现出等闲视之的豁达,他只是缓缓地安排

  • 他本来是大明的未来之星,为何四十年后臭名昭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严嵩

    他本来是大明的未来之星,为何四十年后臭名昭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弘治十八年,江西一位青年才俊金榜题名,以二甲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顺利考选了庶吉士,随后官授翰林学士,俨然大明未来之星。踏入仕途的青年才俊原本一心想要做个好官青史留名,谁知一番官场沉浮后,昔日的少年郎却迅速黑化,成为《明史》上臭名昭

  • 乙弗皇后15年生12个孩子,最后结局死得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乙弗皇后,西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乙弗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分裂后,分为西魏和东魏,西魏领有北魏洛阳以西的土地,又在长安建都,在地理位置上是位于东魏的西面,所以称呼西魏。西魏开国皇帝是魏文帝元宝炬,丞相宇文泰杀死孝武帝后,身为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被宇文泰拥立为帝,但军国政

  • 历史上的年妃有多受宠?被雍正放在心尖上的敦肃皇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敦肃皇贵妃,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年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甄嬛传里的华妃年世兰,明艳动人,母家位高权重,哥哥是著名的大将军年羹尧。自己有皇上恩宠在身,平日里飞扬跋扈,不把其他女子放在眼里。残害有孕的妃嫔,插手朝政,卖官牟利,跟皇后作对,不把中宫放在眼里,但是这么一个人,却深深的爱着皇帝

  • 明武宗朱厚照到底是怎样一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厚照,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厚照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首先,我们来说明武宗朱厚照呢,他是大明王朝历史上开国的第十位皇帝。他的父亲是明孝宗朱佑樘。明孝宗朱佑樘那在整个大明王朝封建历史上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好皇帝。明孝宗朱佑樘继位之初,实行的是儒家仁政的思想,能够做到与民休息,爱民如子,

  • 雍正去世之后,乾隆是怎么对待李卫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卫,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卫一直备受雍正皇帝的宠爱,更为难得的是他平稳过度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没有格外倚重李卫,但是同样没有刻意针对他。在乾隆登基之后,李卫不但没有懈怠,反倒是加倍努力,希望给乾隆留下好印象。李卫在缉盗这方面非常厉害,正因如此

  • 吴三桂为什么要选择血洗蒲城县 主要是当初差点死在这个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三桂,清朝

    还不知道:吴三桂为什么要血洗蒲城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据康熙五年的《蒲城县志》和《清世祖实录》上记载,“三桂、国翰遂屠之,杀戮万余人,匕筋无遗”。说明了吴三桂确实曾屠了蒲城县,入城后杀了一万多人,抢光了所有东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顺治六年,在清多铎病故

  • 大唐安乐公主李裹儿:美艳动人的皇家千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乐公主,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安乐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安乐公主李裹儿是唐中宗李显与韦后最小的女儿,虽然贵为千金,但从小却经历了苦难。高宗李治驾崩后太子李显登基,此时谁也无力阻拦武则天篡唐自立,成为女皇的脚步。李显毫无策略的提拔心腹,培植势力,想要对抗母亲,结果被母亲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