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成王临死时为何还有心情吃熊掌?“熊掌”有哪些意思?

楚成王临死时为何还有心情吃熊掌?“熊掌”有哪些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75 更新时间:2024/1/24 11:47:34

楚成临死时为何还有心情吃熊掌?“熊掌”有哪些意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楚成王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47年。不过楚成王并非通过正常手段继位,而是弑兄夺位,和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差不多。而楚成王晚年也遭到了报应,而且更加夸张,他是被自己的儿子商臣给活活逼死。当时商臣率兵将楚成王包围,逼楚成王自尽,楚成王却说希望自己能吃完熊掌后再死。当然楚成王这时候肯定没什么心情吃熊掌,他这样做也只是为了拖延时间而已。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不管两者双方的关系是什么,是陌生人、是好友、是兄弟,甚至是父子,他们之间都会发生矛盾,这些矛盾可能是日常之事的琐碎,也可能是关乎权柄的掌握。周朝虽然统治了华夏大地几百年,但是在后期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它都是属于摆设状态,“周室衰微”已经愈演愈烈,分封制的弊端也在不断放大。所以在周朝后期出现了春秋五霸,而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也渐渐出现了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因为分封制以及宗法制的影响,周朝的国土上大小诸侯国并存,他们趁着大宗周天子鞭长莫及、奄奄一息,随意的吞并其他国家来扩充自己的实力,以图在这众多国家中脱颖而出,成为这片土地上的霸王。所以说,在春秋时期,因为周室尚在,所以“大一统”的思想并没有在人们的脑中形成,这些诸侯霸王们唯一所想的,便是在众多诸侯中树立威信,建立霸位,从而成为诸侯中的领导者、“大哥大”。

楚成王:弑兄夺权、追夺霸位

楚国在那个时候还并没有战国时期那么强大,它的一切都还在发展,当时的楚成王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硬是将屠刀挥向自己的哥哥楚堵敖,从而夺得了楚国的大权,成为了新一代的楚国国君。他在将王位夺来后,第一步便是在国内国外广施自己的恩德,从而隐藏和洗刷自己弑兄夺权的不好形象;他还和一些诸侯国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从而为自己的发展,提供了更好、更多的时间,较为有利的改善了他国对于楚国不好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各个诸侯国已经无视周天子的情况下,依旧积极的向周天子行臣子之礼,每年按时、按点的进贡,让周天子误以为其是“辅国良臣”,从而给了他“平定夷越各族动乱,以拱卫中国各国”的职责,楚成王得到后异常高兴。

很多人都非常不解,为什么楚成王累死累活,只是为了周天子的一句“平定夷越各族动乱,以拱卫中国各国”?

其实这便是楚成王的大智慧,因为周天子这句话便是给了楚国随意征讨其他国家“合法性”,这对楚国扩充实力,建立威信,是起着较好、较大作用的。正是凭借着这句话,楚成王在他在位期间,大肆镇压夷越各族,大力开拓疆域。先后灭亡弦、黄、英、夔等国,为他追夺楚国的霸主地位,提供了厚实的资本。

楚穆王:弑父夺权,扩大版图

不得不说的是,楚穆王和自己的父亲很像,因为他们不仅拥有相同的野心和韬略,而且都是通过弑杀亲人夺得大权。我认为楚穆王之所以政变的这么心安理得,是因为他的父亲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这就相当于在传位的时候,明明先祖说得是传“嫡长子”,可后来继位的几位皇帝皆不是“嫡长子”,这就为其他不是嫡长子、但具有夺权野心的皇子提供了理由和谈资。

在周朝的时候,各国是非常注重传统孝道的,并不是说儿子杀完父亲就没事了,是会受到一系列的道德谴责,如果严重的话,弑父者儿子的地位很可能会不稳定。可因为楚成王的位子本就来路“不正”,是通过弑兄,这就导致了楚穆王在去弑父的时候有了太多理由,以及没了弑父后的舆论压力,毕竟开此先河的本是他父亲,说的难听点,楚穆王完全可以将此次弑父政变粉饰为“为叔叔楚堵敖报仇而大义灭亲”。

在楚穆王夺得了权力后,他也和自己的父亲一样,积极的为楚国的发展做着贡献,他一面粉饰自己的弑父的暴行,一面在尽力改善楚国在城濮之战后造成的一系列弊端;积极调和内外政治的同时还不断发展本国经济,为后来其灭亡江国、六国以及蓼国等国、进一步控制和扩大江淮地区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楚穆王的政变、楚成王的要求

楚成王在壮年时,不顾众人反对将穆王立为储君,可是在楚成王四十六年,也就是在公元前六百二十六的时候想要将穆王的储君身份废除,改立其他人为储君。虽然有这样的想法,但楚成王一直犹豫不决。尽管如此,废立储君的事情还是传到了楚穆王的耳朵里,虽然此番言论还没有佐证,但是楚穆王很害怕自己的地位会被撼动,于是便询问自己的老师,老师为他设计套出了成王妹妹江芈“"啊!贱东西!难怪君王要杀掉你而立王子职为太子!”的话。

正是因为此话,使得楚穆王举兵发动政变,从而逼死了自己的父亲。

有趣的是,在楚穆王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的包围楚成王的时,父子二人相互紧张的对持着。穆王为了防止夜长梦多,想要让成王上吊自杀,可成王却提出了要在死前吃上一只“熊掌”的请求。商丘没有应允父亲的请求,执意逼死了他。

其实关于熊掌的意思有很多:

首先便是普遍的“拖延说”。毕竟熊掌是极为珍贵的食材,而且在烹调上极其不容易,这一点与古代落后的烹调技术有关,所以这样的“不易”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楚成王拖延时间,从而实现自己的“反杀”。

可是楚穆王知道父亲的这一用意,所以便在后来拒绝了成王的要求,直接将其逼死了。

其次便是“抬手”说。“熊掌”里面有一个熊字,而楚穆王商臣的氏就是“熊”,所以据我推断,楚成王除了想要拖延时间外,还是在给楚穆王说隐语,从而请他间接的“高抬贵手”放过自己,但是碍于自己的身份不好求饶,所以才用了“熊掌”一词代替。

不得不说的是,楚成王和穆王父子,真是做到了为权力不择手段,哪怕妨碍自己的是家人也在所不惜,但他们二人的继位皆为楚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真不知是幸还是哀。

标签: 春秋战国楚成王

更多文章

  • 唐朝元勋李勣:算计李世民,决定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勣,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事实上,在进入唐朝以前,李勣曾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徐懋功。事实上,清朝人把他写进了《兴唐传》,就成了“徐茂公”。历史上,李勣是传奇,从名字到经历都是!很少有人比李勣有更多的名字:徐世勣、李世勣、李勣、徐茂公……很少有人比李勣转换更多

  • 曹操:公认最奸的人,却是三国最真实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曹操

    曹操:公认最奸的人,却是三国最真实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误解,是开拓者的宿命;坚守,却是灵魂的真。公元220年的春天,洛阳城中弥漫着哀伤的气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病榻之上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后事。在弥留之际,他没有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豪迈,也没有表现出等闲视之的豁达,他只是缓缓地安排

  • 他本来是大明的未来之星,为何四十年后臭名昭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严嵩

    他本来是大明的未来之星,为何四十年后臭名昭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弘治十八年,江西一位青年才俊金榜题名,以二甲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顺利考选了庶吉士,随后官授翰林学士,俨然大明未来之星。踏入仕途的青年才俊原本一心想要做个好官青史留名,谁知一番官场沉浮后,昔日的少年郎却迅速黑化,成为《明史》上臭名昭

  • 乙弗皇后15年生12个孩子,最后结局死得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乙弗皇后,西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乙弗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分裂后,分为西魏和东魏,西魏领有北魏洛阳以西的土地,又在长安建都,在地理位置上是位于东魏的西面,所以称呼西魏。西魏开国皇帝是魏文帝元宝炬,丞相宇文泰杀死孝武帝后,身为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被宇文泰拥立为帝,但军国政

  • 历史上的年妃有多受宠?被雍正放在心尖上的敦肃皇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敦肃皇贵妃,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年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甄嬛传里的华妃年世兰,明艳动人,母家位高权重,哥哥是著名的大将军年羹尧。自己有皇上恩宠在身,平日里飞扬跋扈,不把其他女子放在眼里。残害有孕的妃嫔,插手朝政,卖官牟利,跟皇后作对,不把中宫放在眼里,但是这么一个人,却深深的爱着皇帝

  • 明武宗朱厚照到底是怎样一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厚照,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厚照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首先,我们来说明武宗朱厚照呢,他是大明王朝历史上开国的第十位皇帝。他的父亲是明孝宗朱佑樘。明孝宗朱佑樘那在整个大明王朝封建历史上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好皇帝。明孝宗朱佑樘继位之初,实行的是儒家仁政的思想,能够做到与民休息,爱民如子,

  • 雍正去世之后,乾隆是怎么对待李卫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卫,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卫一直备受雍正皇帝的宠爱,更为难得的是他平稳过度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没有格外倚重李卫,但是同样没有刻意针对他。在乾隆登基之后,李卫不但没有懈怠,反倒是加倍努力,希望给乾隆留下好印象。李卫在缉盗这方面非常厉害,正因如此

  • 吴三桂为什么要选择血洗蒲城县 主要是当初差点死在这个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三桂,清朝

    还不知道:吴三桂为什么要血洗蒲城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据康熙五年的《蒲城县志》和《清世祖实录》上记载,“三桂、国翰遂屠之,杀戮万余人,匕筋无遗”。说明了吴三桂确实曾屠了蒲城县,入城后杀了一万多人,抢光了所有东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顺治六年,在清多铎病故

  • 大唐安乐公主李裹儿:美艳动人的皇家千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乐公主,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安乐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安乐公主李裹儿是唐中宗李显与韦后最小的女儿,虽然贵为千金,但从小却经历了苦难。高宗李治驾崩后太子李显登基,此时谁也无力阻拦武则天篡唐自立,成为女皇的脚步。李显毫无策略的提拔心腹,培植势力,想要对抗母亲,结果被母亲武则

  • 周公旦是怎么平定三监之乱的?三监之乱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周朝,周公旦

    周公旦是怎么平定三监之乱的?三监之乱的真相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周武王灭商后,决定采用周公的建议,对天下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将纣王的儿子分封于殷,想利用他来统治殷民。然后在派遣管叔、蔡叔和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三国用来监视武庚,但也给此后的三监之乱埋下隐患。周武王病逝,由周公代理朝